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10)

1. 魚脂

主牛疥,狗瘡,塗之立愈。脂是和灰泥船者,腥臭為佳。又主症。取銅器盛二升,作大火炷,脂上燃之,令暖徹,於症上熨之,以紙籍腹上,晝夜勿息火,良。

2.

味甘,溫。蒜齏食之,溫補,去冷氣,濕痹,除膀胱水,喉中氣結,心下酸水,腹內伏梁,冷痃,結癖,疝氣,補腰腳,起陽道。鯽魚膾,主腸澼,水穀不調,下利,小兒、大人丹毒,風眩。鯉魚膾,主冷氣,氣塊結在心腹,並宜蒜齏進之。魚膾以菰菜為羹,吳人謂之金羹玉膾,開胃口,利大小腸。

食膾不欲近夜,食不消,兼飲冷水,腹內為蟲。時行病起食膾,令人胃弱。又不可同乳酪食之,令人霍亂。凡羹以蔓荊煮之,蔓荊去魚腥。又萬物腦能消毒,所以食膾,食魚頭羹也。

3. 昌候魚

味甘,平,無毒。腹中子有毒,令人痢下。食其肉肥健益氣力。生南海,如鯽魚,身正圓,無硬骨,作炙食之至美,一名昌鼠也。

4. 鯇魚

無毒。主喉閉,飛屍。取膽和暖水攪服之。鯇(音患)似鯉,生江湖間,納喉中飛屍上。此膽至苦。

5. 䲅魚肝及子

有大毒。入口爛舌,入腹爛腸。肉小毒。人亦食之,煮之不可近鐺,當以物懸之。一名鶘夷魚。以物觸之即嗔,腹如氣球,亦名嗔魚。腹白,背有赤道如印魚,目得合,與諸魚不同。江海中並有之,海中者大毒,江中者次之,人慾收其肝、子毒人,則當反被其噬,為此人皆不錄。唯有橄欖木及魚茗木解之,次用蘆根、烏蓲草根汁解之,此物毒疾,非藥所及。

橄欖、魚茗已出木部。

6. 魚虎

有毒。背上刺著人如蛇咬。皮如蝟有刺,頭如虎也。生南海,亦有變為虎者。

7. 䕭魚

(音拱)鯤子、鰍魚(鰍同音)、鼠尾魚、地青魚、鯆魮魚(鯆魮普胡反音毗)、邵陽魚尾刺人者有大毒。三刺中之者死,二刺者困,一刺者可以救。候人溺處釘之,令人陰腫痛,拔去即愈。海人被其刺毒,煮魚簄竹及海獺皮解之。以上魚並生南海。總有肉翅,尾長二尺,刺在尾中,逢物以尾撥之。食其肉而去其刺。其鯆魮魚,已在《本經》鱔魚注中。

8. 鯢魚

鰻鱺注:陶云:鰻鱺能上樹。蘇云:鯢魚能上樹,非鰻鱺也。按:鯢魚一名王鮪,在山溪中,似鮎,有四腳,長尾,能上樹,天旱則含水上山,葉覆身,鳥來飲水,因而取之。伊、洛間亦有,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一名鱯魚,一名人魚。膏燃燭不滅,秦始皇塚中用之。陶注鮎魚條云:人魚即鯢魚也。

9. 諸魚有毒者

魚目有睫殺人。目得開合殺人。逆鰓殺人。腦中白連珠殺人。無鰓殺人。二目不同殺人。連鱗者殺人。白鬐殺人。腹下丹字殺人。魚師大者有毒,食之殺人。

10. 水龜

無毒。主難產。產婦戴之,亦可臨時燒末酒下。出南海,如龜,長二、三尺,兩目在側旁。

11. 瘧龜

無毒。主老瘧發無時者,亦名㾬瘧,下俚人呼為妖瘧。燒作灰,飲服一、二錢匕,當微利,取頭燒服彌佳。亦候發時煮為沸湯,坐中浸身。亦懸安病人臥處。生高山石下,身偏頭大,觜如鶚鳥,亦呼為鶚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