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8)

回本書目錄

(8)

1. 望色

望色無他術,專在神氣求。

實症多紅艷,虛症白青浮。

部位須分定,**(額心、頦[“頦”:原書為“骸”]腎、鼻脾、左腮肝、右腮肺)**生克仔細籌。

吉凶都可料,陽浮記心頭**(久病之人,未受外感,忽面現紅光,若無病者,乃元陽外越,旦夕死亡之徵)**。

白話文:

吉凶好壞都可以預料,陽氣浮出顯現在心頭**(慢性病患者,沒有受到外來風寒感染,忽然臉上出現紅光,如果沒有生病的人出現這種情況,則是元陽外洩,表示不久後就會死亡)**。

【闡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則無過,以診則不失矣。”實已四診都提到了。《難經·六十一難》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白話文:

闡釋: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好的醫生會觀察臉色和脈象,先分辨出陰陽,仔細區別氣血是否清濁,得知病變部位,觀察病人的喘息情況,聽聲音來判斷病人的痛苦,通過權衡病情輕重來確定主要病症,按診脈寸,觀察脈象的浮沉、滑澀,就能瞭解疾病的性質和發生原因,這樣治療就不會過度,診斷也不會失誤。」這裡已經提到了四診。

《難經·六十一難》中說:「只看就能知道的叫神,只聽就能知道的叫聖,問診就能知道的叫工,切脈就能知道的叫巧。」

”歷代醫家對此多所發揮,認為治病求本,必須四診合參,全面考慮病之陰陽虛實,表裡寒熱,方有真據。故四診為醫家必備的基本知識技能,至今雖有各種新診法,仍然不可偏廢。但有些醫書立說太繁,初學者不易入手,鄭氏各為五言詩八句,提要鉤玄,極便悟記。

白話文:

歷代中醫學家對「四診」都有許多闡述。他們認為要治病求本源,必須把四診的結果綜合參照,全面考慮疾病的陰陽虛實、表裡寒熱,纔能有可靠的依據。因此,四診是中醫師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雖然現在有各種新的診斷方法,但四診仍然不能偏廢。但是有些醫書的說法太繁瑣,初學者難以掌握。鄭氏用八句五言詩的方式,簡潔扼要地概括了四診的要點,非常便於理解和記憶。

望診一般是望神氣,察顏色、定部位,並宜審形竅而察全身。清代石壽棠《醫原》論望診較全面而扼要,尤重望神氣。其說謂:“《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必能以我之神,會彼之神。夫人之神氣棲於二目,而歷乎百體,尤必統百體察之。察其清濁以辨燥濕,察其動靜以辨陰陽,察其有無以決死生,如是而望始備,而望始神。

白話文:

望診主要查看精神狀態、觀察面色、確定病位,也要仔細檢查孔竅來觀察全身狀況。清代的石壽棠在《醫原》中對望診論述得比較全面且扼要,他特別重視望神氣。他的觀點認為:經書上說:通過望診就能知道病情,這是指用自己精神會合病人的精神。人的精神氣息寄寓在雙眼中,並遍佈全身,所以必須對全身進行統一的觀察。觀察精神氣息的清濁,以分辨燥熱和濕寒;根據精神氣息的動靜,以分辨陰虛和陽虛;觀察精神氣息的有無,以判斷生死。這樣望診纔算完整,望診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又謂:“人之神氣在有意無意間流露最真,醫者清心凝神,一會即覺,不宜過泥。”於望色亦謂:“不論何色,均要有神氣。神氣雲者,有光有體是也。光者外面明朗,體者裡面潤澤。光無形,主陽主氣,體有象,主陰主血,氣血無乖,陰陽不爭,自然光體俱備。”色有光體,即是有神氣。

白話文:

又說:「人的精神氣質,在有意或無意間表現得最真實,醫生只要凝神靜心,稍加註意就能察覺,不應該太過糾結。」

在觀察面色方面,也說:「不論何種顏色,都要有精神氣質。所謂『精神氣質』,有光澤也有實質。光澤就是外在明亮,實質就是內在滋潤。光澤無形,代表陽氣和氣血,實質有形,代表陰血和血氣,氣血運行正常,陰陽不失調,自然光澤和實質都具備。」

面色有光澤和實質,就是有精神氣質。

至於《內經》以五臟應五色,青屬肝,紅屬心,黃屬脾,白屬肺,黑屬腎,亦只道其常,還要注意色不應病的變。這裡所說“實症多紅艷,虛症白青浮”,亦只明其大要。至於定部位則額心、頦腎、鼻脾、左腮肝、右腮肺。清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謂:“高下左右以應五臟氣化之正位。

白話文:

《黃帝內經》將五臟與五色相配,青色對應肝,紅色對應心,黃色對應脾,白色對應肺,黑色對應腎。這只是描述它們的常態,還要注意異常情況下顏色對應的變化。古書中所說的「實症多紅艷,虛症白青浮」,也只是說明其大概。具體確定部位方面,前額對應腎,下巴對應腎,鼻子對應脾,左臉頰對應肝,右臉頰對應肺。清朝周學海在《形色外診簡摩》中說:「高低左右的部位對應五臟氣化的正確位置。」

”即心居上,故候額;脾居中,故候鼻;頤居下,故候腎;左腮候肝,右腮候肺,則本《內經》“肝生乎左,肺藏於右”之說。但臨症亦不能盡拘,還須按五行生剋之理,經權其常變,始能預料其吉凶,而陽浮系旦夕死亡之兆,尤須特別細辨。此為鄭氏望色詩之大要。石壽棠《醫原》更論及察形竅一項,於頭、目、鼻,耳、口、舌、齒、牙、二陰諸形竅,各就其所主之氣化,所司之臟腑,所系之經絡,所常見之病變,分別予以解說。並論及病有諸內必形諸外,故由外形的表現,可以察知內部的病變。

白話文:

人之“心”位於上部,因此觀其額頭可以判斷心臟健康。“脾”位於中間,所以通過觀察鼻子可以判斷脾臟情況。“腎”位於下部,所以通過觀察下巴可以判斷腎臟健康。左邊的腮部對應“肝臟”,右邊的腮部對應“肺臟”。這符合《黃帝內經》中“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的說法。

但是在實際臨牀中,也不能完全拘泥於這些規律,還需要根據五行生剋的道理,權衡變通,才能預測吉凶。尤其是“陽浮”的徵兆,代表著旦夕死亡,更需要仔細辨別。這些是鄭氏望色詩的主要內容。

石壽棠的《醫原》進一步討論了察看形體孔竅的方法。他針對頭、目、鼻、耳、口、舌、齒、牙、二陰等部位的形體孔竅,分別從它們所主的氣化、所司的臟腑、所繫的經絡以及常見的病變進行了解釋。並指出“病有諸內必形諸外”,因此可以從外形的表現察知內部的病變。

對於燥、濕、寒、熱、虛、實,心受清濁邪氣、五臟病變所反映的諸症,及手足三陰三陽經氣終絕所發生諸症,均有扼要的述說,至今仍值參考借鑒。

白話文:

古人對於燥熱、濕氣、寒氣、熱氣、虛弱、實症等,在心臟受到清濁邪氣或內臟病變影響下所表現出的各種症狀,以及手足三陰三陽經脈氣息完全斷絕後產生的各種症狀,都做了簡要的論述,至今仍有參考和借鑑價值。

辨舌亦為望診一重要部門,因舌為心之苗,五臟、六腑都有經絡聯繫於舌本,故望舌亦足察知內外一切病癥之所在。前人對此論列頗多,大多認為舌尖主心(包括心包絡),前中主肺,中部主脾胃(左脾右胃),舌邊主肝膽(左肝右膽),舌根主腎及命門(包括大腸),而於臨證時則須對舌色、舌形、舌體、舌苔,下細分辨。

