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醫學讀書記》~ 續記 (2)

回本書目錄

續記 (2)

1.

瘧之病,熱氣舍於營,寒氣居於衛。寒居於衛,則束其營之熱,不得外越;熱舍於營,則阻其衛之寒,不得內乘。氣相抑而適相持,是以傷寒易變,而瘧病不遷也。瘧邪不能自發,必得人之正氣而後發,故曰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白話文:

瘧疾的病因是熱氣停滯在營氣中,寒氣停滯在衛氣中。寒氣停滯在衛氣中,就會包裹住營氣中的熱氣,使其無法向外擴散;熱氣停滯在營氣中,就會阻擋衛氣中的寒氣,使其無法向內侵襲。氣息互相壓制,又互相維持平衡,所以傷寒容易轉變,但瘧疾不會遷延不愈。瘧疾的邪氣不能自行發作,必須得到人體的正氣才會發作,所以說衛氣所在的地方,與邪氣相結合就會發病。

瘧邪外不在皮膚,內不在臟腑,是以汗之而不從外泄,下之而不從里出也。

風氣常在,瘧有時而休。常在者,其氣舒;蓄而作者,其氣暴,故工不能治其已發也。

瘧發已而邪遞淺者,其作日蚤;發已而復伏愈深者,其作日晏。日蚤者易已,日晏者難已。其始晏而終蚤者,邪氣下行極而之上也。是以瘧病欲愈,一日反二三發,其邪愈淺,輒與衛氣相簿故也。

白話文:

瘧疾發作減緩的,通常在清晨時發作;發作後又再次沉寂的,通常在下午時發作。清晨發作的比較容易痊癒,下午發作的比較難痊癒。一開始下午發作,後來變成清晨發作的,這是因為邪氣下降到極點而上升的緣故。所以瘧疾要痊癒,通常會有幾天出現一兩次反覆發作的情況,這是因為邪氣越來越淺,與衛氣交爭所致。

瘧之為病,邪正分爭,往來不已,有戰之義也。治之必先助其正氣,或急去其邪氣。蓋正旺則邪自解,邪去則正亦安也。今有人體虛患瘧,不數日而作漸晏,勢漸衰,神氣反昏而不可救,非正虛而邪陷之故歟?

白話文:

瘧疾這種疾病,是正氣和邪氣相爭的結果,不斷交替發作,就像戰爭一樣。治療的時候,必須先幫助正氣強盛,或者儘快去除邪氣。因為正氣強盛了,邪氣自然就會消失;邪氣消除了,正氣也會安定。現在有些人身體虛弱得了瘧疾,沒過幾天病情就慢慢延緩,身體逐漸衰弱,精神恍惚到無法救治的地步,難道不是正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的緣故嗎?

2. 陰陽交

陰陽交之病,古有其名,而無能抉其義者。愚謂「交」非交通之謂,乃錯亂之謂也。陰陽錯亂,而不可復理,攻其陰則陽捍之不得入,攻其陽則陰持之不得通,故曰交者死也。郭白雲所謂即是兩感之病,蓋從汗出而熱不退處悟入。然兩感究竟是陰陽齊病,而非陰陽交病,是以與先表后里,或表裡並治之法,以其未嘗混合為一也。

白話文:

有關陰陽交錯的疾病,古籍中有記載名稱,但無人能清楚說明其意思。我認為「交」不是交通的意思,而是錯亂的意思。陰陽錯亂無法恢復正常,治療陰性則陽性會防衛而無法進入,治療陽性則陰性會阻擋而無法流通,所以交錯就會死亡。郭白雲所說的「兩感」之病,指的是從出汗但熱氣不退的情況中悟出的。然而,「兩感」其實是陰陽同時發病,而不是陰陽交錯發病,因此與先治療外表(表)再治療內部(裏),或同時治療表和裏不同,因為陰陽從未混為一體。

3. 崩中下血

婦人崩中下血,多因濕熱傷脾胃而致。蓋脾統血,傷則失守也。醫者不知其脾濕,而但與固脫之劑,血雖止而濕轉郁矣。是以崩中之後,多成脹滿、黃病,醫多不能識此。

白話文:

女性月經崩漏出血過多,通常是由於濕熱損傷脾胃所致。因為脾臟主宰血液,受傷後就會失守。醫生如果不知道是脾臟濕熱,只用止血的藥物,雖然可以暫時止血,但濕熱之氣就會更加鬱結。因此,崩漏後很多會出現腹脹、黃疸等症狀,而許多醫生都無法識別這種情況。

4. 耳聾治肺鼻塞治心

古云:耳聾治肺,肺主聲;鼻塞治心,心主臭。愚謂耳聾治肺者,自是肺經風熱、痰涎閉郁之症。肺之絡會於耳中,其氣不通,故令耳聾,故宜治其肺,使氣行則聾愈。夫聲從外入,非無聲也,有聲而不能入也,而謂肺主聲何哉?其鼻塞治心者,經云: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治心者,蓋以利鼻,豈曰致臭哉?

