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一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1)

1. 卷一下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狀如石。而附著於脊之十四椎。當胃下兩旁。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其液唾。其色黑。

白話文:

北方屬黑色。與腎臟相通。耳和膀胱是它的竅門。腎臟儲藏精氣。所以,腎臟的疾病表現為腳後跟疼痛。它的味道是鹹的。它的性質是水。它的代表動物是豬。它與四季相應。在天上對應星宿為辰星。因此,可以知道疾病在骨頭上。它的音調是羽。它的數字是六。它的氣味是腐臭的。它的液體是唾液。它的顏色是黑色的。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腎生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濕勝寒。咸傷血。甘勝咸。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白話文:

北方寒冷,寒冷產生水。水產生鹹味。鹹味滋養腎臟。腎臟產生骨髓。骨髓滋養肝臟。腎臟與耳朵相通。在天象上,腎屬寒冷。在地理上,腎屬水。在人體中,腎為骨骼。在臟腑中,腎為腎臟。在顏色上,腎屬黑色。在聲音上,腎屬羽音。在語音上,腎屬呻吟。在身體反應上,腎屬發抖。在五官上,腎與耳朵相通。在味道上,腎屬鹹味。在情緒上,腎屬恐懼。恐懼會損傷腎臟。思念可以克服恐懼。寒冷會損傷血液。濕氣可以克服寒冷。鹹味會損傷血液。甘味可以克服鹹味。腎臟是強壯的器官,各種技巧和能力都出於腎臟。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內經〕

白話文:

腎臟的特性是藏匿,是封藏精華的根源,也是精液儲存的地方。腎臟的榮華表現在頭髮上,精氣充沛則骨頭強健。腎臟屬於陰中之陰,與冬季的氣息相通。腎臟與骨頭相合,腎臟精氣的滋養會使骨骼強壯。脾臟是腎臟的表裡相合(榮親)關係,腎臟主納氣,而脾臟主要消化和吸收。

臟各有一。腎獨有兩者何也。然。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二也。

白話文:

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易惟坎加習。於物為龜為蛇。於方為朔為北。於太玄為玄為冥。

滑氏曰。腎雖有左右命門之分。其氣相通。實皆腎也。合而觀之。謂之五臟五腑可也。六臟六腑亦可也。

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心為火。腎為相火。故曰小心。七節自尾骶數上。又心胞絡為腎之配。

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腎氣虛。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腎色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色。

腎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骨髓不溫。則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故齒長而枯。發無潤澤。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原病式曰。仙經云先生左腎則為男。先生右腎則為女。丹溪曰。錢仲陽云腎有補無瀉。又曰。主閉臟者腎也。施疏泄者肝也。

腎氣衰竭就會導致骨骼乾枯羸弱。腎屬少陰,對應冬季脈象。腎陽潛藏於體內,溫養骨髓。骨髓不溫煦,肉就不會附著在骨頭上,骨肉失去聯繫。因此,肉會變得軟弱無力,牙齒會變長且枯槁,頭髮也失去光澤。腎中陽氣先衰竭,戊日病重,己日死亡。

《原病式》中記載:仙經說,男人先天靠左腎,女人先天靠右腎。丹溪先生說:錢仲陽認為腎髒只能補益,不能瀉下。又說:腎主封藏臟腑,肝主疏泄臟腑功能。

二臟皆有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者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又曰。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於五臟。故謂之君。以位而言。守位稟命。故謂之相。人有此生而恆於動者。以相火助之也。見於天者。

白話文:

心肝兩臟都有火氣。但心火與上焦相連,是君火。受到外物刺激時,君火容易被激動。君火一旦激動,相火就會立即響應,即使它們沒有相交,相火也會暗中流動和發洩。

《黃帝內經》中說:「火有兩種,一是君火,一是相火。」從名稱上說,它們是相互生長的,配屬五臟,所以君火被稱為君。從位置上說,相火鎮守自己的位置,接受君火號令,所以相火被稱為相。人之所以一生都在不停地運動,是因為相火在幫助它們。這在自然界中也能看到。

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具於人者。寄於肝腎。肝屬木而腎屬水。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天之火出於木而本於地。故雷非蟄。海非附於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主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

白話文:

雷電來自龍。因此代表木的能量。海水來自海。因此代表水的能量。人體中這兩種能量寄存在肝腎之中。肝屬木,腎屬水。人必須要有這股能量才能存活。天上的雷電來自於樹木,而樹木的根部在地下。因此,如果沒有雷聲,海就不會與地面相連,也就不會有浪花。雷鳴、飛翔和波浪都是動態的,而動態的能量是由火來主導的。肝腎的陰面都包含著相火。人與天的運作方式相似。

王節齋曰。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命門相火。(如八味丸之類)不知左腎原虛。右腎原王。若兩腎平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錢氏六味地黃丸。丹溪虎潛、補陰之類。)庶得水火相平也。

白話文:

王節齋說:古代的滋補藥方,都同時補右寸脈命門的相火(例如八味丸之類)。不知道左腎原本虛弱,右腎原本旺盛。如果兩顆腎臟都一樣補,就會導致火還是勝過水。只要補左腎,就能抑制右腎。(例如錢氏六味地黃丸、丹溪虎潛等補陰藥方。)這樣才能讓水火平衡。

2.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

趨、向也。足少陰起小指之下。斜趨足心之湧泉。

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

跟、足根也。由湧泉轉出足內踝然谷穴下。循內踝太谿穴。別入跟中之大鐘、照海、水泉。乃折自大鐘之外。上循內踝。行厥陰、太陰之後。經復溜、交信。過三陰交上腨內。循築賓出膕內廉。抵陰谷也。

白話文:

跟骨即為足根。從湧泉穴轉出,經過足內踝後方的然谷穴下方。沿著內踝上的太谿穴。再進入腳跟中的大鐘穴、照海穴、水泉穴。然後從大鐘穴的外側折回,向上沿著內踝行走,經過厥陰經、太陰經之後。經過復溜、交信穴。過了三條陰經交匯處,上至小腿內側。沿著築賓穴而出,至小腿後方內側的邊緣,到達陰谷穴。

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由陰谷上股內後廉。貫脊。會於脊之長強穴。還出於前。循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當肓俞之所。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關元、中極而絡膀胱也。

白話文:

從陰谷穴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面的廉泉穴,貫穿脊椎,會合於脊椎的長強穴。再從脊椎前面出來,沿著橫骨、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肓俞穴。在肓俞穴的位置,與肚臍的左右兩側相連,屬於腎經。向下經過臍下關元穴、中極穴,而與膀胱經相絡。

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直行者。從肓俞屬腎處上行。循商曲、石關、陰都、通谷諸穴。貫肝上循幽門。上膈歷步廊入肺。中循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而上循喉嚨。並人迎。挾舌本而終也。

白話文:

直立走行的人。從盲俞穴(屬腎)開始向上行走。沿著商曲穴、石關穴、陰都穴、通谷穴等穴位。貫穿肝臟,向上沿著幽門穴。穿過橫膈,經過步廊穴進入肺臟。在肺臟中沿著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向上,然後沿著喉嚨行走。並經過人迎穴,挾持舌根而結束。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兩乳間為胸。支者。自神藏別出。繞心。注胸之膻中。以交於手厥陰也。

此經多血少氣。酉時氣血注此。受足太陽之交。

凡二十七穴。左右共五十四穴。刺深二分。留二呼。

湧泉(一名地衝),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跪取之。足少陰脈所出為井。木。實則瀉之。銅人。針五分。無令出血。灸三壯。明堂。灸不及針。素注。刺三分。留三呼。主屍厥。面黑如炭色。咳吐有血。喝而喘。坐欲起。目䀮䀮無所見。善恐。惕惕如人將捕之。舌乾咽腫。

白話文:

湧泉(又名地衝)

位於腳底凹陷的中心處,屈腳、蜷曲腳趾後,會在凹陷中央形成一個小窩。用跪姿取穴。屬於足少陰腎經上的井穴。五行屬水木。如果該穴位有實證,則需要瀉下它。銅人記載:針刺五分,不要出出血。灸三壯。

明堂

灸刺的深度不及針刺。素注記載:刺入三分,留針三呼。主治屍厥,面色黑如炭色,咳嗽咳血,胸悶氣喘。坐著時想要起來,眼睛發直看不清楚東西,心神不寧,像有人要抓自己一樣。舌頭乾澀,咽喉腫脹。

