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脈義之要

《內經》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然則,脈固主宰乎氣血,所以行氣行血者也,要實本乎穀氣也。《內經》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上焦(胸腹上部)功能正常,能將五穀的食物精華吸收,滋潤皮膚、充實身體、滋養毛髮,就像霧露滋養萬物一樣。這就是氣。

中焦(胸腹中部)接收氣,並將其轉化為血液。

如果血液流通不暢,就會導致氣血不通,形成脈絡。

所以,脈絡是氣血通行的主要通路,而氣血的運行離不開五穀的精氣。

《黃帝內經》說:人通過食物獲得精氣,食物進入胃,再傳送到肺,五臟六腑都通過它們來吸收精氣。清淨的精氣稱為營氣,濁濁的精氣稱為衛氣。營氣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

此明胃氣為脈道之根,藏府之本,血氣之自出也。夫人之生皆受氣於谷,萬物資生之本也。凡谷之入必先至於胃,萬物歸土之義也。坤土不能自專,精微上輸於肺,蓋地道卑而上行也。肺為乾金,所受精微,下溉藏府,蓋天道下濟而光明也。金土互輸,地天交泰,清而上升者為營血,陰生於陽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指出胃氣是脈絡的根基,臟腑的根本,血氣自己產生的地方。人生下來都是靠穀物中的氣而生的,穀物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所有的穀物進入人體後一定先到達胃,這符合「萬物歸土」的道理。坤土(胃)無法獨自處理這些穀物,需要將精華向上輸送給肺,因為地勢低而氣向上行。肺屬乾金,它接收精華後向下灌溉臟腑,因為天勢高而氣下降,照射光明。金土互相輸送,天地交融,清氣上升形成營血,因為陰氣生於陽氣。

濁而下降者為衛氣,陽根於陰也。營血為陰,故行脈中,衛氣為陽,故行脈外也。是故華元化云:脈者氣血之先也。而《內經》論脈則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正以胃氣為脈之根蒂也。故東垣亦曰:脈貴有神。此可知脈有本原,誠為診治之大要也。

白話文:

混濁而下降的是衛氣,陽氣生於陰氣。營血屬於陰,所以運行於脈中,衛氣屬於陽,所以運行於脈外。因此華元化說:脈是氣血的來源。而《內經》論脈時說:有胃氣就會生,沒有胃氣就會死。這是因為胃氣是脈絡的根本。所以東垣也說:脈絡貴在有神。由此可知脈絡有本源,這是診治疾病的大要領。

2. 脈度之要

(明寸關尺人迎寸口氣口及常變與獨之體總現乎表裡虛實之間)

《內經》曰: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大指從魚際穴至高骨後一寸,故名為寸也。肘腕內廉尺澤穴至高骨後一尺,故名為尺也。扁鵲曰:尺寸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提到:

  • **寸口:**從魚際穴到手腕最高骨向後一寸的部位。
  • **尺澤:**從寸口到尺骨寸脈部位。因此稱為尺寸。在寸口後面、尺骨寸脈前面叫做關。
  • **寸:**大拇指上從魚際穴到手腕最高骨後面一寸的部位,因此稱為寸。
  • **尺:**肘部和腕部內側 尺澤穴 到手腕最高骨後面一尺的部位,因此稱為尺。

扁鵲說:尺寸脈是脈絡的大要所在。

  • 從關到尺骨寸脈部位是尺內,屬於陰的範圍。
  • 從關到魚際穴是寸口內,屬於陽的範圍。

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浮脈法天,輕手按之以察其表也;中候法人,不輕不重按之以察其半表半裡也;沉候法地,重手按之以察其里也。寸為陽為高,常宜浮大,尺為陰為下,常宜沉小。左脈不和為病在表,為陽,主四肢。

白話文:

人體上部對應天空,負責頭部和胸部以上的疾病。中部分對應人類,負責隔膜以下到肚臍的疾病。下部分對應大地,負責肚臍以下到腳部的疾病。

  • 浮脈對應天空:輕輕按壓脈搏,觀察表層情況。
  • 中候脈對應人類:不輕也不重地按壓脈搏,觀察表裡情況。
  • 沉脈對應大地:用力按壓脈搏,觀察裡層情況。

寸脈為陽,位於手腕上端,應當浮大。尺脈為陰,位於手腕下端,應當沉小。

左脈脈象異常,表示表層有病,為陽脈,主四肢。

右脈不和,為病在裡,為陰,主腹藏。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以察外因,右為氣口以察內因。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共成寸口,故知關前一分。左關之前一分屬少陽膽部,膽為風木之司,故曰人迎緊盛,傷於風也。東方風木主天地春升之令,萬物之始生也。經云:肝者將軍之宮,謀慮出焉,與足少陽膽相為表裡。

白話文:

右側脈象不和諧,表明疾病在身體內部,屬於陰證,主要影響腹部臟器。關脈前一分,是生命的重要標誌。

左側脈象代表人迎,用於觀察外因;右側脈象代表氣口,用於觀察內因。寸關尺三部脈象各佔三分之一,共同組成寸口脈,因此可以知道關脈前一分。

左側關脈之前一分屬於少陽膽經,膽經主風木,所以說人迎脈緊盛,是風邪所傷。東方屬風木,主宰天地間春季生發的規律,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時期。

經書上說:肝臟是將軍的府邸,謀略從這裡產生,與足少陽膽經相互表裡。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身之中膽少陽之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之脈行膽脈之位內,兩陰至是而交盡,一陽至是而初生,十二經脈至是而終。且膽為中正之官剛毅果決,凡十一藏咸取決於膽,故左關之前一分為六府之源頭,為諸陽之主宰,察表者不能外也。右關之前一分屬陽明胃部,胃為濕土之司,故曰氣口堅實者傷於食也。

白話文:

膽臟是人體中負責決斷和判斷的器官。在人體內,膽經的少陽經脈從肝經的分支延伸出來,而肝經的厥陰經脈在膽經的內側運作。兩個陰經到這裡交匯,一個陽經從這裡開始產生,十二條經脈在這裡結束。

此外,膽臟是一個正直果斷的器官,全身的十一個臟腑都受制於膽,因此左關穴之前一分是六腑的源頭,是諸陽經脈的統帥,體察表證的醫師不可不重視。右關穴之前一分屬於陽明胃部,胃臟負責濕土的運作,所以說氣口處堅實的人容易受飲食傷害。

中央濕土得天地中和之氣,萬物所歸之鄉也。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土為君象,土不主時,寄旺於四季之末故名孤藏。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精氣上交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為十二經脈之始,故右關之前一分為五藏之隘口,為百脈之根荄,察里者不能廢也。況乎肝膽行春令,春氣浮而上升,陽之象也,陽應乎外故以候表焉。

白話文:

土行屬性偏中和,具有天地間的平衡之氣,是萬物所歸之處。古書記載:「脾胃是儲藏食物和水分的倉庫,五味入口之後都經過它。」在五行之中,土行居於統治地位,但它不掌管特定的季節,而是寄居在四季的末尾,所以稱為「孤藏」。

胃是五臟六腑之海,它的精氣上達於肺,肺氣源於太陰,並且散播全身,成為十二條經脈的開始。因此,在右手關脈之前,有一段一小段經脈,是聯繫五臟的關鍵,也是各條經絡的根源,診視脈象時不能忽略。

此外,肝膽主管春季,春氣上升,屬於陽氣的表現,陽氣應於外,所以可以通過觀察表面來診斷疾病。

脾胃為居中,土性凝而重濁,陰之象也,陰應乎內,故以候里焉。若人迎違度,則發生之本虧,氣口先撥,則資生之元壤,古人以為人命之主,厥有旨哉。然又須知氣口即寸口也。黃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

白話文:

脾胃位於人體中央,土的性質凝聚而渾濁,屬於陰的象徵,陰氣應在人體內部,所以用它來觀察內部情況。如果人迎脈(鼻子兩側的脈搏)跳動異常,那就表示產生陽氣的根源受損;氣口脈(寸口脈)先亂跳動,那就表示滋養生命的土壤發生問題。古人說氣口脈是人命的主人,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氣口脈就是寸口脈。黃帝問:為什麼只有氣口脈可以作為五臟的主脈?岐伯答道:胃是水穀聚集的地方,是六腑中最大的源頭,五味進入人體後,都貯藏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之氣。

