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8)

回本書目錄

外篇 (18)

1. 刺腰痛篇

人之一身,屈伸俯仰,惟腰是賴,故病則多痛。自足太陽以至奇經別絡等並令腰痛者,或經之所至,或絡之所繫,或脈之所過,世以為盡屬肝腎者誤也。

白話文:

人體的各種活動,例如彎腰、伸展、抬起、放下,主要靠腰部的支撐,因此腰部容易出現疼痛。從足太陽經到奇經別絡,都有可能導致腰痛。可能是經絡經過該部位,或絡脈連接該部位,或脈絡流經該部位。認為所有腰痛都與肝腎有關的說法是錯誤的。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足太陽脈,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別下貫臀,故令人病如是也。按:新校正云:「甲乙經貫臀作貫胂,刺瘧論注亦作貫胂,三部九候論注作貫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郄中,委中也。在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脈,足太陽脈之所入也。

白話文:


膀胱經(足太陽脈)會引起腰痛,蔓延至頸椎、脊椎及背部,就像背負重物一樣。因為膀胱經有分支通往頸部、肩頸、脊椎內側、腰部,還有分支通向臀部,所以病痛會出現這些部位。

針刺膀胱經在膝蓋後方彎曲處(委中穴,也就是郄穴)時會出血,但在春天時可能不會出血。這個穴位是膀胱經氣血流入的地方。

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太陽合腎,腎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無見血也。)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足少陽脈,繞髦際,橫入髀厭中,故令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陽明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入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

白話文:

針灸五分深,停留七次呼吸,灸三壯。太陽穴與腎穴相應,腎在冬主令,春天時腎水衰弱,所以春天不適合放血。少陽穴讓人腰痛,如果用針刺入皮膚,會覺得痠軟而不能低頭和仰頭,也不能回頭看。足少陽經脈,環繞頭部邊緣,橫著進入大腿內側,所以會引起腰痛,如果用針刺入皮膚,會覺得痠軟而不能低頭和仰頭。膽經和足少陽經脈相連,從眼睛外角開始,往上延伸到頭頂,再往下到耳後,沿著頸部,行經手陽明經的前方,到達肩上後,交會在手少陽經的後面。它的分支從眼睛外角往下進入大迎穴,與手少陽經會合在顴骨下面,經過頰車穴,往下經過頸部,會合在缺盆穴。

故不可以顧。按:新校正云:「甲乙經行手陽明之前,作行手少陽之前也。」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成骨謂膝外近下,䯒骨上端,兩起骨相併間,陷容指者也。䯒骨所成柱膝髀骨,故謂之成骨也。少陽合肝,肝王於春,木衰於夏,故無見血也。

白話文:

因此不用再考慮。註解:新校正的版本說:「甲乙經行手陽明之前,應作行手少陽之前。」刺傷少陽而成骨的部位出血,成骨位於膝蓋外側邊緣突出的骨頭,夏天不會見血。(成骨是指膝蓋外側接近下方,腓骨上端,兩個突起骨頭之間相連、可以容納手指的部位。腓骨組成膝蓋和大腿骨,所以稱為成骨。少陽與肝相合,肝臟在春天旺盛,夏天木氣衰弱,所以不會見血。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足陽明脈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又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裡,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故令人腰痛不可顧,顧如有見者。

白話文:

足陽明經會令人腰痛無法回頭看,如果回頭看,就像有東西刺著眼睛。

(註:足陽明經從鼻子中間開始,沿著鼻子外側,進入上排牙牀,再出來包圍嘴巴和嘴脣,往下到承(脖子下方的穴位),再沿着下巴後面往下走,到(耳前兩公分)大迎穴。它的分枝從大迎穴前面,往下到(脖子兩側)人迎穴,沿着喉頭,進入缺盆穴。還有另外一條分枝,從胃的下方開始,沿着腹部內側,到氣街穴與大腿相連接,所以這條經絡會導致腰痛,使得患者不能回頭看,如果回頭看,就會感覺有東西刺著眼睛。)

陽虛,故悲也。)刺陽明於䯒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內經、中誥流注圖經,陽明脈穴俞之所主,此腰痛者,悉刺䯒前三痏,則正三里穴也。陽明合脾,脾王長夏,土衰於秋,故秋無見血。按:新校正云:「甲乙經䯒作骭。」痏音委。)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

白話文:

陽氣虛弱,所以會悲傷。)在陽明經的「骭前三間」穴位刺針,直到出血,讓上下經絡調和,到了秋天就不會再出血。(《內經》、《中誥流注圖經》中記載:陽明經穴俞穴的功效,針對腰痛的人,都可以刺骭前三間穴,也就是正三里穴。陽明經與脾相應,脾在長夏季節最旺盛,到了秋天屬土的脾臟虛弱,所以秋天不會出血。根據《新校正》的註解:「甲乙經中的『骭』字寫作『骭』。」「痏」音同「委」。)足少陰經會導致腰痛,疼痛會蔓延到脊椎內側的肌肉。

