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壽堂

《醫原》~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百病提綱論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即感天地之氣以病,亦必法天地之氣以治。夫天地之氣,陰陽之氣也;陰陽之氣,燥濕之氣也。乾金為天,天氣主燥;坤土為地,地氣主濕。乾得坤之陰爻成離,火就燥也;坤得乾之陽爻成坎,水流濕也。乾坤化為坎離,故燥濕為先天之體,水火為後天之用,水火即燥濕所變,而燥濕又因寒熱而化也。水氣寒,火氣熱。

白話文:

火相剋

寒搏則燥生,熱爍則燥成;熱蒸則濕動,寒鬱則濕凝,是寒熱皆能化為燥濕也。

或曰:燥、濕二氣,何以寒熱皆能化乎?曰:子欲知燥濕,曷觀乾坤?乾象太極,首一畫為陽,次二畫為陰,乾金本陽含陰也,故乾為太陽,而非孤陽;坤之六畫,即乾之偶而並者,坤土本陰承陽也,故坤為太陰,而非孤陰。乾坤卦象天地,請實徵諸天地。宗動天,空洞無物,無物為純陽;宗動天最高,高則轉得緊、行得健,緊而健亦為純陽。

白話文:

有人問:乾燥和濕潤這兩種氣候,為什麼寒熱都能轉化?

回答:你要明白乾燥和濕潤,不妨看看乾坤兩卦。乾卦象徵太極,第一筆為陽,第二筆為陰,因為乾金原本是陽中含陰,所以乾為太陽,但不是純陽。坤卦的六筆,就是乾卦的陰陽兩爻重疊,坤土原本是陰中承陽,所以坤為太陰,但不是純陰。

乾坤卦象代表天地,我們來看天地實例。宗動天,空洞無物,沒有事物就是純陽;宗動天最高,高則轉動緊密、運行快速,緊密和快速也代表純陽。

陽之精為日,日為真火,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天屬陽,燥亦屬陽,固也。然宗動天以內之八重天,星為少陰,月為太陰,真陽之下,真陰承之,故曰陽含陰。所以天之燥氣下降,必含陰氣以降,燥熱為本(因燥而熱,故曰燥熱,不曰熱燥),寒燥為變也(因寒而燥,故曰寒燥,不曰燥寒)。陰之精為月,月為真水,水應月而生於地,地屬陰,濕亦屬陰,固也。

白話文:

陽精就是太陽,太陽是真正的火。太陽位於西方,火氣位於太陽下方。天屬陽,乾燥也屬陽,這是自然的道理。然而,在周圍的天空之中有八重天,其中有星星屬於少陰,有月亮屬於太陰。真正的陽氣下方,真正的陰氣承接陽氣,所以說陽中含有陰。因此,天上的燥氣下降,必定挾帶陰氣一同下降。乾燥炎熱是根本原因(由於乾燥而導致炎熱,所以稱為乾燥炎熱,不稱為炎熱乾燥),寒冷乾燥是變異情況(由於寒冷而導致乾燥,所以稱為寒冷乾燥,不稱為乾燥寒冷)。陰精就是月亮,月亮是真正的水。水與月亮感應而生於地,地屬陰,潮濕也屬陰,這是自然的道理。

然地居天中不動,地之陽氣,即天之陽氣,陰隨乎陽,故曰陰承陽。所以地之濕氣上升,必藉陽氣乃升,寒濕為本(因寒而濕,故曰寒濕,不曰濕寒),濕熱為變也(因濕而熱,故曰濕熱,不曰熱濕)。

白話文:

土地位居天空中央且不動,土地的陽氣就是天空的陽氣,陰氣會追隨陽氣,因此說陰氣承接陽氣。所以土地上的濕氣上升,一定是由於陽氣上升,寒濕是根本(因為天氣寒冷而潮濕,所以說寒濕,而不說濕寒),濕熱是變化(因為潮濕而炎熱,所以說濕熱,而不說熱濕)。

竊聞天地之間有三際,最上一層為熱際,次一層為冷際,地上一層為溫際。蓋因乎此,觀此可知天地祗此陰陽二氣。而陰陽二氣,又是一氣,特隨升降而變焉耳!

