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膀胱經循行經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白話文:

膀胱足太陽經脈,起於眼睛內側眥,向上經過額頭交會頭頂;它的一支從頭頂至耳角;其直行脈絡從頭頂進入大腦,再從另側出來,經過頸部,沿著肩胛骨內側,夾住肋骨進入腰部,循著脊椎,連接腎臟屬於膀胱;它的一支從腰部向下沿著脊柱旁貫穿臀部,進入小腿後側;它的一支從肩胛骨內側左右分出,向下貫穿肩胛骨,夾住脊柱內部,經過大腿根,沿著大腿外側後緣向下與小腿後側會合,再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方出來,沿著腳後跟骨,到達小腳趾外側。

2. 膀胱經穴圖

(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脈長八尺)

3. 膀胱經文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其出其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腫。後世諸書有言其有上口、無下口,有言上下諸有口者,皆非。

白話文:

膀胱就像是一個城市的中央管理機構,儲藏著體內津液,通過氣化作用將這些津液排出體外。膀胱位於第 19 節脊椎之下,大腸之前。膀胱有下口,但沒有上口。當臍上一寸處的水分穴,是小腸的下口,同時也是膀胱的上際。體內水液從小腸經過水分穴後,就會迴流到腸道,隨著氣化作用滲透而出。水液的排出和輸入都依靠氣化作用。如果輸入氣化不暢,則水液會流入大腸,導致腹瀉;如果排出氣化不暢,則會導致下竅閉塞,造成水腫。後世一些醫書中提到膀胱有上口、無下口,或上下都有口,這些說法都不正確。

是經常多血少氣。《難經》曰: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

4. 膀胱經循行主病總歌

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眥(睛明)上額交巔(由攢竹而上至絡卻穴,左右斜行而交於巔頂之百會),支者從巔入耳(上)角(其支者,由百會旁行至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曲鬢、率骨、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故此六穴者,皆為足太陽、少陽之會),直者從(百會)巔(入)絡腦間(自百會行通天、絡卻、玉枕,入絡於腦中也)。

白話文:

膀胱經

  • 內眼角(睛明)以上額頭交會於頭頂(從攢竹穴往上到絡卻穴,往左右斜行交會於頭頂的百會穴)。
  • 分支從頭頂進入耳朵上面(耳上角)(分支從百會穴旁經過耳朵上面,經過足少陽經的曲鬢、率骨、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所以這六個穴位都是足太陽、少陽經會合的地方)。
  • 正經從(百會)頭頂(進入)連接於腦中(從百會穴經過通天、絡卻、玉枕,進入連接於腦中)。

還出(別)下項循肩膊(自腦復出,別下項,由天柱而下會於督脈之陶道、絡卻,循肩膊內,分作四行而下),挾脊抵腰(此言內兩行者,去脊一寸五分,行十二俞等穴而抵腰中也)循膂旋(脊兩旁之內為膂),絡腎正屬膀胱腑(自腰中入膂,絡腎前,屬膀胱),一支貫臀入膕傳(從腰中循髖骨下,夾脊歷四髎穴,貫臀之會陽下行承扶、委陽等穴,入之委中也;尻旁大肉曰臀,膝後曲處曰膕)。

白話文:

再出(分支)下行,循著肩膀(從腦後出來,分支頸部,從天柱穴向下會合督脈的陶道穴和絡卻穴,沿著肩膀內側,分作四行向下),夾著脊椎抵達腰部(這指內部的兩條分支,距離脊椎一寸五分,經過十二俞等穴位,抵達腰部中央)循著脊椎旋轉(脊椎兩旁的內側為脊髓),絡於腎臟,正屬膀胱腑(從腰部進入脊髓,絡於腎臟前面,屬於膀胱腑)一支貫穿臀部進入膕窩(從腰部沿著髖骨向下,夾著脊椎經過四髎穴,貫穿臀部的會陽穴,向下經過承扶、委陽等穴,進入委中穴;臀部旁的厚肉稱為臀,膝蓋後面的彎曲處稱為膕)