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氣口,六部之總稱,非專指右關之前也。《難經》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何也?寸口者,脈之大會,會於手太陰之動脈也。肺為五藏六府之華蓋,位處至高,受百脈之朝會,布一身之陰陽。故經曰: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者是也。

白話文:

氣口也屬於太陰經,所以五臟六腑的氣息,都由胃部變化而產生,然後在氣口顯現出來。氣口是一般性稱呼,並非專指右手寸關脈之前。

《難經》說:十二經脈都有動脈,為什麼只取寸口脈呢?因為寸口脈是脈絡的大會合處,與手太陰肺經的動脈相會。

肺部是五臟六腑的華蓋,位置最高,接受百脈的會合,佈散身體的陰陽。所以經書上說:藏真(心)高於肺,主導運營陰陽氣血。

是以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肺家一經之動脈,可以決五藏六府之強弱吉凶也。要之決壽夭則存乎肺,肺主氣也。決傷食則存乎胃,胃主食也。何莫非系乎右之關前也。至於察脈須明其常變,凡脈有素大素小,素陰素陽者,此其賦自先天,各成一體也。而邪變之脈,有倏緩倏疾乍進乍退者,此其根於病本,隨氣各異也。

白話文:

因此,十二經絡都有動脈,但只要取肺經的動脈,就能診斷出五臟六腑的強弱吉凶。總的來說,判斷壽命長短在於肺,因為肺主氣。判斷是否受傷或飲食不良在於胃,因為胃主食。一切都與把脈時的關脈前的部位有關。至於診脈,必須瞭解它的正常規律和異常變化。通常的脈搏有素大、素小、素陰、素陽之分,這是先天賦予的,各自形成一個整體。而疾病引起的異常脈搏,有忽緩忽疾、時進時退的變化,這是根據病根和氣的不同而表現出來的。

故凡診視必須先識藏脈,而後可以察病脈,先識常脈,而後可以察變脈。於常脈可以察人之器局壽夭,於變脈可以察人之吉凶生死。至於男以陽為主,若寸反弱於尺者,腎氣不足也;女以陰為主,若寸反旺於尺者,上焦有餘也。有餘不足,固皆病也。老弱之人脈宜緩弱,若脈旺者,病也。

白話文:

因此,所有診病都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才能觀察疾病的脈象;先了解常見的脈象,才能觀察不常見的脈象。通過常見的脈象可以瞭解一個人的體質和壽命,通過不常見的脈象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吉凶禍福,甚至生死。至於男性以陽氣為主,如果寸脈比尺脈弱,說明腎氣不足;女性以陰氣為主,如果寸脈比尺脈強,說明上焦氣血過盛。氣血過剩或不足,都是疾病的徵兆。老年人和體弱者的脈象應該緩慢而微弱,如果脈象強勁,說明有病。

然有脈旺而非躁疾,此乃天稟之厚引年之徵也,名為壽脈。如脈見躁疾,有表無里則為孤陽,死期近矣。而少壯之人脈宜充實,若脈見微弱,病可知矣。其有脈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天稟之靜清逸之士也,名曰陰脈。如細小而勁直前後不等,短期必矣。肥人當沉而反浮,瘦人當浮而反沉,亦自可以類推耳。

白話文:

然而有些人脈象強盛但並非浮躁急促,這是天生資質好,長壽的徵兆,稱為壽脈。如果脈象浮躁急促,有表無裏,則為孤陽之脈,死亡臨近。而年輕人脈象應該充實有力,如果脈象微弱,可以明白其患有疾病。如果有脈象細小而和緩,三部脈象相同,這是天性安靜清淡的人,稱為陰脈。如果脈象細小而強勁直接,前後不等,則不久於人世。肥胖的人脈象應該沉伏,卻顯得浮動;瘦弱的人脈象應該浮動,卻顯得沉伏,其他情況也可以類推。

而又有其要者則在獨見其真也。獨之為義有在於部位者,謂諸部無恙。惟此獨乖處藏奸,此其獨也。有在於藏氣者,不得以部位拘也。如諸見洪者皆是心脈,諸見弦者皆是肝脈。肺之浮,脾之緩,腎之石,五藏之中各有一脈。五脈互見,獨乖者病,乖而弦者即本藏之有餘,乖而弱者即本藏之不足,此藏氣之獨也。