白話文:

我聽人說,天地之間有三種層次:最上面一層是熱層,中間一層是冷層,最下面一層是溫暖層。根據這一點,可以看出天地只有陰陽兩種氣。而陰陽兩種氣,本質上是一種氣,只是隨著氣流的升降而變化罷了。

夫燥、濕二氣,各主一歲之半。冬至,陽氣潛藏於地,地得陽氣而濕暗動,故水泉動;交春,東風解凍,雷乃發聲,東風與雷皆陽也,濕,陰也,陰隨陽化,陽氣漸出於地,而濕氣漸生,故草木含液而萌動;交夏,溫風至,陽氣盡出於地,暑熱蒸騰,而濕氣最盛,故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天地之氣化剛為柔;夏至,陽氣盡出於地,而一陰甫生,燥氣尚未行令;交秋,涼風至,白露降,天地始肅,陽統陰降,而燥氣始動;秋分以後,雷始收聲,水始涸,故濕氣始收,斯時露寒霜肅,陽統陰漸降,而燥氣乃行,故草木黃落;交冬,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痞塞,陽統陰全降,而燥氣最盛,陽氣潛藏於地下,而外無所衛,故水始冰,地始凍,虹藏不見,天地之氣化柔為剛。蓋水旺於冬,實長於夏,火盛於夏,實藏於冬,陰陽互根,大化所以循環不窮也。

白話文:

乾旱和濕潤這兩種氣候,各佔一年的一半。

冬至時,陽氣隱藏在地下,大地得到陽氣滋潤,濕氣暗中流動,所以泉水開始流動。

到了立春,東風解凍,雷聲開始響起。東風和雷都是陽氣,濕氣屬陰,陰氣隨著陽氣的變化,陽氣逐漸從地下升起,濕氣也逐漸產生,所以草木吸收水分,開始發芽。

到了立夏,溫暖的風吹來,陽氣全部升到地上,炎熱的暑氣蒸騰,濕氣最盛,所以土地濕潤而炎熱,大雨時常下,天地的氣候從剛烈轉為溫和。

夏至時,陽氣全部升到地上,而陰氣剛開始產生,乾旱的天氣也開始形成。

到了立秋,涼風吹起,白露降下,天地開始收斂,陽氣主導陰氣下降,乾旱的天氣也開始出現。

秋分以後,雷聲停止,水開始乾涸,所以濕氣開始收斂。此時露水寒霜降下,陽氣主導陰氣逐漸下降,乾旱的天氣才開始盛行,所以草木開始枯黃。

到了立冬,天氣升高,地氣下降,天地閉塞,陽氣主導陰氣完全下降,乾旱的天氣最盛。陽氣隱藏在地下,外界沒有什麼保護,所以水開始結冰,地開始凍結,彩虹消失不見,天地的氣候從溫和轉為剛烈。

水在冬天最旺盛,其實在夏天生長;火在夏天最旺盛,其實在冬天收藏。陰陽互相依存,這就是自然界變化循環不息的原因。

觀此可知燥屬陽中之陰,濕屬陰中之陽,且未動屬陰,動則屬陽。《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蓋動則變,變則化,寒燥化為燥熱,返其本也,寒濕化為濕熱,因乎變也。人能體察燥濕二氣之因寒因熱所由生,而以之為綱;再察其化熱未化熱之變,與夫燥鬱則不能行水而又夾濕,濕鬱則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為目,綱舉目張,一任病情萬狀,而權衡在握矣。

白話文:

從這裡可以看出,燥性屬陽中的陰,濕性屬陰中的陽;且不動的時候屬陰,動了就屬陽。《易經》說:吉凶悔吝都產生於變動。因為變動就會產生變化,變化就會產生轉化,寒燥變成燥熱,這是回復到其本質;寒濕變成濕熱,這是由於變化造成的。如果能夠體會燥濕這兩種氣候是如何因寒因熱而產生的,並以此為主要認識依據;進一步觀察其由不熱變成熱的變化,以及燥鬱就不能行水而夾帶濕氣,濕鬱就不能佈散精氣而化為燥熱的道理,並以此為具體內容,那麼,掌握了綱領和具體內容,儘管病情變化萬千,也能夠掌握權衡輕重的原則了。

且夫燥、濕二氣,為時行之氣,又有非時之偏氣。如久旱則燥氣勝,乾熱乾冷,則燥氣亦勝;在春為風燥,在夏為暑燥,在秋為涼燥,在冬為寒燥。久雨則濕氣勝,地氣不收,溽暑陰冷,則濕氣亦勝。在春為風濕,在夏與初秋為暑濕,在深秋與冬為寒濕。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白話文:

