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七診

《三部九候論》云: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張注云:謂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裡之不同也),獨陷下者病。(沉伏不起也。)

白話文:

《三部九候論》中說:觀察九候,如果單獨出現小脈,有病;單獨出現大脈,有病;單獨出現疾脈,有病;單獨出現遲脈,有病;單獨出現熱脈,有病;單獨出現寒脈,有病(張氏註解:指這些脈象可能出現在上、下、表、裡的不同部位);單獨出現陷下脈,有病。(指脈搏沉伏不起)

《舉要》云: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尋。(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中以候胃氣。上下,即寸與尺,此概兩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一說上下左右,即《脈要精微論》所云,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節與前診視大法參看。)

白話文:

《舉要》中提到:診脈有七種方法,叫做浮、中、沉,以及上下、左右,這些方法可以探查脈象的變化。

  • 浮:可以探查表層的情況。
  • 沉:可以探查裡面的情況。
  • 中:可以探查胃氣。
  • 上下:指的是寸脈和尺脈,這是泛指兩隻手的六部。
  • 左右:指的是左手和右手。另外一說中,上下左右指的是《脈要精微論》中提到的「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
  • 上竟上者:指的是胸喉部的情況。
  • 下竟下者:指的是小腹、腰、股、膝、脛、足部的情況。

這一段與前面診視的總原則互相參照。

2. 脈審上下來去

《脈要精微論》云:上盛(寸部)則氣高(邪壅於上,故為喘滿),下盛(關尺也)則氣脹。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厥陽巔頂之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去聲)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上下皆指寸尺而言,惡字入聲。)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中說:寸部脈象盛大,說明邪氣壅滯在上焦,所以會氣喘胸悶;關部和尺部脈象盛大,說明邪氣壅滯在下焦,所以會腹脹。脈來勢快去勢慢,說明上焦實邪氣盛、下焦虛氣血虛,這是厥頂疾的表現(厥陽之氣上衝頭頂所致的疾病);脈來勢慢去勢快,說明上焦虛氣血虛、下焦實邪氣盛,這是惡風的表現。所以中了惡風的人,是因為陽氣受到侵犯。(這裡的「上」、「下」都是指寸部和尺部的脈象,「惡」字讀去聲)

張仲景曰:初持法,來疾去遲,此由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滑伯仁曰:脈有上下來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象剛開始有力,後來慢慢變弱,這是由急促轉為緩慢,稱為「內虛外實」。脈象剛開始時緩慢,後來變有力,這是由緩慢轉為急促,稱為「內實外虛」。

滑伯仁說:脈象有上下往來、到來離去的變化。如果不明白「上、下、來、去、至、止」這六個字,就無法分辨陰陽虛實。

「上」代表陽氣,「來」也代表陽氣,「至」也代表陽氣;「下」代表陰氣,「去」也代表陰氣,「止」也代表陰氣。「上」就是從尺脈上行到寸口脈,陽氣發於陰氣;「下」就是從寸口脈下行到尺脈,陰氣發於陽氣。

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吳鶴皋曰:脈有上下,是陰陽相生,病雖重不死;脈有來去,是表裡交泰,病雖重必起;脈無上下來去,死無日矣。汪子良曰:來以候外,去以候內。來實去虛,主病在外;來小去大,主病在內。

白話文:

脈搏來的時候,從骨肉的分界處升至皮膚表面,這是氣的上升;脈搏去的時候,從皮膚表面返回骨肉的分界處,這是氣的下降。脈搏應和時稱作「至」,停止時稱作「止」。

吳鶴皋說:脈搏有上下起伏,代表陰陽相生,即使病情嚴重也不致於死亡;脈搏有來有去,代表表裡協調,即使病情嚴重也會好轉;脈搏沒有上下起伏和來去,離死亡就不遠了。

汪子良說:脈搏的來表示外在的病症,脈搏的去表示內在的病症。脈搏來得強勁,去得虛弱,表示病症在外;脈搏來得微弱,去得強勁,表示病症在內。

3. 推求上下內外察病法

《脈要精微論》云: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張注云:推音吹,諸釋作推動之推者,非也。此言察病之法,當推求於脈,以決其疑似也。

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於外矣,然脈則沉遲不浮,是在內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身體表面,但脈象卻沉緩遲滯,而不是浮在表層,這說明疾病不在外,而是在內。因此,可以知道是心腹有積滯。反過來推論,如果疾病不在外,而脈象沉緩遲滯,則說明身體有熱邪。

張云:凡病若在裡,而欲推求於內矣。然脈則浮數不沉,是在外而非內矣,故知其身之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白話文:

張先生說:凡是疾病如果在身體內部,就要從內部找出原因。但是,現在病人的脈象浮數而不上沉,這說明病邪在體表而不是在體內,所以知道病人身體有發熱的症狀。再推究原因,病邪從上往下發展,腰部和腳部沒有任何不適,這說明病邪沒有傳播到下焦。

張云:凡推求於上部,然脈止見於上,而下部則弱,此以有升無降,上實下虛,故腰足為之清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凡是推究病因在於上半身,但是脈象只出現在上部,而下半身則虛弱,這是因為有氣血上升而沒有下降,上半身實而下半身虛,所以腰部和腳變得虛寒。推究下去,氣血只往下降不往上升,就會造成頭部和頸部疼痛。

張云:凡推求於下部,然脈止見於下,而上部則虧,此以有降無升,清揚不能上達,故為頭項痛也。或以陽虛而陰湊之,亦為頭項痛。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凡是從身體下部診斷出病情的,當脈象只出現在下部,而上部卻虛弱時,這是因為氣血只下降而不升騰,清氣陽氣不能上達頭部,所以會導致頭部疼痛。有時候是因為陽氣虛弱,而陰氣上犯,也會導致頭部疼痛。按壓穴位時,如果脈搏微弱,說明腰脊疼痛,並且身體會有麻痹感。

張云:按之至骨,沉,陰勝也。脈氣少者,氣血衰也。陽氣衰而陰氣盛,故為是病。

4. 因形氣以定診

《匯辨》云:人之形體,各有不同,則脈之來去,因之亦異,不可執一說,以概病情也。何則?肥盛之人,氣居於表,六脈常帶浮洪;瘦小之人,氣斂於中,六脈常帶沉數;性急之人,五至方為平脈;性緩之人,四至便作熱醫。(此句未妥,亦須合症而診。)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

白話文:

《匯辨》中提到:人的體型各不相同,因此脈搏的顯現方式也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來判斷病情。為什麼呢?

  • 肥胖的人,氣血旺盛,主要分佈在體表,因此六脈常浮而有力。
  • 瘦小的人,氣血較弱,主要收斂在體內,因此六脈常沉而細數。
  • 性情急躁的人,脈搏跳動較快,大約五次脈搏纔算正常。
  • 性情緩慢的人,脈搏跳動較慢,大約四次脈搏就可能發熱或生病。(這句話不太妥當,需要結合其他症狀才能診斷。)
  • 身材高大的人,脈搏較疏散。
  • 身材矮小的人,脈搏較緊密。

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少壯之人,脈多大;老年之人,脈多虛。醉後之脈常數,飲後之脈常洪。室女尼姑多濡滯,嬰兒之脈常七至。故《經》曰: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死。

白話文:

居住在北方的人,通常身體強壯。南方的人,常常體質虛弱。年輕人的脈搏較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搏比較虛弱。醉酒後脈搏通常快速,喝水後脈搏通常會充盈。處女和修女脈搏多半濕軟遲緩,嬰兒的脈搏通常跳得很快。因此,古醫書上說:身體和氣血協調就可以健康,三部脈搏(寸脈、關脈、尺脈)五種應變(浮、沉、緩、數、滑)失調就會死亡。

更有說焉,肥盛人雖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過於堅厚,則其脈來,勢不能直達於皮膚,反欲重按乃見,徒守浮洪之說,以輕手取之,則模糊細小,竟不能測;瘦小之人,雖曰沉數是其常,使肌肉過於淺薄,則其脈來,即呈於皮膚,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脈數是其常,當從容無事,亦近舒徐;性緩之人,脈遲是其常,值倥傯多冗,亦隨急數。

白話文:

還有其他說法:肥胖之人雖然通常脈象浮洪,但如果肌肉過於厚實,脈搏就無法直接到達皮膚,反而需要用力按壓才能顯現。只堅持浮洪之說,用手輕輕觸診,會模糊細小,根本無法測知。瘦小之人雖然通常脈象沉數,但如果肌肉過於淺薄,脈搏就會顯現在皮膚上,反而可以浮取而知。性情急躁之人通常脈象數快,但如果處於安閒無事狀態,也接近舒緩平穩。性情緩慢之人通常脈象緩慢,但如果遇到繁忙擾攘的情況,也會隨之加快。

北人脈強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產,亦未必無軟弱之形;南人脈弱是其常,或先天稟足,或習耐勞苦,亦間有實強之狀,少壯脈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見虛細;老年脈虛是其常,期頤者更為沉實。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優遊,襟懷恬淡,脈來亦定沖和。嬰兒氣稟純陽,急數者是其常;或質弱帶寒,脈來亦多遲慢。

