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要旨論》~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傳病

乙酉相女命,癸未日患者,癸火運,未手太陰肺,將未加在辰上,順行至酉,上見子,子少陰火,為兩感。

(新添)四仲行流己上求,但逢季孟在龍頭。

2. 傳病法

凡人多用《紅絲經》傳病法,全失《素問》造化之理,並無運氣之說。(馬宗素述:黃帝玉甲金鑰機要傳病法,非《素問》經載。習之者先明運氣逆順勝復造化,四時旺相,調治四時,所用皆先看司天日也。)

白話文:

一般人多使用《紅絲經》傳播疾病的方法,完全失去了《素問》的自然規律,也沒有氣運的說法。(馬宗素說:黃帝《玉甲金鑰》中傳播疾病的方法,並不是《素問》經文所記載的。學習它的人要先了解氣運的順逆、勝復、四時的旺盛,調治四時,所使用的都要先看司天日。)

3. 分五行王相

桑君所傳加臨法: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甲乙日同。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丙丁日同。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庚辛日同。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壬癸日同。四季,土旺,金相,水死,木囚,火休,戊己日同。

白話文:

桑君傳授的加臨法:

  • 春天:

  • 木旺盛,火相生

  • 土衰弱,金受困,水沉寂

  • 適合甲乙日治療

  • 夏天:

  • 火旺盛,土相生

  • 金衰弱,水受困,木沉寂

  • 適合丙丁日治療

  • 秋天:

  • 金旺盛,水相生

  • 木衰弱,火受困,土沉寂

  • 適合庚辛日治療

  • 冬天:

  • 水旺盛,木相生

  • 火衰弱,土受困,金沉寂

  • 適合壬癸日治療

  • 四季:

  • 土旺盛,金相生

  • 水衰弱,木受困,火沉寂

  • 適合戊己日治療

4. 天符

司天與運同,是名天符星。假令戊子日,戊為火運,子為火氣,只是天符,此日患病,困半也。

5. 歲會

運與支同是也。假令甲辰日,甲為土運,辰為土支,乃歲會也,得病皆重。年月時同,皆仿此。

6. 太一天符

運氣與支同。假令戊午日,戊為火運,午為火氣,又是火支,即為太一天符也。三日若遇吉運善星,九死一生。年月日時並同。

白話文:

運勢和支幹是一樣的。比如戊午日,戊屬火運,午屬火氣,又是火支,就是太一天符了。如果這一天遇到好運吉星,就能九死一生。年、月、時、日都是如此。

7. 分司天司地司人

當日日辰名司天,司天前三辰名在泉,為司地,左右間氣為司人。假令甲子日,足少陰司天,前三辰是丁卯陽明,為在泉,為司地,足少陽為右間氣,足太陽為左間氣,為司人也。

白話文:

當天上的日辰「司天」,相應的,在「司天」之前的,前三個時辰叫做「在泉」,它們「司地」;這中間的氣叫做「司人」。比如說甲子日,足少陰經「司天」,之前的三個時辰是丁、(午)、(未),陽明經「司地」,足少陽經是右邊的「司人」氣,足太陽經是左邊的「司人」氣。

8. 分四時傷寒病傳證候法

若要知四時傷寒病傳證候,須將人之相屬加左右間氣之上,司地在陽,乃加左間氣,在陰,乃加右間氣,數至司天氣上,見何臟腑,先受病也。假令庚申人己卯日得病者,以手陽明司天,前三辰壬午,手少陰心,陰,為在泉,手為陽支,手太陰為左間氣,乃在左間氣上將午加至卯上,見寅,為三焦也。第一日,三焦受病,為主。

白話文:

如果想知道四季傷寒疾病的傳變證候,必須將人體相應的經絡加上左右間氣之上。如果位於陽經,就加左側間氣;如果位於陰經,就加右側間氣。然後從間氣上順著經脈數到所屬的天氣上,看哪個臟腑先受病。

舉例來說,庚申年己卯日得病的人,以手陽明經司天,之前的三個時辰是壬午,對應手少陰心經,屬陰,為在泉,而手太陰經為左間氣,因此在左間氣上從午位數到卯位,看到寅位,代表三焦。所以第一天,三焦受病,為主的部位。