乾燥和濕潤這兩種氣候,是隨著季節變化的氣候。但有時也會出現不隨著季節變化的特殊氣候。例如:長期乾旱,就會導致燥氣過盛,空氣乾燥炎熱或乾燥寒冷,燥氣也會過盛。在春天,燥氣表現為風燥;在夏天,表現為暑燥;在秋天,表現為涼燥;在冬天,表現為寒燥。長期下雨,就會導致濕氣過盛,地氣不收斂,空氣潮濕悶熱或陰冷,濕氣也會過盛。在春天,濕氣表現為風濕;在夏天和初秋,表現為暑濕;在深秋和冬天,表現為寒濕。經典中說:務必遵循季節氣候,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俗謂外感為時氣,時之為義,大矣哉!若以一定之成方,治無定之時邪,其不知時之甚者哉!然不獨當因時也,尤當因地。西北地高,燥氣勝;東南地卑,濕氣勝。不獨當因地也,尤當因人。六氣傷人,因人而化:陰虛體質,最易化燥,燥固為燥,即濕亦化為燥;陽虛體質,最易化濕,濕固為濕,即燥亦必夾濕。燥也,濕也,固外感百病所莫能外者也。

白話文:

民間俗語中說,外感疾病是時運所致,時運的意義非常廣泛!如果以固定的處方來治療不固定的時令邪氣,那真是不知道時運變化的人呀!然而,不僅要順應時運,還應順應地域。西北地區地勢高,乾燥之氣較重;東南地區地勢低,濕氣較重。不光要順應地域,還要順應人本身。六種天氣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會因人而異:陰虛體質的人最容易受燥氣影響,燥氣固然為燥,濕氣也會化為燥氣;陽虛體質的人最容易受濕氣影響,濕氣固然為濕,燥氣也必然伴隨著濕氣。無論是燥氣還是濕氣,都是任何外感疾病都無法避免的因素。

或曰:外感有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子以燥、濕二氣賅之,可推其故而析言之歟?曰:在地成形,在天為氣。六氣風居乎始,寒、暑、濕、燥居乎中,火居乎終。風居乎始者,風固燥、濕二氣所由動也;暑居乎中者,寒暑固燥、濕二氣所由變也;火居乎終者,火又燥、濕二氣所由化也。請析言之。

白話文:

有人說:外感有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病邪,前面你用燥、濕兩氣概括,能不能推測原因並分別說明呢?

他說:病邪在地面形成,在天地間則化為氣。六種病邪中,風在最開始,寒、暑、濕、燥在中間,火在最後。

風在最開始,因為風本來就推動燥、濕兩氣運動;暑在中間,因為寒暑本來就影響燥、濕兩氣變化;火在最後,因為火又使燥、濕兩氣轉化。現在請分別說明。

風在卦為巽,二陽居一陰之上,外陽內陰,且陽倍於陰,故風為陽邪,風固善動數變而無定體者也。東方濕氣動必雨,故曰濕風;西方燥氣動必旱,故曰燥風;南方暑氣動必熱而濕,故曰暑風;北方寒氣動必冷而燥,故曰寒風;東南之風,濕兼暑也;東北之風,濕兼寒也;西南之風,燥兼火也;西北之風,燥兼寒也。動之得中,人物因之以生;動之太過,人物感之而病。

白話文:

在八卦中,風屬於「巽」卦,由兩個陽爻和一個陰爻組成,外陽內陰,且陽爻比陰爻多一倍,所以風屬於陽邪。風的本質是運動和變化,沒有固定的形體。

  • 東方的濕氣一動就會下雨,因此稱為「濕風」;
  • 西方的燥氣一動就會乾旱,因此稱為「燥風」;
  • 南方的暑氣一動就會炎熱和潮濕,因此稱為「暑風」;
  • 北方的寒氣一動就會寒冷和乾燥,因此稱為「寒風」;
  • 東南方的風,同時兼具濕氣和暑氣;
  • 東北方的風,同時兼具濕氣和寒氣;
  • 西南方的風,同時兼具燥氣和熱氣;
  • 西北方的風,同時兼具燥氣和寒氣。

風的運動如果適度,萬物生靈就能依此生存;但如果風過於強勁,人們就會受到影響而生病。

蓋燥微則物暢其機,燥甚則物即干萎;濕微則物受其滋,濕甚則物被其腐。物如此,人可知矣。寒固燥所由生,而火又燥所由成者也。經云:燥勝則乾。所以夏月炎暑司權,物見風日,則津汁漸干,人出汗多,則津液漸耗,火勝則燥固也;秋冬寒涼司令,在草木則枯萎,在露則結為霜,在雨則化為雪,在水則凍為冰,在人則手足皴裂,兩間皆寒燥之氣所盤結也;冬在卦為坎,一陽居二陰之中,寒冰外凝,而燥火內濟,故寒燥之病易化為燥熱,經謂傷寒為熱病,蓋寒則燥,燥則熱,理相因也。