一支從膊(內左右)別貫胛(此言肩膊內大杼下外兩行也,左右貫胛,去脊各三寸別行,歷附分、魄戶等穴而下行也),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行(由秩邊過髀樞,會於足少陽環跳穴,循髀外後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間下行,復與前之入膕中者相合),貫腨(內)出(外)踝循京骨(小趾本節後大骨曰京骨),小趾外側至陰全(足太陽經止此,乃交於小趾之下,而接乎足少陰經)。

白話文:

一支穴位從肩膀內側左右兩行貫穿肩胛骨(這裡指的是肩胛骨內側大杼穴下方外側兩行),左右貫穿肩胛骨,距離脊椎各三寸,分別經過分、魄戶等穴位往下走,夾著脊椎(經過髀樞穴),沿著大腿後側外緣(從後外側往下),與膕中穴連接(從秩邊經過髀樞穴,與足少陽經的環跳穴會合,沿著大腿外側後緣,距離承扶穴一寸五分的地方往下走,再與前面進入膕中穴的穴位相會合),貫穿小腿肌肉(內側),出現在(外側)腳踝,沿著京骨(小趾根部後方的大骨稱為京骨),到小趾外側的陰全穴(足太陽經在此處結束,與小趾下方的足少陰經相交)。

此經少氣而多血,頭痛脊痛腰如折,目似脫兮項似拔,膕如結兮腨如裂,髀不可曲(以上皆足太陽經脈所歷之處,而見諸證,皆濕淫所勝,土邪傷水也)及(為)踝厥(脈出外踝之後筋,亦結於外踝也),是所生病在筋結(周身筋脈,惟足太陽為多、為巨,其下者結於腫腨膕臀等處,其上者挾腰脊,絡肩項上頭,為目上綱,下結於頄,故凡為攣、為弛、為反張、戴眼之類,皆足太陽之水虧,而主筋所生病)。

白話文:

痔瘡(脈絡延伸到肛門)、瘧疾(客邪侵襲表層經脈)、狂躁癲癇(邪氣侵入陽經)、多種疾病同時發作,鼻出血、衄血(太陽經的氣血運行不暢,上衝腦部而發病)、眼睛發黃並流淚(頭部)、囟門、項部、背部、腰部、臀部、小腿、小腿肚等部位,如果這些部位出現病竈,發作時都會疼痛(這些部位都是經脈所經過的)。 痔(脈入肛)瘧(經為表)狂癲(邪入於陽)疾並生,鼽衄(太陽經氣不能循經下行,上衝於腦而為是病也)目黃而淚出(頭),囟項背腰尻膕腨,病若動時皆痛徹。(以上皆經脈所過。)

5. 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參,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

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膈肝膽居,脾胃三焦腎俞次,大腸小腸膀胱如。

中膂白環皆二行,去脊中間二寸許,上髎次髎中復下,會陽須向尻旁取。

還有附分在三行,二椎三寸半相當,魄戶膏肓與神堂,譩譆膈關魂門旁。

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鄰是委陽。

委中再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陽跗陽達崑崙,僕參申脈過金門。

京骨曲骨近通谷,小指外側尋至陰。

6. 取穴分寸

睛明:(一名淚孔。)在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氣府論注》曰: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五脈之會。

攢竹:(一名始光,一名員柱,一名夜光,一名光明。)在眉頭陷者中。(《明堂》:用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眼目大明,宜刺三分出血。)

白話文:

攢竹穴:(別名始光、員柱、夜光、光明。)位於眉頭凹陷處。(《明堂》記載:使用細小的三棱針刺入,疏散熱氣,讓眼睛明亮,建議刺入三分深,見血為宜。)

