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脈有五逆

《靈樞·玉版篇》云:諸病皆有逆順。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冷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皆為陰症見陽脈)。咳且溲(小便)血,脫形,其脈小勁(小不宜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小不宜疾),是謂五逆也。

白話文:

《靈樞·玉版篇》記載:各種疾病都有正逆之分。腹脹、發熱、脈搏強有力,這是一種逆證。腹鳴腹脹,四肢冰冷、泄瀉,脈搏強有力,這是第二種逆證。鼻出血不止,脈搏強有力,這是第三種逆證(上述三種都是陰證出現陽脈)。咳嗽同時小便出血,形體脫落,脈搏細弱有力(細脈不應有力),這是第四種逆證。咳嗽、形體脫落,發熱,脈搏細弱而快速(細脈不應快速),稱為第五種逆證。

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上溲血(下),形肉脫(外),脈摶(內),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虛而火盛),是四逆也。咳嘔,上腹脹(中),且餐泄(下),其脈絕,是五逆也。

白話文:

如果這樣下去,不過十五天就會死亡。病人腹部大脹,四肢清冷,形體消瘦,泄瀉嚴重,這是第一逆。腹部脹大並便血,脈搏忽強忽弱,這是第二逆。咳嗽嘔吐出鮮血,形體消瘦,脈搏快速而有力,這是第三逆。嘔血,胸部脹滿疼痛延伸到背部,脈搏微弱而快速,這是第四逆。咳嗽嘔吐,上腹部脹滿,飲食後立即泄瀉,脈搏消失,這是第五逆。

如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

《靈樞·五禁篇》曰:何謂五逆?熱病脈靜(陽症見陰脈),汗已出,脈盛躁(病不為汗衰),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凝血),血衃重篤,是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摶(真臟脈見),是謂五逆也。

白話文:

《靈樞·五禁篇》所說的「五逆」是什麼?

  1. **第一逆:**發熱卻脈搏微弱(明明是陽症卻出現陰脈),汗已經出透了,脈搏卻仍然跳動得很強勁(病勢沒有因為出汗而減弱)。

  2. **第二逆:**腹瀉,脈搏卻很大很強。

  3. **第三逆:**麻痺不移位,肌肉潰爛,身體發熱,脈搏局部消失。

  4. **第四逆:**體液過度分泌,身體發熱,面色蒼白,後來又下血凝塊,血凝塊很嚴重。

  5. **第五逆:**冷熱交替發作,脈搏堅硬如球(出現了真臟的脈象)。

2. 四塞脈

《至真要大論》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謂四塞。

吳注云:言脈雖待時而至,若春至而全無冬脈,夏至而全無春脈,己雖專王,而早絕其母氣,是五臟不相貫通也。

白話文:

吳注說:脈象雖然會隨著季節出現變化,但是如果春天到了,卻完全沒有冬天的脈象,夏天到了,卻完全沒有春天的脈象,這表示病人的脈象早早就失去了母氣的滋養,是五臟無法相互貫通的緣故。

又曰: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吳注云:一部而參見諸部,此乘侮交至也。既見於本部,復見於他部,此淫氣太過也。未去而去,為本氣不足,來氣有餘;去而不去,為本氣有餘,來氣不足。王注:復見,謂再見已衰、已死之氣也。

白話文:

吳注說:一種脈象出現不同的部位,這是脈象乘侮相交的現象。已經出現在一種脈象,又出現在另一種脈象,這是邪氣過盛的表現。邪氣未去而仍然出現,是正氣不足,邪氣有餘;邪氣已去卻仍然出現,是正氣有餘,邪氣不足。王注:再次出現,指的是再次出現已經衰竭或已經消退的脈象。

3. 脈貴有神

李東垣曰:脈之不病,其神不言,當自有也;脈既病,當求其中神之有與無焉。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熱而有神,當泄其熱,則神在焉;寒而有神,當去其寒,則神在矣。寒熱之脈,無力無神,將何恃而泄熱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將何依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經曰:脈者血氣之先,血氣者人之神,可以不謹養乎?可不察其有無乎?

白話文:

李東垣說:當脈象正常時,脈中的神氣不會表現出來,但它自然存在。當脈象出現異常時,就要找出其中的神氣存在與否。例如:

六脈跳動快且幅度大,表示有熱;如果脈象有力量,則代表有神氣。

三脈跳動緩慢,兩脈跳動無力,表示有寒;如果脈象有力量,則代表有神氣。

有熱但有神氣,就要瀉去熱氣,神氣就會保留;有寒但有神氣,就要祛除寒氣,神氣就會保留。

如果脈象有寒熱但無力無神,還能依靠什麼去瀉熱祛寒呢?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貿然瀉熱祛寒,身體將依靠什麼而存活,因此十個人中有八九個會死去。

所以《黃帝內經》說:脈象是氣血的先兆,氣血是人體的神氣,難道不可以謹慎呵護嗎?難道可以不觀察神氣的存在與否嗎?