白話文:

乾燥適度,萬物生機勃發;過於乾燥,萬物乾枯。濕潤適度,萬物得到滋潤;過於濕潤,萬物遭受腐蝕。萬物皆如此,人體可想而知。寒冷本身是由乾燥產生的,而火又加劇了乾燥。經典中說:乾燥勝過濕潤,就會導致乾枯。因此,夏季炎熱酷暑當道,萬物見風見陽光,體內的津液就會逐漸乾涸;人出汗過多,津液也會逐漸消耗,火熱旺盛,乾燥就會加劇。秋冬寒冷涼爽主宰天地,對草木而言,它們會枯萎;對露珠而言,它們會結成霜;對雨水而言,它們會化成雪;對水而言,它們會結冰;對人而言,手腳會龜裂,身體內外都會被寒燥之氣所盤結。冬天的卦象為坎卦,一陽居於二陰之中,寒冰在外凝結,燥火在內助力,所以寒燥之症容易轉化為燥熱之症。經典上說,傷寒會轉為熱病,就是因為寒主乾燥,乾燥就會發熱,這是其理所然。

若冬月陽不潛藏,地濕不收,則寒又必夾濕,所以冬得秋病,如病瘧、病痢、病溫者,要皆兼乎濕邪耳!至於暑,即濕、熱二氣,互釀為害而化為燥者也。必須分別濕多、熱多。偏於濕者,化燥緩;偏於熱者,化燥急。若純熱無濕,則又為中暍之暑燥矣。若夫火,藏於金、木、水、土中,而動之則出,又燥、濕二氣所歸宿者也。

白話文:

如果冬季陽氣沒有正常收斂,地氣過於濕潤,那麼寒氣必然伴隨著濕邪,因此在冬季患上秋天的疾病,如瘧疾、痢疾、溫病等,都是因為濕邪夾雜在其中。

至於暑邪,是由濕氣和熱氣相互釀化而成,化而為燥。必須區分濕氣多還是熱氣多。濕氣較多的,化燥較慢;熱氣較多的,化燥較快。如果只有純熱而沒有濕氣,那就是中暑導致的暑燥。

至於火氣,則潛藏在金、木、水、土之中,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會出現,又是燥氣和濕氣的歸宿之所。

故戛金取火,鑽木取火,掘土取火(土之精凝結而為石,觀取火於石,即可知取火於土之義)。海為火谷,江湖水動處,亦皆有火,病人亦然。金火同宮,離為君火,故肺與心動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肝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故肝動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腎火為龍火,龍火,水中之火,水虧火旺,化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脾屬土,土為雜氣,故脾火多濕火,濕火傷及脾陰,又化為燥火。燥也,濕也,終歸火化也。

白話文:

因此,敲擊金屬生火,鑽木取火,挖掘泥土取火(泥土的精華凝結後形成石頭,觀察從石頭取火的方法,就可以明白從泥土取火的意思)。海洋是火的源頭,湖泊、河流水的流動處,也都有火,病人體內也是如此。

金火在同一個位置,離卦所屬的君火,所以肺和心臟活動時會產生燥火;如果濕氣和熱氣蒸發,又會變成濕火。肝經屬震卦的雷火、巽卦的風火,所以肝經活動時會產生燥火;如果濕氣和熱氣蒸發,又會變成濕火。腎臟的火屬於龍火,龍火是水中的火,水減少火旺盛,就會變成燥火;如果濕氣和熱氣蒸發,又會變成濕火。脾臟屬土,土屬雜氣,所以脾火的濕氣較多,濕火會損傷脾陰,又會變成燥火。燥火、濕火,最終都會轉變為實火。

此地二生火,所以成之者也。他如春溫,寒化燥而夾濕者也;風溫,風化燥也;溫熱、暑溫,濕熱交合為病,而偏於熱者也;濕溫,濕熱交合為病,而偏於濕者也;溫疫,病如役擾,乃濁土中濕熱鬱蒸之氣,而化燥最速者也;伏暑,乃暑濕交合之邪,伏於膜原,待涼燥而後激發者也;瘧疾,有暑濕合邪,伏於膜原,有風寒逼暑,入於營舍,亦皆待涼燥而後激發者也;霍亂,有傷於暑燥,有傷於寒燥,有傷於暑濕,有傷於寒濕,有燥夾濕、濕化燥,相因而為病者也。審是,燥、濕二氣,非風、寒、暑、火所生而化,化而成之者哉?吾故舉之以為提綱。