白話文:

北方人脈搏強勁是正常現象,可能因為世代富足,或母親是南方人,但也可能會有脈搏弱的情況。南方人脈搏弱是正常現象,可能因為先天條件好,或經常勞累,但也有脈搏強勁的時候。年輕人脈搏大是正常現象,但早逝的人脈搏常常虛弱細小。老年人脈搏虛弱是正常現象,但長壽的人脈搏會更加沉穩有力。未婚女性和尼姑脈搏細弱是正常現象,可能因為環境優越,心境平和,脈搏也平穩平和。嬰兒體質純陽,脈搏急促而有力是正常現象。或質弱帶寒,脈搏也會比較遲緩。

以此類推,則人固有一定之形氣,形氣之中,又必隨地轉移,方能盡言外之妙也。

5. 脈審陰陽順逆

《平人氣象論》有云: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約注云:春夏洪大為順,沉細為逆;秋冬沉細為順,洪大為逆。男子左大為順,女子右大為順。凡外感症,陽病見陽脈為順,陽病見陰脈為逆,陰病見陽脈亦為順。內傷症,陽病見陽脈為順,陽病見陰脈為逆,陰病見陰脈為順,陰病見陽脈為逆也。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說:脈象順應陰陽,疾病容易痊癒;脈象違逆陰陽,疾病難以康復。約註解釋說:春季和夏季,脈象洪大為順,沉細為逆;秋季和冬季,脈象沉細為順,洪大為逆。男子左脈大為順,女子右脈大為順。對於外感病,陽性病症出現陽脈為順,陽性病症出現陰脈為逆,陰性病症出現陽脈也為順。對於內傷病,陽性病症出現陽脈為順,陽性病症出現陰脈為逆,陰性病症出現陰脈為順,陰性病症出現陽脈為逆。

《靈樞·動輸篇》云: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約注云:陽症脈宜浮大,小為陽症見陰脈;陰症脈宜沉細,大為陰症見陽脈。

白話文:

《靈樞·動輸篇》中說:陽性疾病而脈象浮大,輕微的情況是病氣逆行;陰性疾病而脈象細沉,嚴重的狀況是病氣逆行。約注中解釋道:陽性疾病的脈象應該是浮大,如果脈象細小,就表明陽性疾病中出現了陰脈;陰性疾病的脈象應該是細沉,如果脈象粗大,就表明陰性疾病中出現了陽脈。

張路玉曰:陰陽,死生之大端,不出浮大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之總綱。仲景言傷寒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可以推卒病之逆順,亦可廣諸病之死生。孫對薇曰:陰根於陽,陽根於陰。表屬陽,以活動為性體,而有靜順之陰在內;里屬陰,以靜順為性體,而有活動之陽在中,乃相依倚也。若表脈惟散尖洪大,里脈惟蹇遲細小,乃陰陽不相和。

白話文:

張路玉說:陰陽是生死的大原則,不離開浮大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的總綱。仲景說傷寒的陰症出現陽脈的人會活,陽症出現陰脈的人會死,可以推論出急症的順逆,也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疾病的生死。孫對薇說:陰根源於陽,陽根源於陰。表層屬陽,以活動為特性,但裡面有靜順的陰;裡層屬陰,以靜順為特性,但裡面有活動的陽,這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表脈只有散尖洪大,裡脈只有蹇遲細小,那就表明陰陽不協調。

各盛於本位,當收斂表陽,使根於內;溫和里陰,使根於外。有表澀下,而里衝上者,在外為陽氣不升,在內為陰火沖發;有表蹇澀,而里洪數者,此陰乘陽,陽乘陰也。又云:尖數在下,而不見平闊之體,此陽極也,當下之;平闊在上,而不見尖數之體,此陰勝也,當升之。

白話文:

每個人體質各有不同,應按各自的身體狀況,收斂腠理表面的陽氣,使其根本在於內臟;溫暖內臟的陰氣,使其滋潤於外。外部有皮表乾澀的,而內臟出現上衝的,在外為陽氣無法升發,在內為虛火發作;外部有皮表堅硬阻塞的,而內臟出現水液泛濫的,這是陰氣乘勝於陽氣,陽氣乘勝於陰氣的緣故。又說:舌尖窄細且數量多在舌根部,而舌頭整體沒有寬廣平滑的形態,這是陽氣過盛,應瀉下;舌頭平滑寬廣在舌尖部,而沒有窄細且數量的形態,這是陰氣過盛,應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