(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故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也。按: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脊內廉作脊內痛,太素亦同。此前少足太陰腰痛證,並刺足太陰法,應古脫簡也。」)刺少陰於內踝上二痏,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內經、中誥流注圖經,少陰脈穴俞所主,此腰痛者,當刺內踝上,則正復溜穴也。

白話文:

現代文翻譯:

足少陰脈在股內側後方的肌肉上行,貫通脊椎連接到腎臟。如果足少陰脈不通暢,就會導致腰痛,疼痛沿著脊椎內側延伸。

註釋:

  • 《新校正》指出:「原本應該是『全元起於脊內廉,導致脊內疼痛』,太素經也這樣記載。前面關於足少陰腰痛的證狀和刺足少陰的方法,應該是古文本中遺漏的部分。」
  • 刺針少陰經位於內踝上方兩寸。春天時刺針不要見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不要再刺了。
  • 根據《內經》和《中誥流注圖經》,足少陰經的俞穴主治腰痛。如果有腰痛,應該刺內踝上方,即正復溜穴。

復溜在內踝後上二寸,動脈陷者中。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壯。)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足厥陰脈,自陰股,環陰器,抵少腹。其支別者,與太陰少陽結於腰髁下,挾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故腰痛則中如張弓弩之弦也。如張弦者,言強急之甚。

白話文:

復溜穴

復溜穴位於腳踝內側後方的兩寸處,動脈凹陷的地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口氣的時間,灸五壯。

厥陰經脈

厥陰經脈的循行會讓人出現腰痛,腰部像拉滿了弓弦一樣緊繃。

足厥陰經脈

足厥陰經脈從小腿內側開始,繞過生殖器,抵達小腹部。它的支脈與太陰經脈和少陽經脈在腰椎兩側的第三、第四個骨間的空隙處相交會。這個穴位就是中髎穴和下髎穴。因此,當腰痛的時候,腰部就會像拉滿了弓弦一樣緊繃。這種「張弦」的感覺,表示疼痛十分劇烈。

)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腨踵者,言脈在腨外側下,當足跟也。腨形勢如臥魚之腹,故曰魚腹之外也。循其分肉有血絡累累然,乃刺之。此正當蠡溝穴分,足厥陰之絡,在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者。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按:經言厥陰之脈,注言厥陰之絡,新校正疑是經誤,非也。

白話文:

刺穿厥陰經脈,脈絡位於腳跟外側,足跟內側的「魚腹」之外,沿著脈絡摸索,有疙疙瘩瘩的感覺,就可以刺下去。(「魚腹」指脈絡在腳跟外側偏下方,形狀像臥魚的肚子。)沿著肌肉分佈的地方,如果有血管交錯疙疙瘩瘩的感覺,就可以刺下去。這是「蠡溝穴」的分支,屬於足厥陰經的絡脈,位於內踝上方五寸,與少陽經另有連接。刺入二分深,留針三呼之間,灸三壯。按語:經文提到「厥陰經脈」,註釋卻說「厥陰經絡」,新版校正懷疑經文有誤,但其實並非如此。

蓋脈者統辭,可以兼絡而言,非誤也。)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絡於舌本,故病則善言。風盛則昏冒,故不爽慧也。三刺其處,腰痛乃除。按:新校正云:「經云善言默默然不慧,善言與默默二病難相兼。全元起無善字,於義為允。

白話文:

脈位表述可以總括而言,兼顧脈的循行與絡屬關係,這樣並非錯誤。(厥陰脈循喉嚨後部,向上進入頭後,絡屬舌頭的根部,所以病變時會言語流利。風邪旺盛則昏迷糊塗,所以思緒不清。在這些部位針刺三次,腰痛就可以消除。按:新校正本說:「經文說善於言語,又默默不聰慧,善言和默默這兩種病症難以同時併存。全元起沒有『善』字,意思比較合理。

」今改從之。「又甲乙經厥陰之脈不絡舌本,王氏於素問中五處引注,而注厥論與刺熱論及此三篇皆云絡舌本,注風論痹論二篇不言絡舌本,蓋王氏亦疑而兩言之也。」)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解脈,散行脈也,言不合而別行也。此足太陽之經,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循肩髆,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下入膕中,故病斯候也。又其支別者,從髆內別下貫胂,循髀外後廉而下,合於膕中。

白話文:

我現在修改為依循王冰的說法。而且,甲乙經的《厥陰之脈》中提到該經脈不連結舌頭根部,王冰在《素問》中的五處引用註解時,注釋《厥論》與《刺熱論》以及此三篇都說它連結舌頭根部,在注釋《風論》與《痹論》兩篇時則沒有提到連結舌頭根部,可見王冰也有所懷疑,所以才會有兩種說法。

「解脈」會導致腰痛,疼痛會蔓延至肩膀,眼睛昏沉,偶爾會尿失禁。(「解脈」是散佈的經脈,表示不合於正經而單獨行止。這是足太陽經脈,起於眼眶內側,上行至額頭交會於頭頂,再向上循行至肩部與後腦,夾緊脊椎骨到達腰部,深入循行脊椎,連結腎臟,屬於膀胱經,向下進入小腿後側,所以會有這些症狀。此外,它的分支從後腦內部單獨向下貫穿肌肉,循行大腿外側後緣向下,與小腿後側相交匯。

兩脈如繩之解股,故名解脈也。)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膝後兩旁大筋雙上股之後,兩筋之間,橫文之處,努肉高起,則郄中之分也。古中誥以膕中為太陽之郄。當取郄外廉有血絡橫見,迢然紫黑而盛滿者,乃刺之,當見黑血,必候其血色變赤乃止,血不變赤,極而瀉之,必行血色變赤乃止,此太陽中經之為腰痛也。)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

白話文:

兩條筋就像解開的繩子,所以稱為解脈。)刺解脈在膝蓋後方肌肉分開的交會處,在交會處外側的橫紋上放血,直到血色變深才停止。(膝蓋後方兩側的大筋向上延伸到大腿後方,兩筋之間橫紋的地方,用力抬高肌肉就會隆起,這個地方就是交會處。古代醫家認為,膕中是太陽經的交會處。應取交會處外側有明顯血脈橫向分佈,且呈現紫黑色且充盈的地方刺入,應看到黑色血液,必須等到它的血色轉為紅色才停止放血。如果血色沒有轉紅,就放血到極限,一定要等到血色轉紅才停止,這是太陽中經引發腰痛的緣故。)解脈會讓人腰痛如被腰帶拉扯,常出現像腰折一樣的狀態,且容易恐懼。

(足太陽之別脈,自肩而別下循背脊,至腰而橫入髀外後廉,而下合膕中,故若引帶如折腰之狀。按:新校正云:「甲乙經如引帶作如裂,善恐作善怒也。」)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郄中則委中穴,足太陽合也,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脈。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脈絡,從肩部向下,沿著背脊走到腰部,然後橫向進入大腿後外側,再向下與膝後窩中部的動脈相會。所以,這種脈絡就像一條腰帶,讓身體看起來像彎腰的樣子。

註:新校正版本說:「『甲乙經』把『如引帶』寫作『如裂』,而『善恐』寫作『善怒』。」

刺解脈在動脈交會處形成結節,如果刺入這個結節,會射出黑色的血液,然後只看到鮮紅色的血液。(這裡的「郄中」指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也就是膝蓋後方彎曲的地方,動脈位於膝後窩中部。)

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此經刺法也。今則取其結絡大如黍米者,當黑血箭射而出,見血變赤,然可止也。按:新校正云:「全元起云:有兩解脈,病源各異,恐誤,未詳。」)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足少陽之別絡也,並足少陽經上行,去足外踝上五寸,乃別走厥陰,並經下絡足跗,故曰同陰脈也。怫,怒也,言腫如嗔怒也。

白話文:

針刺入皮下五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艾灸三壯,這是經典的針刺方法。如今我們採用這種方法,取穴結絡處大如黍米粒大小的結節,當針尖刺入時,會將黑色的血液射出,看到血液變成紅色,就可以停止針刺。

註解:據《新校正》記載:全元起說:「有兩條相解的經脈,病因不同,可能錯誤,尚不清楚。」

同陰脈會導致腰痛,疼痛感就像小錘子打在腰部中間,同時伴有腫脹。同陰脈是足少陽經的支脈,與足少陽經一起向上行,在距足外踝上方五寸處,再分流至厥陰經,並與該經一起下行絡至足跗,因此稱為同陰脈。怫,意為發怒,這裡形容腫脹的樣子像發怒時一樣。

(按:新校正云:「太素小錘作小針。」)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痏。(絕骨之端如前三分,陽輔穴也,足少陽脈所行。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陽維起於陽,則太陽之所生,奇經八脈,此其一也。)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

白話文:

新校正的版本說:「太素小錘就是小針。」刺的是和陰經同行的脈絡,位於外腳踝上方絕骨的末端,治療三種腫塊。(絕骨的末端如同前面的三分之一處,就是陽輔穴,是足少陽經循行的部位。刺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陽維經的脈絡會導致腰痛,疼痛發作時會忽然腫脹。(陽維經起源於陽經,因此是太陽經的源頭,奇經八脈中的一條。)刺陽維經的脈絡,脈絡與太陽經交會在足部內側,距離地面一尺左右。

(太陽所生,與正經並行而上,至腨下復與太陽合而上也。腨下去地一尺,是則承光穴,在銳腨腸下肉分間,陷者中。刺七分,灸五壯。以其取腨腸下肉分間,故云合腨下間。按:新校正云:「穴之所在,乃承山,非承光也。山字誤為光。」)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

白話文:

督脈從腰下生出,和足太陽經脈同時穿行並向頭部運行,到胸中又與任脈會合後,再往上走。

胸中到第 6 肋骨下緣一寸處,就是承光穴,位於兩塊胸骨中間陷下之處。

針刺深度為 7 釐米,艾灸 5 次。

說「承光穴在兩塊胸骨中間陷下之處」,是因為承光穴將兩塊胸骨相連。

註:「新校正經」說承光穴就是承山穴,不是承光穴。「山」字錯寫成「光」字。

衡脈主治腰痛,表現為腰部疼痛不能彎腰俯身向前或向後仰,仰身則恐懼摔倒。

腰痛由舉重物傷腰而致,造成經脈不通,瘀血流注於脈道引起腰痛。

(衡:橫也,謂太陽之外絡自腰中橫入髀外後廉而下與中經合於膕中者。今舉重傷腰,則橫絡絕,中經獨盛,故腰痛不可以俯仰矣。一經作沖絕之脈,傳寫魚魯之誤也。若是衝脈,中誥不應取太陽脈委陽、殷門之穴也。)刺之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

白話文:

橫絡:指太陽經之外,從腰部橫向進入大腿外側後緣,再向下與中經在膕中相交。如今舉重傷腰,橫絡就會斷絕,中經氣血獨旺,因此腰部疼痛,無法俯仰。

刺穴位置的「一經」是用以描述沖脈被切斷,是傳抄時魚目混珠的錯誤。如果是沖脈的話,治療腰痛不應該取太陽經的委陽、殷門穴位。

刺穴位置在郄陽穴和筋之間,向上幾寸就是衡居穴,可以治療兩種腰部的疾病,刺血而出。

(橫居二穴,謂委陽、殷門,平視橫相當也。郄陽謂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筋之間謂膝後膕中兩筋之間,殷門穴也。二穴各去臀下橫文六寸,故曰上郄數寸也。委陽刺七分,留五呼,灸三壯。殷門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故曰衡居為二痏。按:新校正云:「詳王氏雲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按甲乙經委陽在浮郄穴下一寸,不得言上側也。」)會陰之脈令人腰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

白話文:

委陽穴和殷門穴兩個穴位的位置呈橫向並排,平視時大小相當。郄陽穴位於委陽穴上方的側邊,與浮郄穴相鄰。筋之間指膝蓋後方膕窩處兩條筋的之間,即殷門穴。這兩個穴位都距離臀部下方的橫紋六寸,因此稱作「上郄數寸」。委陽穴刺入七分,留針五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殷門穴刺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所以稱之為「衡居為二痏」。

注釋:

新校正雲:「詳王氏雲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按甲乙經委陽在浮郄穴下一寸,不得言上側也。」這是指王氏的說法,認為浮郄穴上側是委陽穴,然而根據甲乙經的記載,委陽穴在浮郄穴下方一寸,因此不能說浮郄穴上側是委陽穴。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

會陰部的經絡受阻會導致腰痛,上半身像水波一樣出汗,汗水乾了後會讓人想喝水,喝了水後又想走動。

(足太陽之中經也。其脈循腰,下會於後陰,故曰會陰之脈。其經自腰下行至足,今陽氣大盛故痛,上漯漯然汗出。汗液既出,則腎燥陰虛,故汗乾令人慾飲水以救腎也。水入腹已,腎氣復生,陰氣流行,太陽又盛,故飲水已又欲走也。按:漯,他合切,汗出貌。)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蹺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經脈循著腰部,向下交會於後陰部,所以稱之為會陰脈。此經脈從腰部向下循行至足部,此時陽氣旺盛,所以疼痛,並伴隨著大量的汗水。汗液排出後,腎臟燥熱,陰液不足,所以汗液乾涸讓人感覺口渴想喝水以滋養腎臟。水進入腹中後,腎氣復蘇,陰氣運行,陽氣又旺盛,所以喝完水後又想活動。)刺直陽膀胱經脈的上三痏穴,在委中穴上、承筋穴下五寸處橫向循行,根據具體情況取其氣血較旺盛者出血。

