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 (9)

1. 治小兒瘻瘡方

夫小兒瘻瘡者。由寒熱邪氣客於經絡。使氣血否澀。初生作細瘰癧。形或如梅李核。或如箭簳。或圓或長。長者至五六分。不過一寸。或一。或二三相連。時發寒熱。潰膿血不止者。謂之瘻也。是五臟六腑之氣不和。致血氣不足。而受寒熱邪氣所為也。然瘻者。有鼠瘻。螻蛄瘻。蚯蚓瘻。蠐螬等瘻。今各以一方治療之也。

白話文:

新生兒的瘻瘡,是由於寒熱邪氣侵襲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

一開始會形成細小的瘰癧,形狀像梅子、李子核,或像箭桿、竹筍,形狀或圓或長。較長的瘻瘡可達五六分長,不超過一寸。有的瘻瘡只有一個,有的兩個或三個相連。

患有瘻瘡時,常伴有寒熱,潰爛流膿,出血不止。這是因為五臟六腑之氣不調和,導致氣血不足,進而受到寒熱邪氣的侵襲所造成的。

瘻瘡可分為鼠瘻、螻蛄瘻、蚯蚓瘻、蠐螬瘻等類型。以下分別介紹各自的治療方法。

治小兒一切瘻。出膿水。項強頭痛。四肢寒熱。宜服赤小豆散方。

赤小豆(一合炒熟),白蘞(一分),露蜂房(一兩去灰),蛇蛻皮(二尺燒灰)

白話文:

赤小豆(一杯炒熟)、白芷(三分之一克)、蜂窩(50克去灰)、蛇蛻皮(60公分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久瘻。移易三數處。皆生瘡孔者。宜敷夜明砂散方。

夜明砂(一兩),白殭蠶(半兩),雄蠶蛾(半兩),乳香(半兩),臘麵茶(半兩)

白話文:

夜明砂:一錢 白殭蠶:五分 雄蠶蛾:五分 乳香:五分 臘麵茶:五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於瘡上。以瘥效。

治小兒諸般瘻瘡。久不瘥。宜得烏蛇散方。

烏蛇肉(三分炒令黃),蒺藜子(三分),曲頭棘針(半兩),馬齒莧(三分牆上者),亂髮(半兩燒灰),雄黃(一分細研),緋帛(半兩燒灰)

白話文:

烏蛇肉(三份,炒至金黃色) 蒺藜子(三份) 曲頭棘針(半兩) 馬齒莧(牆上生長的,三份) 亂髮(半兩,燒成灰) 雄黃(一份,研磨成細粉) 緋帛(半兩,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酒調。內瘡孔中。以瘥為度。

治小兒諸瘡。久不瘥。作瘻孔。丹砂膏方。

丹砂(半兩細研),雄黃(一兩細研),苦參(一兩),白礬灰(半兩細研),川大黃(一兩),黃連(一兩去須),莽草(半兩),䕡茹(一兩)

白話文:

丹砂(半兩,研磨細緻),雄黃(一兩,研磨細緻),苦參(一兩),白礬的灰(半兩,研磨細緻),川大黃(一兩),黃連(一兩,去除鬚狀根),莽草(半兩),䕡茹(一兩)

上件藥。並細銼。用煉了豬脂二升。於鐺中煎藥。候紫色以綿濾去滓。入丹砂等三味。以柳木篦攪令勻。以瓷盒盛。塗於瘡上。每日換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仔細研磨。使用兩升煉製過的豬油,在鍋中煎煮藥材。等藥材煎至紫色時,用棉花過濾去除渣滓。加入硃砂等三種藥材,用柳木梳子攪拌均勻。放入瓷盒中盛裝。塗抹在傷口上。每天更換一次。

治小兒諸瘻。穿穴成瘡。痛不可忍方。

馬齒莧(八兩),槲樹白皮(三兩),麝香〔二兩(三錢)細研〕,杏仁(三兩湯浸去皮炒令微黑研如膏)

白話文:

馬齒莧(500 克) 槲樹樹皮(150 克) 麝香(100 克,磨成細粉) 杏仁(150 克,用熱水浸泡去皮,炒至微黑,研磨成膏)

上件藥。除麝香杏仁外。細銼。以水五升。煎至一升。濾去滓。澄清。入麝香杏仁。相和令勻。更煎令稀稠得所。以瓷盒盛。每使。塗於故帛上貼。日二換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去除麝香和杏仁之外,細細研磨。用五升水煎煮,煎至剩一升。過濾掉渣滓,等水澄清後,加入麝香和杏仁,攪拌均勻。繼續煎煮,調整濃稠度至適宜。用瓷盒盛裝。每次使用時,塗抹在舊布上,並貼敷患處。一天換兩次布。

又方。

上以牛糞堆上赤茵。一名朝生暮落花。乾者。搗羅為末。敷瘡上效。

又方。

上以干楸葉。搗羅為末。以生油調敷之。

又方。

上以塚中石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以煉成松脂末。填瘡孔令滿。日三用之效。

又方。

上以霜下瓠花。曝乾。搗末敷之。

2. 治小兒疳瘡諸方

夫小兒疳瘡。生於面鼻上。不癢不痛。恆有汁出。汁所流處。隨即成瘡。亦生身上。小兒多患之。亦是風濕搏於血氣。所以不癢不痛。故名疳瘡也。

白話文:

