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6)

1. 脈有溢覆關格

(此陰陽相乘之脈)

《三難》曰:關之前,陽之動也,脈當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以後,陰之動也,脈當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臟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白話文:

《三難》裡說:寸關之前,是陽氣活動的部位,脈象應該浮於九分,超出此範圍的稱為「太過」,少於此範圍的稱為「不及」。再向上過於大幅,會變成「溢」,這是內關外格的脈象,是陰脈乘勝之勢。寸關之後,是陰氣活動的部位,脈象應該沉於一寸,超出此範圍的稱為「太過」,少於此範圍的稱為「不及」。再深入尺脈過於大幅,會變成「覆」,這是內關外格的脈象,是陽脈乘勝之勢。所以說「覆」和「溢」是真正的臟脈,沒有這種脈象的人會不生病而死亡。

龐安常曰:寸倍尺為溢脈,一名外關,關以上,外脈也,陰拒陽而出,名曰內格。自關以上,溢於魚際,而關以後,脈伏行,陰壯乘陽,而陽竭則死,是寸口四倍於人迎。尺倍寸為覆脈,一名內關,關以下,內脈也,陽拒陰而入,名外格。自關以下,覆入尺澤,而關以前,脈伏行,陽亢乘陰,而陰竭亦死,是人迎四倍於寸口。

白話文:

龐安常說:寸脈比尺脈長一倍叫溢脈,又名外關。關脈以上是外脈,陰脈抵抗陽脈而外現,稱內格。從關脈以上,溢於魚際,而關脈以下,脈絡潛伏,陰脈強盛侵犯陽脈,導致陽氣耗盡而死亡。因此寸口脈比人迎脈長四倍。尺脈比寸脈長一倍叫覆脈,又名內關。關脈以下屬於內脈,陽脈抵抗陰脈而內入,稱外格。從關脈以下,覆入尺澤,而關脈以前,脈絡潛伏,陽脈亢盛侵犯陰脈,導致陰氣耗盡而死亡。因此人迎脈比寸口脈長四倍。

2. 脈有伏匿

《二十難》曰: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白話文:

《難經》中記載:陰陽相互盛衰,相互制約。脈象位於陰位,卻出現陽脈的現象,說明陽氣盛而壓抑陰氣。雖然脈象有時沉澀短促,但這表示陽氣中暗藏陰氣。脈象位於陽位,卻出現陰脈的現象,說明陰氣盛而壓抑陽氣。雖然脈象有時浮滑而綿長,但這表示陰氣中暗藏陽氣。

張注云:尺部而見陽脈,乃陽乘於陰。陽脈之中,雖時沉澀而短,此乃陽中伏陰。寸部而見陰脈,乃陰乘於陽也。陰脈之中,雖時浮滑而長,此乃陰中伏陽也。

白話文:

張氏說:尺部出現陽脈,表示陽氣侵犯陰氣。陽脈之中,雖然有時沉隱、澀滯而短,但這是陽中潛伏着陰氣。寸部出現陰脈,表示陰氣侵犯陽氣。陰脈之中,雖然有時浮出、滑利而長,但這是陰中潛伏着陽氣。

3. 稟賦脈

六陽脈,六部健旺;六陰脈,六部如絲。仁齋曰:陽脈雖病寒常浮洪,陰脈雖病熱常微細。錢君穎曰:稟陽臟者便燥,能飲冷,惡辛辣,不受補劑,畏熱喜涼;稟陰臟者便溏,喜飲熱,飲冷即瀉,喜辛辣,畏冷。

白話文:

六條陽脈強壯飽滿;六條陰脈細小虛弱。

張景嶽說:陽脈就算生病也通常會浮大而有力,陰脈就算生病也通常會細小而微弱。

錢乙說:屬於陽臟(心、肝、脾、肺、膽、小腸)的體質容易便祕、能喝冷飲、討厭辛辣味、不能進補、怕熱愛涼;屬於陰臟(腎、膀胱、大腸、胃、脾、心包)的體質容易便溏、喜歡喝熱飲、喝冷飲就會腹瀉、喜歡辛辣味、怕冷。

4. 肥人脈沉瘦人脈浮

張三錫曰:人肥白,脈多沉弱而濡,或滑,以形盛氣虛,多濕痰故耳。人黑瘦,脈多數疾,或弦,以陰水不足,火常盛故耳。

白話文:

張三錫說:體型肥胖白淨的人,脈象通常沉弱而濕潤,有時滑利。這是因為身體豐腴,但氣血虛弱,體內濕氣和痰液過多。而體型黑瘦的人,脈象通常急促而有力,有時弦緊。這是因為陰液不足,陽火過旺。

