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次

《黃帝內經-素問》~ 卷第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 (1)

1. 風論篇第四十二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白話文:

黃帝問:「風對人體的傷害,有些人會出現寒熱,有些人會得熱病,有些人會得寒病,有些人會中風,有些人會半身不遂,有些人會得風疹。這些疾病的表現各不相同,名稱也不一樣,有的會進入五臟六腑。我不明白它們發生的原因,請你告訴我。」

岐伯回答:「風氣藏在皮膚和肌肉之間,不能向內暢通,也不能向外宣洩。風具有善於流動和經常變化的特點,如果皮膚的毛孔打開,就會感到寒冷;如果皮膚的毛孔關閉,就會感到熱而憋悶。如果感到寒冷,就會不想進食;如果感到熱,就會消耗肌肉。所以風會讓人感到發冷、發熱,而且不想進食,這就是寒熱的表現。」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

白話文:

風邪和陽明之氣進入胃中,沿著經絡向上至眼睛內眼角。如果體質肥胖,風邪不能排出,就會熱中導致眼睛發黃;如果體質消瘦,風邪會排出導致寒冷,就會寒中導致流淚。

風邪和太陽之氣同時進入,運行於諸經脈俞穴,分散於肌肉之間,與衛氣相連。如果經絡不通暢,就會導致肌肉腫脹疼痛而形成瘡瘍,衛氣凝結不能運行,就會出現局部麻木。

癘病,是因為榮氣熱於胸腹,氣血不暢,導致鼻樑塌陷、面色暗淡,皮膚生瘡潰爛。風寒滯留在經絡中無法排出,稱為癘風,或稱寒熱。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

白話文:

在春天(甲乙日)受到風邪傷害的,稱為肝風。在夏天(丙丁日)遭到風邪侵襲的,稱為心風。在夏末(戊己日)受到邪氣侵害的,稱為脾風。在秋天(庚辛日)被邪氣所傷的,稱為肺風。在冬天(壬癸日)遭邪氣侵襲的,稱為腎風。風邪侵襲五臟六腑的俞穴,也稱為臟腑之風,各個器官會依據被攻擊的部位而產生偏風。風邪會沿著風府穴向上侵襲,就會變成腦風。風邪進入頭部的絡脈,就會引發目風(眼睛紅腫流淚)和眼寒。喝酒後受風邪侵襲,就會產生漏風(中風的後遺症)。

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

白話文:

如果進入室內就出汗兼中風,就是內風。剛洗完頭就中風,就是首風。風邪深入體內較久,就會變成腸道脹氣、腹瀉。風邪停留在皮毛腠理之間,就會導致泄瀉。所以風邪是百病的根源,它會發生各種變化而形成其他疾病,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但總會導致風氣。

黃帝說:五臟的風邪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希望瞭解他們的診斷和病理。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白話文:

岐伯說:

肺風 的特徵:多汗、惡風、面色白而光亮、偶爾短促咳嗽、白天減輕、傍晚加重、診脈在眉毛上方,脈象色白。

心風 的特徵:多汗、惡風、焦躁不安、容易發怒或驚嚇、面色發紅、病情嚴重時說話不流暢、診脈在口部,脈象色紅。

肝風 的特徵:多汗、惡風、容易悲傷、面色微青、咽喉乾澀、容易生氣、偶爾厭惡女性、診脈在眼睛下方,脈象色青。

脾風 的特徵:多汗、惡風、身體疲乏、四肢不想動、面色淡黃、食慾不振、診脈在鼻子上方,脈象色黃。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白話文:

腎風症狀:

  • 出汗過多,怕吹風
  • 臉部浮腫
  • 背部疼痛,不能直立
  • 臉色發紅,面色晦暗
  • 肢體彎曲不利索,檢查時皮膚上有黑色斑點

胃風症狀:

  • 頸部出汗過多,怕吹風
  • 飲食困難,腹中堵塞不通
  • 腹部經常脹滿,脫掉衣服就會腹脹
  • 吃寒涼食物就會拉肚子
  • 身形消瘦,但腹部卻很大

首風症狀:

  • 頭部和臉部出汗過多,怕吹風
  • 在預計風到前一天症狀會加重
  • 頭痛劇烈,不敢出外或接觸風
  • 到了風到日,症狀會稍有好轉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帝曰:善。

白話文:

漏風的症狀,通常會流很多汗,不能只穿一件衣服,吃東西時也會出汗,嚴重的可能會全身冒汗,呼吸困難、怕風,衣服經常濕透,嘴乾容易口渴,不能做體力活。泄風的症狀,多汗,汗水會流濕衣服,嘴裡乾,上面濕,他們的風不能做體力活,全身疼痛就會感到寒冷。帝說:很好。

2. 痹論篇第四十三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痹症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說:「風寒濕三股氣流交雜而來,相互結合就形成了痹症。其中風氣較強的,稱為行痹;寒氣較強的,稱為痛痹;濕氣較強的,稱為著痹。」

黃帝說:「那麼,五種痹症分別是什麼?」

岐伯說:「在冬季遇上痹症的,稱為骨痹;在春季遇上痹症的,稱為筋痹;在夏季遇上痹症的,稱為脈痹;在至陰月(陰氣最盛之月)遇上痹症的,稱為肌痹;在秋季遇上痹症的,稱為皮痹。」

