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金匱要略方論》~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1)

回本書目錄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1)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與溫藥服之。

白話文:

趺陽脈細微而緊,依常理會導致腹部脹滿。若不脹滿,必定會有排便困難的情況。兩側小腿疼痛,這是虛寒從下往上侵犯造成的。應服用溫熱藥物來治療。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白話文:

如果患者肚子脹滿,按壓時不痛,表示是虛症,可補虛;如果按壓時疼痛,表示是實症,可用瀉劑治療;舌苔黃而未褪者,可使用瀉劑,黃苔自然會消失。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白話文:

腹部脹滿時減輕,然後又恢復原狀,這是寒症,應服用溫補藥物。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白話文:

如果病人身體虛弱呈現黃色,感到焦躁但不口渴,胸部感到寒冷而痛,並且腹瀉不止,這樣的情況預示著可能會死亡。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白話文:

寸口脈搏呈現「弦脈」者,表示腋下會感到緊繃、疼痛,且容易畏寒。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白話文:

這個人是中寒了,又喜愛吃生冷的東西,所以流鼻水、發熱,臉色蒼白,善於打噴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白話文:

如果感到寒冷,而且拉肚子,表示身體虛寒。如果想要打噴嚏卻打不出來,表示肚子受寒了。另一種說法是肚子痛。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也。

白話文:

如果瘦弱的人繞臍部疼痛,必定是身體受風寒,穀氣運行不順,而氣往上衝。如果氣沒有往上衝,就會導致心下痞塞。

2. 厚朴七物湯方: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枝二兩 生薑五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白話文:

肚子脹滿,發燒已經十天,脈象浮而數,飲食正常。可以使用厚朴七物湯來治療。

厚朴(半斤)、甘草(三兩)、大黃(三兩)、大棗(十顆)、枳實(五顆)、桂枝(二兩)、生薑(五兩)

將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煮成四升,趁溫熱時服用八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會嘔吐,可以加上半夏五合。如果拉肚子,就去掉大黃。如果寒氣很重,可以加生薑到半斤。

如果肚子中有寒氣,發出雷鳴般的疼痛,胸脅脹滿、嘔吐,可以使用附子粳米湯來治療。

3.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白話文:

藥材:附子一粒(炮製過的)、半夏半斤、甘草一兩、大棗十顆、粳米半斤

做法:將以上五種藥材放入八碗水中,煮到米粒煮熟,湯煮好了之後把渣滓去除,溫熱後服用一碗,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疼痛還有便祕,可以服用厚朴三物湯。

4.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白話文: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顆。

這三種藥材,用一斗二升的水,先熬煮前兩種,取五升,加入大黃,繼續熬煮,取三升,溫熱後服用一升。以大便通暢為標準。

說明:胸口以下疼痛、脹滿,這是實證,應該瀉下,適合服用大柴胡湯。

5.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枳實四枚,炙 大黃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五兩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要洗過)、枳實四枚(要烤過)、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五兩。

將以上八種藥材加水一斗二升煎煮,煎煮到剩下六升,去除藥渣,再煎一次,趁溫熱時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腹脹還是沒有減輕,或者減輕得不夠顯著,就要用瀉藥,推薦使用大承氣湯。

6. 大承氣湯方:

見前痙病中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心窩的中心部位極度疼痛寒冷,嘔吐到無法進食,腹部脹滿,臟氣上衝導致皮膚浮起,凸出來的部位有頭有腳,上下都有痛感,但又不能觸碰靠近。可以使用大建中湯來治療。

7. 大建中湯方:

蜀椒二合,去汗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白話文:

蜀椒兩錢、乾薑四兩、人參兩錢 將這三味藥材放入四升水煮成三升,濾去渣滓,加入一升膠飴,用小火熬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溫熱服用;大約經過一頓飯的時間,就可以喝粥兩升,之後再繼續服用,當天只吃粥,並且溫暖蓋覆。

脇下偏痛、發熱、脈象緊繃,這是寒氣造成的,應使用溫熱的藥物通便,建議使用大黃附子湯。

8.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白話文: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炒過)、細辛二兩

這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煮成二升濃縮液,分三次溫服。如果症狀嚴重,則煮成二升半濃縮液,分三次溫服。服藥後,活動約四、五里路後再服一次。

如果出現寒氣逆流的情況,則服用赤丸為主要治療方法。

9. 赤丸方:

茯苓四兩 烏頭二兩,炮 半夏四兩,洗一方用桂 細辛一兩《千金》作人參 右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 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白話文:

茯苓四兩,烏頭二兩(炮製過),半夏四兩(洗淨,用桂皮煎水浸泡),細辛一兩(《千金方》用人參)

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硃砂調成紅色,用蜂蜜調和成芝麻大小的丸劑。服藥時先喝酒,然後服用三顆丸劑,每日再服用一次,晚上服用一顆。藥效不明顯時,可酌量增加服用量,以見效為度。

腹痛,脈搏緊而弦,弦脈主衛氣運行不暢,會導致惡寒,緊脈主不想進食,邪氣與正氣交戰,就會形成寒疝。

寒疝會導致肚臍周圍疼痛,發作時會出冷汗,手腳冰涼,脈搏沉緊,可以用大烏頭煎服治療。

10. 烏頭煎方: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白話文:

烏頭五顆大的一點,熬煮後去皮,不要嚼碎。

用三升的水,煮取一升後過濾,加入兩升的蜂蜜,煮到水氣完全蒸發,取二升的量。強壯的人服用七合,虛弱的人服用五合。若無效果,隔天再服用,一天不可服用超過一次。

寒性疝氣導致腹痛、脅痛或裡急後重的症狀,可用當歸、生薑和羊肉煮的湯來治療。

11.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述三種藥材,用八升水煮成三升,溫熱後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寒氣較重,則生薑加至一斤;如果疼痛較劇烈且伴有嘔吐,則加入橘皮兩兩、白朮一兩。如果加生薑,則水量也加至五升,煮成三升二合後服用。

寒疝會引起腹中疼痛、逆冷、手腳麻痺,即使身體疼痛,施以針灸等其他藥物也無法治療,此時便可使用「抵當烏頭桂枝湯」來治療。

12.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右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白話文:

只此一味藥,用兩斤蜜煎煮,減少一半後,去掉渣滓,再用五合桂枝湯稀釋,共得一升。開始服時,先喝兩合,若沒有反應,就服用三合;再沒有反應,再增加至五合。如果病人出現了像醉酒一樣的症狀,而且嘔吐了,表明已達到了治療的效果。

13.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銼,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白話文:

桂枝三兩(去掉外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烤過的)、生薑三兩、大棗十二顆。

以上五種藥材切碎後,加入水七升,用小火煮成三升。然後把渣滓過濾掉。

如果脈搏跳得又快又緊,稱為「弦脈」,看起來像弓弦,按壓時不會移動。弦脈表示有寒氣,應當使用發汗藥來驅寒。

如果脈搏又緊又大且跳得慢,表示心臟下部有硬塊。

如果脈搏又大又緊,表示陽中有陰,可以用瀉下藥來治療。

14. 《外臺‧卷七》烏頭湯:

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見上。

白話文:

治療寒疝及腹部絞痛的方劑

症狀描述:

  • 腹中絞痛,特別是在寒疝情況下。
  • 賊風侵襲五臟,引起病痛。
  • 拘急,無法轉側。
  • 症狀時有發作,可引起陰部縮痛和手足厥逆(手腳冰冷且對抗性痙攣)。

方劑及治療建議:

  • 需要詳細方劑成分和煮制方法來更有效地解決上述症狀。
  • 通常會使用溫補性強的中藥,可能包括像附子、肉桂等能驅寒暖腹的藥材。

15. 《外臺》柴胡桂枝湯:

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 芍藥 桂枝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二合半 大棗六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心腹突然劇痛的方劑

材料:

  • 柴胡四兩
  • 黃芩一兩半
  • 人參一兩半
  • 芍藥一兩半
  • 桂枝一兩半
  • 生薑一兩半
  • 甘草一兩
  • 半夏二合半
  • 大棗六枚

製作過程:

  1. 將上述九種藥材加入水六升中。
  2. 煮至水量減少至三升。
  3. 從火上取下,當湯劑溫熱時服用。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注意事項:

  • 此方針對心腹突然劇痛,應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 柴胡和其他藥材的組合有助於緩解痛感,調和內臟功能。

16. 《外臺》走馬湯:

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右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白話文:

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杏仁兩顆,巴豆兩顆,剝皮去心,熬煮。

將這兩種材料用紗布包起來,用力的捶打搗碎,加入兩碗熱湯,搓揉取得白色液體來喝,就能立即見效。老少患者請酌量服用。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治療飛屍鬼擊病。

問:患者若有宿食,要怎麼判斷?

答:寸口脈浮而大,按下去卻變成澀的,尺中脈也微弱而澀,因此知道患者有宿食,用大承氣湯治療最有效。

脈數且滑的人,身體有實熱症狀,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宿食,用下藥會比較好,建議用大承氣湯。

下痢且不想吃東西的人,體內有宿食,建議用大承氣湯治療。

宿食如果在胃部上方的區域,建議用瓜蒂散催吐。

17.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煮 右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脈緊。

白話文:

治療宿食導致的胃腸不適、促進嘔吐以清除胃中積食的處方

材料:

  • 瓜蒂一分(熬黃處理)
  • 赤小豆一分(煮熟)

製作過程:

  1. 將熬黃的瓜蒂和煮熟的赤小豆杵碎成粉末。
  2. 取香豉七合,煮取汁液。
  3. 將上述粉末與香豉汁混合,每次服用一錢匕。

服用方法:

  • 服用時應保持湯劑溫熱。
  • 若初次服用後未能嘔吐,可適量增加藥量,直到有效促進嘔吐為止。

注意事項:

  • 此方針對促進嘔吐清除宿食,對於有嚴重出血(亡血)或體質虛弱的人不宜使用。
  • 使用此藥方應謹慎,過度嘔吐可能會導致身體其他問題。

中醫脈象理論中對應症狀的描述:

  • 脈緊如轉索無常,表明體內可能有宿食未消化。
  • 脈緊常伴隨頭痛風寒,這是因為腹中宿食未能正常消化所致。
  • 寸口脈緊,亦是中醫診斷腹中有宿食的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