滑伯仁曰:男子尺脈常弱,女子尺脈常盛。

朱丹溪曰:男子寸盛而尺弱,女子尺盛而寸弱。(參黃子曰:男子以陽為主,女子以陰為主也。)

吳鶴皋曰:神氣充實,一手或兩手脈上魚際必壽,素無此脈,一旦見者,陰乘陽也,為逆氣喘息。

5. 反關脈

《內經》曰: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胃脈外鼓大為鬲,偏枯。

王啟玄注云:外鼓,謂不當尺寸而鼓擊於臂外。

鄒丹源曰:此即反關脈,謂其不行於關上,而見於關外,故曰反關也。其部位取法,亦與正同,然有兩手俱反者,有隻一手反者。《內經》此節,特脾胃一部之主法,若心肺肝腎,亦可以三隅反矣。

白話文:

鄒丹源說:這叫做反關脈,是指脈搏不在關脈上,而是在關脈外,所以稱為反關。它的部位取法和正常脈象相同,但是有雙手都反關的,也有單手反關的。《黃帝內經》這段話,特別指出了脾胃的反關脈法,如果心肺肝腎也有三隅反關,也按此處理。

然溯其所自,亦不外乎肺朝百脈之義,但其所致,必有所由,或賦形之初,偶有感變,而致脈道易位者,此先天之變也,或形生之後,因驚撲,因病藥,而脈道外走者,此後天之失也。

白話文:

追溯其起源,也不外乎肺主管百脈的道理。但是造成脈道異常的原因,一定有所依據,可能是在出生前,偶然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影響,導致脈道位置發生了變化。這是先天的異常。也可能是出生後,因為受驚嚇、外傷或服藥,導致脈道外移。這是後天的失常。

附記:孫兆診開寶寺僧,左手無脈,乃轉左臂上得之,而息至如常。孫曰:意是少年時,曾有驚撲,震動心神,故脈道外移,則不能復,今氣血已定,自不復歸,非有病也。

白話文:

孫兆在開寶寺診治了一位僧人,他的左手沒有脈搏,孫兆於是轉到左臂上測量,發現脈搏正常。孫兆說道:我的判斷是,你在年輕時曾經受到驚嚇或撞擊,震動了心神,導致脈道移位,無法恢復原狀。現在你的氣血已經穩定,脈搏也不可能再恢復到左手了,這不是病症。

僧曰:然,某襁褓時,兩受撲,皆幾死,今宜脈之失道,非有疾也。聞公神於醫,聊試耳。

6. 反診脈

《脈經》曰:寸口脈沉著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腎脈也,動苦少腹痛,腰體痠,癲疾。刺腎俞入七分,又刺陰維入五分。

白話文:

《脈經》記載:寸口脈沉入骨頭深處,將手反過來向上,才能摸到這條脈,這是腎脈。腎脈如果跳動異常,會引起小腹疼痛、腰痠背痛、癲癇。刺入腎俞穴七分,再刺入陰維穴五分,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慎庵按:此乃反診之脈,非反關也。反仰其手,謂仰醫者之手,非仰病人之手也。古人診病,必仰病人之手而診,醫者覆其手以候,惟反診異是,覆其病人之手,醫者乃仰手而取,則得其脈矣。此外惟南北二政之歲,三陰司天在泉,尺寸有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不應者脈極沉,不應診也,覆病人手診之,則脈見,非無脈也,舍此之外,無覆手之診。

白話文:

慎庵註解:這是反診的脈象,不是反關。反仰其手,指的是仰起醫者的手,而不是仰起病人的手。古人在診病時,必須仰起病人的手來診脈,醫者則覆蓋病人的手來查看脈象。只有反診例外,要覆蓋病人的手,而醫者則仰起手來取脈,這樣才能感到脈象。此外,只有南北兩政之歲,也就是三陰司天在泉之年,才能見到寸、關、尺脈位不應手的脈象。不應手的脈象是脈搏沉得太厲害,無法用正常的診法按到。覆蓋病人的手來診脈,就能看到脈象。所以,除了三陰司天在泉之年,其他時候都不應該覆蓋病人的手來診脈。

南北政不應之診,附見於後。

7. 南北政司天在泉不應之診

《匯辨》云:南北二政,其面不同,司天在泉,移位相從。甲己之歲,是為南政。三陰司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斯八歲者,皆曰北政。三陰司天,則尺不應;三陰在泉,則寸不應。南政之歲,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北政之歲,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不應之位,皆少陰也。

白話文:

《匯辨》中提到:南北兩方的治理(指人體陰陽氣血的運動),其面部反映不同。司天(陽氣)在泉(腹部),移位跟隨(相隨)。甲己之歲(干支紀年法中的某些年份),屬於南政。三陰(少陰、厥陰、太陰)司天,則寸口脈不應(指脈象反應不顯著);三陰在泉,則尺脈不應。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這八個年份,都屬於北政。三陰司天,則尺脈不應;三陰在泉,則寸脈不應。南政之年,厥陰司天,則右側徵象不應(指脈象等反應不顯著);太陰司天,則左側徵象不應。北政之年,厥陰在泉,則右側徵象不應;太陰在泉,則左側徵象不應;不應的部位,都是少陰(手少陰心經或足少陰腎經)。

諸部不應,反診較之。

不應之脈,皆在兩寸兩尺,一為手少陰心經,一為足少陰腎經也。凡南政之應在寸者,則北政應在尺;北政之應在寸者,則南政應在尺。值此不應之脈,乃歲運合宜,命曰天和之脈,不必求治,若誤治之,反伐天和矣。

白話文:

脈象顯示身體狀態異常的部位通常在手腕的三寸和六寸處,分別對應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如果南方(左手)的脈象異常出現在手腕的三寸處,那麼北方(右手)的脈象異常就會出現在六寸處;反之亦然。遇到這種脈象異常的情況,說明身體處於自然平衡狀態,稱為「天和之脈」,不需要治療。如果誤以為異常需要治療,反而會破壞身體的和諧狀態。

8. 不應有尺寸反左右交

尺當不應,而反浮大;寸當浮大,而反沉細;寸當不應,而反浮大;尺當浮大,而反沉細,是為尺寸反者,死。

右當不應,而反浮大;左當浮大,而反沉細;左當不應,而反浮大;右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者,死。

9. 外感辨風寒風熱憑證略脈說

張路玉曰:肥人肌肉豐厚,胃氣沉潛,縱受風寒,未得即見表脈,但須辨證。設鼻塞聲重,涕唾稠黏,風寒所傷也。

白話文:

張路玉說:肥胖的人肌肉豐厚,胃氣沉降,即使受到風寒,也不會立即出現表證脈象,但需要分辨證狀。如果出現鼻塞、聲音洪亮、鼻涕和唾液粘稠,那是因為受到風寒所致。

若鼻塞聲重,而屢咳痰不即應,極力咯之,乃得一線黏痰,甚則咽腫者,乃風熱也。以肥人肌氣充盛,風邪急切難入,因其內多濕痰,故傷熱最易,否則形盛氣虛,色白肉鬆,肌腠不實之故,不可以此膠執也。瘦人肌肉淺薄,胃氣外泄,即發熱頭痛,脈浮數,多屬於火;但以頭之時痛時止,熱之忽重忽輕,又為陰虛火擾之故也。惟發熱頭痛無間,晝夜不分輕重,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

白話文:

如果鼻子不通氣,聲音沉重,並且反覆咳嗽但咳不出痰,用力咳了很久才咳出一條黏稠的痰,嚴重時還伴有咽喉腫痛,則可能是風熱引起的。

體態肥胖的人肌肉充實,風邪難以侵入,但由於體內濕痰較多,所以容易受熱邪侵襲。若不是這樣,而是體型健壯但氣虛,面色蒼白,肌肉鬆軟,肌膚不致密,則不能以此膠著。

瘦弱的人肌肉薄弱,胃氣外泄,因此容易發生發熱、頭痛,且脈搏浮數,多屬於火氣旺盛。但如果頭部時而疼痛、時而停止,發熱時而加重、時而減輕,則可能是陰虛火旺所致。

只有發熱、頭痛持續不斷,晝夜不分輕重,人迎穴位脈搏浮盛,纔是外感疾病的表現。

亦有表邪挾內火,雖發熱頭痛,晝夜不分輕重,而煩躁口渴,臥寐不寧,皆邪火爍陰之候,惟宜辛涼發散,又當顧慮其陰。獨形瘦氣虛,顏白唇鮮,衛氣不固者,最易傷風,卻無內火之患矣。

白話文:

有些情況是外感邪氣夾帶內火,雖然發燒頭痛,但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症狀都不會減輕,而且還煩躁口渴、睡不好。這些都是邪火灼傷陰液的徵兆,只適合使用辛涼發散法治療,但同時也要顧及患者的陰液。如果患者形體消瘦、氣血虛弱,面色蒼白、嘴脣鮮紅,衛氣不固,那麼很容易受風邪侵襲,但大多不伴有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