白話文:

此處的二生火,是促成(疾病)形成的原因。像春季溫病,是寒氣轉化為燥氣,夾雜濕氣所致;風溫病,是風氣轉化為燥氣所致;溫熱、暑溫都是濕熱結合發病,但偏重於熱。濕溫也是濕熱結合發病,但偏重於濕。溫疫的症狀像受折磨,是濁土中濕熱鬱積蒸發,化燥最快的氣。伏暑是暑濕結合的邪氣,潛伏在膜原,等到涼燥時才激發。瘧疾有的暑濕相合的邪氣,潛伏在膜原,有的風寒逼迫暑氣,進入營舍,也都等到涼燥時才激發。霍亂有的因暑燥所傷,有的因寒燥所傷,有的因暑濕所傷,有的因寒濕所傷,有的燥夾濕、濕化燥,相互影響發病。仔細探究,燥、濕這兩種氣,並非是由風、寒、暑、火直接產生和化成的,但這些因素可以促進它們的化成。所以,我把它們列出來作為疾病分類的綱領。

曰:敢問治法如何?曰:治外感燥濕之邪無他,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出路者何?肺、胃、腸、膀胱是也。蓋邪從外來,必從外去。毛竅是肺之合,口鼻是肺、胃之竅,大腸、膀胱為在裡之表,又肺、胃之門戶,故邪從汗解為外解,邪從二便解亦為外解。燥屬天氣,天氣為清邪,以氣搏氣,故首傷肺經氣分。

白話文:

問:請問治療方法是什麼?

答:治療外感燥濕之邪的方法,就是讓邪氣有出路,讓邪氣及早排出。出路是什麼呢?肺、胃、腸、膀胱就是出路。因為邪氣從外面來,也必須從外面出去。毛孔是肺的出口,口鼻是肺和胃的出口,大腸和膀胱是內部的表皮,也是肺和胃的門戶,所以邪氣通過汗液排出,就屬於外解;通過大便和小便排出,也是外解。燥氣屬於天氣,天氣屬於清邪,用氣來驅邪,所以首先會損傷肺經的氣分。

氣無形質,其有形質者,乃胃腸中渣滓。燥邪由肺傳裡,得之以為依附,故又病胃、腸。肺與大腸,同為燥金,肺、胃為子母,故經謂陽明亦主燥金,以燥邪傷燥金,同氣相求,理固然也。濕屬地氣,地氣氤氳黏膩,為濁邪,然濁邪亦屬是氣,氣從口鼻傳入,故亦傷肺經氣分。

白話文:

氣體沒有具體的形式,那些有形狀的東西,都是胃腸道內的廢物。燥熱的邪氣從肺部傳遞到內髒,找到這些廢物依附,因此也導致胃腸疾病。肺和大腸都屬乾燥金氣,肺和胃是母子關係,所以經典中提到陽明經也主導乾燥金氣,燥熱的邪氣侵害乾燥金氣,同類相求,這是合理的。濕氣屬於地氣,地氣蒸騰黏膩,是一種污濁的邪氣,但污濁的邪氣也是氣的一種,氣從口鼻進入,因此也會損傷肺經的氣分。

肺主一身氣化,氣為邪阻,不能行水,故濕無由化,濁邪歸濁道,故必傳胃、腸,濁中清者,必傳膀胱。

曰:藥之何如?曰:汗者,人之津,汗之出者氣所化,今氣不化津而無汗者,乃氣為邪所阻耳!邪阻則毛竅經絡不開,即胃、腸、膀胱亦因之不開,法當輕開所阻肺氣之邪,佐以流利胃腸氣機,兼通膀胱氣化。

白話文:

問:如何用藥?

