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功

《外科正宗》~ 卷之四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2)

1. 臁瘡論第七十四

臁瘡者,風熱濕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別,內外之殊。新者只有三香膏乳香法紙貼之自愈;稍久紫黑者,以解毒紫金膏搽扎漸可。又年久頑臁,皮肉烏黑下陷,臭穢不堪者,用蜈蚣餞法去風毒、化瘀腐,方可得愈。外臁多服四生丸,內臁多服腎氣丸妙。

白話文:

臁瘡是風、熱、濕、毒四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新的和舊的,以及內在和外在的不同。新發的臁瘡,只需要使用三香膏、乳香法紙貼敷,就能夠自愈。稍微久一點的紫黑臁瘡,可以使用解毒紫金膏塗抹,逐漸可以治癒。如果是多年的頑固臁瘡,皮膚和肌肉都呈現烏黑色的顏色並且下陷,並且還伴有臭味,則需要使用蜈蚣餞法來去除風毒、化解瘀血和腐肉,這樣纔能夠治癒。對於外臁,多服用四生丸;對於內臁,多服用腎氣丸,效果會很好。

香膏

三香膏內乳松香,輕粉油調紙內藏

先洗蔥湯方貼扎,何妨新久爛臁瘡

治臁瘡初起多疼少癢,未經受風紫黑者宜用。

乳香,松香,輕粉(各等分)

上為細末,香油調稠,用夾紙一面,以針密刺細孔,將藥夾搽紙內,先以蔥湯洗淨,將紙有孔一面對瘡貼之,三日一換自效。忌房事、煎炒等件。

白話文:

把藥末研磨成細末,使用香油調和至濃稠狀。接著,用夾紙的一面,以針密密地刺出許多小孔,然後將藥末夾在紙張內。先使用蔥湯清洗患處,再將有孔的一面緊貼在瘡口上,每隔三天更換一次,就能發揮效果。但要注意,房事、煎炒等行為會影響藥效,因此需要避免。

乳香法紙

乳香法紙有奇功,疼痛臁瘡欲此逢

功在粉霜相協力,三朝一換笑顏濃

治臁瘡作痛不愈。

先用乳香碾細末一兩聽用。以呈文油紙四張,每紙一張,攤平篩乳香末二錢五分勻篩紙上,雙摺卷一寸闊,將捲紙復作三折,兩頭以線扎之;用甘草一兩二錢,水三碗,將捲過藥紙浸入甘草湯內,上用重物壓之;煮數滾,取起紙來,解去扎線,將紙攤開桌上,每張用輕粉三錢摻乳香,上用棕糊刷排刷相勻,提起藥紙,帶濕以無藥一面對板壁上貼之,陰乾收用。

白話文:

  1. 先將乳香研成細末,取一兩備用。
  1. 取出4張呈文油紙,每張攤平後,將2錢5分的乳香末均勻篩在紙上。

  2. 將紙張雙摺,捲成1寸寬的紙捲,再將紙捲折成三折,用線在兩端紮緊。

  3. 取甘草1兩2錢,水3碗,將捲好的藥紙浸入甘草湯中,上面放重物壓著。

  4. 煮沸幾次後,取出藥紙,解開線,將紙攤開在桌子上。

  5. 每張紙上撒上3錢輕粉,再用棕糊刷均勻刷塗。

  6. 提起藥紙,趁著還濕潤時,將沒有藥的一面貼在牆壁上,陰乾後即可收用。

臨時隨患大小剪紙多少,先用溫湯洗瘡,隨將紙有藥一面對瘡貼之,絹扎三日一換,自然止痛生肌。如貼後內無水出,不必換貼自愈。

白話文:

根據病人病情大小,剪取適量紙張,先用溫水清洗傷口,然後將塗有藥物的紙張一面貼在傷口上,用布或紗布固定,每三天更換一次,自然就會止痛生肌。如果貼上藥紙後,傷口內沒有滲出液,就不需要更換藥紙,任其自然癒合即可。

蜈蚣

蜈蚣餞治久頑臁,獨活桐油白芷

白話文:

蜈蚣用酒浸泡,治療頑固的瘡瘍,獨活、桐油、白芷一起煎煮。

甘草加上同煎煮,傾入瘡中黑腐蠲

治臁瘡多年,黑腐臭爛作疼,諸藥不效者。

用桐油二兩,獨活、白芷、甘草、蜈蚣各一錢,入油內煎滾;先將臁瘡洗淨,用白麵水調作圈,圍在瘡之四邊,毋令泄氣走油。將腳放平,以茶匙挑油漸漸乘熱加滿,待油溫取去,已後腐肉、風毒自然脫下,用解毒紫金膏搽上,紙蓋絹扎,三日一換。

白話文:

準備二兩桐油,各一錢的獨活、白芷、甘草、蜈蚣,放入油中加熱煎至沸騰;先將腿上的瘡清洗乾淨,用白麵水調成糊,圍在瘡的周圍,防止皮膚吸收過多油脂。將腳平放,用茶匙慢慢將熱油倒入瘡中,直到瘡口滿滿的都是油,然後把油溫降至不燙手後取出,之後腐肉、風毒會自然脫落,用解毒紫金膏塗抹患處,用紙覆蓋並用絹布包紮,每三天更換一次藥膏。