黃帝又問道:「在人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哪些氣息會導致痹症?」

岐伯答道:「五臟各有其相應的氣息。如果疾病久治不愈,這些氣息就會內寄於它們的相應部位,從而導致痹症。」

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

白話文:

所以骨頭痺痛不癒,又遭受邪氣侵襲,就會藏於腎臟。筋脈痺痛不癒,又遭受邪氣侵襲,就會藏於肝臟。脈絡痺痛不癒,又遭受邪氣侵襲,就會藏於心臟。肌肉痺痛不癒,又遭受邪氣侵襲,就會藏於脾臟。皮膚痺痛不癒,又遭受邪氣侵襲,就會藏於肺臟。所謂痺痛,是指各個臟器在不同的時期受到風寒濕之氣而加重。凡是痺痛侵襲五臟的情況,肺痺痛的人會煩躁、胸悶、喘氣、嘔吐。心痺痛的人會脈搏不暢,煩躁時會覺得心臟下方咚咚作響,突然胸悶氣喘,喉嚨乾燥容易打嗝,邪氣上升到頭部會感到恐懼。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肢解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白話文:

**肝臟痹阻:**夜間臥牀會驚醒,頻頻飲水和小便,向上而行感覺像懷抱著東西。

腎臟痹阻: 容易水腫,臀部代替腳後跟,脊椎代替頭部。

脾臟痹阻: 四肢無力,出現咳嗽和嘔吐黏液,向上會導致嚴重的阻塞。

腸道痹阻: 經常想喝水但無法排出,胸悶喘氣,有時會腹瀉或痢疾。

子宮痹阻: 小腹和膀胱按壓時內部疼痛,好像被熱水燙過一樣,小便不通暢,向上會引起流鼻涕。

陰氣: 保持安靜時,精神能夠收斂;躁動不安時,精神就會消散,飲食過量會損傷腸胃。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白話文:

潮濕之氣導致喘息,痹症聚集在肺中;潮濕之氣導致憂慮,痹症聚集在心中;潮濕之氣導致遺尿,痹症聚集在腎中;潮濕之氣導致疲乏,痹症聚集在肝中;潮濕之氣導致肌肉無力,痹症聚集在脾中。各種痹症久治不愈,還會損害內臟。其中,風氣過盛的人更容易痊癒。

黃帝問:痹症中,有的會死亡,有的疼痛時間長,有的容易痊癒,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帝曰: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白話文:

岐伯說:病邪侵入臟腑的會死亡,病邪停留於筋骨之間會疼痛很久,病邪停留於皮膚之間則容易治癒。黃帝問:病邪客居於六腑中的情況如何?岐伯說:六腑也是病邪寄居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是病邪最初發生的部位。六腑也有相應的經絡腧穴,風寒濕氣侵襲這些腧穴,六腑中的食物或飲水會受到影響,循著腧穴而進入,分別寄居於各個腑中。黃帝問:用針灸治療該如何進行?岐伯說:五臟有腧穴,六腑有相應的合穴,循著經脈的分佈,各有其發病和治療的部位,各自隨病邪的傳變,這樣就能使疾病痊癒。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帝曰:善。

白話文:

黃帝問:榮衛之氣也會讓人得痺嗎?

岐伯答:榮氣,是水穀的精華所形成,它運行於五臟六腑,只有這樣才能進入脈絡。因此,榮氣上下運行於脈絡,貫穿五臟,絡屬六腑。

衛氣,是水穀中強烈的氣。這種氣性情暴烈、疾速、順滑,不能進入脈絡。因此,它運行於皮膚之下,分佈在肌肉之間,蒸燻於膈膜,散佈於胸腹。如果逆其氣性,就會生病;順其氣性,就能痊癒。衛氣不與風寒濕氣結合,所以不會導致痺症。

黃帝說:很好。

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中醫古文:

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麻痺或疼痛,有時會痛,有時又不會痛,有時沒有知覺,有時寒冷,有時發熱,有時乾燥,有時潮濕,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疼痛是因為體內寒氣過多,寒則痛。不疼痛或沒有知覺,是因為疾病時間長了,深入體內,氣血運行不暢,經絡偶爾疏通,所以無法流通,皮膚得不到濡養,因此沒有知覺。寒冷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多,陰寒之氣助長了疾病,所以發寒。發熱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疾病之氣勝過陽氣,遭到陰氣阻遏,所以產生麻痺發熱的症狀。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

白話文:

出汗過多而且汗水濕黏,是因為體內的濕氣很重,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兩者相結合,所以汗液過多而且濕黏。黃帝問:痹症發作時,為什麼不疼痛呢?岐伯回答:痹症發作於骨骼,會感覺沉重;發作於經脈,會導致血液凝結不流通;發作於筋,會導致肢體屈伸不利;發作於肌肉,會導致局部麻木不仁;發作於皮膚,會導致局部寒冷。如果這五種症狀同時出現,就感覺不到疼痛。所有類型的痹症,遇到寒冷就會加重,遇到熱就會緩解。黃帝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