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4)

1. 蘹香蟲

主小腸疝氣。

2. 枸杞蟲

味鹹,氣溫。生枸杞上,食葉,狀如蠶,為蛹時取之,曬乾收用。

主炙黃,和地黃末為丸,大起陽益精,治腎家風虛。

3. 蝸牛

味鹹,氣寒。有小毒。與蛞蝓一類二種,揹負殼者為蝸牛,無殼者為蛞蝓,以形圓而大者為勝。城牆陰處,一種扁而小者無力,不堪用。

主賊風喎僻,踠跌,脫肛,諸腫毒,痔漏,蜈蚣、蠍,蠆毒,研爛塗之;發背,水浸一宿,取出涎水,調蛤粉傅之;小兒撮口臍風,去殼,研塗。

按:蝸牛,性稟陰濕之氣而生,故味鹹氣寒,所以總除諸熱。

4. 衣魚

味鹹,氣溫。衣中少,書卷中甚多。

主小兒臍風撮口,客忤天吊,風癇口喎,利小便。

5. 人發

味苦,氣溫。凡使,取二十歲男子,內外無病,於頂心剪下者。入丸藥膏中,苦參水浸一宿,漉出,入瓶內,火煅赤,待冷研用。退落者亦同。

主五癃關格不通,止血運,血悶,血痢,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治小兒驚熱;煎膏,長肉消瘀;燒灰,吹鼻止衄。

按:發乃血餘,《素問》云:屬腎,以血者,水之類也。王冰注云;腎主髓,腦者髓之海,髓減則發素矣。《類苑》云:屬心,稟火氣而上生;須屬腎,稟水氣而下生;眉屬肝,稟木氣而側生。故男子腎氣外行而有須,女子、宦人則無須,而眉發不異也。時珍又面部分經而屬,未免穿鑿太甚。但腎為血類,心為血主,用之補血,以人補人,故有益於陰甚捷也。

6. 頭垢

味鹹、苦,氣溫。梳上者,名百齒霜。

主噎疾,勞復。

7. 耳垢

味鹹、苦,氣溫。有毒。

主蛇蟲、蜈蚣螫者,塗之良。

8. 爪甲

味甘,咸。凡使,燒存性用。

主燒灰酒服,催生,下胞,陰陽易;刮末,同津液點,去目翳飛絲;吹鼻,止衄血。

9. 牙齒

味甘、咸,氣熱。有毒。兩旁曰牙,當中曰齒。凡使,燒灰用。

主除勞,治瘧,蠱毒,乳癰,痘瘡倒黶。

10. 人中黃

味苦,氣寒。造法:以竹筒入甘草末於內,竹木塞兩頭,冬月浸糞缸中,立春取出,風處陰乾,取出曬乾用。

主天行熱狂,五臟實熱,蕈毒,惡瘡。

11. 人溺

味鹹,氣寒。童子者佳。凡使,入薑汁、韭汁一二點,徐徐服之。

主咳嗽,肺痿,瘧疾渴甚,明目,益聲,血悶熱狂,撲損瘀血作運,吐血,鼻衄,難產,胞衣不下。

按:小便,能滋陰降火,推陳致新,飲之入胃,隨脾氣上歸於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舊路也,故治肺病,引火下行,蓋人之精氣,清者為血,濁者為氣,濁之清者為津液,清之濁者為小便,小便與血同類,故病之虛熱者伏以鹹寒,使火不上炎,而血不妄溢,肺得復其清肅之常,是以諸血病資為上品。

褚澄云:人喉有竅,毫髮不停,血若滲入,咳無休止,惟飲溲溺,則百不一死;若服寒涼,百不一生。至仲景白通湯中,又是用為熱藥嚮導,而去格拒也。

12. 溺白垽

味鹹,氣平。以風日久乾者為良。

主傳屍,熱勞,肺痿,心膈熱,消瘀血,治咽喉口齒瘡,及疳䘌,諸竅出血。

按:溺白垽,能瀉肝火、三焦火、膀胱火,從小便出,亦是入故道,而咸能潤下走血也。

13. 秋石

味鹹,氣溫。製法:秋月取童子溺,每缸入石膏末七錢,桑條攪,澄定,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入秋露水一桶,攪澄,如此數次,滓穢滌淨,鹹味盡除,以重紙鋪灰上曬乾,完全取起。輕清在上者為秋石,重濁在下者,刮去不用。

主虛勞,冷疾,小便遺數,漏精,白濁,骨蒸,堅塊。

按:秋石,不如人中白,未經火煅,可無助虛陽、涸真水之患。惟虛冷者,服之可耳。

14. 乳汁

味甘、咸,氣平。取無病婦人首生男兒,白稠者佳。

主補五臟,潤毛膚,療目赤痛多淚。

按:人乳,即人血,補血之功多,但無定性。其婦和平,飲食沖淡,其乳必平;其婦暴躁,飲酒食辛,或有火病,其乳必熱。凡服乳須熱飲,若曬乾為粉,入藥更妙。惟臟寒人不宜。

15. 津唾

味甘、咸,氣平。

主瘡腫,疥癬,皶皰,五更未語者,頻塗擦之;又明目退翳。

按:津唾,乃精氣所化,凡目有云翳,每辰令人舌舔數次,久則真氣熏及,自然毒散,翳退,其治瘡腫等,亦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