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取穴分寸

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陰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壯。主治小兒客忤,驚風。)

白話文:

隱白穴:

位置:位於左腳大拇指內側腳趾甲邊緣,長度約可以比喻成一葉韭菜。是足太陰脾經的「井穴」。

治療:

  • 針灸:扎針深度為一分,停留三口氣的時間。
  • 灸法:灸三壯。
  • 主治:小兒因受驚嚇而產生的抽搐症。

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骨縫,白肉際陷中。足太陰所溜為滎。

太白:在足大指後,內側核骨下,赤白肉際陷中。足太陰所注為輸,即原也。

公孫: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內踝前陷中,正坐,合足掌相對取之。太陰絡,別走陽明。(主治寒瘧不食,癇氣,好太息,多寒熱,汗出,喜嘔,卒面腫,心煩,多飲,膽虛,腹虛,水腫,腹脹如鼓,脾冷胃痛。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壯。《截法》云:能治心肝脾肺腎胃膽俱瘧,及諸黃疸。)

白話文:

公孫穴 :位於腳大拇指內側,腳弓後方一寸,內腳踝前面凹陷處,正坐,兩腳掌相對,取此穴。

經絡歸屬: 足太陰脾經,有支脈聯繫足陽明胃經。(主治寒性瘧疾不思飲食、癲癇、愛歎氣、寒熱交替、自汗、喜歡嘔吐、突然面部水腫、心煩、口渴多飲、膽虛、腹虛、水腫、腹部脹大如鼓、脾胃虛寒。刺入四分,留針七次呼吸,艾灸三壯。《截法》中記載:可以治療心、肝、脾、肺、腎、胃、膽部位的瘧疾,以及各種黃疸疾病。)

商邱:在內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後有照海,此穴居中。內踝下有橫文如偃口形。足太陰所行為經。(灸三壯《百證賦》云:專治痔漏,最良。)

白話文:

商丘穴:位於內踝骨下緣偏前凹陷處。前面是中封穴,後面是照海穴,商丘穴正好位於中間。內踝骨下緣有一條橫向紋路,形似倒置的嘴巴。足太陰脾經循行於此。(灸三壯,《百證賦》記載:專治痔瘡漏膿,效果顯著。)

三陰交: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足三陰之交會。(刺此穴能落死胎,妊娠不可刺。灸五十壯,主喉痹,項頸滿,腸痔,氣逆,痔血,陰急,鼻衄,夢泄,腳氣。)

白話文:

三陰交:位於腳踝內側上方,距離腳踝骨緣三寸,骨頭凹陷處。是足三陰經絡交會的地方。(刺此穴位可使死胎流產,懷孕時不可刺。灸五十壯,主治喉嚨疼痛、頸部腫滿、痔瘡、氣逆、痔瘡出血、遺尿、鼻出血、夢中遺精、腳氣。)

漏谷:(一名太陰絡。)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

地機:(一名脾舍。)在膝下五寸,內側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一曰在別走上一寸,孔在膝下五寸。足太陰郄。(灸五壯。主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脹,水腫,不嗜食,精不足,小便不利,足痹痛,女子癥瘕。)

白話文:

地機穴:(別名脾舍穴)

位置:

  • 膝蓋下方5寸,內側骨頭凹陷處的中央
  • 另一種說法:在膝蓋外側後方,向上1寸,位於膝蓋下方5寸處

歸經: 足太陰脾經

灸法: 灸5壯

主治:

  • 腰痛,不能彎腰或仰頭
  • 腹瀉
  • 腹脹
  • 水腫
  • 食慾不振
  • 精氣不足
  • 小便不利
  • 足部麻痺疼痛
  • 女性月經不調、腫痛等婦科疾病

陰陵泉:在膝下,內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曲膝取之;與少陽經陽陵泉內外相對,一曰稍高一寸。足太陰所入為合。(《天星秘訣》云:若是小腸連臍痛,先刺陰陵後湧泉。)

白話文:

陰陵泉:位於膝蓋下方,膝蓋內側骨頭凹陷處,伸直或彎曲腿部都可以找到;與少陽經的陽陵泉穴內外相對,比陽陵泉穴略高一寸。足太陰經氣血在此匯合。(《天星祕訣》記載:如果小腸連接到臍部疼痛,先針刺陰陵泉穴,再針刺湧泉穴。)

血海:(一名百蟲窠。)在膝臏上一寸,內廉白肉際陷中。一云在膝內輔骨上,橫入五分。

箕門:在魚腹上,越兩筋間,陰股內廉,動脈應手。一云股上起筋間。《甲乙經》曰:太陰內市。

衝門:(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文中動脈,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陰、厥陰之會。

府舍:在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厥陰、太陰、陰維之會。《甲乙經》曰:此脈上下入腹,絡胸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支別。

白話文:

府舍穴:位於肚臍正下方三寸,再向腹部內行三寸半。是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陰維脈的交會點。《甲乙經》說:這條經脈上下進入腹部,連接胸部並包裹心肺,從肋側向上到達肩部,是足太陰脾經的郄穴,同時也是足三陰經(脾經、肝經、腎經)和足陽明胃經的分支。

腹結:(一名腹屈。)在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三寸半。(灸五壯。主治咳逆,繞臍腹痛,中寒,瀉痢,心痛。)

白話文:

腹結穴(別名:腹屈穴):

位置:肚臍正下方1寸3分,向腹腔內3寸5分。

功效:

  • 治療咳嗽和逆氣
  • 緩解環繞肚臍的腹痛
  • 緩解受寒引起的症狀
  • 治療腹瀉
  • 緩解心痛

大橫: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臍,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

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胸鄉:在周滎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周滎: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大包: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及季脅端。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刺三分,灸三壯。主治胸中喘痛,腹有大氣不得息,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

白話文:

大包穴:位於腋下三寸處。

它是脾臟的主要經絡,分佈在胸部和肋骨間,連接九根肋骨和季肋端。

它統領著陰陽交錯的經絡,由脾臟灌溉五臟。

(針灸:針刺三分,灸三壯。主治:胸中喘痛,腹中有大量氣體導致無法呼吸。實證時,全身發冷;虛證時,全身關節鬆弛。)

2. 正筋別本標

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足太陰之正,上股內,合於足陽明,與別者俱行,上咽貫舌。)

白話文:

足太陰經的主幹,向上經過大腿,與足陽明經合流,然後與其他經脈分開,上接咽喉,貫穿舌頭。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自隱自循核骨而上,結於內踝下商邱穴。)其直者,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上循陰股,結於髀,(箕門)聚於陰器,(自箕門乃上橫骨兩端,與足厥陰會於衝門,橫繞曲骨,並足少陰、陽明之筋,而聚於陰器,皆剛筋也。)上腹,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

白話文:

肝經(足太陰經)的筋脈,從大腳趾的內側開始,向上連接內腳踝;(然後順著脛骨內側緣向上,連接到內腳踝下方的商丘穴。)直接向上走的筋脈,連接到膝蓋內側的輔骨(陰陵泉穴),再向上沿著大腿內側,連接到大腿根部(箕門穴),並聚集在生殖器處。(從箕門穴然後向上橫跨兩端的骨頭,和足厥陰經在衝門穴會合,橫向繞過曲骨,和足少陰經、足陽明經的筋脈並列,聚集在生殖器處,這些都是剛強的筋脈。)向上進入腹部,連接到肚臍,沿著腹腔內壁,連接到肋骨,並分佈在胸腔之中;內側的筋脈,附著在脊椎上。

(其前行者,自陰器上腹,會手少陰之筋,結於臍,循腹裡,由大橫、腹哀之次,結於肋,乃散為柔細之筋,上行布於胸中胸鄉、大包之次;其內行者,由陰器、宗筋之間,並陽明、少陰之筋,而上著於脊。)

白話文:

這些經脈的前支,從陰部向上經過腹部,與手少陰經的筋會合,連接到肚臍,並沿著腹部的內側,經過橫膈和腹股溝,然後與肋骨相連,最後分散成細小的筋脈,分佈在胸膛、胸腔及大包穴周圍。而經脈的內支,從陰部和宗筋之間向上,與陽明經和少陰經的筋相鄰,然後連接到脊椎上。

足太陰之別,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厥氣者,脾氣失調而或寒或熱,皆為厥氣逆而上行,則為霍亂;本經入腹,屬脾絡胃,故為如此之病;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公孫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分支叫做「公孫」,位於足內踝骨之後一寸處。這條分支經絡走向陽明經;而它的另一條分支則進入腸胃經絡網絡。如果脾氣失調,氣機上逆,就會導致霍亂;實證則會引起腸道劇烈疼痛;虛證則會導致腹脹。這些症狀都可以通過公孫穴進行治療。(「厥氣」指的是脾氣失調,導致寒熱錯亂,氣機逆行上逆,就會形成霍亂;這條經絡進入腹部後與脾經相連,並聯繫胃,所以會導致這些疾病;治療這些疾病,應該選擇公孫穴作為主穴。)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脾之大絡,名大包,在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出九肋間,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者也,故其為病如此;羅絡之血者,言此大絡包羅諸絡之血,故皆取脾之大絡,以去之大絡,即大包也。)

白話文:

脾臟的大絡脈,叫做大包絡。它從腋窩下三寸處出來,分佈在胸部和肋骨之間。如果大包絡實證,全身都會疼痛;如果虛證,全身關節都會鬆弛。凡是沿著脈絡流動的血液,都是取自於脾臟的大包絡脈。(脾臟的大包絡脈,名稱為大包,位於腋窩下三寸,分佈在胸部和肋骨之間,從九根肋骨之間穿出,統領著全身的陰陽脈絡,由脾臟灌溉五臟,因此它的病症會如此。沿著脈絡流動的血液,指的是大包絡脈包羅著各條脈絡的血液,因此所有血液都取自於脾臟的大包絡脈,以排除體內的大包絡脈,也就是大包絡。)

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中封,足厥陰經穴,前上四寸之中,當是三陰交也。)標在背俞與舌本也。(背腧即脾俞也,舌本,舌根也。)

白話文:

脾經的原穴在中封穴向上四寸處(中封穴是足少陰經的穴位,向上四寸處應該是三陰交),標識在背部的脾俞穴和舌根。

3. 心經循行經文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從心臟開始,連接於心下,向下通過橫膈與小腸相連;其支脈從心下沿著咽喉上行,分佈到眼睛和舌頭;其正脈從心下向上經過肺部,再向下通過腋窩,沿著上臂內緣後側向下,行於心包經之後,向下至肘內側,再沿著前臂內側後側向下,到達手掌後緣的尖端,進入手掌內側後側,沿著小指內側,從指尖出。

4. 心經穴圖

(左右共十八穴,脈長三尺五寸)

5. 心經臟象圖

四臟皆繫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