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內經》、仲景所說脾胃

著論處方已詳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無所考據,復以《黃帝內經》、仲景所說脾胃者列於下。

《太陰陽明論》云: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白話文:

《太陰陽明論》說:太陰經和陽明經是表裡關係,它們都屬於脾胃脈絡。生病表現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因為陰陽位置變化了,有的虛了,有的實了,有的逆了,有的從了,有的從內,有的從外,所在不同,所以生病的名稱也不同。黃帝說:我希望聽到它們不同的症狀。岐伯回答:陽是天氣,主外;陰是地氣,主內。所以,陽道實,陰道虛。所以,遭受外來的風寒邪氣,是陽氣受到侵犯;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是陰氣受到侵犯。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白話文:

陽氣侵入人體,會進入六腑,陰氣侵入人體,會進入五臟。陽氣進入六腑,就會身體發熱、無法入睡,向上會導致喘息;陰氣進入五臟,就會腹部脹滿、不通暢,向下會導致腹瀉,久而久之會導致腸道化膿。因此,喉嚨主導天部之氣,咽喉主導地部之氣。陽氣受風邪,陰氣受濕邪。陰氣從足部向上運行到頭部,再向下沿手臂運行到指尖;陽氣從手部向上運行到頭部,再向下沿腿部運行到足部。因此說:陽氣的疾病,會向上行到極點再向下行;陰氣的疾病,會向下行到極點再向上行。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白話文:

皇帝問道:脾臟生病,導致四肢不能活動,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四肢都從胃部獲得滋養,但如果胃部的氣血不能通過經絡運送到四肢,就必須通過脾臟才能得到滋養。現在脾臟生病,不能為胃運行津液,導致四肢得不到水穀之氣的滋養,氣血越來越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都因為缺乏氣血而無法生長,所以才會無法活動。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白話文:

皇帝問:脾臟為什麼不獨自主管時間?岐伯回答:脾臟,性質屬土,掌管中央,常常在四季中,暫時寄託於四臟各十八天,治理身體,不能獨自主管時間。脾臟的本質,是從胃土之精所化生。土性,能孕育萬物,並遵循天地規律,所以從頭到腳,都不能獨自主管時間。

《陰陽應象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玉機真臟論》曰:脾大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通評虛實論》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說:人體有五臟,產生五種氣息,用以產生喜、怒、悲、憂、恐的情緒。因此,喜怒會損傷氣,寒暑會損傷形體,暴怒會損傷腎陰,暴喜會損傷心陽。逆氣上升,脈絡充盈,就會離開形體。喜怒過度,寒暑過度,就會造成生命不穩固。

《玉機真臟論》說:脾臟過大,會讓人四肢無力;脾臟不足,會讓人九竅不通暢,稱為重強。

《通評虛實論》說: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是由腸胃病變引起的。

《調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經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又《氣交變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甚則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潤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復則收政嚴峻,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民食少失味。

白話文:

《氣交變論》中記載:如果土氣過剩,雨水連綿,腎水就會受到侵害,人們會出現腹痛、心煩意亂、身體沉重、情緒鬱結等症狀;嚴重時還會肌肉萎縮、腿腳腫脹無法收縮、步履蹣跚、腳底疼痛、飲水腹脹、食量減少、四肢無力。又說:如果土氣不足,風就會盛行,人們會出現霍亂、身體沉重、腹痛、筋骨痠痛、肌肉酸軟、容易發怒等症狀。又說:當寒氣過盛時,天氣就會驟然轉冷,人們會感到胸脅劇痛,疼痛會向下延伸至下腹部,經常嘆息、吃東西覺得苦澀、脾氣暴躁、食慾不振。

又云:土不及,四維有埃云,潤澤之化不行,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四維發振拉飄勝之變,則秋有肅殺霖淫之復。其眚四維,其臟脾,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白話文:

古文又說:如果脾臟虛弱,四肢會出現浮腫,濕潤的轉化作用無法進行,春天就會有發芽和解凍的現象;四肢虛弱、搖曳飄揚,秋天就會有蕭瑟殺意和連綿大雨出現。它的病變在四肢,與脾臟有關,病症會內部影響心腹,外部則表現在肌肉和四肢上。