第二日醜,太陰脾土,三焦火,火生土,為微邪,當先補心瀉脾。第三日傳至子,足少陰屬火,三焦亦是火,當解心經。第四日傳至亥,足厥陰肝屬木,三焦是火,為木生火,為虛邪,當補肝瀉心則愈。第五日傳至戌,為足太陽膀胱,屬水,三焦是火,水剋火,為客勝主,其人必死也。

白話文:

第一日(己日)

陰陽之氣交會,脾主土,三焦主火,火生土,為輕微的邪氣。宜先調補心肺之氣。

第二日(庚日)

邪氣傳至子時,腎主水,三焦亦主火。此時應疏通心經。

第三日(辛日)

邪氣傳至午時,肝主木,三焦主火。木生火,為病情加重的邪氣。應調理肝火,則心氣可愈。

第四日(壬日)

邪氣傳至申時,肺主金,三焦主火。金克木,為邪氣減輕的徵兆。

第五日(癸日)

邪氣傳至亥時,腎主水,三焦主火。水克火,為邪氣勝過正氣。病人恐難以救治。

兼日辰癸未,癸,腎水也。(其法二也,一法用人命者,一法用日辰也。一法用日辰加左右間氣,又一法加左右間氣於相屬者,皆至日辰。醫者詳推,有驗准也。)假令甲子人戊午日病,少陰司天,前三辰癸酉,足陽明為在泉,酉陰交少陽,右間氣,將甲子加申,數至午上,見戌,為膀胱。第一日為主病。

白話文:

在甲子日,戊午時發病,此時少陰(腎)當令。往前推算三辰,是癸酉日,足陽明經(膀胱經)為在泉穴。酉時陰氣開始交接少陽(膽)經,右邊的間氣為申時。把甲子日加上申時,算到午時,得到戌時。戌時對應的經絡是膀胱經。這是發病的第一天,也是主病症所在。

第二日傳至酉,足陽明胃,胃屬土,膀胱是水,為土剋水,為客勝主,為賊邪,必死也。太一其日得病,十死一生也。第二日,胃受病日辰,己未日土運,土氣也。三土當克一水,其人未時而亡,為四土臨深也。假令壬申人己丑日得病,手太陰為司天,前三辰太陽,手太陽司地,辰為陽支,合加手厥陰,為左間氣。將壬申數至司天,上見辰,為手太陽火。

白話文:

第二天傳到下午,是足陽明胃經當令。胃屬土,膀胱屬水,土克水,代表客邪勝過主氣,是邪氣,必定會死亡。太乙當天得病,十死一生。

第二天,胃受病的時辰是己未日,土運旺,土氣強。三土剋制一水,這個人在未時死亡,因為四個土臨近危水。

假設是壬申年生的人在己丑日得病,手太陰肺經主氣,前三天辰是太陽經當令,手太陽大腸經主地氣,辰是陽支,加上手厥陰心包經,形成左間氣。將壬申年數到主氣,上面見到辰,為手太陽火經。

第一日,小腸受病,為主。第二日,傳至於卯,手陽明大腸屬金,小腸屬火,火剋金,主勝客,為微邪,宜瀉肺補小腸而愈也。假令丙寅人丙戌日病,此日丙辛水運,辰戌太陽,為水氣,天符日,其病難痊。當是足太陽司天,前三辰司地,辛丑足太陰司地,乃醜為陰支,子為右間氣。

白話文:

第一天,小腸生了病,是小腸主動。第二天,病情傳到卯木,手陽明大腸屬金,小腸屬火,火能剋金,所以主邪勝客邪,這是輕微的病情,應該瀉肺氣來補益小腸才能痊癒。假如丙寅年生的人在丙戌日發病,這一天是丙辛水運,辰戌屬太陽,代表水氣,又是天符日,所以這種病難以痊癒。此時足太陽司天,前三辰司地,辛丑足太陰司地,而醜是陰支,子是左命門的氣息。

將丙寅加右間氣,數至司天,上見子,為手少陰,是第一日受病也。生我者母,見子為虛邪,我克者為實邪,生我者為微邪,克我者為賊邪,生我者為正邪,自病。第二日傳至亥,足厥陰肝,屬木,心屬火,木生火。為母生子,為虛邪,宜補肝瀉脾而愈。第三日傳至戌,足太陽膀胱屬水,心屬火,水剋火,客勝主,為賊邪,其日雖困不死。

