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要旨論》~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天地之道,生一氣而判清濁,而清者輕而上升為天,濁者重而下降為地。天為陽,地為陰,乃為二儀。

陰陽之氣,各分三品,多寡不同,故有三陰三陽之六氣。然天非純陽,而亦有三陰,地非純陰,而亦有三陽,故天地各有三陰三陽,總之以十二矣。

白話文:

陰陽之氣,每一種都分為三等,數量多寡不同,所以有「三陰三陽」共六種氣。但是天不是純陽,也存在三陰;地不是純陰,也存在三陽,所以天地各有三陰三陽,加起來總共有十二種。

然天之陰陽者,寒暑燥濕風火也,地之陰陽者,木火土金水火也。金火不同其運,是故五行彰矣。然天地氣運,升降不以,陰陽相感,化生萬物矣。其在天則氣結成象,以為日月星辰也,在地則氣化為形,以生人為萬物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的陰陽,就是寒暑、燥濕、風火等氣候變化;地上的陰陽,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些物質。金和火運作的方式不同,因此五行就顯現出來了。天地間的氣運不斷升降變化,陰陽互相感應,於是化生出萬物。在天上,氣凝聚成形狀,形成了日月星辰;在地上,氣變成具體的形狀,生出了人類和萬物。

然人為萬物之靈也,非天垂象,而莫能測矣。其我機理,歸自然也,其非聖意,而宣悟玄玄之理。故有祖聖伏犧占天望氣,及視龍馬靈龜,察其形象,而密解玄機,無不符其天理。乃以始為文字畫卦,造六甲曆紀命曰《太始天元冊文》,垂示之於後人也。以誚神農,昭明其道,乃始令人食谷,以嘗百藥,而制《本草》矣。

白話文:

人為萬物之靈長,如果沒有上天的啟示,就無法預測未來。然而,人的機理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並非來自神聖的旨意,而是由人領悟深奧的道理。因此,聖人伏羲觀察天象和地氣,察看龍馬和靈龜的形象,破解其中的奧妙,無不符合天理。他開始創制文字,畫八卦,製作六甲曆,記載命數,稱為《太始天元冊文》,把它流傳給後人。神農氏繼承了伏羲的意志,開展農業,並品嘗百種藥草,寫成《本草經》,為人類指明瞭正確的道路。

然後黃帝命其岐伯及鬼臾區,以發明太古靈文,宣陳造化之理,論其疾苦,以著《內經》焉。

凡此三皇三經,命曰三墳,通為教之本始,為萬法宗源,誠為天之候也。若論愈病疾,濟苦保命防危,非斯聖典,則安得致之矣。然經之所論,玄機奧妙,旨趣幽深,習者卒無所悟,而悟得其意者鮮矣。完素愚誠,輒考聖經,撮其樞要,積而歲久,集就斯文,以分三卷,敘為九篇,勒成一部,乃號《內經運氣要旨論》爾。乃以設圖彰奧,綺貫紀倜,襲句注辭,而敷其言意。

白話文:

這些三本上古皇帝流傳下來的典籍,被稱為「三墳」,是教化之所以能夠流傳的根本,是萬法最初的起源,誠然是上天所規定的。要是討論治療疾病,解救痛苦,保全生命,預防危險,除了這些聖典,還能從何處獲得呢?然而經文所論述的道理,奧妙深藏,旨意深遠,學習的人往往不能有所體悟,而能夠領悟其意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完素一片赤誠,常常考查聖經,摘取其樞紐要點,積累時間長久,終於集結成這部著作,分為三卷,敘述為九篇,編成一部書,定名為《內經運氣要旨論》。然後用圖表來說明奧祕,用美麗的文字記載異聞,對文句進行註解,而詳細闡述其含義。

或可類推者,以例傍通,例成而陳精粹之文。詁訓難明者,兼義釋字音,以附之於後。雖言詞鄙陋,所乘從俗,而庶覽者曷為悟古聖之妙道矣。

白話文:

或可比擬推敲的文章,用列舉的例子來逐漸豐富,歸納成精粹的內容。難以理解的文字,可以加上義理和字音的解釋,附在文章後面。雖然語言文字淺白粗陋,但是跟隨俗世的習慣,希望讀者能夠領悟古聖人深奧的道理。

字音義釋:

  • 類推:比照推論
  • 精粹:精要去除繁瑣
  • 詁訓:解釋訓詁古文
  • 鄙陋:粗劣
  • 乘:順從
  • 庶:希望
  • 曷為:為何
  • 悟:明白

河間劉守真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