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居中

《痰火點雪》~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濡脈極軟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力,如水上浮漚,謂如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隨手沒之象,《脈訣》按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微脈,非濡也。又曰: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浮細而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白話文:

濡脈極為柔軟而且浮細,猶如布帛漂浮在水面上,輕輕觸摸就能感覺到,按壓時沒有力道,好像水面上漂浮的泡沫,像布帛浮在水面上,用手重重按壓,隨手就沒入水中的情形。《脈訣》說:按壓時好像有脈搏,但一提起手就又沒有了,這是微弱的脈搏,不是濡脈。又說:濡脈的形狀浮細,按壓時用力要輕柔,水面漂浮的棉絮沒有支撐力,病人產後身體裡還有藥物殘留,健康的人如果出現濡脈,那就沒有緣由了。浮細而像棉絮一樣的就是濡脈,沉細而像棉絮一樣的就是弱脈,浮而極細的就是微脈,沉而極細但不中斷就是細脈。

主病,濡主亡血陰虛,丹田髓已虧,盜汗血崩,濕氣侵脾,寸濡主陽微自汗,關主氣虛,尺主傷精脫血寒甚,法宜溫補,大都濡主血虛之病,又為傷濕。

白話文:

主要症狀,舌苔濡潤主血虛,丹田精髓已經虧損,盜汗、崩漏,濕氣侵犯脾臟,寸脈濡潤主陽虛自汗,關脈主氣虛,尺脈主傷精脫血寒氣很重,治療方法應該溫補,大部份舌苔濡潤主血虛的疾病,又為傷濕。

2.

極軟而沉,按之乃得,舉手全無。又曰:弱乃濡之沉者。《脈訣》言黎氏譬如浮漚,皆是濡,非弱也。《素問》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病後老弱見之順,平人少年見之逆。又曰: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白話文:

  • 非常軟而沉著,按壓它才能感覺到,舉手時完全沒有脈搏。又說:徵候虛弱而濡軟。

  • 《脈訣》中說黎氏的脈象就像浮在水面的泡沫,這都是濡弱,而不是虛弱。

  • 《素問》中說:脈搏弱而滑順,是有胃氣的表現;脈搏弱而澀滯,是久病的徵兆;病後的老弱者出現這種脈象是正常現象,但健康的人和年輕人出現這種脈象是不正常的。

  • 又說:脈搏虛弱而無力,按起來柔軟,柔軟而沉著,不見浮象,陽氣陷入陰中,精血虛弱,即使白髮蒼蒼了,看起來也像少年一樣憂愁。

主病,弱脈主陰氣虛,陽氣衰,惡寒發熱,筋骨痿軟,多驚多汗,精神減少,法當益氣調營。寸主陽虛,關主胃弱脾衰,尺主陽陷陰虛。又曰:弱主氣虛之病,仲景曰:陽陷入陰,故惡寒發熱。又曰:弱主筋,沉主骨,陽浮陰弱,血虛筋急。柳氏曰:氣虛則脈弱,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氣虛。

白話文:

脈搏虛弱,多為陰氣虛,陽氣衰弱,常常會有怕冷發熱、筋骨萎軟無力、易受驚嚇又多汗、精神不振的症狀,治療方法應以益氣調營為原則。寸脈虛弱多為陽虛引起,關脈虛弱多因胃弱脾虛導致,尺脈虛弱多因陽氣陷入陰虛所致。又說:脈搏虛弱多主氣虛之病,仲景說: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所以表現出惡寒發熱的症狀。又說:脈搏虛弱多主筋,脈搏沉實多主骨,陽氣浮起陰氣虛弱,血氣虛弱筋脈拘急緊張。柳氏說:氣虛則脈搏虛弱,寸脈虛弱是陽虛,尺脈虛弱是陰虛,關脈虛弱是胃氣虛弱。

3.

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崔氏曰:形大力薄,其虛可知。《脈決》言尋之不足,舉之有餘,止言浮脈,不見虛狀。楊氏曰:狀似柳絮,散慢而遲。滑氏言:散大而濡皆散脈,非虛也。又曰: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遲浮大似慈蔥。又曰:虛脈浮大而遲,按之無力,芤脈浮大,按之中空,芤主脫血,虛主血虛。

白話文:

遲大而軟,按壓起來沒有力氣,隱約是指脈象豁豁然空虛。崔氏說:脈象雖大,力度卻很弱,從而可以知道它很虛。在《脈決》中說,尋按的時候脈象不足,舉按的時候脈象有餘,只說浮脈,沒說它是虛症狀。楊氏說:狀似柳絮,散緩而遲緩。滑氏說:散大而濡潤都是散脈,並非虛症狀。又說:舉按起來遲大,按壓起來鬆散,脈象像穀粒一樣空,不要把虛症脈和芤脈混為一談,芤脈遲緩浮大,像慈蔥。又說:虛脈浮大而遲緩,按壓起來沒有力氣,芤脈浮大,按壓起來中間空虛,芤脈主脫血,虛脈主血虛。

