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桂枝甘草湯(三十五)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2. 陽虛耳聾證七(太陽九十八)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五臟陰也,陰中有陽,清陽升發開竅五官,濁陰下降七竅空靈,故能聞見。汗傷中氣,肝脾不升,肺胃不降,清陽下陷,濁陰上逆,濁氣堙塞聽宮障蔽,是以聾也。

白話文:

在沒有觸診脈象之前,病人叉手按著自己的胸膛,醫生教他咳嗽卻咳不出來,這肯定是因為雙耳失聰而聽不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量出汗導致身體虛弱所致。五臟屬陰,陰中含有陽氣,清陽上升發散,打開五官的竅穴。濁陰下降,七竅通暢,所以能夠聽得見。出汗損傷了臟腑功能,肝脾不能升發,肺胃不能下降,清陽下陷,濁陰上逆,濁氣堵塞聽覺器官,遮蔽聲音,所以會失聰。

3. 身重心悸證八(太陽九十九)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若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白話文:

脈象浮動且有力,按理來說應該發汗就能痊癒。但如果是因為泄瀉而導致脈象浮動且有力,且伴有身體沉重、心悸等症狀,就不能發汗。這種情況下,如果患者自行出汗就能解除症狀。這是因為尺脈微弱,說明身體內部虛弱。需要表裡同時充實,津液自然調和,才能自行出汗痊癒。

浮數之脈,當以汗解。設在下後,而見身重心悸之證,雖有浮數之脈,不可發汗。當使其自汗出乃愈。蓋水旺土濕,則身體重濁。木鬱風生,則心下悸動。以其傷肝脾之陽故也。所以然者,寸口雖見浮數,而尺中則脈微弱。寸口主表,尺中主裡。寸口浮數,雖為表實,而尺脈微弱,則為裡虛。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數,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發汗後,出現身體沉重、心悸的症狀,即使脈象仍然浮數,也不可以讓患者繼續發汗。應該讓患者自行出汗,才能痊癒。

這是因為:水氣旺盛、土質濕潤,就會導致身體沉重睏倦。木氣鬱結、風氣產生,就會導致心下悸動。這是因為肝脾之陽受損的緣故。

所以,即使寸口脈浮數,尺中脈卻微弱。寸口脈主表證,尺中脈主裡證。寸口脈浮數,雖然代表表證較實,但尺脈微弱,則代表裡證較虛。

須裡氣漸復,表裡俱實,則裡氣內拒,表氣外發。邪無內陷之慮,便自汗出而愈。醫家於此,貴有實里解表之法。雖汗出而無虛虛之嫌,則以人巧而代天工矣。

白話文:

當體內熱氣逐漸恢復,身體內外都出現實證(病邪實盛)時,體內的熱氣就會向內阻滯,體表的熱氣就會向外發散。不用擔心邪氣會內陷,自然就會出汗而痊癒。對於這種情況,醫生必須重視實裏解表的方法。即使出汗也不會出現虛證的症狀,這是人為的巧妙方法可以代替自然治癒。

4. 桂苓甘棗證九(太陽一百)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汗亡血中溫氣,風木鬱動,是以振悸。枝葉不寧則悸在心下,根本不安則悸在臍間。臍下振悸,根本撼搖,則奔豚欲作矣。奔豚者,風木奔騰,狀如驚豚,上衝胸膈,及乎咽喉、腹脅、心首諸病,皆作喘呼,閉塞七竅,火生,病勢凶惡,莫此為劇。仲景、扁鵲以為腎邪(仲景霍亂臍上築者,腎氣動也;扁鵲難經腎之積曰奔豚),其實純是肝氣。蓋木氣奔沖,原於陽亡而水寒也。

白話文:

出汗會導致體內溫暖的氣血流失,風邪和肝氣就會活躍起來,因此會出現心悸。如果肝氣活動得不安穩,心悸就會出現在心部以下;如果肝氣的根本不穩,心悸就會出現在肚臍部位。肚臍以下出現心悸,說明肝氣的根本發生了動搖,奔豚症就會即將發作。奔豚症就是風邪和肝氣奔騰,就像受驚的豬一樣,向上衝擊胸膈,直到咽喉、脇腹、心部等部位,都會引起喘息和呼叫,還會堵塞七竅,產生熱火,病情兇險,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仲景和扁鵲都認為奔豚症是腎臟的疾病(仲景認為霍亂發生在肚臍以上的,是由於腎氣活動引起的;扁鵲在《難經》中認為腎臟積聚疾病稱為奔豚症),但其實奔豚症純粹是由於肝氣造成的。因為肝氣奔沖,主要是因為陽氣不足而水液偏寒所致。