答:汗液是人體津液,汗液的排出是氣的作用所化。現在氣不化津液,身體不出汗,這是因為氣被邪氣阻礙了!邪氣阻滯,毛孔經絡就不通暢,胃、腸、膀胱也會因此不通暢。治療方法應該是輕輕打通阻滯肺氣的邪氣,輔以通暢胃腸氣機,兼顧膀胱氣化。

燥邪,辛潤以開之;濕邪,辛淡以開之;燥兼寒者,辛溫潤以開之;燥兼熱者,辛涼輕劑以開之;濕兼寒者,辛溫淡以開之;濕兼熱者,辛涼淡以開之;燥化熱者,辛涼重劑以開之;濕化熱者,辛苦通降以開之;燥為濕鬱者,辛潤之中參苦辛淡以化濕;濕為燥郁者,辛淡之中參辛潤以解燥;燥擾神明者,辛涼輕虛以開之;濕昏神智者,苦辛清淡以開之。總之,肺經氣分邪一開通,則汗自解矣。

白話文:

**燥邪:**辛涼潤澤之藥以疏通開散。

濕邪: 辛淡之藥以疏通開散。 燥熱同存: 辛溫潤澤之藥以疏通開散。 燥濕同存: 辛涼輕微之藥以疏通開散。 濕寒同存: 辛溫淡之藥以疏通開散。 濕熱同存: 辛涼淡之藥以疏通開散。 燥邪化熱: 辛涼重劑之藥以疏通開散。 濕邪化熱: 苦辛通降之藥以疏通開散。 燥邪被濕邪鬱滯: 辛潤之藥中加苦辛淡之藥以化濕。 濕邪被燥邪鬱滯: 辛淡之藥中加辛潤之藥以解燥。 燥邪擾亂精神: 辛涼輕清之藥以疏通開散。 濕邪矇蔽神智: 苦辛清淡之藥以疏通開散。

總之,只要肺經氣分的邪氣疏通開散,汗液就會自然排出。

其有納穀後即病者,氣為邪搏,不及腐化,須兼宣松和化,不使之結,後雖傳裡,小通之即行矣。其有感邪之重且濁者,必然傳裡,傳裡即須攻下;若肺氣未開而里證又急,又必於宣通肺氣之中,加以通潤胃、腸之品。肺主天氣,天氣通,地氣乃行耳!燥邪大腸多有結糞,必咸以軟之,潤以通之;濕邪大便多似敗醬,必緩其藥力以推蕩之,或用丸藥以磨化之。燥傷津液者,滑潤之品增液以通之;濕阻氣機者,辛苦之味開化以行之。

白話文:

若有人吃東西後馬上生病,是因為邪氣侵襲氣,無法消化。必須同時宣發疏通、調和和消化,不要讓它結塊。即使邪氣已經侵入內臟,也只要稍加疏通,就能好了。

若有人感染比較嚴重或渾濁的邪氣,必然會侵入內臟。侵入內臟後,必須攻下。如果肺氣未開通,而內臟證狀又很急迫,必須在宣通肺氣的同時,再加上疏通胃腸的藥物。

肺主天氣,天氣通暢,地氣才會運行。乾燥邪氣在大腸通常會形成結糞,必須用潤腸的藥物軟化它,再用通便的藥物把它排出。濕邪的大便通常像腐敗的醬料,必須用緩和的藥力把它推出來,或用丸藥把它磨化。

乾燥邪氣會傷津液,要用滑潤的藥物滋潤津液,讓它流通。濕邪會阻礙氣機,要用辛苦味的藥物開化氣機,讓它運行。

要之,邪傷天氣,治以開豁,天氣開而毛竅經絡之清邪自開,即胃、腸、膀胱之濁邪,無所搏束,亦與之俱開,汗得解而二便解,如上竅開而下竅自通也。若上竅未開,而強通下竅,則氣為上焦之邪所阻,不能傳送下行,譬如搏足之鳥,而欲飛騰,其可得乎?邪傳地道,治以通利,地氣通,而胃、腸、膀胱之濁邪自通,即毛竅經絡之清邪,孤懸無依,亦與之俱通,二便解而汗亦解,如下竅通而上竅自開也。

白話文:

總之,邪氣傷害了人體的天氣(陽氣),應使用開通的方法治療,天氣開通了,毛孔和經絡中的清邪自然會開通,胃、腸、膀胱中的濁邪也就沒有什麼可以依附的了,也會跟著開通,汗液能夠排出,二便也能排出,就像上竅開通了,下竅自然也會通暢。如果上竅還沒有開通,而強行通利下竅,那麼氣就會被上焦的邪氣阻滯,無法傳遞到下焦,就像被捆住腳的鳥,想要飛翔,怎麼可能實現呢?邪氣傳到地道的部位(下焦),應使用通利的方法治療,地氣通暢了,胃、腸、膀胱中的濁邪自然會通暢,毛孔和經絡中的清邪孤立無援,也會跟著通暢,二便排出,汗液也能排出,就像下竅通暢了,上竅自然也會開通。

若下竅不通,而強開上竅,則氣為胃腸之邪所阻,不得化汗外出,譬如海門淤塞,而欲眾流順軌,其又可得乎?審若是,天道與地道,一以貫之之道也,豈有二哉?

