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變蒸三

【歌】嬰兒臟腑未全成,長養之時必變蒸。變則氣升蒸則熱,八蒸十變始成人。

【論】夫小兒初生,形體雖具,其氣、血、精、神、志、意、魂、魄,俱未能全,故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一蒸。凡遇一變,即覺性情自有異於前,所以長養志意故也。初生至三十二日一變,生癸水,屬足少陰腎,主精志。六十四日一蒸二變,生壬水,屬足太陽膀胱,其發耳與尻冷。

至九十六日三變,生丁火,屬手少陰心,主藏神,其性為喜。至一百二十八日四變二蒸,生丙火,屬手太陽小腸,其發汗出而微驚。至一百六十日五變,生乙木,屬足厥陰肝,主藏魂,喜哭。至一百九十二日六變三蒸,生甲木,屬足少陽膽,其發目不閉而赤。至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辛金,屬手太陰肺,主藏魄,生聲。

至二百五十六日八變四蒸,生庚金,屬手陽明大腸,其髮膚熱而汗,或不汗。至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己土,屬足太陰脾,主藏意與智。至三百二十日十變五蒸,生戊土,屬足陽明胃,其發不食,腸痛而吐乳。又,手厥陰心包絡與手少陽三焦二經,俱無形狀,故不變而不蒸。

十變五蒸者,天地之數以生成之,然後生志意,能言語,知喜忽,故云始全也。十變後,六十四日為一大蒸,計三百八十四日也,長其經脈、手、足,故手受血而能持物,足受血而能行立。又六十四日為二大蒸,計四百四十八日,則言語、意志大異於前。又六十四日為三大蒸,計五百一十二日,變蒸既足,兒乃成人。

蓋變者,變生五臟志意,蒸者,蒸養六腑氣血,故變則上氣,蒸則體熱。每一變蒸,輕則發熱微汗如驚,五日乃解;重則壯熱脈亂而數,或吐或汗,或煩啼燥渴,七日始解。亦有變蒸之餘,續感寒邪,隨證調之可也。具有不熱不驚而暗變者,胎氣實故耳。

柴胡湯

治變蒸骨熱心煩,啼叫不已,或寒熱往來。

人參甘草,麥冬(去心),防風柴胡龍膽草

惺惺散

治變蒸發熱,咳嗽痰誕,鼻塞聲重,或挾瘡疹發熱者。

川芎桔梗,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細辛,花粉,生薑薄荷

水煎溫服。

紫陽黑散

治變蒸熱不解及挾時瘟病。

麻黃(去根節,三分),大黃(一分),杏仁(一分,一半去皮,一半連皮)

上三味,燒存性,研末,每服半錢,水半盞,煎服,抱兒於暖處,取微汗,身涼即愈。

調氣散

治變蒸吐瀉,不乳多啼。

木香香附,人參,厚朴藿香陳皮,甘草(等分)

薑、棗煎服。

消食丸

治變蒸時乳食過多,胃氣不能消化。

砂仁,陳皮,三稜,蓬朮,神麯,麥芽(等分),香附(加倍)

末之,曲糊丸,白湯下,量兒加減。

2. 辨虎口紋四

(新增)

【歌】積黃青色是驚風,熱赤傷寒紫淡紅。黑痛白為虛冷嗽,更參隨部用神工。

【論】看小兒左右叉手處,名曰虎口。自虎口而上,第一節名曰風關,第二節名曰氣關,第三節名曰命關。有紋見於風關,易治;透過氣關,漸難;過三關,多死。候左手之紋,病應心、肝;右手之紋,病應脾、肺。紋有五色:紫者,風邪在表;驚則紋青;淡紅則寒熱在表;深紅必發傷寒、痘疹;青紅者,驚熱。

紋亂則病久;紋細則腹痛多啼,乳食不消;紋粗直射指甲,必主驚風惡候;紋黑如墨,大抵困重難治。

3. 診三關脈五

(新增)

【歌】小兒有病須憑脈,一指三關定其息。浮洪風熱數為驚,虛冷沉遲實有積。

【論】浮脈為風,秋得之曰平,余時主傷風寒,頭疼壯熱,或夜熱晝涼,咳嗽噴嚏,鼻塞清涕,嘔逆不食。

洪脈為熱,夏得之曰平,余時主風熱壅盛,身體溫壯,發驚,瘡瘍,血泄。

數脈為驚,春得之曰平,余時主驚風抽掣。脈數小者,多睡惕跳,直視恐怖,盜汗,夢中咬牙,吐舌,喘吐。脈數大者,一、二日間必發搐搦。

沉遲為虛冷,四時得之,主脾胃虛弱,滑泄脫肛,吐痢不止,日漸尫羸,以成脾困,或作疳勞。

實脈為積滯,冬得之曰平,余時主食傷、積聚、腹脹或痛。發豎吐利,緩治即成疳勞、丁奚、哺露候,當取積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