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氣運衰旺圖說

天地互為體用四說,察病神機

濕、胃、化;熱、小腸、長;風、膽、生,皆陷下不足,先補則:黃耆人參甘草當歸身、柴胡升麻,乃辛甘發散,以助春夏生長之用也。

白話文:

濕氣會阻礙胃的消化功能;熱氣會損傷小腸和長久的健康;風邪會侵襲膽氣,導致氣血不足。這些問題都是由虛弱引起的。因此,首先需要補充氣血,可以使用黃耆、人參、甘草、當歸身、柴胡、升麻等藥材。這些藥材具有辛甘發散的作用,可以幫助春季和夏季的生長發育。

土、脾、形;火、心、神;木、肝、血;皆大盛,上乘生長之氣,後瀉則:甘草梢子之甘寒,瀉火形於肺,逆於胸中,傷氣者也。黃芩之苦寒,以泄胸中之熱,喘氣上奔者也。紅花以破惡血,已用黃芩大補腎水,益肺之氣,瀉血中火燥者也。

白話文:

  • 土、脾臟、身體形體;火、心臟、精神神志;木、肝臟、血液,這些都興盛旺盛,承接了向上生長之氣,一旦氣血不足:
  • 甘草梢子甘寒,會使火氣形體傷及肺部,逆衝胸中,傷害氣血。
  • 黃芩苦寒,用來清除胸中的熱氣,減緩喘氣上奔的症狀。
  • 紅花活血化瘀,但會耗損腎水,因此要配合使用黃芩滋補腎水,益肺氣,用來瀉去血中的燥火。

寒,膀胱,藏氣,燥,大腸,收氣,皆大旺,後瀉則:黃耆之甘溫,止自汗,實表虛,使不受寒邪。當歸之辛溫,能潤燥,更加桃仁以通幽門閉塞,利其陰路,除大便之難燥者也。

白話文:

寒氣旺盛時,膀胱會儲藏氣體;燥氣旺盛時,大腸會收斂氣體,這些現象都非常旺盛。如果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可以使用黃耆的甘溫性質來止住自汗,加強身體表面的虛弱,防止受到寒邪入侵。當歸的辛溫性質可以滋潤乾燥,再加入桃仁可以暢通幽門的閉塞,順暢陰部的通道,消除排便困難的燥結情況。

水、腎、精;金、肺、氣;皆虛衰不足,先補則:黃柏之苦寒,降濕熱為痿,乘於腎,救足膝無力,亦除陰汗、陰痿,而益精。甘草梢子、黃芩補肺氣,泄陰火之下行,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也。

白話文:

腎精、肺氣都不足,如果要先補的話:

  • 黃柏性苦寒,能清熱利濕,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痿症。它可以補腎,改善膝蓋無力,也能止陰汗、陰痿,並且可以益精。
  • 甘草梢子、黃芩能補肺氣,緩解陰火下行。肺屬苦,氣機上逆,因此需要急用苦味藥來緩解。

此初受熱中常治之法也,非權也。權者,臨病制宜之謂也。常道,病則反常矣。春夏,乃天之用也,是地之體也。秋冬,乃天之體也,是地之用也。此天地之常道,既病反常也。

白話文:

這只是在最初受熱邪侵襲時常用的治療方法,並非權宜之計。權宜之計指的是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採取應對措施。正常的規律是,生病了就失去了常態。春天和夏天,是天行使職能的時期,是地孕育萬物的時期。秋天和冬天,是天賦予形體的時期,是地發揮作用的時期。這是天地間的正常規律,一旦生病就會失去常態。

春夏天之用,人亦應之。食罷,四肢矯健,精、氣、神皆出,九竅通利是也,口鼻氣息,自不聞其音,語聲清響如鍾。

白話文:

在春夏季節,人體也應該順應時令變化。飯後,四肢靈活有力,精神氣爽,九竅通暢,口鼻呼吸平穩,不聽見自己的氣息聲,說話聲音清脆響亮如鐘聲。

春夏地之體,人亦應之,食罷,皮肉筋骨血脈皆滑利,屈伸柔和,而骨剛力盛,用力不乏。

2. 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古之至人,窮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外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古代的聖人,深究陰陽變化的奧祕,探討生死的緣由,所寫的《內經》中,都提到人體以胃氣為根本。這是因為人體靠水穀精氣而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胃是水穀的匯聚處,飲食進入胃中,精氣化生,上升到脾臟;脾氣散佈精氣,再上升到肺臟;順暢調節水液運行,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佈散到全身,五經脈絡同時運行,配合四季五臟的陰陽變化,保持身體的平衡健康。