主病,脈虛身熱,主傷暑自汗,怔忡驚悸,陰虛發熱,法當養營益衛。寸主血不營心,關主腹脹少食,尺主骨蒸痹痿,傷精脫血。經曰:血虛脈虛,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曰:久病脈虛者死。

白話文:

  1. 主病:主要症狀。

脈虛身熱:脈搏虛弱,身體發熱。

主傷暑自汗:主要由於暑熱引起的汗多。

怔忡驚悸:心悸、驚慌不安。

陰虛發熱:陰虛引起的發熱。

法當養營益衛:治療方法應該滋養營衛。

  1. 寸主血不營心:寸口脈虛弱,表示血液不能濡養心臟。

關主腹脹少食:關脈虛弱,表示腹脹、食慾不振。

尺主骨蒸痹痿,傷精脫血:尺脈虛弱,表示骨蒸潮熱、四肢麻痺,是傷精脫血所致。

  1. 經曰:血虛脈虛,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曰:久病脈虛者死:經典記載:血虛脈虛,氣息微弱到達脈搏,稱為「不及」,病在內部,稱為「久病脈虛」,會死亡。

4.

細脈小人於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素問》謂之小,王氏言如莠蓬,狀其柔也。《脈訣》言往來極微,是微反大於細矣,與經相背又曰: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白話文:

ושה──────────────

主病,細主血弱氣衰,諸虛百損,七情六極,非濕侵腰腎,則傷精汗血。寸主嘔吐,關主膨脹,胃虛,尺主丹田冷。泄痢遺精,陰血耗奪。《脈經》言細為血少氣衰,有此證則順,否則逆,故吐衄脈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

白話文:

主脈的病證:細主血虛氣衰,各臟器虛弱,百病叢生,七情六慾過度,不是濕邪侵犯腰腎,就是傷精汗血。寸脈主嘔吐,關脈主腹脹,胃虛。尺脈主丹田虛冷,泄瀉遺精,陰血耗損。《脈經》上說,細脈是血少氣衰的證狀,有這個證狀順脈,沒有這個證狀逆脈,所以吐血衄血,脈象是沉細的,能活命。憂慮勞累過度的,脈象也是細的。

5.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訣》言:或來或去,聚而卻還,與結無關。仲景有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脈經》又有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結,主死。此三脈名同實異也。又曰: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勝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白話文:

脈搏往來緩慢,有時突然停止一下,又逐漸快起來。《脈訣》上說:脈搏的來去,聚合後又消散,與結脈沒有關係。仲景所說重疊不絕跳動如沿着長竿滑動的是陰結,浮腫鬆動如車篷移動的是陽結。《脈經》上還記載:脈搏像芝麻那樣跳動,來來去去,忽聚忽散,沒有規律的是結脈,主死亡。這三種脈搏的名稱相同,實際卻不同。如果結脈緩慢,偶爾停止一下,是陰氣過盛導致陽氣將要衰竭,脈搏浮在體表為氣滯,沉在體內為積滯,用汗下法治療即可。

主病,結脈主血凝氣滯,老痰結滯內積,外癰腫疝。又曰:結主陰盛之病,越人曰: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浮結外有痛積,伏結內有積聚。

白話文:

主要疾病:結脈主血凝氣滯、多年痰液聚集內積、外有膿腫疝氣。並且說:結主陰盛之病,南方人說:結脈嚴重則積聚嚴重,結脈輕微則積聚輕微,浮結外有疼痛的積聚,伏結內有積聚。

6.

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困而復動,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是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代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止。肝氣不能止,則三十動一止。蓋一臟之氣衰,而他臟之氣代至也。經曰:代則氣衰。

白話文:

脈搏跳動了一陣又忽然停止,沒能自動恢復,緊接著又開始跳動,脈搏跳到手腕後又縮回寸脈,很久以後纔出來,脈搏跳一下,呼吸五次,肺、心、脾、肝、腎這五臟的氣,都是五十次脈動呼吸一次,符合大衍之數,稱之為平脈,若相反就是止脈,就會出現代脈,腎氣不能到,那麼脈搏四十次跳動就停止一次。肝氣不能止,那麼脈搏三十次跳動就停止一次。因為一臟之氣衰弱,其他臟腑之氣就代替而來了。經典上說:代脈就是氣衰弱了。

滑氏曰:若無他病,羸瘦脈代者,危脈也。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李氏括曰:數時一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看,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塗。又曰:促結之止無常數,或二動三動一止即來,代脈之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還入天中,良久方來也。

白話文:

滑氏說:如果沒有其他疾病,虛弱消瘦而脈搏間歇的人,是危險的脈象。有病症的人,氣血突然損傷,氣不能續接,這就成為病脈。患傷寒心悸兼脈搏間歇的人,服用復脈湯為主方。有孕婦脈搏間歇的,胎兒有百天,間歇生死攸關,不可不辨別。李氏歸納總結說:一定時間裡脈搏停止一次,叫做促脈;緩慢停止必須看結脈,停止不能恢復是代脈,結脈生,代脈死,走著不同的路線。又說:促脈、結脈間歇沒有固定次數,可能兩次或三次搏動間歇一次,然後又出現;代脈間歇有固定次數,一定間隔才停止,重新進入天部,很長時間纔出現。

主病,代脈先因臟氣衰,腹痛泄痢下元虧,或為吐瀉中焦病,女子懷胎三月分。《脈經》曰:代散者死,主泄及膿血。

白話文:

主要的疾病,從脈象的變化最初是由於臟腑的元氣衰弱,腹脹腹痛腹瀉是小腸虛弱,或者為嘔吐腹瀉是中焦有病,女子懷孕三個月。 《脈經》說:脈象的散亂是會死亡的,是主泄瀉及膿血。

7.