按東垣此論,深達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盡有神之妙。王執中曰:有神者,有力中帶光澤潤滑也,於解進矣。蕭子顒歌云:輕清穩厚肌肉裡,不離中部象自然,則又有進焉。

白話文:

根據東垣的這個理論,透徹地表達了至高無上的道理。但僅僅用「有力」兩個字來說明「有神」,恐怕不能完全說明「有神」的妙處。王執中說:「有神」,指的是在有力的同時還帶有光澤和潤滑。對理解這個概念有了一定的進展。蕭子顒的歌中唱道:身體輕盈而且結實,肌肉之中不偏離中點,呈現出自然之象。這樣,對「有神」的理解又進了一步。

4. 脈貴有根

《難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胸腹有物填塞,故吐之則愈,若無物可吐,則陰絕於下也)。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草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木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白話文:

《難經》裡記載:上腹部有脈搏,下腹部沒有脈搏,這個人應當嘔吐,如果不嘔吐就會死亡(因為胸腹中有東西堵塞,所以吐出來就會康復,如果沒有東西可吐,那麼就是下腹部陰氣斷絕了)。上腹部沒有脈搏,下腹部有脈搏,即使身體虛弱也不會有害。原因是這樣:人有足三陰經(腎、肝、脾經),就如同草有根一樣,即使枝葉枯萎了,根也會自己生長。樹木有根,人有元氣,所以知道不會死亡。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言其能建中立本,育氣固形,使諸邪不能傷其身,守其內而衛其外者也,故云)。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白話文:

《八難》中提到:寸口脈搏平緩而死,是什麼原因?所有十二經脈都連接在生命之源上,所謂生命之源,是指十二經脈的根本,也就是腎臟之間的動力。這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基,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源頭,又稱為「守邪之神」(意思是它能建構中氣、養育固形,讓邪氣無法傷害身體,守住內在進而保護外在)。因此,氣是人體的根本,根源斷絕了,枝葉就會枯萎。寸口脈搏平緩而死,就是因為人體內的生命之氣獨自斷絕了。

5. 脈無根有二說

《匯辨》云:一以尺中為根。叔和云: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蓋因其有根也。若腎脈獨敗,是無根矣,安望其發生乎?一以沉候為根。《經》曰,諸浮脈無根者皆死,是為有表無里,孤陽不生,蓋陰陽互為其根,使陰既絕矣,孤陽豈能獨存乎?尺為腎部,而沉候之六脈,皆腎也(滑氏曰:沉候亦腎肝之應,見前)。要知兩尺之無根,與沉取之無根,總屬腎水涸絕,而無資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白話文:

《匯辨》中說:人體以「尺脈」為生命之根。叔和也說:寸關脈雖然消失,但尺脈仍然存在,像這樣的情況,不用擔心死亡。這是因為尺脈有「腎」這個根。然而,如果腎脈單獨敗壞,就等於沒有根了,還怎麼能期待它恢復健康呢?

人體以「沉取之脈」為生命之根。《黃帝內經》中說,所有浮脈都沒有根的,都會死亡。這說明表虛裡虛,孤陽獨長,難以存活。這是因為陰陽互相依存,陰氣一旦消失,孤陽就不能獨存。

尺脈代表腎臟,而沉取之脈的六種脈象都屬於腎臟(滑氏說:沉取之脈也與腎臟和肝臟相應,見前文)。要知道尺脈無根和沉取之脈無根,都是因為腎水枯竭,沒有生機的源頭。因此,這種病的症狀就會非常嚴重。

6. 浮中沉候五臟說

王宗正曰: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則與叔和之守寸關尺,寄位以候五臟六腑之脈者,不大相逕庭乎?豈知宗正亦從經文諸浮脈無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心肺居於至高之分,故應乎浮;肝腎處乎至陰之位,故應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與叔和之法,參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白話文:

王宗正說:診脈的方法,應該是從心肺同時浮現,肝腎同時沉降,脾胃居於中位開始的,這與「叔和」所說的守寸關尺,借位以判斷五臟六腑脈象的方法,差別不大吧?難道不知道宗正也是從經文中的「諸浮脈無根者皆死」這句話領悟的,所以認為根源於天的會親近於上,根源於地的會親近於下,心肺處於至高的部位,所以反應在浮脈上;肝腎處於至陰的部位,所以反應在沉脈上;脾胃居於中間,所以用中候來判斷。但是如果能將叔和的方法參照使用,正能發揮相輔相成的妙用。

