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註(集注重複)》~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8)

回本書目錄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8)

1. 粳米

味苦,平,無毒。主益氣,止煩,止泄。

此即今常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大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前陳廩米,亦是此種,以廩軍人,故曰廩爾。(《新修》三○三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八九頁)

2. 稻米

味苦。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

道家方藥有俱用稻米、粳米,此則是兩物。云稻米糠白如霜,今江東無此,皆通呼粳米為稻爾。不知其色類,復云何也!(《新修》三○四頁,《大觀》卷二十六,《政和》四九五頁)

3. 稷米

味甘,無毒。主益氣,補不足。

稷米亦不識,書多雲黍稷,稷恐與黍相似。又有穄,亦不知是何米。《詩》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即八谷也,世人莫能證辨,如此谷稼尚弗能明,而況芝英乎?案汜勝之《種植書》有黍,即如前說。無稷有稻,猶是粳米,粱是秫,禾即是粟。董仲舒云:禾是粟苗名爾,麻是胡麻,枲是大麻,菽是大豆。

大豆有兩種;小豆一名答,有三四種。麥有大、小穬,穬即宿麥,亦謂種麥。如此,諸谷之限也。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餅。又漢中有一種名枲粱,粒如粟而皮黑,亦可食;釀為酒,甚消玉。又有烏禾,生野中如稗,荒年代糧而殺蟲,煮以沃地,螻蚓皆死。稗亦可食。凡此之類,復有數種爾。

(《新修》三○四頁,《大觀》卷二十六,《政和》四九六頁)

4. 酢酒

味酸,溫,無毒。主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

酢酒為用,無所不入,逾久逾良,亦謂之醯。以有苦味,世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謂為華池左味,但不可多食之,損人肌臟爾。(《新修》三○六頁,《大觀》卷二十六,《政和》四九四頁)

5.

味鹹、酸,冷利。主除熱,止煩滿,殺藥及火毒。

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今此當是豆者,亦以久久者彌好。又有肉醬,魚醬,皆呼為醢,不入藥用也。(《新修》三○六頁,《大觀》卷二十六,《政和》四九七頁)

6.

味鹹,溫,無毒。主殺鬼蠱,邪注,毒氣,下部䘌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澼,止心腹猝痛,堅肌骨。多食傷肺,喜咳。

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今有東海、北海供京都及西川南江用。中原有河東鹽池,梁、益有鹽井,交、廣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胡中有樹鹽,而色類各不同,以河東最為勝。此間東海鹽、官鹽白,草粒細。北海鹽黃,草粒大。以作魚鮓及咸菹,乃言北海勝。而藏繭必用鹽官者,蜀中鹽小淡,廣州鹽鹹苦。

不知其為治體復有優劣否?西方、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壽少病;東方、南方人,食絕欲咸,少壽多病,便是損人,則傷肺之效矣。然以浸魚肉,則能經久不敗;以沾布帛,則易致朽爛。所施處各有所宜也。(《新修》三○七頁,《大觀》卷四,《政和》一○六頁)

舂杵頭細糠,主治猝噎。

食猝噎不下,刮取含之,即去,亦是舂搗義爾。天下事理,多有相影響如此也。(《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一頁)

7. 青玉

味甘,平,無毒。主治婦人無子,輕身不老,長年。一名㲄玉。生藍田。

張華云:合玉漿用㲄玉,正縹白色,不夾石,大者如升,小者如雞子,取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鄉縣舊穴中。黃初中,詔徵南將軍夏候尚求之。(《新修》三一五頁,《政和》五三八頁)

8. 白玉髓

味甘,平,無毒。主治婦人無子,不老延年。生藍田玉石之間。(《新修》三一五頁,《政和》五三八頁)

9. 玉英

味甘。主治風瘙皮膚癢。一名石鏡,明白可作鏡。生山竅,十二月採。(《新修》三一六頁,《政和》五三八頁)

10. 璧玉

味甘,無毒。主明目、益氣,使人多精生子。(《新修》三一六頁,《政和》五三八頁)

11. 合玉石

味甘,無毒。主益氣、消渴、輕身、辟穀。生常山中丘,如彘肪。(《新修》三一六頁,《政和》五三八頁)

12. 紫石華

味甘,平,無毒。主治渴,去小腸熱。一名茈石華。生中牛山陰,採無時。(《新修》三一六頁,《政和》五三八頁)

13. 白石華

味辛,無毒。主治癉,消渴,膀胱熱。生液北鄉北邑山,採無時。(《新修》三一七頁,《政和》五三八頁)

14. 黑石華

味甘,無毒。主治陰萎,消渴,去熱,治月水不利。生弗其勞山陰石間,採無時。

(《新修》三一七頁,《政和》五三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