上氣嗌乾。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善悲欠。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脛寒而逆。腰痛。大便難。心中結熱。風疹。風癇。心病飢不嗜食。咳嗽身熱。喉閉。舌急失音。卒心痛。喉痹。胸脅滿悶。頭痛目眩。五指端盡痛。足不踐地。足下熱。男子如蠱。

白話文:

  • 氣往上沖,喉嚨乾燥。
  • 心煩意亂,心痛。
  • 黃疸,腸道水便。
  • 大腿後內側疼痛。
  • 虛弱麻痺,昏厥。
  • 嗜睡,容易打哈欠。
  • 小腹劇痛。
  • 腹瀉後下墜感。
  • 足踝冰冷且僵硬。
  • 腰痛。
  • 大便困難。
  • 心中灼熱。
  • 風疹,癲癇。
  • 心病導致飢餓卻不想吃東西。
  • 咳嗽發熱。
  • 喉嚨阻塞。
  • 舌頭麻痺,失聲。
  • 突然心痛。
  • 喉嚨疼痛。
  • 胸脅部脹悶。
  • 頭痛目眩。
  • 十指尖端疼痛。
  • 足不能落地行走。
  • 足部發熱。
  • 男子出現類似蠱毒症狀。

女子如娠。婦人無子。轉胞不得尿。千金翼云。主喜喘。脊脅相引。忽忽喜忘。陰痹。腹脹。腰痛不欲食。喘逆。足下清至膝。咽中痛不可納食。喑不能言。小便不利。小腹痛。風入腸中。癲病。夾臍痛急。衄不止。五疝。熱病先腰痠。喜渴數引飲。身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

白話文:

女性出現類似懷孕的症狀,但實際上沒有懷孕。導致小便困難。

《千金翼》中記載此症狀還會引起以下不適:

  • 氣喘
  • 背部和胸脅疼痛
  • 恍惚健忘
  • 下體麻痹
  • 腹脹
  • 腰痛,不想吃東西
  • 喘息困難
  • 腳底到膝蓋發涼
  • 咽喉疼痛,不能進食
  • 聲音嘶啞,不能說話
  • 小便不暢
  • 小腹疼痛
  • 風進入腸道
  • 癲癇
  • 臍周疼痛劇烈
  • 鼻血不止
  • 五種疝氣
  • 發熱前腰痠
  • 口渴,經常想喝水
  • 身體和頸部疼痛,伴有寒氣和痠痛
  • 腳熱,不想說話

頭痛癲癲然。少氣寒厥。霍亂轉筋。腎積賁豚。漢、濟北王阿母。病患熱厥。足熱。淳于意刺足心立愈。

然谷(一名龍淵),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一云內踝前直下一寸。足少陰脈所溜為滎。火。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不宜見血。令人立飢欲食。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主咽內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心恐懼。如人將捕。涎出喘呼少氣。足跗腫。不得履地。

白話文:

谷穴(又稱龍淵),位於腳踝內側前面,大骨下方凹陷處。另一說法是位於腳踝內側前面,往下直線一寸。足少陰腎經的經氣在此運行,屬於滎穴。五行屬火。取穴時,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可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不應見血。針刺此穴可讓患者立馬感到飢餓並想進食。刺入足下布絡中脈,若沒有出血則會導致腫脹。主治咽喉內部腫脹,無法向內吐唾液,或時常無法吐出唾液。心神恐懼,好像有人要抓捕自己。流口水、氣喘吁吁、呼吸急促。腳背腫脹,無法站立。

寒疝。小腹脹。上搶胸脅。咳唾血。喉痹。淋瀝白濁。䯒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消渴。自汗盜汗出。痿厥。洞泄。心痛如錐刺墜墮。惡血留內腹中。男子精泄。婦人無子。陰挺出。月事不調。陰癢。初生小兒。臍風口噤。

白話文:

寒疝

小腹脹痛,痛勢向上衝到胸部和肋間,咳嗽咳血,咽喉腫痛,小便清澈白濁,痠痛難忍,難以站立,雙腳忽冷忽熱。

舌部表現: 舌頭伸長,舌質紅。

其他症狀: 煩躁,口乾舌燥,自汗或盜汗,四肢痿弱,虛寒,腹瀉,心痛如刀刺般劇烈,下墜感,腹中積有惡血,男性精液不固,女性不孕,陰道下垂,月經不調,瘙癢。

新生兒症狀: 臍風,口吐白沫。

太谿(一名呂細),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男子婦人病。有此脈則生。無則死。足少陰腎脈所注為俞。土。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久瘧咳逆。心痛如錐刺心。脈沉。手足寒至節。喘息嘔吐。痰實。口中如膠。善噫。寒疝。熱病汗不出。默默嗜臥。溺黃。消癉。

白話文:

太谿穴(別名呂細),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動脈陷處。男女都可以使用。有這個穴位能生,沒有則會死。是足少陰腎經的腧穴。五行屬土。經常針灸。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艾灸三壯。主治久瘧、咳嗽逆氣。心痛如錐刺。脈搏沉細。手足冰冷到關節。喘息嘔吐。痰液凝結。口中如膠。喜嘆氣。寒疝。熱病不出汗。神志昏沉嗜睡。小便發黃。消瘦乏力。

大便難。咽腫唾血。痃癖寒熱。咳嗽不嗜食。腹脅痛。瘦瘠。傷寒手足厥冷。東垣曰。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行陽道。不令濕土克腎水。其穴在太谿。

白話文:

大便困難。喉嚨腫脹,咳血。關節疼痛,忽冷忽熱。咳嗽,沒有食慾。腹腔和肋間疼痛。身體瘦弱。寒熱症狀時,手腳冰冷。李東垣說,如果得了痿證,可以用導引法將濕熱之氣引出胃部,在太陽經上運行,這樣可以防止濕土之氣剋制腎水。這個穴位在太谿穴。

大鐘,足跟後踵中。大骨上兩筋間。足少陰絡。別走太陽。銅人。灸三壯。針二分。留七呼。素注。留三呼。主嘔吐胸脹。喘息腹滿。便難。腰脊痛。少氣。淋瀝。灑淅。腹脊強。嗜臥。口中熱。多寒。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舌乾。咽中食饐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氣逆煩悶。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

白話文:

大鐘穴

位於腳踝後方中央,跟骨上方兩根肌腱之間。屬於足少陰腎經,並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接。

取穴方法:

  • 銅人穴法:灸3壯
  • 針灸:針刺深度2分,留針7次呼吸
  • 素注:留針3次呼吸

功效: 緩解嘔吐、胸悶、氣喘、腹脹、便祕、腰脊疼痛、氣虛、尿淋漓、抽搐、腹脊強直、嗜睡、口腔灼熱、畏寒、閉戶而居、氣虛不足、舌乾、咽中食物積滯難以下嚥、易受驚嚇、不開心、喉嚨鳴響、咳嗽、氣逆煩悶。

病機:

  • 實證:閉癃(便祕),應瀉下。
  • 虛證:腰痛,應補益。

照海,足內踝下。陰蹺脈所生。素注。針四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針三分。灸七壯。明堂。灸三壯。主咽乾。心悲不樂。四肢懈惰。久瘧。卒疝。嘔吐。嗜臥。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見星。小腹痛。婦女經逆。四肢淫濼。陰暴跳起或癢。漉清汁。小腹偏痛。淋。陰莖挺出。月水不調。潔古曰。癇病夜發。灸陰蹺。照海穴也。

白話文:

照海:位於足內踝骨下方,足少陰腎經陰蹺脈循行所出。

  • 靈樞經記載:針刺四分,留針六呼。
  • 針灸大成記載:針刺三分,灸壯七次。
  • 明堂記載:灸壯三次。

主治:咽喉乾燥、心煩不樂、四肢無力、久瘧、暴發性疝氣、嘔吐、嗜睡、嚴重風濕(導致麻木疼痛)、視力模糊、下腹部疼痛、婦女經期不順、四肢水腫、陰部突然跳動或發癢、排尿清澈透明、下腹一側疼痛、尿頻、陰莖勃起、月經不調。

潔古說:癲癇病夜晚發作時,可以灸陰蹺脈上的照海穴。

水泉,太谿下一寸。內踝下。少陰郄。銅人。灸五壯。針四分。主目䀮䀮不能遠視。女子月事不來。來即心下多悶痛。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

