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蔭拙者

《醫賸》~ 附錄 (3)

回本書目錄

附錄 (3)

1. 梅雨考

安永甲午秋。訪林子華。(良榮)偶於櫥中。獲其曾祖恆齋先生(良以)所輯梅雨考一編。予後以讀諸書而所得。更續數則。

白話文:

安永六年(1777年)的秋天,我拜訪了林子華先生。(良榮)偶然在櫃子中,發現了他曾祖父恆齋先生(良以)所編寫的《梅雨考》一書。後來,我在閱讀其他書籍時也有所收穫,並進一步補充了幾條記載。

周處風土記曰。梅熟時雨。謂之梅雨。

陸佃埤雅曰。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礎壁皆汁。蒸郁成雨。其霏如霧。謂之梅雨。沾衣服皆敗黦(郁)故自江以南。三月之雨。謂之迎梅。五月雨。謂之送梅。轉淮而北則否。亦梅至北方多變而成杏。故人有不識梅者。地氣使然也。

白話文:

陸佃的《埤雅》記載:現在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四五月間,梅花將要凋零,這時水氣滋潤泥土,牆壁基座都滲出水來。潮濕悶熱形成雨水,它的雨點細密如霧,稱為「梅雨」。梅雨濡濕衣物,會發黴變色。因此在長江以南,三月天的雨水稱作「迎梅」,五月天的雨水稱作「送梅」。在淮河以北則不是這樣了。而且梅花到了北方,大多變化成杏花,所以有人不認識梅花。這是因為受到當地氣候的影響。

陳藏器本草拾遺曰。梅雨水。洗瘡疥。滅瘢痕。入醬易熟。江淮以南。地氣卑濕。五月上旬連下旬尤甚。月令土潤溽暑。是五月中氣。過此節以後。皆須曝書畫。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異他水。但以梅葉湯洗之乃脫。余並不脫。

白話文:

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裡寫道:梅雨水可以洗滌瘡疥,消除疤痕,放入醬料中能使食物更容易煮熟。長江、淮河以南的地區,氣候潮濕。五月上旬到下旬,濕度尤為嚴重。這個時候,土地濕潤,暑氣蒸騰,是五月中旬的氣候特徵。過了這個節氣以後,都需要晾曬書籍和字畫。如果衣服沾上梅雨水,就會腐壞變黑。梅雨水洗滌衣物就像灰水一樣,與其他水不同。只有用梅樹葉煎煮的水清洗,才能去除污漬。其他方法都無法去除。

袁文甕牖間評曰。今人謂梅雨為半月。以夏至為斷梅日。非也。梅雨夏至前後各半月。故蘇東坡詩云。三旬已過黃梅雨。則梅雨為三十日可知矣。西郊野叟庚溪詩話曰。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然少陵曰。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白話文:

袁文在窗前的空隙之間評論道:現代人稱呼梅雨為半個月,以夏至為停止下雨的日子。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梅雨在夏至前後各發生半個月左右。所以蘇東坡在詩中說「三旬已過黃梅雨」。由此可知,梅雨大約持續三十天。

西郊野叟在《庚溪詩話》中說:在江南五月黃梅成熟的時候,會連續下十幾天雨水。這種現象被稱為「黃梅雨」。但是,杜甫在詩中寫道:「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蓋唐人以成都為南京。則蜀中梅雨。在四月也。及讀柳子厚詩曰。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曉春。愁深楚猿夜。蘿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云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此子厚在嶺外詩。則南粵梅雨。又在春末。知是梅雨時候所至。早晚不同。

白話文:

唐朝時,以成都為南京。因此四川的梅雨季是在四月。讀柳宗元的詩:「梅子成熟,迎來及時的春雨。一片蒼茫正值破曉的春天。夜裡深沉的猿啼聲令人愁緒更深。清晨斷落的藤蘿讓越地雞鳴都變得悽切。海霧連接著遙遠的南極,江水中的雲氣籠罩著北方的渡口。素雅的衣服如今都染上塵埃,不是因為身在帝京的塵土所致。」這首詩是柳宗元在嶺南所寫,由此可知南粵的梅雨季在春末。可以得知,梅雨季節的到來時間,在不同的地區會有所不同。

范成大吳船錄曰。蜀無梅雨。子美梅熟時經行。偶值雨耳。恐後人便指為梅雨。故辨之。

趙叔向肯綮錄曰。今人謂梅雨。梁元帝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風俗占曰。芒種日。謂之入梅。夏至日午後。為梅盡。入時號曰時雨。合共三十日。