小兒的疳瘡,長在臉上和鼻子上。不會癢也不會痛。經常有汁液流出來。汁液流到的地方,會馬上形成瘡。身上也會長。小兒多患此病。也是風濕與血氣相搏造成的。所以不癢不痛。因此稱之為「疳瘡」。

治小兒面鼻身生疳瘡。及近口生濕瘡。並赤白瘡等。及疳氣入腹。漸漸羸瘦方。

白狗糞(半兩燒灰),蝦蟆(半兩燒灰),地龍(半兩燒灰),蝸牛殼(半兩燒灰),蘭香(半兩和根燒灰),人糞(半兩燒灰),熊膽(一分),蘆薈〔一兩(分)〕,麝香(一分)

白話文:

  • 狗糞(半兩,燒成灰燼)
  • 蟾蜍(半兩,燒成灰燼)
  • 蚯蚓(半兩,燒成灰燼)
  • 蝸牛殼(半兩,燒成灰燼)
  • 蘭花(半兩,連根一起燒成灰燼)
  • 人糞(半兩,燒成灰燼)
  • 熊膽(一分)
  • 蘆薈(一兩,切碎)
  • 麝香(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若口中生瘡。先以鹽漿水淨漱口。以綿裹藥少許。含之。若鼻內生瘡。吹少許在鼻中。如鼻外生瘡。去痂。敷之。疳氣入腹。以新汲水。空心調服半錢。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

如果口腔內有潰瘍:

  • 先用鹽水漱口清除髒污。
  • 將少量藥粉包裹在棉花中,含在口中。

如果鼻腔內有潰瘍:

  • 將少量藥粉吹入鼻腔。

如果鼻腔外有潰瘍:

  • 清除痂皮後,敷上藥粉。

如果腹部有潰瘍:

  • 使用剛汲取的新鮮水,空腹服用半錢藥粉。

治小兒疳瘡。生於身上諸處。宜用此方。

蝦蟆(一分燒灰),大麻子(一升內竹筒中燒取膏用),麝香(一分),人糞灰(一分),鹽綠〔半分(錢)〕

白話文:

蟾蜍(燒成灰,重量一分) 大麻子(燒成膏,裝在竹筒中,重量一升) 麝香(重量一分) 人糞灰(重量一分) 鹽綠(重量半分或半錢)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麻子膏同研令勻。敷於瘡上。若下部。即內藥少許。日二度。必須慎口。微有效。即減藥。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全部細細研成藥粉。用芝麻膏將藥粉拌勻,敷在瘡口上。如果瘡口在身體下部,就放入少許藥物。一天敷兩次。一定要注意飲食,如果稍微有效果,就可以減少藥量。

治小兒口中及諸處生疳瘡。鴿糞散方。

鴿糞(一分),人糞灰(一分),白礬(一分),青黛(一分),麝香(一分)

白話文:

鴿子糞便(1 份)、人糞灰(1 份)、硫酸鋁鉀(1 份)、靛藍(1 份)、麝香(1 份)

上件藥。細研為散。日三上敷之。

治小兒疳瘡。或生口面。或生身上。宜服青黛散方。

青黛(一分),人糞(半兩燒灰),蝸牛(半兩燒灰),麝香(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量兒大小敷之。若鼻內有瘡。以散少許。吹在鼻內。日三用之。

治小兒頭面生疳瘡。口中臭氣。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蚺蛇膽(一分),黃礬(一分瓜州者),蘆薈(一分)

白話文:

  • 麝香:1份
  • 蚺蛇膽汁:1份
  • 明礬(產自瓜州):1份
  • 蘆薈:1份

上件藥。細研為散。先以溫水洗瘡。後取藥一字。敷於瘡上。口內惡氣。貼藥一字。日三用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先用溫水清洗傷口。然後取出藥粉,敷在傷口上。嘴巴裡的異味,也貼上藥粉。每天使用三次。

治小兒身上及口面生疳瘡。並諸般疳疾。並宜用熊膽膏方。

熊膽(一分),蚺蛇膽(一分),蘆薈(一分),牛黃(一分),麝香(半兩),龍腦(一分)

白話文:

熊膽(6克) 蚺蛇膽(6克) 蘆薈(6克) 牛黃(6克) 麝香(15克) 龍腦(6克)

上件藥。細研為末。以井華水三合。和勻。瓷器中盛。於重湯內煮。數添水。可半日。投三五粒糯米。煮爛即膏成。仍數以篦子攪藥四畔。勿令藥干。每取兩豆許。漸漸吹鼻中。及塗日瘡。頻使藥兩日。即停一日。看兒發變青。即止。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三碗井水,將藥粉與井水混合均勻。放入瓷器容器中,放置在沸騰的熱水內煮製。過程中不斷添加水,煮製約半天。放入三到五粒糯米,煮至糯米爛熟,藥物形成膏狀。然後用篦子不斷攪拌藥膏四週,防止藥膏變乾。每次取約兩顆綠豆大小的藥膏,逐漸吹入鼻腔中,並用藥膏塗抹在陽光曬傷處。頻繁使用藥膏兩天,然後停用一天。觀察傷口是否發青,如果發青就停止用藥。

治小兒身上及口面生疳瘡方。

上取狗糞中米。燒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馬銜蟲一枚。曝乾。搗末敷之。

又方。

上胡粉炒過。以豬脂和塗之。以瘥為度。

又方。

羊膽三枚。取汁。以漿汁相和。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