白話文:

如果腸道不通暢,卻硬是要打開汗孔,那麼氣就會被胃腸中的邪氣阻擋,無法化為汗液排出體外。就像海口堵塞,卻希望眾多河流順利流動,這怎麼可能呢?仔細審視,自然界的規律和人體的規律都是統一的,哪有分離的道理?

曰:其有人虛證實者,當何如?曰:人虛證實,不過加以托邪之法、護正之方,究當以祛邪為主,邪早退一日,正即早安一日,經故曰:有故無隕,否則養癰成患,後雖欲治,不可得而治。吾故曰:治外邪之法無他,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矣。

白話文:

有人問,如果人體虛弱但有實證(實熱)該怎麼辦?

答:人體虛弱但有實證,可以使用祛邪的方法和保護正氣的藥方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以祛邪為主。邪氣退得早一天,正氣就能早一天恢復。經書上說:「有病治療才能好,不治療就會惡化。」否則,養虎為患,以後即使想治療,也可能無法治癒。

所以我說:治療外邪的方法並不複雜,只要讓邪氣有出路,讓邪氣能早點排出體外就可以了。

或又曰:邪無形質,依渣滓以為形質,然則病人不與之食可乎?曰:非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能食而不與之食,則胃氣愈虛,譬如空城禦敵,賊必直入而無所防,不獨邪入於胃已也,胃無穀氣,則生化之源絕,五臟皆為虛器,邪且無所不入矣。曰:然則強與之食可乎?而亦非也。

白話文:

有人說:邪氣本身沒有形體,它依附在殘渣滓穢上纔有了形體。那麼,病人就不要吃東西,這樣就可以避開邪氣了嗎?

回答:不是這樣的。邪氣聚集的地方,那裡的氣血一定虛弱。病人如果能吃而不給他吃,那麼胃氣會更加虛弱。就像一座空城抵禦敵人,敵人必定直入城中而無法抵擋。不僅邪氣會進入胃,而且胃中沒有食物,生化之源就會斷絕,五臟都會變成空虛的器皿,邪氣哪有不能入侵的地方呢?

回答:那麼,勉強病人吃東西可以嗎?回答:也不可以。

不能食而強與之食,則邪氣愈遏,是齎盜糧也。總之,食與不食,當視病者之能與不能,強食固不可,禁食尤不可,但當清淡養胃,不可濃濁護邪。諺有之曰:餓不死的傷寒,謂知飢為有胃氣,乃是不死之傷寒也。吾淮鞠通先生嘗諄言之,奈何病家猶強食,醫家猶禁食,而竟昧乎大中至正之理也哉!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不能吃東西,卻強迫他吃,會讓邪氣更加嚴重,這就像強奪盜賊的糧食。總之,讓不讓病人吃東西,要看病人的情況,強迫進食肯定不行,但禁止進食更不可取。應該飲食清淡,養護胃氣,不要吃濃稠的食物,避免助長邪氣。俗話說:「餓不死傷寒病」,意思是隻要知道肚子餓,表示有胃氣,這樣就不會有生命危險。我的老師淮鞠通先生常常告誡我們這一點,為什麼病人家屬還是要病人勉強進食,醫生還是要病人禁食呢?難道他們不明白這個最重要的道理嗎?

曰:外感百病,不外躁、濕二氣,吾聞諸子矣。敢問內傷何如?曰:內傷千變萬化,而推致病之由,亦祗此燥濕兩端,大道原不外一陰一陽也。彼古今醫籍,分門別類,名色愈多,治法愈歧,徒足炫一時之耳目,反令後學無所指歸,總由未能探本窮原,以察天地陰陽之理焉耳!請析言之。外感者,實也,雖虛而必先實;內傷者,虛也,雖實而必先虛。

白話文:

他說:「外因引發的各種疾病,不出於燥和濕這兩種邪氣,我已經聽過你們講述了。請問內傷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他說:「內傷的變化多端,但追究發病的原因,也只有燥濕兩端,大道原本不外陰陽二氣。那些古今醫書,分門別類,名詞越來越多,治療方法也就越各不相同,只是拿來一時博人眼球,反而讓後人不知所措。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未能探究本源,觀察天地陰陽的道理罷了!讓我來詳細說明吧。外感指外在邪氣侵襲人體,是一種實證,即使是虛證也必定先有實證;內傷指人體內部受到損傷,是一種虛證,即使是實證也必定先有虛證。」