白話文:

《趙叔向肯綮錄》中記載:現在人稱之為梅雨的季節。

梁元帝的《纂要》中說:梅子成熟的時候正逢下雨,因此稱作梅雨。

《風俗佔》中說:芒種這天被稱為「入梅」,夏至午後就是「梅盡」。入梅時節又稱「時雨」,總共持續三十天。

郎瑛七修類稿曰。碎金集云。芒種後逢壬入梅。夏至後逢庚出梅。神樞經又云。芒種後逢丙入梅。小暑後逢未出梅。人莫適從。予意作書者。各自以地方配時候。而云然耳。杜子美詩云云。蓋唐人以成都為南京。則蜀中梅雨在四月矣。柳子厚詩云云。此子厚嶺外之作。則又知南粵之梅雨三月矣。

白話文:

清代郎瑛《七修類稿》記載,《碎金集》說「芒種後遇到壬日就會進入梅雨季,夏至後遇到庚日就會結束梅雨季。」而《神樞經》又說「芒種後遇到丙日就會進入梅雨季,小暑後遇到未日就會結束梅雨季。」大家各持己見,無法統一。

我認為著書的人是用各地不同的氣候來配對節氣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唐朝詩人杜甫說「五月南風大雨時」,因為唐朝以成都為南京,所以蜀地的梅雨在四月。唐朝詩人柳宗元說「嶺南五月氣蒸人」,因為柳宗元在嶺南寫詩,所以嶺南的梅雨在三月。

東坡吳中詩曰。三旬過久黃梅雨。萬里初來舶𧏿風。又埤雅云。江湘二浙。四五月間。有梅雨。⿰圭主敗人衣服。予嘗亦戲為詩曰。千里殊風百里俗。也知天地不相同。江南五月黃梅⿰圭主。人在魚鹽水中。是知天地時候自有不同如此。(瀛奎律髓。惟北土無梅雨。或謂蜀亦無梅雨。

白話文:

蘇東坡在江蘇寫詩說:「梅雨連綿長達三十天,遠方船舶初來時遭遇了東南風。」另外,「埤雅」中記載:長江、湘江和浙江等地,四五月時有梅雨,會損壞人們的衣物。我曾經也開玩笑寫詩說:「千里之外的風俗和百里之內的習慣都不同,才知道天地萬物也不一樣。江南五月時有黃梅,讓人們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可見天地之間的時序變化本來就有這麼多不同。」(《瀛奎律髓》中提到,唯獨北方沒有梅雨,也有人說四川也沒有梅雨。)

杜以為四月。柳以為三月。豈梅熟有先後異乎。)

李時珍本草綱目曰。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也。芒種後逢壬為入梅。小暑後逢壬為出梅。又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此皆濕熱之氣。郁遏薰蒸。釀為霏雨。人受其氣則生病。物受其氣則生黴。故此水不可造酒醋。其土潤溽暑。乃六月中氣。陳氏之說誤矣。

白話文: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梅雨,又稱黴雨,是指沾到衣服和物品上都會產生黑色黴菌的雨。芒種節後遇到壬日,稱為入梅;小暑節後遇到壬日,稱為出梅。另外,從三月開始迎梅雨,五月結束送梅雨。

這些現象都是因為濕熱之氣鬱結蒸發,形成連綿細雨。人若受了這種天氣影響,容易生病;物品若受了這種天氣影響,容易發黴。因此,梅雨期的水不適合釀造酒醋。

梅雨期間,土地濕潤炎熱,這是六月中旬的氣候特徵。陳氏的說法是錯誤的。

案時珍食物本草。逢壬為出梅。作逢庚為出梅。霏雨下。有或成狂注。時作時止。陰晴不定十二字。條末云。惟以之煎茶。則滌腸胃宿垢。味美而神清也。又案吳文炳食物本草云。烹茶尤佳。勝諸雨水。何鎮本草必讀類纂云。江南習尚。受梅雨烹茶。其色味極美。用大缸裝水。

白話文:

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逢到壬日,梅子就出籽了。(原本寫作逢庚日,錯誤了。)下雨時,有的人會發狂大叫,時而發作,時而停止。陰晴不定。