促脈定息,數時一止復來,如蹶之趣,徐疾不常。《脈經》但言數而止為促,《脈訣》乃云並居寸口,不言時止者,謬矣。數止為促,緩止為結,何獨寸口哉?李氏曰:促脈數時來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鬱火炎炎盛,焦必無生退可生。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頻繁,突然停止,然後又跳動,就像馬突然跳起來一樣,速度快慢不一。古籍《脈經》只提到脈搏頻繁跳動然後突然停止是促脈,《脈訣》中說促脈和數脈都位於寸口的位置,沒有提到脈搏時止的情況,這是錯誤的。脈搏頻繁跳動然後突然停止是促脈,脈搏緩慢跳動然後突然停止是結脈,為什麼只有寸口脈才會有這種情況呢?李氏說,促脈是指脈搏頻繁跳躍,時而停止,這是因為陽氣極盛,陰氣將要消失,三焦內鬱火盛,導致焦躁不安,無法入睡。

主病,促脈惟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又曰:促主陽盛之病,促結之因,皆有氣血痰食飲,五者之別,一有留滯,則脈見止也。

白話文:

主治的疾病:促脈只將其當成火病來醫治,其成因有五種,細細推究,時常的喘咳都是因為痰積聚,或者發狂、出現斑痕,以及毒瘡。又說:促脈主治陽氣盛所引起的疾病,脈搏結促的原因,都是由於氣血痰食飲,這五種的不同,只要有一種留滯,脈搏就會出現停止。

8.

弦脈端直以長,如張弓弦,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狀若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弦脈在卦為震,在時為春,在人為肝,輕虛以滑者平,實滑如尋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池氏曰:弦緊而數勁為太過,弦緊而細為不及。戴氏曰: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

白話文:

弦脈端正而長直,像繃緊的弓弦,按壓時不會移動,鬆緊適度,就像按琴瑟弦那樣,形狀像箏弦,從中間直過,挺拔地豎立在手指下。弦脈在八卦中屬於震卦,在四季中屬於春天,在人體中屬於肝臟。輕柔而滑動的是平脈,像尋找長竿子那樣堅硬而滑動的是病脈,像新張開的弓弦那樣勁急的是死脈。池氏說:弦脈緊繃而數次勁急是太過,弦脈緊繃而細小是不及。戴氏說:弦脈而柔軟,病情輕微,弦脈而堅硬,病情嚴重。

《脈訣》言:時時帶數,又曰:脈緊狀繩牽,皆非弦象,今削之。又曰:土衰木旺,多怒欲叫,睛翳淚出。李氏曰:弦來端直似絲絃,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緊弦長沉伏間。

白話文:

《脈訣》說:時常跳得很快,又說:脈搏像緊繃的繩子一樣緊,這些都不屬於弦脈的象徵,要去除這種說法。又說:脾臟虛弱,肝火旺盛,容易生氣想發怒,眼睛昏花流淚。李時珍說:弦脈來時筆直像絲絃,緊脈就像繩子反覆彈動,緊是指脈搏的力量,弦是指脈搏的象徵,緊而堅固,弦脈的長度沉伏在脈搏之間。

主病,弦為肝膽之脈,主痰飲,寒熱瘧疾,又主血弱勞傷,胃虛停飲,骨脅疼痛,肢體拘急,多驚,單絃病輕,雙弦病急,寸弦頭痛多痰,左關弦主寒熱癥瘕,右弦主胃寒,心腹痛,尺主陰痃。腳疾拘攣。

白話文:

肝膽之氣鬱結,脈搏弦緊。主痰飲、寒熱瘧疾,血虛勞損、胃虛停飲,骨脅疼痛、肢體拘急、多驚。單側脈搏弦緊,病情較輕;雙側脈搏弦緊,病情較急。寸脈弦緊,主頭痛多痰;左關脈弦緊,主寒熱癥瘕;右關脈弦緊,主胃寒、心腹疼痛;尺脈弦緊,主陰瘃,腳疾拘攣。

又曰:弦為木盛之病,浮弦痰飲外溢,沉弦懸飲內痛,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絃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剋土,病必難治。

白話文:

又說:弦脈是肝臟旺盛的症狀,浮弦脈是痰飲外溢,沉弦脈是痰飲內留而疼痛,瘧疾脈也弦,弦脈跳動快多是熱症,弦脈跳動慢多是寒症,弦脈粗大主虛弱,弦脈細小而拘急,陽弦脈頭痛,陰弦脈腹痛,單弦脈是飲酒過度引起的疾病,雙弦脈是寒性的老病,如果弦脈的人不吃東西,木剋土,疾病很難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