曲差:(一名鼻沖。)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正頭取之。

五處:在曲差後五分,夾上星旁一寸五分。

承光:在五處後一寸五分。《水熱穴論注》曰:五處後一寸。《甲乙經》:五處後二寸。(此穴刺三分,禁灸。)

白話文:

承光穴:在五處穴後一寸五分。《水熱穴論注》說:在五處穴後一寸。《甲乙經》說:在五處穴後二寸。(此穴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法。)

通天:(一名天曰。)在承光後一寸五分,一曰橫直百會旁一寸五分。(刺三分,留七呼,灸二壯。《千金》云:癭氣面腫,灸五十壯。《百證賦》云:能去鼻內無聞之苦。)

白話文:

通天穴:(又名天曰穴)位於承光穴的後方一寸五分,或在百會穴旁一寸五分處。

(針灸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息時間,灸兩壯。(《千金要方》記載:治療癭氣(脖子腫大)、面部腫脹時,可灸五十壯。《百證賦》記載:能治療鼻塞不通氣的症狀。)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在通天後一寸五分。《甲乙經》:一寸三分。

玉枕:在絡卻後一寸五分。《甲乙經》曰:在絡卻後七分,夾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後髮際三寸。(按:《甲乙經》之數與督脈之數不合。)

白話文:

玉枕穴:位於後髮際一寸五分。

《甲乙經》中記載:玉枕穴位於後髮際七分,夾著腦戶旁一寸三分,從肉枕骨上開始,深入後髮際三寸。(註:與督脈穴位的距離不符。)

天柱:俠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

大杼: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二寸陷中,正坐取之。《海論》曰:衝脈者,其輸上在於大杼。《氣穴論注》曰: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之會。

白話文:

**大杼穴:**位於頸後第一節椎骨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柱中線二寸的凹陷處。坐正時取穴。

《海論》記載: 衝脈的經氣輸布到頭部,在大杼穴上有孔穴。

《氣穴論注》記載: 督脈分支絡脈,與手足三陽經絡交會於大杼穴。

風門:(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熱府腧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主治傷寒,頭痛項強,目瞑,鼽嚏,胸中熱,嘔逆,氣喘臥不安,身熱黃疸,癰疽發背。此穴能瀉一身熱氣,常灸之,永無癰疽瘡疥等患。)

白話文:

風門穴:

(別名:熱府穴)

位置:在第二椎下兩側,各距離脊椎中部 2 寸。正坐時取穴。

所屬經絡:督脈、足太陽膀胱經交會的地方。

功能:疏通熱毒的穴位。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5 分。
  • 留針時間:7 次呼吸。
  • 灸法:灸 5 壯。

主治病症:

  • 傷寒
  • 頭痛、頸部僵硬
  • 眼睛閉合
  • 鼻塞、打噴嚏
  • 胸中熱氣
  • 嘔吐、反胃
  • 氣喘、臥不安穩
  • 身體發熱、黃疸
  • 背部癰疽

功效:此穴可以瀉出體內熱氣,經常艾灸,可以預防癰疽瘡疥等皮膚疾病。

肺俞: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二寸。又以手搭背,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處是穴,正坐取之。《千金》曰:肺俞對乳,引繩度之。《素問》曰:刺中肺,三日死。《千金》云:治吐血唾血,上氣咳逆,喉痹,灸隨年壯;主治內言治腰脊強痛,背僂如龜,寒熱,癭氣,黃疸。

白話文:

肺俞穴: 位於三椎(第四胸椎到第六胸椎)下方,左右各離脊椎兩寸。也可以用左手掌按在右手背上,右手掌按在左手背上,中指尖處就是肺俞穴。正坐時取穴。

《千金方》說:肺俞穴與乳頭相對,可以拉繩子測量。

《素問》說:針刺肺俞穴,三天後會死亡。

《千金方》記載:肺俞穴可以治療吐血、咳血、呃逆、喉嚨疼痛,灸該穴位可加強治療效果。

主治內經所記載的腰脊強痛、背部彎曲如龜殼、寒熱、甲狀腺腫大、黃疸等症狀。

厥陰俞:在四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此穴出《山眺經》、《甲乙經》無。

心俞:在五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心,一日死。《神農經》云:小兒氣不足者,數歲不能語,可灸五壯,艾炷如麥粒。)