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寒熱不適,就會損傷脾胃。喜、怒、憂、恐等情緒過度,會消耗元氣。當脾胃虛弱,元氣不足時,心火就會過旺。心火屬於陰火,從下焦產生,與心臟相連。心臟失去正常的控制能力後,相火就代替心火。相火是下焦胞絡之火,是元氣的敵人。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一方強盛,一方就會衰弱。脾胃氣虛時,相火就會下流到腎臟,陰火就能趁虛而入,因此脾病開始發作,就會出現氣上逆和喘息,身體發熱和煩躁,脈搏洪大而頭痛,或口渴不止,皮膚無法抵禦風寒,導致寒熱交替。這是因為陰火上衝,導致氣上逆喘息和煩熱,引起頭痛和口渴,脈象洪大。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白話文:

脾胃的氣往下沉滯,導致穀物吸收的營養無法上升,這是「春生之令」無法發揮作用,也就沒有陽氣保護身體的營衛之氣,所以無法抵禦風寒,於是產生寒熱症狀,這些都是脾胃氣不足造成的。

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

白話文:

雖然這個病症和由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很相近,但實際上是有差別的。內傷脾胃,是損傷了氣;外感風寒,是損傷了形。損傷形體造成的病症是「有餘」,治療多需要瀉除多餘的病邪;損傷氣血造成的病症是「不足」,治療多需要補益不足的氣血。如果誤認為內傷不足的病症是外感有餘的病症,而用瀉除的方法治療,就會讓虛弱的身體更虛弱。這樣實虛難辨,會導致患者死亡,這是醫生的錯誤!那麼該怎麼辦呢?應該使用溫和辛甘的藥物,一方面補益身體,提升陽氣,另一方面用甘寒的藥物瀉除火氣,這樣才能治癒疾病。經典中說:「勞損就要溫補,受損傷就要溫補。」

又云: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脾胃之證,始得則熱中,今立治始得之證。

3. 補中益氣湯

黃耆(病甚,勞役熱者一錢),甘草(以上各五分,炙),人參(去節,三分,有嗽去之。)

白話文:

黃耆(身體狀況特別差、過度勞累有發熱現象者用 1 錢),甘草(以上各用 5 分,要烤過),人參(去掉根節,用 3 分。如果有咳嗽,則不用人參。)

以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

當歸身(三分,酒焙乾,或日乾,以和血脈),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導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瀉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白朮(三分,降胃中熱,利腰臍間血),上件藥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渣,食遠,稍熱服。

白話文:

當歸(三分,用酒焙乾或自然風乾,用於活血化瘀) 橘皮(不去掉白瓤,二分或三分,用於疏通氣機,又能補益元氣,必須與其他甘甜藥物搭配使用,單獨使用會傷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導胃氣上升恢復原位,符合春天生髮之意) 柴胡(二分或三分,疏散清陽之氣,使少陽之氣得以升發) 白朮(三分,降胃中之火,通利腰臍之間的血氣) 以上藥物搗碎。全部合成一劑,加水兩盞,煎煮至一盞,根據病人的氣虛氣盛程度,酌情調整水盞大小,濾去藥渣,飯後稍熱服用。

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權立加減法治之。

如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分,炙甘草三分。

如惡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於已加白芍藥二味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畏熱喜寒、腹痛的症狀,可以在原有的白芍藥方中再加入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果在夏季出現腹痛,但不畏熱,也使用這種方法,用於治療季節性的暑熱。

如天涼時惡熱而痛,於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時腹痛,去芍藥,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

白話文:

天氣寒冷時腹痛,是因為芍藥的性質是酸寒的,所以要移除。可以加入益智三錢或二錢,或者加入半夏五錢、生薑三片。

如頭痛,加蔓荊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頂痛腦痛,加藁本三分或五分。如苦痛者,加細辛二分,華陰者。諸頭痛者,並用此四味足矣;如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別以清空膏主之。

白話文:

如果疼痛劇烈,可加入川芎二分;如果頭痛集中在頭頂,可加入藁本三分或五分。如果疼痛難忍,可加入細辛二分,採自華陰的最好。治療各種頭痛,這四味藥材就夠了。如果頭部有發熱症狀,這個藥方就不行了,需要另外使用清空膏來治療。

如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去皮)二分或三分。《內經》所說少腹痛,皆寒證,從復法相報中來也。經云:大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非傷寒厥陰之證也(仲景以抵當湯並丸主之,乃血結下焦膀胱也)。

白話文:

如果臍下疼痛,加入五分的真熟地黃,可以立即止痛。如果疼痛持續,表示寒氣很重,再加入去皮的肉桂二到三分。《內經》中提到的少腹疼痛,都是寒證,是從復發的症狀變化而來的。經文說:大勝之後必有大復,從熱病中變成寒證,不是傷寒厥陰的證狀(仲景用抵當湯和丸藥來治療,是因為血凝結在膀胱下焦)。

如胸中氣壅滯,加青皮二分;如氣促,少氣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散一錢。

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藁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蒼朮以上各一錢,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諸風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故也。