(直陽之脈,則太陽之脈,挾脊下行貫臀,下至膕中,下循腨,過外踝之後,條直而行者,故曰直陽之脈也。蹺為陽蹺所生申脈穴,在外踝下也。郄下則膕下也。言此刺處在膕下五寸,上承郄中之穴,下當申脈之位,是謂承筋穴,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陽脈氣所發。禁不可刺,灸三壯。

白話文:

直陽經脈,即太陽經脈,從頭頂開始,沿著人體外側向下運行,直到小腿後側的膕中。然後沿著小腿內側下行,經過外踝的後方,直線向下,故稱直陽經脈。

外踝下稱膕下。此處說明針刺的部位在膕下五寸,向上與膕中的穴位相承接,向下與申脈穴的位置相對應。這就是承筋穴,位於小腿內側中央凹陷處,是太陽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

承筋穴不可針刺,否則會引起三個月的疼痛。

今云刺者,謂刺其血絡之盛滿者也。兩腨皆有太陽經氣下行,當視兩腨中央有血絡盛滿者乃刺出之,故曰視其盛者出血。按:新校正云:「詳上云會陰之脈令人腰痛,此云刺直陽之脈者,詳此直陽之脈即會陰之脈也,文變而事不殊。又承筋穴注云腨中央如外,甲乙經及骨空論注無如外字。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刺」,是指針刺血脈中氣血過於旺盛的地方。兩腨都有太陽經氣流過,應觀察兩腨的正中央是否有氣血旺盛的地方,然後針刺放血。所以說「觀察其氣血旺盛處而放血」。

注:新校正的版本說:「在上文中有提到會陰穴的經脈會導致腰痛,這裡提到刺直陽穴的經脈,仔細看,直陽穴的經脈就是會陰穴的經脈,文字上有所變化,但所指的部位是相同的。另外,承筋穴的注釋中說腨的正中央是外側,甲乙經以及骨空論的注釋中沒有「外側」這個字。

」)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是陰維之脈也,去內踝上五寸腨分中,並少陰經而上也。少陰之脈前,則陰維脈所行也。足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甚則悲以恐也。恐者生於腎,悲者生於心。

白話文:

飛陽經絡不通會導致腰部疼痛,疼痛劇烈時會伴隨暴躁情緒,嚴重時會出現悲傷恐懼的情緒。(飛陽經絡屬於陰維經絡,從腳踝內側向上五寸的位置,沿著小腿內側靠近少陰經的位置運行。少陰經位於陰維經絡的前面,是陰維經絡行經的部位。足少陰經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靠近舌根。少陰經的分支從肺部出來,連接著心臟,分佈於胸腔內。因此,腰痛劇烈時會出現悲傷恐懼的情緒。恐懼感源於腎臟,悲傷感源於心臟。)

按:悲為肺志,注謂生於心,誤矣。)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按:甲乙經作二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內踝後上五寸,復溜穴,少陰脈所行,刺三分。內踝之後,築賓穴,陰維之郄,刺三分,灸五壯。少陰之前,陰維之會,以三脈會在此穴位分也。刺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註解:悲傷是肺部的情志,注釋中說悲傷生於心臟,這是不正確的。

飛陽穴 位於內腳踝上方 5 寸(按:甲乙經中說是 2 寸)的位置,位於少陰經脈的前面,與陰維經脈相交會。

復溜穴 位於內腳踝的後上方 5 寸的位置,是少陰經脈循行的穴位,針刺深度為 3 釐。

築賓穴 位於內腳踝的前面,是陰維經脈的郄穴,針刺深度為 3 釐,艾灸 5 壯。

少陰經脈與陰維經脈的會穴 位於少陰經脈的前面,由於有 3 條經脈會合,所以針刺深度為 3 釐,艾灸 5 壯。

今中誥經文正同此法。按:甲乙經足太陽之絡別走少陰者,名曰飛揚,在外踝上七寸。又云築賓陰維之郄,在內踝上踹分中。復溜穴在內踝上二寸。今此經注都與甲乙經不合者,疑經注中五寸字當作二寸,則素問與甲乙相應矣。)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

白話文:

現在的《中誥經》記載的方法和這個方法相同。根據《甲乙經》記載:足太陽經絡別走入少陰經的穴位,叫做「飛揚」,位於外踝上七寸。又說築賓陰維經絡的郄穴,位於內踝上外側中點處。復溜穴位於內踝上二寸。而現在這部經書的註解與《甲乙經》所記不符,我懷疑經書註解中「五寸」應為「二寸」,這樣才能與《素問》和《甲乙經》相符。昌陽經脈不通,會讓人腰痛,疼痛蔓延到胸部,眼睛呆滯,嚴重時會導致身體蜷曲,舌頭捲曲無法說話。