白話文:

觀察舌頭也是中醫看診中的重要一環,因為舌頭是心臟的苗芽,五臟六腑都有經絡連接到舌頭的根部,因此觀察舌頭就能瞭解內外所有病症所在。前人對此有許多論述,大多數人認為:舌尖主心(包括心包膜),舌尖中段主肺,中部主脾胃(左邊主脾,右邊主胃),舌頭兩側主肝膽(左邊主肝,右邊主膽),舌根主腎及命門(包括大腸)。而在實際診療時,需要仔細分辨舌頭的顏色、形狀、大小和舌苔。

尤以辨苔為重要,以苔為胃氣脾濕上蒸而生,凡人一切生理病理變化,多與脾胃有關,故病外感內傷,及臟腑虛實、表裡進退,均可望苔而知其梗概。一般以苔白為虛寒、為在表,苔黃為實熱、為在里,苔黑為重篤。又須視其深淺間雜,苔之厚薄濕燥,而定其病之輕重及進退。

白話文:

辨別舌苔尤其重要。舌苔是由胃氣與脾臟濕氣上升而形成的。一個人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大多與脾胃有關。因此,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以及臟腑虛實、病邪的表裡變化,都可以通過觀察舌苔就能大概瞭解。一般來說,舌苔白色代表虛寒或病邪在表,舌苔黃色代表實熱或病邪在裏,舌苔黑色代表病情嚴重。還需要觀察舌苔的深淺、厚薄、濕潤或乾燥,來確定病情的輕重和進展。

廣說義繁,鄭氏統以氣有餘及氣不足判之,是扼要之法,即凡現色黃、乾白、紫紅、黑黃、純乾黑,煩躁飲冷者,為氣有餘;現舌青滑、潤黃、黑潤、乾黑色,或青中帶黃,或黃中帶白,黑而潤,津液滿口,其人安靜而喜熱飲之類,皆為氣不足(見卷四)。以望色之所得,再結合脈證之表現,而處方用藥,自不會有誤。

白話文:

各種症狀的說法繁多複雜,鄭氏總結為「氣有餘」和「氣不足」兩種情況,這是一個簡要有效的分類方法。具體來說,凡是舌頭呈現黃色、乾白、紫紅色、黑黃色、純乾黑色,並伴有煩躁和愛喝冷飲的情況,屬於「氣有餘」;舌頭呈現青滑、潤黃、黑潤、乾黑色,或青中帶黃,或黃中帶白,黑而潤,口中多津液,患者安靜且愛喝熱飲的,都屬於「氣不足」(見第四卷)。根據望色的結果,結合脈象的表現,再進行處方用藥,就不會出錯。

2. 聞聲

細聽呼與吸**(呼出心肺,吸入肝腎)**,痰喘有無聲。

呃逆分新久,微**(微言也)(聲大也)**判盈縮。

抑鬱多長氣,腹痛定呻吟。

(訁嚴)語虛實異,留神仔細評**(陽明實症(訁嚴)語,乃熱甚神昏,熱極者,狂叫喜笑不休。少陰虛寒症,言語錯亂若訁嚴語,其實非訁嚴語也,乃氣虛陽脫,神無所主也)**。

白話文:

說話的內容有虛實之分,要仔細辨別。

實證(陽明熱盛): 言語不清、神志昏迷,熱極者胡言亂語、狂笑不止。

虛證(少陰寒盛): 言語錯亂,像說話不清一樣,但實際上不是,而是氣虛陽脫,精神無所寄託。

【闡釋】喻昌謂“聲者,氣之從喉舌宣於口者也。”關於五聲五音配五臟之說,固難全應,而聲息呼吸之關於喉、舌、鼻、齒、唇及氣管、肺臟,則很顯然。《難經》謂:“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肝腎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聞呼吸聲息,可為察知五臟之助,自當細心聽取。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解釋】