白話文:

心俞穴:位於第五胸椎下,距離脊椎正中兩寸。取穴時,患者端坐。 (《素問》中記載:針刺心俞穴,會在一天內死去。《神農經》中記載:小兒氣血不足,數歲都不能說話,可以灸心俞穴五壯,艾炷的大小如麥粒即可。)

膈俞:在七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為血之會。(此血會也,諸血病者皆宜灸之。)

肝俞:在九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肝,五日死。)

膽俞:在十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膽,一日半死。)

脾俞:在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脾,十日死。)

胃俞:在十二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

三焦俞:在十三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千金》云:少腹堅大如盤盂,胸腹脹滿,飲食不消,婦人症聚瘦瘠,灸三焦俞百壯,三報之。治屎血,灸百壯。)

白話文:

三焦俞穴位:位於第十三椎骨下方,距離脊椎正中兩寸,正坐時取穴。(《千金方》記載:腹部脹大如盤盂,胸腹脹滿,飲食不下,婦人身體虛弱,灸三焦俞穴位一百壯,連續灸三次。治療便血,灸一百壯。)

腎俞:在十四椎下,與臍平,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素問》曰:刺中腎,六日死。《素問·血氣形志篇》有五臟俞度。)

白話文: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與肚臍相對應,距離脊柱中央兩寸,患者端坐時進行取穴。(《素問》中記載:針刺腎俞穴,六天後會死亡。《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記載了五臟俞穴的定位方法。)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出於背者。(五臟居中,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是為五臟之俞。)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大俞即大杼穴。)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想知道五臟的經脈如何從後背穿出呢?」(五臟位於身體的中間,但它們的經脈都從後背的足太陽經穿出,這就是五臟的俞穴。)岐伯回答:「後背的大俞穴,位於肩胛骨的頂端。(大俞穴就是大杼穴。)肺俞穴在三焦之間,心俞穴在五焦之間,膈俞穴在七焦之間,肝俞穴在九焦之間,脾俞穴在十一焦之間,腎俞穴在十四焦之間,它們都沿著脊椎兩側,相距三寸左右。」

(焦,即椎之義,指脊骨之節間也;自大杼至腎俞,左右各去脊中一寸五分,故云挾脊相去三寸所也。)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驗取穴之法,但按其俞穴之處,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痠軟、解散之謂。)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

白話文:

(焦,這裡指椎的含義,指脊椎骨之間的節段;自大杼穴至腎俞穴,左右兩側各離脊柱中央一寸五分,所以說挾脊相距三寸。)那麼想要得到驗證,按壓這個部位,應當感到疼痛並且緩解,那就是俞穴。(驗證穴位的方法,只要按壓俞穴的部位,一定會感到疼痛並且緩解,那就說明找到了正確的地方;緩解,指酸軟、散解的意思。)想要找到背俞穴,先測量兩側乳頭的距離,將中間折半,再用其他草測量去半的距離,兩邊相對重疊的地方就是俞穴。

(拄音主,支也,撐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此亦取五臟俞之法,先以草橫量兩乳之間,中半摺折之,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取齊中折之數,乃豎立長草,橫置短草於下,兩頭相拄,象△三隅,乃舉此草以量其背,令一隅居上,齊脊中之大椎,其在下兩隅當三椎之前,即肺俞穴。)復下一度,(謂以上隅齊三椎,即肺俞中央,其下兩隅即五椎之間。

白話文:

「拄」音同「主」,意思是支撐。

(將草)拿起來量度(患者)的背部,讓一根草的一端朝上,與脊椎大椎穴齊平,另外兩端朝下,正好對應肺俞穴。(這種方法與取五臟俞穴的方法相同,先用一根草橫著量度兩乳之間的距離,對半摺疊,再拿另一根草,比前一根草短一半,對齊摺疊處的長度,然後立起長草,橫著放短草在下,兩頭相互支撐,形成一個三角形。拿著這個草量度背部,讓一端朝上,與脊椎中線的大椎穴齊平,兩端朝下正好對應三椎之前,也就是肺俞穴。)

再向下量度一次,(意思是讓上面的一端與三椎齊平,即肺俞穴的中央,其下面的兩端剛好位於五椎之間。

)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按:肝、脾、腎俞取法與諸書不合。當以《背俞篇》及《甲乙經》等書為是。)

白話文:

這裡是心的背俞穴。再向下取一寸,左邊是肝的背俞穴,右邊是脾的背俞穴。再向下取一寸,是腎的背俞穴。這就是五臟的背俞穴,也是針灸的取穴標準。(註:肝、脾、腎的背俞穴取法與其他書籍不同。應以《背俞篇》和《甲乙經》等典籍為準。)

大腸俞:在十六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脹,繞臍切痛,腸癖,瀉痢,食不化,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大腸俞穴:

位置:位於第十六節脊椎骨下方,距離脊椎中線兩寸,趴伏取穴。

針刺方法:

  • 針刺深度三寸
  • 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
  • 灸法:三壯

主治:

  • 脊椎僵硬,無法彎腰或抬頭
  • 腰痛
  • 腹脹
  • 肚臍周圍疼痛
  • 大腸功能異常
  • 腹瀉
  • 消化不良
  • 排便不順暢

小腸俞:在十八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千金》云: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白話文: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個胸椎下方,距離脊柱中央兩寸,穴位處於凹陷處。(《千金方》記載:消渴症、口乾難耐時,灸此穴一百壯,橫向分三寸灸之。)

膀胱俞:在十九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

中膂內俞:(一名脊內俞。)在二十椎下,去脊中二寸,夾脊胛起肉間,伏而取之。

白環俞: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

上髎:在腰髁骨下一寸,夾脊兩旁第一空陷中。《繆刺論注》曰:腰下夾尻有空骨各四,蓋即此四穴也。《刺腰痛論注》曰:上髎,當髁骨下陷中,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腰髁者,即十六椎下、腰脊兩旁起骨之夾脊者。)足太陽、少陽之絡。

白話文:

上髎:位於腰椎下方的第一個凹陷處,距離腰椎骨約一寸,夾在脊椎兩側。

《繆刺論注》中提到:腰部夾著臀部的空骨各四個,這四個空骨就是上髎穴。

《刺腰痛論注》記載:上髎穴就在腰椎骨下方的凹陷處,其他三個髎穴則稍稍向下傾斜,按壓時會感到凹陷。

(腰髁骨指腰椎骨下方的兩塊骨骼,也就是夾脊骨。)

上髎穴屬於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的絡脈。

次髎:夾脊旁第二空陷中。

中髎:夾脊旁三空陷中。

下髎:夾脊旁四空陷中。《刺腰痛篇》及《繆刺論》王注皆曰: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結於腰踝下,夾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也。

白話文:

下髎穴:位於兩旁脊椎旁的第四個凹陷處。

《刺腰痛篇》和《繆刺論》王注中都記載:足厥陰肝經的分支,與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在腰部和腳踝下方交匯,在脊椎第三、第四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就是中髎穴和下髎穴。

會陽:(一名利機。)在陰尾尻骨兩旁。《甲乙經》曰:督脈氣所發。(刺二分,灸五壯;一曰刺八分。主治腹中寒氣泄瀉,腸癖,便血,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

白話文:

會陽穴:別名利機穴,位於肛門後方兩側的尾骨附近。《甲乙經》記載:該穴位是督脈中氣血發出的地方。(針刺深度為 2 分,灸 5 壯;另一說為針刺深度為 8 分。主治:腹中寒氣導致的腹瀉、腸癖、便血、經久不癒的痔瘡、陽氣虛乏、陰汗濕。)