(陰蹺脈也。陰蹺者,足少陰之別也,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而循腹上入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內廉,屬目內眥,會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故腰痛之狀如此。)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內筋謂大筋之前分肉也。

白話文:

因為病人在夾板後腳踝上方(跟腱上)有傷口(潰瘍)。(因此)移除夾板後腳踝上有傷口(潰瘍)。(移除夾板前

太陰後,大筋前,即陰蹺之郄,交信穴也。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之間,陷者之中。刺四分,留五呼,灸三壯。)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散脈,足太陰之別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脈循股內,入腹中,與少陰少陽結於腰髁下骨空中,故病則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乃遺溲也。)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為三痏。

白話文:

太陰經在下,大筋在前,這是陰蹺穴的支脈,也是交信穴。位於內踝上兩寸,少陰經在前,太陰經在後,筋骨之間,凹陷處。針刺四分,留針五呼,艾灸三壯。

散脈會讓人腰痛發燒,發燒嚴重會產生煩躁,腰部以下感覺好像有一根橫木,嚴重時會小便失禁。(散脈是足太陰經的分支,向上分散行走,因此得名。它的脈絡沿着股內側行進,進入腹中,與少陰經、少陽經在腰後骨頭間的空腔中交會,所以發病時會有腰部以下感覺好像有一根橫木,嚴重時會小便失禁。)

針刺散脈的位置在膝蓋前部骨肉分界處,與外側的束脈相連,有三個穴位。

(謂膝前內側也。骨肉分謂膝內輔骨之下,下廉腨肉之兩間也。絡外廉則太陰之絡,色青而見者也。輔骨之下,後有大筋擷束膝䯒之骨,令其連屬,取此筋骨系束之處脈以去其病,是曰地機,三刺而已,故曰束脈為之三痏也。)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束急。(肉裡之脈,少陽所生,則陽維之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膝蓋前內側。骨肉分界是指膝蓋內側小腿骨下方,連接大腿肌肉的部位。外側有太陰經的絡脈,顏色青黑而明顯。小腿骨下方後方有一條大筋,將膝蓋骨頭綁在一起,使其連接。取這條筋骨連接處的脈絡來治療疾病,就是「地機」,只要刺三下就行了,所以稱為「束脈三痏」。

人體內部肌肉的脈絡如果發炎會導致腰痛,這時不能咳嗽,因為咳嗽會讓筋脈緊繃。(內部肌肉脈絡由少陽經產生,也即是陽維經的脈氣流動所致。)

里,里也。)刺肉裡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分肉主之。一經云少陽絕骨之前,傳寫誤也。絕骨之前,足少陽脈所行,絕骨之後,陽維脈所過,故指曰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也。分肉穴,在足外踝直上絕骨之端如後二分,筋肉分間,陽維脈氣所發。刺五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在陽明經脈的循行區域外,在少陽經脈絕骨穴之後,位於肌膚與骨骼的分界處。歸屬分肉穴。古籍中記載的少陽絕骨穴有誤,絕骨穴應是足少陽經脈循行的位置,絕骨穴之後纔是陽維脈循行的位置,因此文中所說的「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是指絕骨穴之後,陽維脈循行的位置。分肉穴位於足外踝直上絕骨頂端後方二寸的位置,在筋肉的分界處,是陽維脈氣發出之處。針刺五分,留針十次呼吸,隔三次呼氣出針。

(按:新校正云:「分肉之穴,甲乙經不見,與氣穴注兩出而分寸不同。氣穴注二分作三分,五分作三分,十呼作七呼。」)腰痛挾脊而痛至頭,𠘧𠘧然,目䀮䀮然欲僵仆,刺足太陰郄中出血。(郄中,委中。按:新校正云:「太素作頭沉沉然。」,𠘧音殊,鳥短羽也。)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足少陰,刺郄中出血。(此法玄妙,中誥不同,莫可窺測,當用知其應不爾,皆應先去血絡乃調之也。

白話文:

對照古書,發現「分肉之穴」在甲乙經中沒有記載,與「氣穴注」中記載的兩者分寸不同。「氣穴注」中把三分二分為三分,五分三分為三分,十呼分為七呼。

腰痛伴有脊柱痛,一直延伸到頭部,頭暈眼花,將要昏倒的樣子,用針刺足太陰穴(即委中穴)放血。(「郄中」即「委中」)

腰痛伴有上寒,刺足太陽和陽明穴;上熱,刺足厥陰穴;不能俯仰,刺足少陽穴;中熱伴有喘息,刺足少陰穴,放血治療。(此法奧妙難懂,具體用穴因人而異,難以推測。醫生應根據患者的應症情況施針,但都要先放血再調理。