文末說,用這些雨水煎茶,可以洗滌腸胃中的積垢,味道鮮美,精神爽朗。

又據吳文炳的《食物本草》記載,用梅雨水泡茶尤其好喝,勝過其他各種雨水。

何鎮的《本草必讀類纂》中說,江南地區有習慣,用梅雨水煮茶。其顏色和味道都極為鮮美。用大缸盛水。

煅以赤炭。每缸數塊。澄去滓。另以淨甕收貯。有留數年不變者。諸物與衣帛沾之。則腐黑也。

謝肇淛五雜組曰。四時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瑣碎錄云。閩人以立夏後逢庚日。為入梅。芒種後逢壬為出梅。按梅雨。詩人多用之。而閩人所謂入梅出梅者。乃黴濕之黴。非梅也。又云。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

白話文:

謝肇淛的《五雜組》記載:

《四時纂要》說,梅子成熟時下雨,稱為「梅雨」。

《瑣碎錄》記載,福建人在立夏後遇到庚日,稱為「入梅雨」。芒種後遇到壬日,稱為「出梅雨」。

詩人多用「梅雨」一詞。而福建人所說的「入梅出梅」,指的是發黴的「黴」,並非梅花。

《五雜組》又記載,江南地區每年三、四月間,都會連續下著大雨,使得物品發黴腐壞,這就是「梅雨」。因為這時正是梅子青黃之際。而徐州、淮安等地以北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不止。物始黴焉。俗亦謂之梅雨。蓋黴與梅同音也。

商浚博聞類纂曰。歷者𧓿𧓿也。立夏後逢壬日入⿰虫⿸尸𮥼。夏至後逢庚日出⿰虫⿸尸𮥼。如立夏後五日遇壬。則𧓿高五尺。如十二日逢壬。則𧓿高一丈二尺。遇辛日。則出⿰虫⿸尸𮥼高一丈二尺。如物在一丈三尺。則⿰虫⿸尸𮥼不至蒸也。

白話文:

商浚的《博聞類纂》中記載:草蟲在立夏後遇到壬日就會開始生長發育。在夏至後遇到庚日就會破土而出。例如,立夏後第五天遇到壬日,那麼草蟲就會長到五尺高。如果在第十二天遇到壬日,那麼草蟲就會長到一丈二尺高。如果遇到辛日,那麼草蟲就會破土而出,長到一丈二尺高。如果東西放在一丈三尺以上的高度,那麼草蟲就不會爬到上面去。

案⿰虫⿸尸𮥼。正韻。謨杯切。音枚。塵也。楚辭九懷。霾土忽兮⿰虫⿸尸𮥼⿰虫⿸尸𮥼。一作海。蓋霏雨如塵。故謂之⿰虫⿸尸𮥼耳。

白話文:

「霾」字音同「枚」。根據《正韻》的記載,其發音為「謨杯切」。這個字的意思是「塵土」。在《楚辭·九懷》中,有這樣一句話:「霾土忽兮靡靡。」「靡靡」是「紛紛」的意思。其中「霾土」一詞,描述的是像塵土一樣紛飛的泥土。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霾」字與「海」字同音,都是指雨水細密如塵。因此,也有人稱這種天氣為「霾雨」。

馮應京月令廣義曰。通書。黃梅雨。四十許日出梅。則入伏。臞仙肘後經芒種逢丙日入黴。小暑逢未日出黴。黴黰音軫。溽濕之氣也。一作黴𡛂。廣雅黰。又作𧑓。又云。通書。芒種後逢壬日。或庚或丙日。進梅。閩人以壬日進梅。前半月為立梅。立梅有雨旱。按天道自南而北。

白話文:

馮應京在「月令廣義」中記載:「《通書》說,黃梅雨季大約持續 40 多天,結束後就會進入伏天。」

「《肘後備急方》記載,芒種節遇到丙日就進入梅雨季,小暑節遇到未日則梅雨季結束。」「梅雨」就是潮濕的氣息,又稱「黴雨」。

廣雅中記載,「黰」字又可以寫成「黴」或「黴」。通書說,芒種節後遇到壬日、庚日或丙日,梅雨季就會開始。閩南人以壬日為梅雨季開始的日子,前半個月稱為「立梅」,立梅時可能有雨或旱。天道從南往北運行。