白話文:

古人說:耳聾要治療肺,因為肺主管聲音;鼻塞要治療心,因為心主管氣味。

不過,我認為耳聾治療肺是因為肺經有風熱、痰液阻塞的症狀。肺經絡與耳朵相連,如果肺經氣血不通暢,就會導致耳聾,所以要治療肺,讓氣血運行通暢,耳聾才能痊癒。聲音從外界傳入,並非沒有聲音,而是有聲音但無法傳入,所以說肺主管聲音並不正確。

至於鼻塞治療心,經典上說:心肺有疾病,會導致鼻子不通氣。治療心,目的是要疏通鼻子,怎麼會是因為讓鼻子發出氣味呢?

5. 噎膈反胃之辨

噎膈、反胃,自是二病,世醫每連稱而並舉之者,丹溪實作之俑也。丹溪曰: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是以噎膈分上、下二病,而以反胃屬之膈,殊欠分明。愚謂噎膈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則並不反矣。

白話文:

噎膈和反胃,本來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世上的醫家常常把它們連在一起說,這其實是從丹溪開始的錯誤。丹溪說:噎症的阻塞在上面,靠近咽喉,可以吞嚥水液,但難以下嚥食物,即使勉強吞下也不會很多;膈症的阻塞在下面,靠近胃部,食物可以下嚥,但是過了一會兒又會吐出來,這叫做膈症,也可以叫做反胃。所以丹溪將噎症和膈症分為上下兩種疾病,而把反胃歸屬於膈症,這樣就顯得不太清楚了。我認為噎膈之所以會反胃,是因為食物噎住無法下嚥,所以才會反流出來;如果沒有噎住,就不會反胃了。

其反胃之病,則全不噎食,或遲或速,自然吐出,與膈病何相干哉?二者病本不同,治法亦異,不可不辨!

6. 瀉痢不同

痢與泄瀉,其病不同,其治亦異。泄瀉多起寒濕,寒則宜溫,濕則宜燥也;痢病多成濕熱,熱則宜清,濕則宜得也。雖泄瀉亦有熱症,然畢竟寒多於熱;痢病亦有寒症,然畢竟熱多於寒。是以泄瀉經久,必傷胃陽,而腫脹、喘滿之變生;痢病經久,必損其陰,而虛煩、痿廢之疾起。痢病兜澀太早,濕熱流注,多成痛痹;泄瀉疏利或過,中虛不復,多作脾勞。

白話文:

腹瀉和痢疾雖然都是腹瀉,但它們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腹瀉大多是因為寒濕引起,寒症用溫補,濕症用祛濕。痢疾大多是因為濕熱引起,熱症用清熱,濕症用利尿。雖然腹瀉也有熱證,但畢竟寒證更多;痢疾也有寒證,但畢竟熱證更多。因此,腹瀉時間久了,必定會損傷胃氣,從而出現腹脹、喘息等症狀;痢疾時間久了,必定會損傷陰氣,從而出現虛弱、消瘦等疾病。痢疾如果收斂得太早,濕熱無法排出,容易形成疼痛性關節炎;腹瀉如果瀉得太厲害,導致脾虛無法恢復,容易患上脾虛證。

此予所親歷,非臆說也。或曰:熱則清而寒則溫是已,均是濕也,或從利,或從燥,何歟?曰:寒濕者,寒從濕生,故宜苦溫燥其中;濕熱者,濕從熱化,故宜甘淡利其下。且燥性多熱,利藥多寒,便利則熱亦自去,中溫則寒與俱消。寒濕必本中虛,不可更行滲利,濕熱鬱多成毒,不宜益以溫燥也。

白話文:

我親自治療過這樣的案例,不是空口說白話。有人說:感到虛熱時就要清熱,感到虛寒時就要溫補,都是因為體內有濕氣,(治療時)有的採取利濕的辦法,有的採取燥濕的辦法,這是為什麼呢?我說:寒濕證的寒氣是從濕氣中產生的,所以宜用苦溫燥藥,把身體的濕氣和寒氣都去掉。濕熱證的濕氣是由熱氣轉化而來的,所以要用甘淡利藥,把濕熱排到體外。而且燥性藥物大多溫熱,利濕藥物大多寒涼,利濕後虛熱也就自然消除了,溫補後既能祛寒又能除濕。寒濕證的根本原因是中氣虛弱,不能再用利濕的辦法,濕熱證瘀積形成毒氣較多,也不宜再用溫燥的辦法治療。

7. 溫病風溫溫疫濕溫溫毒溫瘧之異

溫病者,冬月伏寒化熱,至春而發,所謂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者是也。風溫者,溫病而兼新風,發汗已則風氣去,而溫氣發,故身灼熱也。溫疫者,溫氣盛而成癘也。濕溫者,溫氣而兼濕邪,濕能生溫,溫亦生濕也。溫毒者,溫氣發而不能遽散,怫鬱成毒,猶傷寒之有陽毒、陰毒也。

白話文:

溫病:在冬天潛伏的寒邪化為熱邪,到了春天就發作,這是因為春天陽氣生發,而冬天潛藏的寒邪被激發所致。

風溫:溫病合併風邪,發汗後風邪離去,而溫熱之氣發作,所以身體才會灼熱。

溫疫:溫熱之氣盛行而形成疫病。

濕溫:溫熱之氣合併濕邪,濕邪能生溫,溫熱之氣也能生濕。

溫毒:溫熱之氣發作而不能迅速散去,積鬱成毒,就像傷寒中的陽毒、陰毒一樣。

溫瘧者,溫病系在少陽,時作時止,乍進乍退者也。春溫之症,輕重不同。舊有冬伏之寒邪,新感春時之風氣,其寒從風而並於外者輕,其風從寒而並於內者重矣。並於內者治其內,毋遺其外;並於外者治其外,毋外其內。若舊伏之寒已變為熱,而更感春時之風,風熱相激,多成風瘧。

白話文:

溫瘧是一種溫病,病因在少陽經,時好時壞,忽冷忽熱。春天的溫瘧症狀輕重不一。如果冬天潛伏的寒邪與春季的風邪並發,寒從風而來,侵襲於外,症狀較輕;風從寒而來,侵襲於內,症狀較重。內侵的治內邪,不要忽略外邪;外侵的治外邪,不要忽略內邪。如果冬天潛伏的寒邪已經轉化為熱,又感染了春天的風邪,風熱相激,容易形成風瘧。

其引之而隨出者輕,其發之而轉陷者危矣。又有七情、飲飽、勞倦之人,復受六氣風寒暑濕之邪,若內就外而甚於外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若外就內而甚於內者,先治其內而後調其外。王好古云:治內兼外者,不可寒下,若寒下,則經邪陷於內矣;治外兼內者,不可熱發,若熱發,則益中熱於外矣。

白話文:

那些容易被引發而出現的疾病較輕,那些發作後轉為嚴重的疾病則很危險。而且,受到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困擾,或者吃飽喝足、勞累疲倦的人,又受到風、寒、暑、濕等六種外邪侵襲,如果外邪侵襲內臟比外邪侵襲皮膚更厲害,那就先治療外邪,然後再調理內臟;如果外邪侵襲皮膚比外邪侵襲內臟更厲害,那就先治療內臟,然後再調理外邪。王好古說:治療內臟兼顧皮膚的疾病,不能用寒涼藥物瀉下,如果用寒涼藥物瀉下,那麼外邪就會轉入內臟;治療皮膚兼顧內臟的疾病,不能用熱性藥物發汗,如果用熱性藥物發汗,那麼外熱就會加重內熱。

又曰:外重而內輕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若積寒傷冷,脈已從陰,雖有標病,不須治標,獨治內也,內既得溫,標病不發而自愈。何以然?發表之藥不遠熱也。故曰:陰症治本不治表,表本俱得;治標不治本,標本俱失。

白話文:

另外說:外在症狀嚴重,但內在症狀較輕的,應先治療外在症狀,然後再治療內在症狀。如果體內積蓄過多寒氣,脈象已經偏向陰,即使有表症,也不必治療表症,只要治療內在症狀就可以了。內在症狀得到溫補後,表症自然會不藥而癒。為什麼呢?因為發表的藥物不能深入內熱。因此說:陰證治本不治表,本標兩得;治標不治本,本標兩失。

溫邪之發,陰必先傷,設有當行解散者,必兼滋陰之品於其中。昔人於蔥豉湯中加童便,於梔豉湯內加地黃、麥冬,亦此意也。

白話文:

當溫熱的邪氣發作時,通常是身體的陰液(如體液、津液)先受到損傷。如果需要治療發散溫邪的藥物,一定要同時加入滋養陰液的藥材。過去醫家在「蔥豉湯」中加入童便,「梔豉湯」中加入地黃、麥冬,也是基於這個道理。

溫毒發班,與傷寒發斑不同。溫毒之邪,從內之外;傷寒之邪,從外入內。是以溫毒發斑者,邪氣離里而之表,其症輕;傷寒發斑者,邪氣盛於內而見於外,其症重。盛於內者,必使下泄,而後者可去,華元化所謂須要下之,不可留於胃中是也;之於外者,可從表而出之,郭白雲所謂其毒久鬱而發,病不在裡,故不可下,必隨表症治之,當用藥解肌熱者是也。

白話文:

溫熱病發出斑疹,與傷寒病發出斑疹不同。溫熱病的邪氣由內向外發散;傷寒病的邪氣由外往內侵襲。因此,溫熱病發斑疹者,邪氣由體內轉移到體表,症狀較輕;傷寒病發斑疹者,邪氣盛行於體內並顯現於體表,症狀較重。邪氣盛行於體內的,必須通過瀉下排泄出去,才會好轉,華元化說必須瀉下,不能留在胃中,就是這個道理;邪氣轉移到體外的,可以通過發散透表的藥物排出,郭白雲說:它的毒素長期鬱積發作,病不在體內,所以不能用瀉法,必須根據表證進行治療,用藥治療肌表熱邪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