附分:在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手足太陽之會。

魄戶:在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神農經》云:治虛勞發熱,可灸十四壯。)

膏肓俞:在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千金翼》云:先令病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乃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依胛骨之際,相去骨際如容側指許,按其中一間空處,自覺牽引肩中,是其穴也。

白話文:

膏肓俞穴:位於第四、第五椎骨之間,距離脊柱中線各三寸半,在病人端坐、背部彎曲的狀態下尋找。

《千金翼》中說:首先讓病人端正坐好,彎曲背部,伸直雙臂,手肘放在膝蓋前方,正直平放,手的大拇指和膝蓋頂端平齊,用物件支撐住手肘,不要讓手臂移動。然後從肩胛骨上角向下摸索到肩胛骨尾部,其間共有四根肋骨分成三格,依附於肩胛骨旁邊,相距肋骨邊緣大約能容納一個手指的寬度。按壓中間的一個空隙,自己會感覺到牽引肩部,這就是膏肓俞穴。

左右各灸至百壯,或三、五百,多至千壯,當氣下嚨嚨然,如流水之降;若停痰宿疾,亦必下也。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前,索孔穴灸之。又法:但以右手搭左肩上,中指稍所不及處是其穴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其有不能久坐伸臂者,亦可伏衣襆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遠;不爾,胛骨覆穴,不得其真也。所伏衣襆,當令大小得宜;不爾,則前郤亦失其穴也。

白話文:

左邊和右邊都灸到一百壯,或三百、五百壯,甚至千壯。當氣下降到喉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就像流水聲一樣,那怕是頑固的痰液和宿疾,也會跟著下來。

如果病人身體虛弱,不能坐正,就讓他側臥,並將他的一隻上臂向上彎曲,找到孔穴進行灸療。還有一種方法:用右手搭在左肩上,中指稍稍觸不到的地方就是孔穴,左手也一樣。然後按照前面的方法進行灸療。

如果病人不能長時間坐著或伸直手臂,也可以伏在衣服或毯子上,伸出雙臂。請別人將其肩胛骨向外拉開,這樣才能露出穴位。不然,肩胛骨會覆蓋住穴位,找不準確切的位置。所用的衣服或毯子,大小要適中,不然,治療前傾也會找不到穴位。

此穴灸後令人陽氣日盛,當消息自為補養,令得平復,則諸病無所不治。又法:如其人骨節分明,則以椎數為準;若脊背肥厚,骨節難尋,須以大椎至尾骶,量分三尺折取之;不然,則以平臍十四椎命門為則,逐椎分寸取之,則穴無不真。然取大椎之法,除項骨三節不在內,或人亦有項骨短而無可尋者,但當以平肩之處為第一椎,以次求之,可無差也。《捷經》云:灸膏肓功效,諸書例能言之,而取穴則未也。

白話文:

針灸這個穴位後,會讓人的陽氣一天比一天旺盛,當陽氣消退,自身就會得到調養,達到平衡,那麼所有的疾病就都能治好。又有一種方法:如果這個人的骨節分明,那麼就以椎骨數量為標準;如果脊背肥厚,骨節難以找到,就需要以大椎穴到尾骶骨,量出三尺,然後對折來確定;不然,就以肚臍正上方十四個椎骨的命門穴為基準,逐個椎骨分寸取穴,這樣穴位就不會不準。但是取大椎穴的方法,要把頸部三節骨頭扣除在外,或者有些人項骨短,難以取穴,只要把與肩膀平齊的地方當作第一椎,以此依次尋找,就沒問題了。《捷經》說:灸膏肓穴的功效,各個醫書都能提到,但是取穴的方法卻沒有。