陽氣虛,則蒸運無力而成內濕;陰血虛,則榮養無資而成內燥;思慮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樞轉不靈而成內濕;氣結則血亦結,血結則營運不周而成內燥。且也陰陽互根,氣血同源,陽虛甚者陰亦必虛,釜無薪火,安望蒸變乎精微?氣虛甚者血亦必虛,車無轆轤,安望汲引以灌溉?往往始也病濕,繼則濕又化燥。

白話文:

如果陽氣不足,蒸發運作的力量就會減弱,導致體內濕氣產生。如果陰血不足,營養供應就會不足,導致體內乾燥。過度思考會導致氣的阻塞,氣阻塞就會使得身體的樞紐運轉不靈,從而產生體內濕氣。氣阻塞就會導致血也阻塞,血阻塞就會使得血液運行不暢,從而產生體內乾燥。

而且陰陽相互依存,氣血同源。陽氣非常不足的人,陰氣也一定不足,就像鍋裡沒有柴火,怎麼能指望食物蒸熟?氣非常不足的人,血也一定不足,就像車子沒有輪子,怎麼能指望汲水灌溉?往往一開始是濕的病症,接著濕氣又會化成乾燥的病症。

陰虛甚者陽亦必虛,燈殘油涸,焉能大發其輝光?血虛甚者氣亦必虛,水淺舟停,焉能一往而奔放?往往始也病燥,繼則燥又夾濕。蓋化濕猶自外來,(虛濕雖從內生,然畢竟是水飲所化,猶不足中之有餘病也)。化燥則從內涸矣。故因燥化濕者,仍當以治濕為本,而治燥兼之;由濕化燥者,即當以治濕為本,而治燥兼之。此治法標本先後之大要也。

白話文:

陰虛嚴重,陽氣也會虛弱,就像燈油耗盡,哪能發出光亮?血虛嚴重,氣血也會虛弱,就像水位淺了,船就無法行駛。

往往一開始是乾燥證狀,後來乾燥又伴隨濕氣。這是因為濕氣可以從外來,(而虛濕雖然從內產生,但畢竟是水飲化生的,還不足以成為體內的實證)。但乾燥則是由體內耗乾的。

因此,因乾燥而化濕的,仍然要把治療濕氣作為重點,並輔以治療乾燥;由濕氣化乾燥的,要把治療濕氣作為重點,並輔以治療乾燥。這是治療時標本先後的要領。

曰:臟腑輕重何如?曰:凡因天氣致病者為外感,外感先病人之天氣;凡因人致病者為內傷,內傷先病人之地氣。故內燥起於肺、胃、腎,胃為重,腎為尤重;蓋肺為敷布精液之源,胃為生化精液之本,腎又為敷布生化之根柢。內濕起於肺、脾、腎,脾為重,腎為尤重;蓋肺為通調水津之源,脾為散輸水津之本,腎又為通調散輸之樞紐。若是者,脾也,胃也,腎也,固肺所藉以生、藉以化者也。

白話文:

他說:臟腑之間輕重如何?答:凡是因天氣變化導致的疾病為外感,外感先影響人的天氣(指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凡是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疾病為內傷,內傷先影響人的地氣(指與人體相關的環境因素)。所以,內燥起始於肺、胃、腎,其中胃較重,腎更重;這是因為肺是敷布精液的源頭,胃是生化精液的根本,而腎又是敷布生化的基礎。內濕起始於肺、脾、腎,其中脾較重,腎更重;這是因為肺是調節水液的源頭,脾是運化水液的根本,而腎又是調節運化的樞紐。對肺來說,脾、胃、腎都是它賴以養生、化生的基礎。

天氣不下降,由於地氣不上騰,顧可不分輕重也哉?總之,病有燥濕,藥有燥潤,病有純雜,方有變通。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其斯之謂與!

白話文:

如果天氣不降下來,是因為地氣沒有上升,所以病症就無輕無重之分了嗎?總的來講,病有燥熱和濕氣之分,藥物也分為燥熱和濕潤兩種,病症有純一和複雜之分,方劑也要靈活變化。經書上說:掌握了要領,一言就能概括,否則,會流散無窮盡。這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