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增訂偽藥條辨》~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天竹黃(十九)

天竹黃,生南海鏞竹中,此竹極大,又名天竹。故宗奭云:是竹內所生,如黃土,著竹成片者,今剖諸竹內,往往得之。按李時珍有言:竹黃乃大竹之精氣結成,其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氣味甘寒,涼心經,去風熱,清痰火。真者難得,故肆中有偽品,或云即土石所造,色雜不可辨,用者不可不慎也。

炳章按:李時珍《本草綱目》「釋名」條下,採注吳僧贊寧《筍譜》云:天竺生南海鏞竹中,又名天竹,此竹極大,其內生黃,可以療疾。本草作天竺之竺,非矣。李息齋《竹譜詳錄》云:鏞竹出廣南,絕大,內空,節可容二升,交、廣人持以此量出納。竹中有水,甚清潔。

溪澗四月後,水皆有毒,惟此竹水無毒,土人陸行皆飲用之;至深冬則凝結竹內如玉,即天竹黃也。可療風癇疾。又如相迷竹,生黃州,狀與鏞竹大同小異,中亦有黃,堪作丸治病,然力不及鏞竹云。沈存中《筆談》補云:嶺南深山中有大竹(即鏞竹),內有水,甚清澈,溪澗中水皆有毒,惟此水無毒,土人陸行多飲之。至深冬則凝結如玉,即天竹黃也。

昔王彥祖知雷州時,盛夏至官山,溪澗水皆不可飲,惟剖竹取水,烹飪飲啜,皆用竹水。次年被召赴關東行,求竹水不可復得,問土人乃知至冬則凝結,不復成水。適是夜野火燒林,木為煆燼,惟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色灰而輕。土人多以火後採集,以供藥品,不若生得者為善,因生時與竹節貼牢,不易取鑿耳。

沈、李二公所說竹黃,確是近今天生之老式竹黃。

又考日本《竹譜》云:竹實酥、竹膏,皆漢之天竹黃也。因竹枯,筒中之露水由濕熱凝結如麵粉者,名天竹黃。田中方男云:此物系生於竹節間凝結物,大抵由純粹玻石而成。於東印度、中國,以供藥劑之用,價甚貴。用於膽液性之嘔吐痰癇、血痢、痔疾及其他相類之證。

《林氏本草》云:竹條中之黃,乃竹所含有之乳汁液,干而凝結者,性與新竹之甘味液相同。至於老竹則色液俱變,結為堅塊,恰如一種浮石,有異味,而收斂異常,儼如已燒之象牙,印度名之曰竹糖,漢醫名曰竹黃。《植物字彙》云:若竹幹過于堅密,則其節中以得太陽之溫度,而次第凝結之故,自然滴液如蜜,即古來所傳竹實酥也。

法《大字書》云:竹節間,有名他伯希尹爾者,為玻石質,而雜以灰石質少許及有機性之物質,是昔所最珍奇者也。由是觀之,則老竹節間所瀦留之甘液,次第凝結為砂石狀者也,其性為玻石質。玻石質者,木賊、麥稗等之堅質所具之質也。本邦九州,竹中有液者甚多,特薩州竹中,出有砂石狀之物,迄七八月割之則出水,十月、十一月則成砂塊,灰黃色。

綜觀東西洋諸學說,其名雖有竹實酥、竹膏等之異,辨其生成形態,與沈、李之發明,亦相吻合,然亦足資參考,以補我中華舊有本草之所未詳,比較現行老式片天竹黃一一符合。余如《大明》云:此是南海邊竹內塵砂結成者。宗奭曰:此竹內所生如黃土、著竹成片者。馬志曰:天竹黃生天竺國,今諸竹內往往得之,多燒諸骨灰及蛤粉等雜之者云云,大抵如近人云人造者。

依據此說也,近時作偽者,不獨以蛤粉等製造,甚至有用水門汀偽造者,可謂天良傷盡者也。然偽造形態易於鑑別,與天然生成者,形色不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