白話文:

真正重要的事情在於獨特地看到它的真正本質。獨字有兩個含義:一是部位,指的是各個部位沒有異常,唯獨這個部位出現問題,藏有隱疾,這就是所謂的「獨」。二是藏氣,不受部位限制。例如,所有見洪脈的都是心脈,所有見弦脈的都是肝脈。肺脈浮,脾脈緩,腎脈石,五臟中各有一條脈。五脈相互影響,獨特出現異常的脈就會生病,異常且弦脈表示本臟氣血旺盛,異常且弱脈表示本臟氣血不足,這就是藏氣的「獨」。

若脈體之獨者如經所云: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此脈體之獨也。要此三者之獨亦總歸於獨大、獨小、獨疾、獨遲之類,但見其一,即得其病之本矣。故經曰:得一之精以知死生。又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正此之謂也。

白話文:

脈象中如有單獨出現的情況,如經書中所提到的:脈象過小就是病症、過大就是病症、過快就是病症、過慢就是病症、過熱就是病症、過寒就是病症、過於鬆軟下陷就是病症,這些都是脈象的單獨異常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單獨的異常,總體上都可以歸納為「過大」、「過小」、「過快」、「過慢」之類。只要見到了其中一種異常,就能知道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經書上說:「抓住其中關鍵的一點,就能預知生死。」又說:「明白其中的精要,用一句話就能說明一切,不明白其中的精要,就會流於表象而無法洞悉病機。」這正是這個道理。

然綜而觀之,則表裡虛實四字尤為脈之切要者矣。表,陽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襲於經絡,而未入胃府及藏者皆屬於表也。里,陰也,藏也。凡七情之氣鬱於心腹之內不能散越,及飲食之傷留於藏府之間不能通泄,皆屬於里也。虛者元氣之自虛,精神耗散,氣力衰竭也。實者邪氣之太實,由於正氣之本虛,邪得乘之,非元氣之自實也。

白話文:

綜合來看,脈象的切要之處在於表裡虛實四個字。表,即陽,指腑。凡是六種外邪侵襲經絡,尚未進入胃府和臟腑的,都屬於表。裏,即陰,指臟。凡是七情之氣鬱積在心腹之內不能散發,以及飲食之傷滯留在藏腑之間不能通暢泄出的,都屬於裏。虛,是元氣自身虛弱,精神耗散,氣力衰竭。實,是邪氣過於實盛,由於正氣本虛,邪氣得以乘虛而入,並不是元氣自身實盛。

故虛者補其正氣,實者瀉其邪氣。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大法也。然而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候妄瀉含冤。陰證似乎陽清之必斃,陽證似乎陰溫之轉傷。此非察於陰陽脈絡之微,鮮不誤矣。諸凡疑似之際,大抵證不足憑,當參之於脈,而脈又不足據,則必取諸沉候,彼假證之發見皆在表也,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真證之隱伏皆在裡也,故沉候脈而脈乃見耳,此特為之提綱挈領以為診視入門之准。

白話文:

因此,虛弱的人要補益正氣,實證的人要瀉除邪氣。《內經》中說:邪氣旺盛則為實證,精氣受損則為虛證。這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然而,病情很嚴重的人,有時會出現虛弱的假象,如果誤補,會加重病情;病情很虛弱的人,有時會出現旺盛的假象,如果誤瀉,會冤枉地損傷正氣。陰症外表上看起來像是陽症,危急萬分;陽症外表上看起來像是陰症,會轉變為危重。這都是因為沒有仔細觀察陰陽脈絡的細微變化,所以很容易誤診。遇到所有可疑和難以確診的情況,一般來說,單憑症狀難以判斷,應參考脈象;如果脈象也不足為據,則必須觀察沉取的脈象,因為假象的症狀都表現在體表,所以浮取脈象時脈象也會是假的。真實的症狀都隱藏在體內,所以沉取脈象時脈象才會顯現出來,這只是作為診斷入門的提綱挈領。

而醫之大要已可睹矣,學者宜深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