苓桂甘棗湯茯苓桂枝泄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棗補脾精以滋肝血也。

白話文:

苓桂甘棗湯:

  • **茯苓、桂枝:**疏通經絡,瀉出過多的水液,疏導肝氣。
  • **甘草、大棗:**滋補脾胃精血,濡養肝臟。

5.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三十六)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 茯苓:半公斤
  • 桂枝:400 克
  • 甘草:200 克(先炙烤過)
  • 大棗:12 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材,用甘瀾水一斗煮沸,直到茯苓的量減少兩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後取三升藥液,去掉渣滓,溫熱後服用一升,一天三次。製作甘瀾水的方法:取水兩鬥,放入大盆中,用瓢舀水灑向空中,水面上會出現五六千顆珠子,將這些珠子收集起來使用。

6. 桂枝加桂證十(太陽一百零一)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

白話文:

用艾灸燒熱針灸部位,如果針灸部位因寒氣而腫脹發紅,必定會導致反胃嘔吐。如果氣從腹部往上衝到心臟,可在腫脹部位各艾灸一次,並服用桂枝加桂湯,再額外添加二兩桂枝。

汗後陽虛,脾陷木氣不舒,一被外寒閉其針孔,風木鬱動,必發奔豚。若氣從少腹上衝心胸,便是奔豚發作,宜先灸核上各一壯,散其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枝,以疏風木而降奔豚也。(桂枝加桂者,於桂枝內更加桂枝也。)

白話文:

出汗後陽氣虛弱,脾氣陷落,肝氣不順暢。一旦受到外來的寒冷閉塞了針孔,風肝氣鬱結,必定會發作奔跑喘息的疾病。如果氣從小腹上升到心胸,這就是奔跑喘息發作的徵兆。應該先在臍上灸一壯,散去外寒。然後服用桂枝湯,再加桂枝,以疏通風肝氣,平息奔跑喘息(桂枝加桂就是指在桂枝湯中再加入桂枝)。

7. 桂枝加桂湯(三十七)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白話文:

桂枝(250 克) 芍藥(150 克) 甘草(100 克) 大棗(12 顆) 生薑(150 克)

桂枝內更加桂枝二兩,共五兩,餘依前法。

8. 桂枝加桂證十一(太陽一百零二)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下後其氣上衝,是奔豚發作,也可與桂枝湯,用如前法,疏風木而降奔沖。若不上衝者,奔豚未作,不可與前湯也。

白話文:

如果氣往下走後又往上衝,這是奔豚症發作,也可以使用桂枝湯,按照前面所說的治療方法疏通氣血,並讓向上衝的氣下降。如果氣沒有往上衝,奔豚症沒有發作,就不要使用前面所說的湯劑。

9.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證十二(太陽一百零三)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寒出現脈搏浮動的症狀,醫生卻用溫熱藥物強行逼迫,就會導致陽氣耗竭,進而出現驚狂、焦躁不安的症狀。此時,應使用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蜀漆、龍骨、牡蠣等藥材組成的「救逆湯」來治療。

汗多亡陽,君火飛騰,神魂失歸,是以驚;生濁氣上逆,化生敗濁,迷塞心宮,是以狂作。桂枝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薑大棗補脾而降逆,蜀漆吐腐瘀而療狂,龍骨、牡蠣斂神魂而止驚也。

白話文:

出汗過多會耗損陽氣,陽氣虛弱時,體內的虛火就會旺盛,導致神魂失守,容易受到驚嚇;體內產生濁氣上逆,化為敗壞的濁氣,阻塞心臟,導致發狂。可以使用桂枝湯加入蜀漆、龍骨、牡蠣,桂枝和甘草疏通氣血,培補虛弱的脾胃,生薑和大棗補益脾氣,下降逆氣,蜀漆可以吐出腐敗的瘀血,治療發狂,龍骨和牡蠣可以收斂神魂,止驚。

10.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三十八)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牡蠣(五兩熬)

白話文: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過)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蜀漆(三兩,洗淨腥味) 龍骨(四兩) 牡蠣(五兩,熬煮過)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