闡述者認為:「聲音是氣從喉嚨和舌頭發出,並通過嘴巴宣揚出來的。」關於五聲五音與五臟相配的說法,雖然很難完全符合實際,但聲音、呼吸及與喉嚨、舌頭、鼻子、牙齒、嘴脣以及氣管、肺臟的關係卻非常明顯。《難經》中說:「呼氣由心肺主導,吸氣由肝腎主導,呼吸之間,脾胃主導。」因此,聽一個人的呼吸聲息,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五臟的狀況,所以應當仔細傾聽。

至於痰喘之有聲無聲,呃逆之新久輕重,聲音之大小,氣息之長短,以及呻吟訁嚴語等,均屬聞診中的主要項目,故須仔細留神。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以燥濕為綱,分辨各種聲音,而知其病之所在,頗為精審。其說謂:“五音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燥邪乾澀,聲多屬仄,或乾噦,或咳聲不揚,或咳則牽痛,或乾咳連聲,或太息氣短;化火則多言,甚則譫狂,其聲似破似啞,聽之有乾澀不利之象。濕邪重濁,聲必低平,壅塞不宣,古謂如從瓮中作聲者然。

白話文:

在聽診中,對痰喘有無聲音、呃逆是新發或發作已久、輕重緩急、聲音大小、氣息長短,以及呻吟和言語的表達等,都是主要觀察項目,因此需要仔細留意。石壽棠在《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中以燥濕為綱領,根據不同的聲音分辨病症的所在,非常精確。他認為:“五音離不開陰陽,陰陽離不開燥濕。……燥邪乾澀,發出的聲音多為高亢尖銳,或乾咳,或咳聲低沉無力,或咳嗽時牽扯疼痛,或乾咳連聲,或太息氣短;燥邪化火則喜說話,嚴重時譫言妄語,聲音沙啞刺耳,聽起來有乾澀不利之感。濕邪重濁,聲音必定低沉平緩,鬱積不宣,古人形容像從甕中發出的聲音一樣。”

或默默懶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聲,或水停心下汨汨有聲,或多噫氣;化火則上蒸心肺,神智模糊,呢喃自語,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濁不清之象,流露於呼吸之間。”又謂:“實喘責在肺,虛喘責在腎。實喘者,胸滿聲粗,氣長而有餘;虛喘者,呼長吸短,息促而不足。

白話文:

有的人不說話,或說話懶洋洋的;有的人昏昏欲睡,很疲倦;有的人咳嗽多,痰也多;有的人痰卡在喉嚨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有的人胸口積水,發出潺潺的聲音;有的人老是打嗝。如果這些症狀演變成火症,就會蒸騰到心肺,導致神志不清,喃喃自語,或者昏昏欲睡。這些症狀都表現為氣息沉重不清。

中醫理論還說:「實喘」的責任在肺,「虛喘」的責任在腎。「實喘」的人胸悶氣粗,呼吸較長而有力;「虛喘」的人呼氣長,吸氣短,呼吸急促而不足。

實喘者,出氣不爽;虛喘者,入氣有音。實喘,有水邪射肺,有痰飲遏肺,有客邪乾肺,上焦氣壅,治宜疏利;虛喘為腎不納氣,孤陽無根,治宜固攝。虛實分途,陰陽異治,然則聞聲之道,顧不重哉!”可供辨證參考。

白話文:

實喘:

  • 呼氣不順暢。
  • 可能原因:水氣侵犯肺部、痰液阻塞肺部、外邪侵襲肺部、上焦氣血不通暢。
  • 治療原則:疏通氣道。

虛喘:

  • 吸氣有聲音。
  • 可能原因:腎臟無法吸納氣息,陽氣不足沒有根基。
  • 治療原則:固攝陽氣。

辨別實喘和虛喘: 聽聲音是重要的方法,必須仔細區分,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