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15)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15)

1. 梅肉之醫治效用

本藥之作用與烏梅大同小異,宜參考之。

白話文:

本藥的作用和烏梅大致相同,宜參考烏梅。

2. 龍葵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龍葵

【氣味】苦,微甘滑,無毒。

【主治】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唐本》)

治風,補益男子元氣,婦人敗血。(蘇頌)

消熱,散血。(時珍)

由上說觀之,則本藥為一種之強壯性消炎藥矣。

白話文:

《本草綱目》所述:

龍葵苗

氣味: 苦,微甘,質地滑膩,無毒。

主治功效: 食用可以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品質,消除虛熱引起的腫脹。(根據《唐本》記載)

醫治風病,補益男性元氣,治療女性崩漏。(蘇頌記載)

清熱,活血。(李時珍記載)

綜合以上所述,龍葵苗是一種強壯的消炎藥。

3. 甘汞及金硫黃之醫治效用

二者皆可據《藥物學》而知其效用,唯金硫黃,即五硫化安質母尼(Antimony)。砒素與之同屬,略與安質母尼(Antimony)之硫化物同效異質,不可不記。

白話文:

根據《藥物學》,硫磺和砒霜都具有療效。硫磺就是五硫化銻,而砒霜與它同屬一類,與硫化銻的功效相似但性質不同,這一點不可忘記。

4. 反鼻霜之醫治效用

由余之經驗,本藥為興奮強壯性之溫藥,兼有鎮痛鎮痙,止瀉止血,排膿治創等諸作用,應用範圍頗廣。然本屬溫藥,有炎證助長性,於其外表,暫置之。內臟有急性炎證(有舌苔、發熱等候)必須禁用。

白話文:

在我的經驗裡,這個藥是一種溫暖的興奮性強壯劑,兼有止痛、止痙、止瀉、止血、排膿、治瘡等多種功效,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由於本藥屬於溫熱性中藥材,有增強炎症的性質,因此在病情表徵期間只能暫時使用,若內臟有急性炎症(有舌苔和發熱等候症狀)則必須禁止使用。

5. 鼴鼠及鹿角霜之醫治效用

此二藥之治效,與反鼻霜雖大同,然其作用比較的緩弱,為小異耳。

白話文:

這兩種藥的療效,雖然與反鼻霜類似,然而它們的作用比較緩和,這是微小的差異而已。

6. 雄黃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

雄黃

白話文:

《本草備要》記載:

辛溫有毒。…殺百毒,辟鬼魅,治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澼痢、泄瀉積聚。又能化血為水,燥濕,殺蟲,治勞疳、瘡疥、蛇傷。

白話文:

辛溫有毒。…它能殺死數百種毒素,驅除鬼怪,治療驚厥、癇症、痰涎、頭痛、眩暈、暑熱引起的瘧疾、痢疾、洩瀉和積聚。它還能使血液轉化為水,燥化濕氣,殺死蟲害,治療勞倦、疳病、瘡疥和蛇傷。

本藥不外於硫化砒素,其作用與砒石雖無大異,然較彼則毒性稍微弱,為小異。而以上記之治效為主者,為其殺蟲、殺菌作用之歸結也。

白話文:

這種藥無非就是硫化砒,它的作用和砒霜雖然沒有很大差異,但與它相比,毒性稍微弱一點,算是小小的差別。而上面所記載的治療效果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它殺蟲、殺菌的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7. 爐甘石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爐甘石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止血,消腫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濕,除爛,與龍腦同點,去目中一切諸病。(時珍)

由上說觀之,則本藥為收斂性消炎藥矣。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

爐甘石

**性味:**甘溫,無毒。

**功效:**止血,消腫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濕,除爛。與龍腦一起點用,能治療眼睛的各種疾病。(李時珍註)

由此可見,爐甘石是一種收斂性消炎藥。

8. 浮石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

浮石(一名海石)

白話文:

本草備要中記載:

浮石(又稱海石)

鹹潤下,寒下火。色白,體輕入肺,清其上源(肺為水之上源),止渴,止嗽,通淋,軟堅,除上焦之痰熱,消癭瘤結核。為水沫日久結成。海中者,味鹹更良。

白話文:

鹹味滋潤而能引導身體向下,具有清熱的作用。由於藥物顏色偏白,質地輕飄,所以能夠進入肺臟,清上焦之肺的源頭,起到止渴、止咳、通淋、軟堅的作用,還能消除上焦的痰熱,消散癭瘤結核。這類藥物一般是水沫經長年累月沉積形成的,海中的藥效更好。

由上說觀之,則本藥為一種之消炎性利尿藥矣。

白話文:

從上述中醫古籍中可見,此藥物是一種具有消炎利尿作用的藥物。

9. 鐵砂之醫治效用

參考《藥物學》可知。

白話文:

原文:

岐伯曰:天地之始,水火金木土,五氣運行,化生萬物,五氣交合,造化有失,故有邪氣,水氣通天而降為雨,火氣通地而生為火,木氣通百木而生為風,金氣通天而生為濕,土氣通地而生為燥。

譯文:

岐伯說:天地形成之初,水、火、金、木、土五氣運行,化生出萬物。五氣互相結合,有時會失衡,這就產生了邪氣。水氣上通於天,降落形成雨;火氣下通於地,燃燒產生火;木氣貫穿萬物,吹動形成風;金氣上通於天,凝聚形成濕氣;土氣下通於地,蒸騰形成燥氣。

10. 蕎麥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

蕎麥

甘寒,降氣寬腸,治腸胃沉積,泄痢帶濁。…脾胃虛寒人,勿服。

由上說觀之,則本藥為冷性緩下藥矣。

白話文:

《本草備要》中關於蕎麥的記載

蕎麥

性質甘寒,能消氣潤腸,治療腸胃積滯,腹瀉帶下有濁物。…脾胃虛寒的人不要服用。

從以上記載來看,這種藥物屬於比較溫和的瀉下類藥物。

11. 青礞石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

礞石

甘鹹,有毒,體重沉墜,色青入肝。製以硝石,則為平肝、下氣、治驚、利痰之聖藥。氣弱脾虛者禁服。

由上說觀之,則本藥為沉降性利水藥(由消化管)矣。

白話文:

礞石

味道甘鹹,有毒,體質沉重下墜,青色藥性歸入肝臟。使用硝石處理後,成為平肝、降氣、治療驚厥、化痰的聖藥。氣虛脾虛的人禁止服用。

由上述說明可以看出,本藥為沉降性利水藥(透過消化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