)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上寒,陰市主之。陰市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不可顧,三里主之。三里在膝下三寸,䯒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脈之所入也。刺一寸,留七呼,灸三壯。)上熱,刺足太陰;(地機主之。

白話文:

腰痛(上寒)

  • 避免顧及腰部。
  • 針灸足陽明經(陰市穴:位於膝蓋上方三寸,小腿肌肉凹陷處,為足陽明經氣發源處)。
  • 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深呼吸,灸三壯。
  • 避免顧及腰部。
  • 針灸足陽明經(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小腿外側肌肉分界處,為足陽明經氣進入處)。
  • 針刺深度一寸,留針七次深呼吸,灸三壯。

腰痛(上熱)

  • 針灸足太陰經(地機穴)。

地機在膝下五寸,足太陰之郄也。刺三分,灸三壯。)中熱而喘,刺足少陰。(湧泉、大鐘悉主之。湧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陰脈之所出。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大鐘在足跟後沖中動脈,足少陰之絡。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壯。按:新校正云:「刺瘧注大鐘在內踝後沖中,水穴論注在內踝後,此注在跟後沖中動脈,三注不同。甲乙經亦云跟後沖中,當從甲乙經為正。

白話文:

地機穴位於膝蓋下五寸處,是足太陰脾經的郄穴。(針灸深度三分,艾灸三壯。)中熱而喘時,刺足少陰腎經。(湧泉穴和大鐘穴都能治療。湧泉穴在足心中央凹陷處,屈足卷趾時,出現凹陷的地方,是足少陰腎經脈絡的出脈孔。針灸深度三分,留針三呼,艾灸三壯。大鐘穴在腳後跟後面,沖中動脈處,是足少陰腎經的絡穴。針灸深度二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備註:新校正版本說:「刺瘧注說大鐘穴在內踝後面的沖中穴,《水穴論》註說在內踝後,而本註說在腳後跟沖中動脈處,三種說法不一致。《甲乙經》也說在大鐘穴,應該是跟甲乙經的說法為正。

」)大便難,刺足少陰。(湧泉主之。)少腹滿,刺足厥陰。(太衝主之。在足大趾本節後內間二寸,陷者中,動脈應手,足厥陰脈之所注也。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壯。)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崑崙悉主之。不可舉,申脈、僕參悉主之。

白話文:

**大便困難:**針灸足少陰經(湧泉穴為主穴)。

小腹部脹滿: 針灸足厥陰經(太衝穴為主穴)。(太衝穴位於大腳趾根部的後內側,兩寸深,壓下去有凹陷感,動脈跳動明顯,是足厥陰經氣血匯聚的地方。針灸深度三分,留針十次呼吸的時間,再灸三壯。)

像骨頭折斷一樣,無法彎腰扭頭或舉手: 針灸足太陽經。(像骨頭折斷一樣,束骨穴為主穴。無法彎腰扭頭,京骨穴和崑崙穴為主穴。無法舉手,申脈穴和僕參穴為主穴。)

束骨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者中,足太陽脈之所注也。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脈之所過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者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脈之所行也。刺五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束骨位於小腳趾外側的第二個關節後方,在紅白交際處凹陷的地方,是足太陽經脈經過的地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息,灸三炷香。

京骨 位於腳外側的大骨下方,在紅白交際處凹陷的地方,按壓可以找到,是足太陽經脈經過的地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息,灸三炷香。

崑崙 位於腳踝外側,跟骨上方,在凹陷的地方,用手指按壓可以感覺到細細的脈搏跳動,是足太陽經脈經過的地方。針刺深度五分,留針十息,灸三炷香。

申脈在外踝下五分,容爪甲,陽蹺之所生也。刺六分,留十呼,灸三壯。僕參在跟骨下陷者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陽蹺二脈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按:新校正云:「甲乙經申脈在外踝下陷者中,無五分字,刺入六分作三分,留十呼作六呼,氣穴注作七呼。僕參留七呼,甲乙經作六呼。

白話文:

申脈

位置:在腳踝骨外側下方 0.5 寸處,能塞進指甲大小。是陽蹺脈發源的地方。

針灸法:刺入深度 0.6 寸,留針 10 次呼吸時間,艾灸 3 壯。

僕參穴

位置:位於足跟骨下方凹陷處,有一條細脈,用手觸摸會感到跳動,是足太陽經和陽蹺脈的交會穴位。

針灸法:刺入深度 0.3 寸,留針 7 次呼吸時間,艾灸 3 壯。

注釋:

  • 「甲乙經」中對於「申脈」位置的描述沒有「五分」字樣。
  • 「甲乙經」中對於「申脈」的針刺深度為 0.3 寸,留針 6 次呼吸時間。
  • 「氣穴注」中對於「僕參穴」留針時間的記載為 7 次呼吸時間,而「甲乙經」中記載為 6 次呼吸時間。

」)引脊內廉,刺足少陰。(復溜主之。取同飛陽。注從腰痛上寒不可顧至此件,經語,除注,併合朱書。按: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經並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並無,乃王氏所添也。今注云從腰痛上寒至併合朱書十九字,疑非王氏語,蓋後人之所加也。」)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

白話文:

腰痛向上延伸到脊椎內側,刺足少陰經(復溜穴主治)。(取穴同飛陽穴。注意:從「腰痛向上寒不可顧至此件」到「併合朱書」這段經文句中,除了「注意」二字,其餘部分均為後人所加。)腰痛向上延伸到少腹,不能仰身。

(按:新校正云:「甲乙經作不可以俯仰。」)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為痏數,髮針立已。此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也。控,通引也。䏚謂季脅下之空軟處也。腰尻交者,謂踝下尻骨兩旁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為八髎骨也。此腰痛取腰踝下第四髎,即下髎穴也。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脈,左右交結於中,故曰腰尻交也。

白話文:

(注:新校正的版本寫作「不可俯仰」)針對腰部和臀部交界處的疼痛,在膝蓋上方的兩個凹陷處取穴。根據月亮盈虧週期來計算發作的次數,用髮針刺入即可痊癒。這是邪氣侵犯足太陰的經絡所致。

「控」指貫通引導。「䏚」指季脅(肋骨下方)以下柔軟的部位。腰部和臀部交界處的疼痛,是指腳踝以下臀部骨頭兩側的四個空洞,左右一共八個穴位,俗稱「八髎骨」。

針對腰痛,取腰部和踝部以下的第四個凹陷處,也就是「下髎穴」。足太陰、厥陰、少陽三條經脈左右交會於此,所以稱之為「腰尻交」。

兩踝胂,謂兩髁下堅起肉也。胂上,非胂之上巔,正當刺胂肉矣,直刺胂上,即胂上也。何者?胂之上巔,別有中膂內俞、白環俞,雖並主腰痛,考其形證,經不相應矣。踝骨,即腰脊兩旁起骨也。挾脊兩旁腰髁之下,各有胂隴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後,內承其髁,故曰兩髁胂也。

白話文:

小腿外側腳踝骨下方的隆起部位,叫作「胂」。「胂上」穴位,並不是指胂的最高點,而是位於胂肉的正上方。直接刺入胂上穴,也就是刺入胂肉之中。

為什麼要這樣區分?因為胂的最高點,還有另外兩個穴位:「中膂內俞」和「白環俞」。雖然這兩個穴位都對腰痛有治療作用,但從具體的症狀和經脈循行來看,它們與胂穴並不相同。

「踝骨」,是指腰椎兩側突出的骨頭。在脊椎兩旁,腰椎突起部位的下方,各有胂肉隆起,並斜插入突起骨頭的後方,從內部支撐著突起骨頭。所以,我們把這兩個隆起的部位稱為「兩髁胂」。

下承髁胂肉,左右兩胂,各有四骨空,故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上髎當髁骨下陷者中,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四空悉主腰痛,惟下髎所主,文與經同,即太陰厥陰少陽所結者也。刺二寸,留十呼,灸三壯。以月生死為痏數者,月初向圓為月生,月半向空為月死;死月刺少,生月刺多。

白話文:

髁骨下方的肌肉,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凹陷,裡面有四個骨空,稱為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上髎位於髁骨下方凹陷的中央,其餘三髎稍微偏斜向下,按壓時有凹陷即可確認。這四個骨空都與腰痛有關,但下髎特別與太陰經、厥陰經和少陽經的交會點有關。若有腰痛,可針刺二寸,留針十次呼吸時間,灸三壯。針灸時,應根據月圓和月缺的現象來決定治療次數,月初月圓為月生,月半月缺為月死;死月時針刺次數較少,生月時針刺次數較多。

繆刺論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其痏數多少,如此即知也。左取右,右取左。(痛在左,針取右;痛在右,針取左。所以然者,以其脈左右交結於尻骨之中故也。按:新校正云:「詳此腰痛引少腹一節,與繆刺論重。

白話文:

《繆刺論》中寫道:「滿月開始,每天增加一個痏,到十五日達到十五個痏,十六日開始,每天減少一個痏。」這樣就能知道痏的數目。

疼痛在左側,針灸取穴在右側;疼痛在右側,針灸取穴在左側。(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左右脈絡在尻骨中交叉連接。)

注意:新校正的版本中說:「詳查這一段關於腰痛引少腹的內容,與《繆刺論》重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