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6)

1. 獨活湯

主腳氣風疼痹不仁,腳中沉重,行止不隨,氣上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主腳氣風疼痹不仁,腳中沉重,行止不隨,氣上方

現代白話文:

主治腳氣病,伴有風寒濕痹證導致疼痛、麻木,下肢沉重,行走不便,且氣血上逆的症狀。

獨活、桂心、半夏曲(各四兩)、麻黃、芎藭、人參茯苓(各三兩)、附子(一個八角者)、大棗(十二個擘)、防風、芍藥、當歸黃耆乾薑甘草(各二兩)

白話文:

獨活、桂心、半夏曲:各四兩。

麻黃、芎藭、人參、茯苓:各三兩。

附子:一個八角的。

大棗:十二個,剖開。

防風、芍藥、當歸、黃耆、乾薑、甘草:各二兩。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半,分為五服

白話文:

十五味藥材搗碎,加入水一斗五升、酒二升,煮沸後取三升半的藥液,分五次服用。

2. 獨活寄生湯

治腰背痛

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所得,也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用此方

白話文:

腰背痛是由於腎氣虛弱造成的,如果睡在潮濕的地方,當風吹的地方,並且沒有及時治療,那麼腰痛就會蔓延到腿腳,變成偏枯冷痹,疼痛加重,嚴重時甚至會腰痛腿腳攣縮,難以行走。因此,如果出現腰背痛的症狀,應該及時治療,可以使用以下方藥進行治療。

獨活續斷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二兩)

白話文:

獨活、續斷、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二兩)

  • 獨活:是一種中藥,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濕、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
  • 續斷:是一種中藥,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止痛的作用。
  • 杜仲:是一種中藥,性溫、味甘、澀,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
  • 牛膝:是一種中藥,性寒、味苦、酸,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的作用。
  • 細辛:是一種中藥,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溫經止痛的作用。
  • 秦艽:是一種中藥,性微寒、味苦,具有祛風濕、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 茯苓:是一種中藥,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 桂心:是一種中藥,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 防風:是一種中藥,性辛、味甘,具有祛風散寒、清熱解表的作用。
  • 川芎:是一種中藥,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
  • 人參:是一種中藥,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
  • 甘草:是一種中藥,性平、味甘,具有益氣補脾、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
  • 當歸:是一種中藥,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 白芍藥:是一種中藥,性涼、味酸、微甘,具有養血柔肝、清熱涼血、止痛的作用。
  • 熟地黃:是一種中藥,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補血益精、滋陰涼血、益氣養神的作用。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如身勿冷也。若虛下痢,當除乾地黃服湯,取蒴藋葉火燎厚,安席上,及熱睡其上,冷復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莖,熬熱臥之佳,其餘薄熨不及蒴藋蒸也。諸處風濕亦用此法。如新產了便患腹痛不得轉動,及腰腳攣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湯除風消血也(又後有附子一枚,大者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除渣滓,在吃飯前溫熱服用,就像身體不能受涼一樣。如果虛寒腹瀉,應該用乾地黃熬製的湯服下。取蒴藋葉用火燎厚,放在牀上,趁熱睡在上面,變冷後重復燎熱。冬季取根,春季取莖,熬熱後臥於其上是最好的,其他方法的溫敷效果都比不上蒴藋蒸。各種風溼病也用這種方法治療。比如剛生產完就患有腹痛、不能轉動身體,或者腰腿攣痛、不能屈伸、麻痹虛弱的患者,都應該服用這個湯來祛風消血(另外後面還有附子一枚,大的沒有寄生,人蔘、甘草、當歸)。

3. 續斷煎丸

治濕痹腎關不利,腰腳等病

白話文:

繁體中文翻譯

桂枝湯加附子、乾薑、肉桂、芍藥、甘草、川芎。治濕痹腎關不利,腰腳等病。

現代白話文翻譯

將桂枝湯加入附子、乾薑、肉桂、芍藥、甘草、川芎。用於治療濕痹導致的腎關不利,腰腳等疾病。

續斷、牡丹、山藥澤瀉山茱萸石斛五味子、白茯苓麥門冬、桂(各三兩)、人參阿膠防風白朮(各二兩)、熟乾地黃(十兩)

白話文:

續斷、牡丹、山藥、澤瀉、山茱萸、石斛、五味子、白茯苓、麥門冬、桂花(各三兩),人參、阿膠、防風、白朮(各二兩),熟乾地黃(十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以時,米飲下。一方加附子一兩,減地黃五兩或麥門冬。

白話文:

藥物上層研磨成細末,與蜂蜜混合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不受時間限制,用米湯送服。另一個處方中加入附子一兩,減少地黃五兩或麥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