《千金》等方之外,莊綽論之最詳,然繁而無統,不能歸定於一。余嘗以意取之,令病人兩手交在兩膊上,灸時亦然,胛骨遂開,其穴立見,以手指摸索第四椎下兩旁各三寸,四肋三間之中,按之痠疼是穴,灸至千壯,少亦七七壯,當以《千金》立點、立灸,坐點、坐灸,臥點、臥灸為的。

白話文:

除了《千金方》等書之外,莊綽的論述最為詳細,但內容繁多雜亂,沒有統一定論。我曾根據自己的想法,讓病人將雙手交疊在雙臂上,灸的時候也是這樣,肩胛骨就會打開,穴位就會顯現出來。用手指在第四椎下兩側各三寸,第四根肋骨中間按壓,感覺痠痛的地方就是穴位,用艾灸一千壯,最少也要七七四十九壯。應該以《千金方》的立點、立灸、坐點、坐灸、臥點、臥灸為準則。

劉瑾云:取膏肓二穴,當除第一椎小骨不算,若連第一椎數下,當在五椎下兩旁各三寸半,共折七寸,分兩旁,按其痠疼處,乃是真穴。每依此灸療,多獲全愈。灸七七壯至百壯、千壯。一云灸後當灸足三里,以引火實下。此穴自晉以前所未有,乃後人之所增也。(此穴主治百病,無所不療,虛羸瘦損,五勞七傷諸病,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可灸二七至七七壯。)

白話文:

劉瑾說:取膏肓穴,應該是從第一塊椎骨以下算起,如果連第一椎骨一起往下數,應該是從第五塊椎骨以下,左右兩側各三寸半,總共七寸,左邊、右邊各佔一半,按壓痠痛的地方,就是真正的穴位。每次都依此灸療,大多都能痊癒。灸七七壯到百壯、千壯。有人說灸完之後要再灸足三里穴,以便引火歸實到下方。這個穴位從晉朝以前就有了,是後人所增設的。(這個穴位主治各種疾病,無所不治,虛弱消瘦、五勞七傷等疾病,遺精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懷孕前產後,都可以灸二七到七七壯。)

神堂:在五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譩譆:在肩膊內廉,六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甲乙經》曰:以手痛按之,病者呼譩譆是穴,蓋因其痛也。(《千金》云:多汗瘧病,灸五十壯。)

白話文:

譩譆穴:位於肩胛骨內緣,肩胛骨六個突起的椎骨下方,距離脊椎正中各三寸半。端正坐著時取穴。

《甲乙經》記載:用手按壓疼痛時,病人喊出「譩譆」字的就是這個穴位,這是因為按壓時會產生疼痛感。

(《千金方》記載:如果是多汗發瘧的病症,可以灸五十壯。)

膈關:在七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開肩取之。此亦血會。(刺五分,灸五壯,治諸血病。)

魂門:在九椎下,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陽綱:在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意舍:在十一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胃倉:在十二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

肓門:在十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又肋間陷中,前與鳩尾相直,正坐取之。

志室:在十四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

胞肓:在十九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

秩邊: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主治腰痛,五痔,小便赤澀。)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上約文中。

殷門:在承扶下六寸,膕上兩筋之間。

浮郄:在委陽上一寸,屈膝得之。

委陽:在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三焦合入於委陽。《甲乙經》曰:委陽,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此足太陽別絡也。《本輸篇》曰:三焦下腧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刺七分,留五呼,灸三壯。)

白話文:

委陽穴:位於承扶穴正下方六寸處,屈膝取穴。

《邪氣臟腑病形篇》中記載:「三焦經與委陽穴相交彙。」

《甲乙經》中記載:「委陽穴是三焦經在下焦的輔助俞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之前,足少陽膽經之後,出於小腿肚的外側兩條肌腱之間,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別絡。」