白話文:

復溜穴(別名昌陽、伏白) 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前旁骨是復溜。後旁筋是交信。二穴止隔一條筋。足少陰脈所行為經。金。腎虛補之。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五壯。明堂。七壯。主腸澼。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視䀮䀮。善怒。多言。舌乾胃熱。蟲動涎出。

位置:足內踝上方二寸。

解剖:位於肌腱溝內。

前外側骨頭是復溜穴,後外側肌腱是交信穴。兩個穴位只隔著一條肌腱。

經絡:足少陰腎經。

五行屬性:金。

主治:

腎虛時可補。

針法:針刺三分,留針七呼。

艾灸:灸五壯。

配伍穴位:明堂穴。灸七壯。

主症:

* 腸鳴腹脹

* 腰脊痠痛,無法俯仰坐臥

* 目光呆滯

* 易怒

* 多言

* 舌頭乾燥、胃熱

* 蟲動流涎

足痿不收履䯒寒不自溫。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五種水病青赤黃白黑。青取井。赤取滎。黃取俞。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泄後重。五淋血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盜汗汗注不止。齲齒。脈微細不見。或時無脈。

白話文:

腳不會彎曲穿不到鞋子,而且寒冷不保暖。肚子裡雷鳴般作響。肚子脹得像鼓一樣。四肢浮腫。

五種水腫症狀:青色、紅色、黃色、白色、黑色。

  • 青色:取井水
  • 紅色:取滎水
  • 黃色:取俞水
  • 白色:取經水
  • 黑色:取合水

有血痔,大便後下墜感。五淋:血淋。小便像火一樣灼熱。骨頭既冷又熱。盜汗汗液不止。牙齒腐爛。

脈搏微弱細小,看不見。有時甚至沒有脈搏。

交信,足內踝骨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陰蹺之郄。銅人。針四分。留十呼。灸三壯。素注。留五呼。主氣淋㿉疝。陰急。陰汗。瀉痢赤白。氣熱癃。股樞膊內痛。大小便難。淋。女子漏血不止。陰挺出。月水不來。小腹偏痛。四肢淫濼。盜汗出。

白話文:

交信穴

位置:內踝骨上方二寸。太陰經之前,少陰經之後,在筋骨間。

別名:陰蹺之郄

刺法:針刺四分,留針十呼。灸三壯。

備註:留針五呼。

主治:

  • 氣淋病(小便不通)
  • 疝氣
  • 陰部痙攣
  • 自汗症
  • 瀉痢,大便有血或黏液
  • 小便不通,伴有發熱症狀
  • 股骨、肱骨內側疼痛
  • 大小便困難
  • 淋病(尿道炎)
  • 女性月經過多不止
  • 陰蒂突出
  • 月經不來
  • 下腹部疼痛
  • 四肢水腫
  • 盜汗症

築賓,內踝上五寸腨分中。陰維之郄。銅人。針四分。留五呼。灸三壯。素注。刺三分。灸五壯。主㿗疝。胎疝。癲疾狂易。妄言怒罵。吐舌。嘔吐涎沫。足腨痛。

白話文:

築賓穴

位置: 在內踝上五寸,腓骨肌腱內緣中點。

歸屬: 陰維經的郄穴。

刺法: 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五呼的時間。

灸法: 艾灸三壯。

主治:

  • 陰疝、胎疝
  • 癲癇、狂躁易怒
  • 妄言怒罵
  • 吐舌
  • 嘔吐涎沫
  • 足腓骨肌腱疼痛

陰谷,膝下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得之。足少陰脈所入為合。水。銅人。針四分。灸三壯。主膝痛如錐。不得屈伸。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便急引陰痛。陰痿。股內廉痛。婦人漏下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娠。

白話文:

陰谷穴 位在膝蓋下方、內側的輔骨後面,大筋的下方,小筋的上面。按壓時,會有觸感。屈膝才能按到。此穴屬於足少陰腎經,為合穴。屬水。銅人經記載,針刺此穴深度四分,灸三壯。

主要治療:

  • 膝蓋劇痛如針刺,無法屈伸。
  • 舌頭伸長、流涎。
  • 心煩意亂,嘔吐。
  • 小便困難,尿液混濁。
  • 小便頻急,並伴隨陰部疼痛。
  • 陰莖痿縮。
  • 大腿內側疼痛。
  • 女性陰道分泌物不止。
  • 腹脹滿悶無法呼吸。
  • 小便黃。
  • 男性像中了蠱毒一樣,女性像懷孕一樣。

橫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陰上橫骨中。宛曲如仰月。中央去腹中行各一寸半。素注去中行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素注。針一寸。灸五壯。主淋。小便不通。陰器下縱引痛。小腹滿。目赤痛從內眥始。五臟虛竭失精。

白話文:

橫骨位在肚臍下一寸,肓俞(肚臍後正中線,肚臍下五寸處)的正下方五寸。位於陰毛上方的橫骨中間,彎曲如同上弦月。橫骨中央與肚臍的連線兩側各一寸半。素注(橫骨中央凹陷處)向內一寸。屬足少陰腎經、衝脈的經絡交會穴。

銅人經: 灸三壯。

素注經: 針刺一寸,灸五壯。

主治:

  • 尿頻尿急
  • 小便不通
  • 生殖器下部沿腹股溝疼痛
  • 小腹脹滿
  • 眼睛充血,疼痛從眼角開始
  • 五臟虛弱,精氣不足

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氣穴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素注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針一寸。灸三壯。主虛勞失精。陰痿精溢。陰上縮。莖中痛。目赤痛從內眥始。婦人赤沃。

白話文:

大赫穴 (又名陰維、陰關),位於氣穴穴位下方一寸處。從腹部經行一寸半。素注穴位深度一寸。它是足少陰腎經和衝脈交會的穴位。

銅人穴 (又名素注穴):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素注穴:針刺深度一寸。灸三壯。這些穴位主要治療虛勞、精氣不足、陽痿、遺精、陰莖上縮、陰莖疼痛、眼部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婦女經血鮮紅。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四滿下一寸。去腹中行兩旁各一寸半。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針一寸。灸五壯。主賁豚氣上下引脊痛。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婦人月事不調。

白話文:

氣穴 (又稱胞門、子戶),位於氣海穴下 1 寸。從腹部兩側量出,各 1.5 寸。

它是足少陰腎經、衝脈的交會穴。

銅人 記載:艾灸 5 壯。針刺深度為 3 分。

素注 記載:針刺深度為 1 寸。艾灸 5 壯。

主治:

  • 賁門失調,胃氣上逆引發背痛。
  • 腹瀉不止。
  • 眼睛發紅疼痛,從眼角開始。
  • 女性月經不調。

四滿(一名髓中),中注下一寸。氣穴上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足少陰脈、衝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積聚疝瘕。腸澼。大腸有水。臍下切痛。振寒。目內眥赤痛。婦人月水不調。惡血㽲痛。奔豚上下。無子。

白話文:

四滿穴 (又名髓中穴),位於肚臍下 1 寸處。氣穴在肚臍上 1 寸處。沿腹中線各往外 1.5 寸。足少陰腎經和衝脈在此交會。按銅人圖穴位深度針刺三分,灸壯三壯。

主治:

  • 積聚(腹腔內積液)
  • 疝氣(腹股溝或陰囊疝氣)
  • 瘕(腹部腫塊)
  • 腸鳴腹瀉
  • 大腸濕熱
  • 肚臍下方疼痛
  • 發冷
  • 眼內眥發紅疼痛
  • 婦女月經不調
  • 瘀血經痛
  • 奔豚病(類似癲癇發作)
  • 不孕

中注,肓俞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半。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一分。灸五壯。主小腹有熱。大便堅燥不利。泄氣上下引腰脊痛。目內眥赤痛。女子月事不調。

白話文:

「肓俞」穴位於肚臍下1寸,左右各1.5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衝脈交會之處。「銅人經」記載,針刺此穴可進針1分;灸法用5壯。

主治病症:

  • 腹部發熱
  • 大便乾硬不通暢
  • 上下引發腰脊疼痛
  • 眼內眥發紅疼痛
  • 女性月經不調

肓俞,商曲下一寸。去臍中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一寸。灸五壯。主腹切痛寒疝。大便燥。腹滿響響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方一寸,距肚臍正中五分。守神穴一寸。足少陰經和衝脈在此會合。銅人腧穴說:針刺一寸深,艾灸五壯。