7. 診足脈

(衝陽、太谿、太衝三脈)

《匯辨》云:凡傷寒危迫,手脈難明,須察足脈。不知者競相譁矣,予請陳其說焉。

《經》曰:治病必求於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而本有先後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腎,而太谿一穴,在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此足少陰所注為腧地也;後天之本在脾,而衝陽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此足陽明所過,為原之地也。診太谿以察腎氣之盛衰,診衝陽以審胃氣之有無,兩脈既在,他脈可勿問也。

白話文:

《針灸經》裡說:治療疾病,必定要找出病因。所謂「本」,是指根源,即病因。病因有先後天之分。先天之本在腎,而太谿穴就位於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凹陷處,這是足少陰經的腧穴,即病邪聚集的地方。後天之本在脾,而衝陽穴位於足背上五寸,高骨間動脈,離陷谷穴兩寸,這是足陽明經循行的部位,是病源所在的地方。透過診脈太谿穴可以瞭解腎氣的強弱,透過診脈衝陽穴可以判斷胃氣的虛實。只要這兩條經脈的脈象正常,其他經脈的脈象就可以不用理會了。

婦人則又獨重太衝者,太衝應肝,在足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東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婦人主血,而肝為血海,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猶可望也。

白話文:

對於女性來說,太衝穴尤為重要。太衝穴與肝臟相應,位於足大拇指後面的第二個關節凹陷處。肝臟屬東方木,是所有生物之源。而女性以血為本,肝臟又儲藏著大量的血液。因此,太衝穴通暢,則生機勃勃,女性的健康就有望得到維持。

8. 脈以胃氣為本

《玉機真藏論》云: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終始篇》云: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是皆胃氣之謂。)

張景岳曰:大都脈代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便是胃氣之脈。《平人氣象論》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白話文:

張景嶽說:一般而言,脈象應當適應季節,沒有過盛或不足,自然有一種從容和緩的狀態,這就是胃脈。

《平人氣象論》說:春天的胃脈微微弦緊是正常的,弦緊過多但胃脈虛弱是肝病,只有弦緊而沒有胃脈是會死的,胃脈中有毛刺狀的是秋病,毛刺很明顯的是當下生的病。

夏天的胃脈微微有鉤狀是正常的,鉤狀明顯但胃脈虛弱是心病,只有鉤狀而沒有胃脈是會死的,胃脈中有石頭狀的是冬病,石頭很明顯的是當下生的病。

長夏的胃脈微微柔軟而弱是小正常的,過於柔軟虛弱但胃脈虛弱是脾病,只有脈搏沒有胃脈是會死的,柔軟虛弱中有石頭狀的是冬病,石頭很明顯的是當下生的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秋病至秋而病,以胃尚存;今病,即病也,無胃氣故也,余仿此。)

白話文:

秋季的腸胃中有少許絨毛是正常的。如果絨毛很多而腸胃少,表示有肺部疾病。如果只有絨毛而沒有腸胃,表示會死亡。如果絨毛又伴有彈簧狀脈象,表示春天有過疾病。彈簧狀脈象越明顯,表示當前病情越重。

冬季的腸胃中有少許結石是正常的。如果結石很多而腸胃少,表示有腎臟疾病。如果只有結石而沒有腸胃,表示會死亡。如果結石又伴有魚鉤狀脈象,表示夏天有過疾病。魚鉤狀脈象越明顯,表示當前病情越重。(秋季疾病會在秋季發病,因為腸胃氣血尚存;當前疾病,就是指現在得的疾病,沒有腸胃氣血所以會發病,其他季節以此類推。)

《玉機真藏論》云:胃者五臟之本。臟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致於手太陰也。(無胃者,非無胃也,邪奪之也,邪奪之,則胃不至,而真臟反至也)凡脈緩而和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長不短,應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此真胃氣脈也。

白話文:

《玉機真藏論》中提到:胃是五臟的根本。臟腑之氣不能自行到達手太陰經,必須依靠胃氣的帶動才能達到手太陰經。(喪失胃氣,並不是真正的沒有胃,而是邪氣奪走了胃氣,導致胃氣無法上升,而真臟之氣反而下降)凡是脈搏緩慢而和緩均勻,不浮也不沉,不強也不弱,不快也不慢,不長也不短,按上去手感平和,心情舒暢,恍恍惚惚,難以言喻,這就是真正的胃氣脈。

盛啟東曰:舉按堅強,搏擊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不可得,胃氣絕也。

朱改之曰:脈健旺者,按之柔和;微弱者,按之應指,便是胃氣;合微弦微鉤以觀,自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