《本輸篇》中記載:「三焦經的下焦俞穴出於委陽穴,與足太陽膀胱經正經相連,並連接膀胱經的絡脈,收縮控扼下焦,穴位實則會出現閉尿,穴位虛則會出現遺尿;遺尿時應補強此穴位,閉尿時應瀉出此穴位的熱氣。(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五次呼吸,艾灸三壯。)

委中:(一名血郄。)在膕中央約文動脈陷中,伏臥屈足取之。足太陽所入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禁灸。春月勿令出血,蓋太陽合腎,主於冬,水衰於春,故春毋令出血。)

白話文:

委中穴:

(別名:血郄穴)位於小腿後側正中央,大約在膕動脈與腓腸肌腱的凹陷處。取穴時,病人俯臥屈膝。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的功夫,灸三壯。一說禁止艾灸。春季不要放出血液,因為足太陽膀胱經與腎經相合,腎主冬,而春天腎氣衰弱,所以春天不要放出血液。)

合陽:在膝膕約文下二寸。

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陷中,腳跟上七寸。(灸三壯,禁刺。)

承山:(一名肉柱,一名魚腹。)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中。一雲腿肚下尖分肉間。(《靈光賦》云:治轉筋並久痔。今時多用此穴治傷寒,立效。亦有初發瘧疾者,灸之立已。)

白話文:

承山穴:

  • 別名:肉柱穴、魚腹穴
  • 位置:在小腿後方,腓腸肌下方凹陷處。另一種說法是位於腿肚下方的尖端,肌肉的凹陷處。
  • 主治:轉筋、久痔。現代常用於治療傷寒,效果顯著。初發瘧疾時灸此穴,也能立竿見影。

飛陽:(一名厥陽。)在足外踝上七寸後陷中。足太陽絡,別走少陰。

跗陽: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之間。陽蹺之郄。

崑崙:在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動脈應手。足太陽所行為經。(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云:治轉筋腰尻痛,膊重更連陰,頭疼脊背急,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動足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尋此穴針。《神農經》云:小兒陰腫,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外腳踝後方五分處,跟骨上凹陷的部位,按壓時有細小的動脈搏動。這是足太陽經的循行路線。

(刺入針灸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三壯。馬丹陽的《天星十二穴》記載:此穴可治療轉筋、腰側疼痛、肩頸沉重連續陰雨、頭痛、脊背疼痛、突然喘氣困難、頭暈目眩、舉步維艱、動腳就呻吟。若想獲得安樂,須尋找此穴針灸。《神農經》記載:小兒陰囊腫大,可灸三壯,每壯大小如小麥。)

僕參:(一名安邪。)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足太陽、陽蹺之會。

申脈:在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許白肉際。陽蹺脈所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靈光賦》云:陽蹺、陰蹺及陽陵、陰陵四穴,治腳氣;又兼足三里,同治腳氣,亦去在腰諸疾。)

白話文:

申脈: 位於足外踝下方五分處,凹陷中,能容納指甲大小的白色肉際。為陽蹺脈所生。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三分
  • 留針時間:七次呼吸
  • 灸法:三壯

根據《靈光賦》的記載: 陽蹺、陰蹺、陽陵、陰陵四穴可以治療腳氣;再配合足三里穴,不僅能治療腳氣,還能消除腰部的疾病。

金門:(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一寸。足太陽郄,陽維別屬也。

京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可按而得。足太陽所過為原。

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赤白肉際。足太陽所注為輸。

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足太陽所溜為滎。

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所出為井。(張仲文治婦人橫產手先出,諸符藥不效,為灸右腳小指尖三壯,炷如小麥,下火立產。)

白話文:

至陰穴:位於足小指外側,從指甲邊緣往外約一韭葉寬。足太陽經從這裡循行而上,稱為「井穴」。(張仲文曾醫治一位難產的婦女,胎兒的手已露出,卻遲遲無法分娩。各種符咒藥物都無效,於是他在產婦的右腳小指尖灸三壯,每一壯的艾柱大小像小麥粒。艾火一熄,產婦立刻順利產下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