白話文:

如果風濕交加,導致全身疼痛,應加入羌活、防風、藁本根,各五分;升麻、蒼朮各一錢。不用五苓散,因為風藥本身就能勝過濕氣,所以再另配一劑給患者;如果病情好轉,就不再服用了,因為所有風藥都會損傷人體元氣,反而加重病情。

如大便秘澀,加當歸梢一錢;閉澀不行者,煎成正藥,先用一口,調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凶證也;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去根節麻黃五分;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麥門冬(去心)二分或三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三分或二分,並五味子、麥門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人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一分或三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黃連;如脅下痛,或脅下急縮,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不通,加入當歸梢一錢。 如果便祕嚴重不通行,將藥煎好,先服用一口,調和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如果排便順暢就停止服用。這種病不宜用下瀉劑,以免病情加重。 如果久患痰嗽,去掉人參。 新發病者,不要去掉人參。 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加入去根節麻黃五分。 如果春天氣候溫暖,只加入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 如果夏天患痰嗽,加入五味子三十二枚,麥門冬(去心)二分或三分。 如果舌苔白滑,表示胸中寒氣,不要服用麥門冬。 如果夏天不咳,也加入人參三分或二分,以及五味子和麥門冬等量,以保護肺部免受火邪侵害。 如果病人能吃飯但心下痞悶,加入黃連一分或三分。 如果不能吃飯,心下痞悶,不要加入黃連。 如果脅下疼痛或急縮,都加入柴胡三分,嚴重時加入五分。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末傳為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適足益其病爾,如黃耆、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之類也。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加減使用,是針對因飲食過度、勞累,情緒波動過於激烈的患者,初期症狀是發熱。若病情發展成寒症,則不可使用。因為甘酸性質的藥物會加重寒症的病情,例如黃耆、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等。

今詳《內經》、《針經》熱中寒中之證列於下。

《調經論》云: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又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曰內熱。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曰寒中。

白話文:

《調經論》上說:血液與陽氣相互交融,氣息與陰氣相互交融,就會形成「炅中」(熱證)。血液上行,氣息下行,會導致心煩、善怒。另外,《調經論》還說:引起這種疾病的原因在於陰虛,而這種陰虛是由飲食、居住環境、情緒因素造成的。如果過度勞累,身體氣血衰弱,脾胃功能不足,上焦氣機不暢,中焦不通暢,胃氣上逆,熱氣燻蒸胸中,就會導致內熱。陰氣過盛會導致內寒,寒氣上行,積聚在胸中而不排出。如果寒氣不排出,溫氣就會散失,只剩下寒氣。寒氣獨留就會導致血液凝滯;血液凝滯就會導致脈絡不通暢,脈象又大又澀,所以稱為「寒中」(寒證)。

先病熱中證者,衝脈之火附二陰之裡,傳之督脈;督脈者,第二十一椎下長強穴是也。與足太陽膀胱寒氣為附經督脈,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馬,其勢不可遏。太陽寒氣,細細如線,逆太陽寒氣上行,沖頂入額,下鼻尖,入手太陽於胸中,手太陽者,丙,熱氣也;足膀胱者,壬,寒氣也。壬能克丙,寒熱逆於胸中,故脈盛大。

白話文:

當發病初期出現發熱症狀時,衝脈的熱火會依附在陰維脈和陰蹺脈的裡面,並傳遞到督脈上。督脈在身體背部,從第二十一節椎骨下的長強穴開始。它與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氣相互依附。當這股寒氣勢頭強盛時,猶如巨川流水般湍急,疾馳如奔馬,難以遏制。太陽經的寒氣細如絲線,它逆著太陽經向上運行,貫通頭頂,進入額頭,再流入鼻尖,最後進入手太陽經,在胸中與熱氣相遇。手太陽經屬丙,代表熱氣;足膀胱經屬壬,代表寒氣。壬水能剋制丙火,寒氣和熱氣在胸中相互抵觸,因此脈搏會變得強盛。

其手太陽小腸熱氣不能交入膀胱經者,故十一經之盛氣積於胸中,故其脈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極,子能令母實,手陽明大腸經,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氣挾子之勢,故脈澀而大便不通。以此言脈盛大以澀者,手陽明大腸脈也。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熱氣無法進入膀胱經,因此十一條經絡的盛氣積聚在胸中,導致脈象強大。而膀胱經逆行,盛氣極盛,子經可以使母經充實。手陽明大腸經屬金,為小腸經之母,因此燥氣旺盛,其燥氣挾帶著子經的氣勢,導致脈象澀滯而大便不通。因此,如果脈象強大且澀滯,說明是手陽明大腸經脈的問題。

《黃帝針經》: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

若見此病中一證,皆大寒,禁用諸甘酸藥,上已明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