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金匱要略方論》~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回本書目錄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1.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方見下利中。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白話文:

名醫說:婦女脈象平緩,陰脈微弱,容易口渴,吃不下東西,沒有發燒或怕冷,稱為懷孕,用桂枝湯治療。詳見「下利」的方劑。根據醫學原理,懷孕60天左右應出現這些症狀;如果曾經接受過違背醫學原理的治療,而導致一個月後又出現嘔吐腹瀉,則應放棄治療。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白話文:

婦人本來就有疾病,月經中斷不到三個月時,開始有陰道出血且無法停止,胎動在肚臍上面,是舊病導致的傷害。

妊娠六個月的時候胎動,前三個月月經通順的時候,是胎兒。有陰道出血,是斷經後三個月的胎盤。所以血流不止,是因為舊病沒有治好,必須清除舊病,用桂枝茯苓丸來治療。

2.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芍藥 桃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方未見。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婦人懷妊,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白話文:

桂枝、茯苓、去心牡丹、芍藥、去皮尖桃仁各取等分。

將這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兔糞。每天飯前服用一丸,若症狀不明顯,可增加至三丸。

婦女懷孕六、七月,脈搏細而數,發燒,胎兒異常膨脹,腹痛怕冷,小腹如扇形,這是因為子宮口打開所致,應服用附子湯溫暖子宮。藥方尚未查得。

老師說:婦女有漏下(陰道流血)的症狀,有的是產後出血不止,有的是懷孕後出血。假設懷孕時腹中疼痛,是胎盤阻塞所致,應服用膠艾湯。

婦女懷孕,腹中刺痛,應服用當歸芍藥散。

3.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三兩 芍藥一斤,一作六兩 茯苓四兩 白朮四兩 澤瀉半斤 芎藭半斤,作三兩 右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白話文:

當歸三兩,芍藥一斤(另一版本為六兩),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另一版本為三兩)

上述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取一茶匙,以酒調和,一日服用三次。

懷孕後嘔吐不止,可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來治療。

4. 乾薑人參半夏丸方:

乾薑 人參各一兩 半夏二兩 右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次。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白話文:

乾薑、人參各 30 克,半夏 60 克。

把這三味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生薑汁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一天服用三次,每次 10 丸。

如果懷孕、小便困難,但進食正常,可以使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

5.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

男子加滑石半兩。 當歸四兩 貝母四兩 苦參四兩 右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白話文:

男子加滑石半兩(30 克)。

當歸四兩(120 克)、貝母四兩(120 克)、苦參四兩(120 克)

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製成如小豆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顆,逐漸增加至十顆。

懷孕後身體水腫,覺得身體沉重,小便不順,身上有寒氣且頻頻發抖,起身時會頭暈目眩,可用葵子茯苓散治療。

6.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兩 右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白話文:

  • 葵子一斤:葵瓜子一斤。
  • 茯苓三兩:茯苓三兩。

用法: 將葵瓜子和茯苓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方寸匕),每天服用三次,小便通暢就能痊癒。

特別提醒: 懷孕的婦女宜常服當歸散。

7. 當歸散方:

當歸 黃芩 芍藥 芎藭各一斤 白朮半斤 右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苦疾,產後百病悉主之。 妊娠養胎,白朮散主之。

白話文: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一斤、白朮半斤。

以上五味,磨成細粉,用酒服下約一小湯匙,每天服用兩次。孕婦經常服用,可以順利生產,胎兒也不會生病。生產後,任何疾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孕婦養胎,用白朮散就可以了。

8. 白朮散方:

見《外臺》。 白朮 芎藭 蜀椒三分去汗 牡蠣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見《玉函》。

白話文:

白朮、芎藭、花椒(去汗),生蠔。

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一錢匕,一日三次,晚上一次。若有腹痛,則加入芍藥;若有心痛,則加倍芎藭;若有心煩嘔吐,無法飲食,則加入細辛一兩、大半夏二十枚。服藥後,再喝一些醋漿水。若有嘔吐,也喝醋漿水;若仍無法止吐,則喝小麥汁。服藥後口渴,則喝大麥粥,即便病情痊癒,仍須持續服用。

若女子胎兒受傷,腹部脹滿,無法小便,腰部以下沈重,似有水氣。懷孕七月時,太陰本應滋養胎兒,卻未滋養,導致心氣旺盛,應刺血於勞宮穴和關元穴,小便通利後即可痊癒。見《玉函》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