白話文:

將丙寅日加上右邊的間日,計算到司天日(指陰陽交替的日子),如果出現「子」日,則為手少陰心經受病,這是生病的第一天。

  • **生我者母:**子日對應心經,見子日表示虛邪(體質虛弱導致的病邪)。
  • **我克者子:**子日剋制脾經,表示實邪(體質強盛導致的病邪)。
  • **生我者醜:**丑日生心經,表示微邪(輕微的病邪)。
  • **克我者寅:**寅日剋制心經,表示賊邪(外來的、強烈的病邪)。
  • **生我者辰:**辰日生心經,表示正邪(由自身發生的病邪)。

第二天傳到亥日,足厥陰肝經屬木,心經屬火,木生火,為母生子,表示虛邪,宜補肝瀉脾以治癒。

第三天傳到戌日,足太陽膀胱經屬水,心經屬火,水剋火,客邪(外來病邪)勝過主邪(自身病邪),表示賊邪,當天雖然虛弱,但不會死亡。

從初病至第三日是戌,子為火運,子為火氣,為水不能剋火,一水不能克三火也。(據子午,少陰,君,太子者,本屬腎水,傳於戌,乃表裡也,非賊邪也。)第四日傳至酉,足陽明胃屬土,心屬火,火生土,為虛邪,宜補心則愈。第五日傳至申,足少陽膽,屬木,心屬火,木生火,母見子,為虛邪,宜補肝瀉脾。

白話文:

從一開始發病到第三天是戌時,這時是火氣旺盛,水不足以剋制火,一水也無法剋制三火。(戌時與子時相剋,子時屬水,戌時屬火,但戌時屬火是正常的,並非病邪所致,因為戌時本就屬腎水,傳到戌時,是表裡相合,而非邪氣作祟。)到了第四天,病情傳到酉時,酉時屬足陽明胃經,胃屬土,心屬火,火生土,這時是虛火,只要補心就能痊癒。到了第五天,病情傳到申時,申時屬足少陽膽經,膽屬木,心屬火,木生火,這是虛火,要補肝瀉脾才能改善。

第六日傳至未,足太陰脾屬土,心屬火,火生土,為實邪,補脾則愈。第七日傳至午,足少陰腎屬水,心屬火,病七日,至壬辰,木運為水氣,木運生火,水氣剋火,中半之道,其人雖然不死,大困矣。第八日至巳,手厥陰心包絡屬火,兩火相逢,遇比和,或日合辰,自差也。

白話文:

第 6 天: 傳到傍晚,足太陰脾屬土,心屬火,火生土,是實邪,補脾就會痊癒。

第 7 天: 傳到中午,足少陰腎屬水,心屬火,病 7 天後,到了壬辰日,木運化為水氣,木運生火,水氣剋火,到了半途而止,這個人雖然不會死,但會很虛弱。

第 8 天: 傳到上午,手厥陰心包絡屬火,兩把火相逢,遇到同類相合,或是在辰日,病會自行痊癒。

9. 五臟病證(新添)

心病為主面赤,口乾,善笑,口苦,焦臭,多言,足汗,其病心煩心痛,掌中熱,口乾也。肝病面青,善怒,臍左痛,其病四肢,滿悶,淋溲,便難,轉筋也。脾病面黃,善噫,當臍痛,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肺病為主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臍右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也。

白話文:

心病:

  • 主要症狀:臉色發紅,口乾,容易發笑,口苦,口臭,話多,腳心出汗。
  • 病徵:心煩心痛,手心發熱,口乾。

肝病:

  • 主要症狀:臉色發青,容易發怒,肚臍左側疼痛。
  • 病徵:四肢疼痛,脹悶感,小便不利,大便困難,手腳抽筋。

脾病:

  • 主要症狀:臉色發黃,容易打嗝,肚臍上方疼痛,腹脹,食物不易消化,身體沉重,關節疼痛,懶惰嗜睡,四肢僵硬。

肺病:

  • 主要症狀:臉色發白,容易打噴嚏,悲傷不快樂,想哭,肚臍右側疼痛。
  • 病徵:咳嗽喘氣,寒熱交替。

腎病為主面黑,恐,臍下痛,四肢厥逆,小腹急痛,泄注下重,足寒,而多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