凡物候先於南方。故閩粵萬物早熟。半月始及吳楚。今驗江南梅雨將罷。而淮上方梅雨。又逾河北。至七月少有黴氣。而不之覺矣。以此言之。壬丙進梅。不及定擬。固當易地而論之耳。

白話文:

凡是季節變化都從南方開始。所以閩粵等地萬物都生長得早。半個月後才會到達吳楚地區。如今驗證江南的梅雨將要結束。而淮南方梅雨才開始。到了河北地區,梅雨可能會延續到七月,但人們不太容易察覺。從這一點來說,壬和丙這兩個年份梅雨的進展情況,不能比較定論,這是因為不同的地區氣候不同啊。

周文華汝南圃史曰。芒種逢壬。便立梅。遇辰則絕。

陸務觀劍南集曰。輕雷轆轆斷梅初。自注。鄉人謂梅雨有雷。曰斷梅。

朱國禎湧憧小品曰。俗語芒種逢壬。便立黴。黴後積水烹茶甚香冽。可久藏。一交夏至。便迥別矣。試之良驗。細思其理。有不可曉者。或者夏至一陰初生。前數日。陰正潛伏。水陰物也。當其伏時極淨。一切草木飛潛之氣不能雜。故獨存本色為佳。但取法極難。須以磁盆最潔者。

白話文:

朱國禎在其《湧憧小品》中寫道:民間傳說,在芒種日遇到壬日的話,就容易發黴。發黴後煮沸積水泡茶,會非常香冽。而且可以長時間保存。但是一旦到了夏至,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我親自試驗過,非常靈驗。仔細思考其原理,有令人不解的地方。可能是夏至時陰氣初生,在夏至前幾天,陰氣正處於潛伏狀態。水是陰性之物。當它處於潛伏狀態時,極其純淨。所有草木和蟲魚的氣味都不能混雜進去。所以,它獨自存在,色香味俱佳。但是要達到這個標準非常困難,需要使用最乾淨的磁盆。

布空野盛之。沾一物即變。貯之尤難。非地清潔且墊高不可。某年無雨。挑河水貯之。亦與常水異。而香冽不及遠矣。

白話文:

在空曠的田野裡收集雨水,雨水沾染到任何東西都會變質。儲存也很困難,必須在地面清潔且墊高的地方纔能存放。某一年沒有降雨,就從河裡挑水來儲存。這種河水和一般的雨水不同,香味淡薄且香氣不如遠處的雨水。

張存紳雅俗稽言曰。南人以衣物班黑謂之上梅。以四五月為梅天。其雨謂之梅雨。一曰黴雨。又曰煤雨。言衣黑如煤也。按周處風土記。夏至前雨名梅雨。而歲時記事。江南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又埤雅。閩人以立夏後逢庚曰入梅。芒種後逢壬日出梅。又碎金。芒種後逢壬曰入梅。

白話文:

張存紳在《雅俗稽言》中說:南方人把衣服上出現的黑色斑點稱為「上梅」。他們把四五月稱為「梅天」。在那時下的雨稱為「梅雨」。又稱「黴雨」或「煤雨」,因為這場雨會讓衣服變黑如煤。

參考周處的《風土記》,夏至前的雨稱為「梅雨」。而《歲時記事》記載,江南地區三月「迎梅雨」,五月「送梅」。

另外,根據《埤雅》記載,閩南人認為立夏後逢庚日為「入梅」,芒種後逢壬日為「出梅」。《碎金》中也提到,芒種後逢壬日為「入梅」。

夏至後逢庚日出梅。又神樞。芒種後逢酉日入梅。小暑後逢未日出梅。諸說不一。要之芒種逢酉之說近是。蓋其時雨能斑衣也。又按楚辭。顏黴黎以沮敗兮。注。黴音眉。面黑也。說文。物中久雨青黑曰黴。然則斑衣之梅當作黴。方以智通雅曰。黴黰音梅軫。一作黴黕。濕氣著衣物。

白話文:

夏至後,遇到庚日出梅。也稱為「神樞」。芒種後,遇到酉日入梅。小暑後,遇到未日出梅。各家說法不同。綜合來看,芒種後遇到酉日的說法更為合理。因為那時候的雨水能浸濕衣服。

