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癰疽部分

《靈樞》五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即足肚。)背三,五藏俞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王海藏云:腦、須、鬢、頤,亦為癰疽必死之處。

《鬼遺方》不可患癰疽者七處:眼後虛處;頤接骨處;陰根上毛間、胯與尻骨接處;耳門前後車骨接處;諸因小腹風水所成癰疽;頷骨下近耳後虛處;鼻骨中。並能害人。但以諸法療之,或有得瘥。唯眼後虛處最險。

背上九處不可病癰:第一人髮際為玉枕,亦為舌本;第二頸項節;第三推為崇骨;第四大椎為五臟;第五脊骨兩邊肺俞穴;第六夾脊兩邊脾俞及肝俞;第七脊骨兩邊腎俞二穴;第八後心鳩尾;第九鳩尾骨穴。

正面五處不可患癰:第一喉骨為垂膺;第二當胸為神舍;第三心鳩尾;第四當兩乳穴;第五臍下二寸為腸屈間。

側面三處不可患癰:耳下近耳後牙車尖央陷中,為喉脈一穴;當膊下一穴,為肩骨,承山上三寸一穴腨腸。

上焦發癰為陽,是壅塞實候,宜解利溫涼湯藥,去其積熱上外攻,即貼消腫逼毒藥。如已結定,即用發穴藥,候穴破出,其膿毒腫平,方貼生肉等藥,然後斂合瘡口。亦慮外傷風水,勿食發風熱醬面毒物等,忌房事。

中焦發癰至腰上一節,前後心不定所在,皆是澀滯候。亦乘虛而作,不拘大小,前起心鳩尾者最要緊。近兩腋是虛處,兩脅肋下至臍上,及臍下兩傍一二寸,發癰填氣,伏硬難潰膿,為此等處偏難發穴,穴後難合瘡口,並須先用暖內藥,服後用熱藥貼令軟和,慢慢破穴,不得急破,急破即朝夕出膿不住,緩慢破穴,即一頓出膿,易為將息。

後心者,唯有十一椎脾俞下,十四椎上為腎俞,腎俞下為腰俞,兩處起癰者,防毒氣內攻,為此處皆是至虛處,凡有癰起,先須補內氣令實,方可放破,內氣實則不內攻,且易得潰,唯腰腿兩處多成漏疾,預防節欲則先矣。

下焦發為流注虛損候,前陰股兩處,起如雞卵大,長橫折內。初起腫核結塊,後四畔浮腫,相併伏硬。色青黑。先用和平藥內服三五日,後用發軟散及罨藥,罨令軟即穴,穴後其瘡口即隨摺子內作長瘡,瘡口破,宜急用抽毒膏出膿,膿盡便貼合瘡口藥。為此處無肉可壞。更不須長肉也。

上《靈樞》、《鬼遺》諸書所言部分甚悉,今已散採入各條矣。其經絡所屬及引經之藥,已見首卷分經絡篇。其初、中、後,內消、外治之法,及表裡、虛實之別,則當於腫瘍、潰瘍門求之。今世專科方士,所詫以為秘傳之書,圖寫形像,分別名目以立治法者,多不足憑,此中亦有搜採者。(如或問之類。)姑以廣聞見耳,不必泥也。

2. 百會疽

或問:百會穴生疽何如?曰:此名玉頂發,初如麥米,頓增痛楚,寒熱大作,由虛陽浮泛,宜以鹽湯下八味丸,引火歸源,甚則黑錫丹。或元氣素厚,六陽經受風邪,風火相扇,臟腑熱毒上攻而然者,宜黃連消毒飲玉樞丹勝金丹,更以附子切片,置湧泉穴灸五壯,以泄其毒。七日無膿者死。

3. 頂門癰

或問:頂門生癰何如?曰:此屬太陽經風熱所至,一名佛頂疽,穴名上星。由臟腑陰陽不調,熱毒上壅而成,宜服活命飲加芩、連、梔子藁本,清熱之劑,及紫金丹烏金散奪命丹汗之。虛者十全大補湯羌活。稍遲,潰爛黑陷,惡證多,脈大神昏,二便閉結者,不治。

4. 額疽

《鬼遺方》云:左額、右額髮赤疽。不拘大小,狀如桃李,急宜藥貼破,見膿無害。右額角一處發毒疽及惡癤,為近太陽穴,如腫滿太陽,即成虛損。為近穴而難消,不可破,如破後傷外風水,即能害人,亦宜用藥潰膿後,速斂合瘡口,如經冬月,即成冷瘡。緣此處近太陽穴,上至額角,都為險處。

或問:當額生疽何如?曰:此屬陽明胃積熱,宜服活命飲升麻桔梗羌活,水酒煎服。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十宣散黃耆內托散托之,過時潰爛,腦髓出者死。

5. 太陽疽

《鬼遺》云:左右太陽穴,或發疽癤及癰,五七日不潰,毒氣流入眼眶攻眼,眼合不開,用藥貼破,破後慎外風水,所入即損其睛,疰損眼臉而成大疾。或問:兩太陽生疽何如?曰:此名勇疽,亦名腦發。疽屬足陽明胃經,狀如伏鼠,寒熱並作,面目浮腫,宜活命飲升麻桔梗烏金散。十一日刺得黃白膿者生,清稀黑血者,及潰爛透腦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