《五常政大論》:土平曰備化,不及曰卑監。又云:其動瘍湧分潰癰腫,其發濡滯,其病留滿痞塞,從木化也。其病飧泄。又云:土太過曰敦阜,其味甘鹹酸,其象長夏,其經足太陰陽明。又曰:其病腹滿,四肢不舉,邪傷脾也。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

  • 土氣安定,表示變化一切事物都有準備,不足時表示視野狹隘、卑微。
  • 土氣過剩時,會導致腫脹、發炎、膿瘍、水腫,這些都是木氣化生的疾病。
  • 土氣過剩也會導致腹瀉。
  • 土氣太過旺盛稱為「敦阜」,味道為甘、鹹、酸,對應季節為長夏,經脈為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
  • 土氣過剩會導致腹脹、四肢無力,這是因邪氣損傷脾臟所致。

《經脈別論》云: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臟氣法時論》云: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白話文:

《經脈別論》說:太陰經有搏動,表明心思勞累,五脈氣血不足,胃氣不調和,三陰經虛弱,應該治療三陰經下方的俞穴,補陽瀉陰。《臟氣法時論》說:脾臟主司仲夏季節,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主治疾病,這兩條經絡的屬日是戊己。脾臟喜燥惡濕,飲食應以苦味食物為主,以祛除濕氣。

《臟氣法時論》還說:脾臟有病,在秋季會比較容易好轉,如果不善於調理,秋季後病情會加重,春天不治癒,會持續到夏天,在仲夏季節發作。應禁止食用溫熱和過飽的食物,不要在潮濕的地方穿著濕衣服。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又云:脾病者,身重,善飢,足痿,足不能行,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

白話文:

患有脾病的人,病情在庚辛日加重,庚辛日不加重,病情就會在甲乙日加重,甲乙日不加重,病情將在丙丁日加重,丙丁日後病情就會康復。脾病的患者,在午後會感覺頭腦清醒,早上病情嚴重,傍晚病情較為緩解。脾臟需要溫和對待,而急於進食甘味的食物會加重它的病情,因此應使用苦味的食物來瀉下,並用甘味的食物來補養。另外,脾病者身體沉重,容易飢餓,雙腳軟弱無力,行走困難,且容易出現抽搐,腳底疼痛。虛弱時會出現腹脹、腸鳴、拉肚子、食物消化不良的情況,應取其經絡的太陰、陽明、少陰進行調理。

血者。《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白話文:

血液。根據《經脈別論》記載:人體攝取的食物和空氣進入胃部,精氣分散到肝臟,廢氣流向筋脈。清氣進入胃部,濁氣歸於心臟,精氣流向脈絡。脈絡之氣運行,經氣歸於肺部。肺部統管全身脈絡,將精氣輸布到皮毛,皮毛上的脈絡匯聚精氣,將氣行布到腹腔內臟。腹腔內臟充盈精氣,並儲藏在四臟中。氣歸於權衡之處,權衡平衡,氣口長度一寸,以此判斷生死。飲水進入胃部,精氣散漫遊走,上升輸布到脾臟,脾氣將精氣散佈,上升歸於肺部,疏通水道,下降輸布到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五常政大論》:有太過不及,太過者,薄所不勝,乘所勝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者乘之也。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中說:有過度和不足的情況。過度的情況下,會去損害它無法戰勝的部位,卻反過來加強它能戰勝的部位。不足的情況下,還沒到達該達到的程度,這就叫不足,它能戰勝的部位會任意行動,而被它所生的部位就會受到損害,而它無法戰勝的部位就會反過來加強它。

仲景云:人受氣於水谷以養神,水穀盡而神去,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營散,谷消則衛亡,營散衛亡,神無所依。又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營衛乃行,得盡天年。

白話文:

仲景說:人依靠從食物中吸收營養來滋養精神,食物用盡了,精神就會離去,所以說供給充足的食物就會昌盛,斷絕食物就會滅亡。水分散失了,氣血就會散失,食物化解了,衛氣就會消失,氣血散失,衛氣消失,精神就無處寄託。仲景又說:水進入經絡,血液才能形成,食物進入胃中,脈絡才能通暢。所以血液不可不滋養,衛氣不可不溫暖,血液溫和,衛氣調和,氣血才能運行,才能活到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