另外,根據《楚辭》,「顏黴黎以沮敗兮」。註解:「黴」音同「眉」,指臉色發黑。根據《說文解字》,「物品長期淋雨後變為青黑色」稱為「黴」。

因此,浸濕衣服的「梅」應該是「黴」。方以智在《通雅》中說:「黴黰」音同「梅軫」,又寫作「黴黕」,指的是濕氣附著在衣物上。

生斑沫也。黰。又作𧑓沴。埤雅。以梅子黃時雨。曰黃梅雨。人遂以黴天為梅天。今韻會是之。四時纂要云。閩人以入夏逢庚入梅。芒種逢壬乃出梅。今江淮以芒種逢丙始入。小暑逢未乃出。

白話文:

生出斑點和泡沫。黑色的。又寫作「黴爛」。《埤雅》記載,梅子黃熟時下雨,稱為「黃梅雨」。因此人們誤將陰雨連綿的天氣稱為「梅天」。現今的《韻會》沿用了這一說法。《四時纂要》記載,福建人認為進入夏季逢庚日入梅,芒種逢壬日出梅。現在江淮地區認為芒種逢丙日開始入梅,小暑逢未日出梅。

張自烈正字通曰。黴莫裴切。音枚。項甌東曰。江南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或言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故云。張蒙溪謂梅當作黴。雨中暑氣也。黴雨善汗衣服。故人云黴涴。言為黴所壞也。按埤雅。風土記。皆作梅雨。義與黴通。存備考正。

白話文:

《正字通》中提到,「黴」字讀音為「枚」。項甌東說,江南地區將三月稱為「迎梅雨」,五月稱為「送梅雨」。還有人認為,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中的「梅」字應該改為「黴」。因為「黴雨」是指雨季中的暑氣,會讓衣物出汗,所以人們說衣物被「黴涴」,意思是說衣物被黴菌弄壞了。根據《埤雅》和《風土記》的記載,也都寫作「梅雨」,意思與「黴雨」相通。這一點值得記錄下來,以備考證。

雍正重修松江府志曰。芒種後遇壬則入梅。夏至後遇庚為出梅。時梅子正黃遇雨。謂之黃梅雨。又雨氣沾衣物多腐壞。故字亦從黴。夏至後半月為時雨。時亦從⿰黑茲。蒙此義也。又云。芒種後。如第五日遇壬。則梅高五尺。十二日過壬。則梅高一丈二尺。度物之高下。過此則不蒸濕也。

白話文:

雍正年間重新編修的《松江府志》記載:芒種節氣後遇到壬日則開始梅雨季節,夏至節氣後遇到庚日則梅雨季節結束。此時梅子正好黃熟遇上雨水,所以稱為「黃梅雨」。此外,梅雨的濕氣會沾染衣物,使衣物容易腐壞,因此梅雨字中也有「黴」字。夏至後半個月左右是「時雨」季節,「時」字從「黑」字旁,也有「蒙」的意思,與「時雨」的涵義相符。另外,也有說法稱:芒種節氣後,如果第五天遇到壬日,則梅雨節氣會有五尺高;如果第十二天過去壬日,則梅雨節氣會有十二尺高。通過觀察物體的高度,可以判斷梅雨節氣的強度。如果物體的高度超過這個範圍,則不會有濕熱的蒸發。

虞兆隆天香樓偶得曰。黃梅。今吳楚以芒種後壬日立梅。王日芒種。即是立梅。夏至後庚日出梅。庚日夏至。即是出梅。若芒種後逢壬早。夏至後逢庚遲。則梅多至十八日。芒種後逢壬遲。夏至後逢庚早。則梅少僅八日。俗每以此占黴氣之深淺。殊不知天下雖有不齊。而歲序初無伸縮。壬庚遲早。系偶然相俱。烏足以限黴氣乎。

白話文:

虞兆隆在「天香樓」偶爾發現這麼說:

芒種後第一個壬日(天干為壬的日子)開始進入梅雨季。王日(農曆五月初五)是芒種節,也就是梅雨季的開始。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天干為庚的日子)梅雨季結束。庚日是夏至日,也就是梅雨季的結束。

如果芒種節後遇到壬日比較早的話,夏至後遇到庚日就會比較晚,那麼梅雨季會持續長達18天。如果芒種節後遇到壬日比較晚的話,夏至後遇到庚日就會比較早,那麼梅雨季會只有短短的8天。民間常根據這個說法來占卜黴氣的嚴重程度。

但是不知道的是,全國各地氣候不同,但是一年四季的時序卻不會改變。壬日和庚日出現早晚都是碰巧的事情,怎麼會用來判斷黴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