主治病症:

  • 腹痛,寒性疝氣
  • 大便乾結
  • 腹脹雷鳴作響,排便困難
  • 胸悶心悸,有寒氣
  • 眼睛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

按諸傢俱以疝主於腎。故足少陰經髎穴多兼治疝。丹溪以疝本肝經。與腎絕無相干。足以正千古之訛。

商曲,石關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一寸。灸五壯。主腹痛。腹中積聚。時切痛。腸中痛。不嗜食。目赤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商曲,在石關穴下一寸。從腹部向下行五分。直刺一寸。是足少陰腎經和衝脈的交會穴。銅人針灸圖記載,針刺此穴一寸,灸五壯。

商曲穴,位於足少陰腎經石關穴下的一寸處。從腹部向下走行五分的距離,垂直刺入一寸深。此穴是足少陰腎經和衝脈交匯的穴位。針灸銅人記載,針刺此穴一寸,施灸五壯。

主治病症:

  • 腹痛
  • 腹中積聚、疼痛時發作
  • 腸道疼痛
  • 食慾不振
  • 眼睛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

石關,陰都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一寸。灸三壯。主噦噫嘔逆。腹痛。氣淋。小便黃。大便不通。心下堅滿。脊強不利。多唾。目赤痛從內眥始。婦人子臟有惡血。血上衝腹。痛不可忍。

白話文:

石關穴:

  • 位置:肚臍下約一寸。
  • 深度:刺入一寸。
  • 屬經:足少陰腎經、衝脈。
  • 針灸方法:針刺一寸,灸三壯。

主治病症:

  • 打嗝、嘔吐
  • 腹痛
  • 氣淋(氣滯腹脹)
  • 小便發黃
  • 大便不通
  • 心下脹滿
  • 腰背僵硬疼痛
  • 多唾液
  • 眼睛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
  • 婦女子宮有積血,血氣上沖腹部,疼痛劇烈難忍

陰都(一名食宮),通谷下一寸。夾胃脘兩邊相去五分。素注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心滿逆氣。腸鳴。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目赤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陰都(又稱食宮),位於肚臍正下一寸處。它夾在胃脘兩邊,相隔五分。皮膚的厚度為一寸。足少陰腎經和衝脈在此會合。

針灸治療:

  • 針刺:針入三分深。
  • 艾灸:灸三壯。

主治病症:

  • 心悸氣逆
  • 腸鳴腹脹
  • 肺部脹痛氣喘
  • 脅肋下熱痛
  • 眼睛發紅疼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

通谷,幽門下一寸。夾上脘兩旁相去五分。素注一寸。十四經發揮云。自商曲至通谷。去腹中行各五分。素注自肓俞至幽門。去中行各一寸。足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五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主失欠口喎。食飲善嘔。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食不化。心恍惚。喜嘔。目赤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通谷穴

位於幽門穴下方的 1 寸處,與上脘穴相鄰,左右各相距 5 分。向上 1 寸,與肓俞穴相通。

十四經發揮記載:

從商曲穴到通谷穴,各行距腹中 5 分。肓俞穴到幽門穴,各行距中線 1 寸。

銅人記載:

針刺 5 分,灸 5 壯。

明堂記載:

灸 3 壯。

主治:

  • 口齒歪斜
  • 飲食嘔吐
  • 突然失聲,無法言語
  • 食積痰飲
  • 胸悶腹脹
  • 消化不良
  • 心神恍惚,喜嘔
  • 眼睛發紅疼痛,從眼角開始

幽門,夾巨闕兩旁各五分陷中。明堂云巨闕旁一寸五分。千金云夾巨闕一寸。(按幽門當在足陽明胃經、任脈二脈之中。)衝脈所會。銅人。針一寸。灸五壯。主小腹脹滿。嘔吐涎沫。喜唾。煩悶胸痛。胸中滿。不嗜食。逆氣咳。健忘。泄利膿血。目赤痛從內眥始。女子心腹逆氣。

白話文:

幽門穴,位於巨闕穴兩側各五分,較巨闕穴稍凹陷。明堂經記載,巨闕穴旁一寸五分即為幽門穴。千金翼方記載,幽門穴在巨闕穴旁一寸。

(註:幽門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和任脈兩條經絡之間。)

衝脈在幽門穴會合。銅人經記載,針灸幽門穴一寸。艾灸五壯。

幽門穴主治:

  • 腹部脹滿
  • 嘔吐涎沫
  • 喜吐口水
  • 心煩胸悶
  • 胸中脹滿
  • 食慾不振
  • 逆氣咳嗽
  • 健忘
  • 腹瀉或膿血便
  • 眼睛紅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
  • 女性心腹逆氣

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痛引胸。鼻塞不通不得息。呼吸少氣。咳逆。嘔吐。不嗜食。不得舉臂。

白話文:

步廊穴

位置: 位於乳頭正下方,1.6寸處。經胸骨到兩寸深處,仰臥取穴。

艾灸: 用艾條灸5壯。

主治:

  • 胸脅疼痛,蔓延至胸部
  • 鼻塞不通氣,呼吸困難
  • 咳嗽逆氣,嘔吐
  • 食慾不振
  • 肩膀無法抬舉

針灸:

  • 素注針法:針刺4分
  • 銅人針法:針刺3分

神封,靈墟下一寸六分陷中。胸中行各開二寸。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胸滿不得息。咳逆。嘔吐。乳癰寒熱。

白話文:

神封穴,位於靈墟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針刺深度兩寸。素注中記載:針刺深度四分。銅人記載: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此穴位主治胸悶氣短,咳嗽嘔逆,嘔吐不適,乳房癰腫寒熱疼痛。

靈墟,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開二寸。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

白話文:

靈墟穴位於神藏穴下方一寸六分,在凹陷處。左右兩側各開兩寸。平時注重的養生保健方法是:針灸四分深。銅人穴:針灸三分深。灸五壯。

主治病症:

治療胸脅脹滿疼痛,疼痛延伸到胸口,喘不上氣。咳嗽逆氣。嘔吐。胸滿不思飲食。

神藏,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四分。主嘔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滿不嗜食。

白話文:

神藏穴:位於胸部正中線下 1.6 寸的凹陷處,從胸中央測量下行 2 寸。取穴方法:採用銅人模型測量,艾灸 5 壯。針刺:針刺深度 3 分。平時不艾灸或針刺:針刺深度 4 分。主治:治療嘔吐、咳嗽逆氣、喘息不止、胸悶、食慾不振等症。

彧中,俞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二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脅支滿。涎出多唾。

白話文:

俞府穴在中線,比俞府穴低一寸六分。從胸中走二寸。仰著針刺。銅人經說,針刺四分。灸五壯。明堂穴灸三壯。主治咳嗽逆氣、喘息、不能飲食。胸脅脹滿。涎液外流、唾液多。

俞府,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下經。灸三壯。主咳逆上氣。嘔吐。喘嗽。腹脹不下食飲。胸中痛。

白話文:

俞府穴位於巨骨(即鎖骨)下方,璇璣穴旁兩寸的凹陷處。取穴時仰頭,穴位較深。針刺深度為四分,銅人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五壯,下行經脈艾灸三壯。

本穴主治咳嗽、逆氣上衝、嘔吐、喘咳、腹脹、飲食難以下嚥、胸中疼痛等症狀。

按錢氏於腎有補無瀉。故於藥亦止制補腎地黃丸。而無瀉腎藥也。

心包絡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與橫膜相黏。而黃脂裹者心也。其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

白話文:

心包囊位於橫隔膜的上方,豎隔膜的下方,與橫隔膜緊密相連。被黃色脂肪包覆著的就是心臟。在脂肪膜的外面有細小如絲的筋膜,與心肺相連。這層筋膜就是心包膜。

滑氏云。手厥陰心主又曰心包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厥陰心主。以經而言。曰心包絡。一經而二名。實相火也。

白話文:

華佗說:手厥陰經又稱心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君火以心為主,相火以位置而言。手厥陰經代理君火運行,從功能而言,所以稱作手厥陰心主。從經絡而言,稱為心包絡。一個經絡卻有兩個名稱,實際上就是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