解毒紫金膏(見結毒門)

治臁瘡毋論新久,及頑瘡年久不愈者並用之。

生丸

四生丸療久臁瘡,骨節多疼舉動妨

地龍白附姜蠶等,草烏靈脂莫相忘

治外臁血風頑瘡,骨節疼痛,不能舉動,或行步不前,或渾身瘙癢,或麻痹不仁,或生斑疹並效。

地龍(去土),姜蠶(炒,去絲),白附子五靈脂,草烏(去皮尖,泡)各等分

白話文:

  • 地龍(去除泥土)

  • 姜蠶(炒過,去除絲)

  • 白附子

  • 五靈脂

  • 草烏(去除表皮和尖端,浸泡過)

各取等量

上為細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茶、酒任下。

腎氣丸(見肺癰門)

2. 血風瘡第七十五

血風瘡,乃風熱、濕熱、血熱三者交感而生。發則搔癢無度,破流脂水,日漸沿開。甚者內服消風散加牛膝、黃柏,外搽解毒雄黃散如意金黃散俱可敷之。如年久紫黑堅硬,氣血不行者,用針砭去黑血,以神燈照法熏之,以解鬱毒,次以前藥敷之方效。

白話文:

血風瘡,是風熱、濕熱、血熱三種邪氣交感而引起的。發病時瘙癢劇烈,破潰流出脂水,逐日擴散。病情嚴重的,內服消風散,並加入牛膝、黃柏,外敷解毒雄黃散或如意金黃散都可以。如果患病時間長,瘡口變為紫黑色、堅硬,氣血不能運行,就用針砭去掉黑血,用神燈照法燻蒸,以解除鬱毒,然後再用上述藥物敷治,才能奏效。

解毒雄黃散

治風濕流注腿腳,致生血風頑瘡,紫黑瘙癢者。

雄黃(四兩),硫黃(八兩)

上二味,共碾細末,柏油調搽,紙蓋之,三日一換。

如意金黃散(見腫瘍門)

治症同前。

用公豬膽汁調稠敷患上,油紙蓋托勿動,待其自脫,脫後色紅再敷之,以色白為度。

白話文:

用豬膽汁調成糊狀塗抹於患處上,用油紙蓋住不動,等待其自行脫落,脫落後顏色變紅,再塗上一次,以顏色變白為度。

神燈照(見腫瘍門)

治年久紫黑血風頑瘡,流水作癢不絕。

先用蔥湯洗淨患上,點火以燈焰熏之,每熏二拈為度。

涼血消風散(見疥瘡門)

3. 頑癬第七十六

頑癬乃風、熱、濕、蟲四者為患。發之大小圓斜不一,乾溼新久之殊。風癬如雲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濕癬如蟲形,瘙之則有汁出;頑癬抓之則全然不痛;牛皮癬如半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馬皮癬微癢、白點相連;狗皮癬白斑相簇,此等總皆血燥風毒克於脾、肺二經。初起用消風散浮萍一兩,蔥、鼓作引,取汗發散。

白話文:

頑癬是由風、熱、濕、蟲四種因素共同引起的皮膚病。發病時,皮疹的大小、形狀、乾燥程度和病程長短都不一樣。

風癬像雲朵一樣,皮膚嬌嫩,抓它會產生白色的皮屑;

濕癬像蟲子一樣,癢的時候會流出汁液;

頑癬抓它完全不痛;

牛皮癬像半片皮革,堅硬堅韌,抓它像朽木一樣;

馬皮癬微癢,有白色的斑點相連;

狗皮癬白斑成簇。

這些皮癬都是由於血燥風毒侵犯脾、肺兩經造成的。

初期可以使用消風散加浮萍一兩,蔥、鼓做引子,讓患者出汗發散。

久者服首烏丸蠟礬丸,外擦土大黃膏,用槿皮散選而用之,亦可漸效。

白話文:

長期服用首烏丸和蠟礬丸,外用土大黃膏,選擇槿皮散的使用方法,也可以逐漸有效。

土大黃

大黃膏白礬,硫黃八兩共加參

川椒三味研成末,頑癬搽之不費難

治乾溼頑癬,不論新久,但皮膚頑厚,串走不定,惟癢不痛者。

硫黃(八兩),生礬(四兩),點紅川椒(二兩)

上各為末,用土大黃根搗汁,和前藥調成膏碗貯,新癬抓損擦之,多年頑癬加醋和擦,如日久藥干,以醋調搽;牛皮癬用穿山甲抓損擦之妙。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物研磨成細末,再用土大黃的根部搗汁,與前面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製成藥膏備用。如果是新長的癬,抓破損傷後擦藥;如果是多年頑固的癬,可以加醋混合擦拭。如果藥膏放置過久變幹,可以用醋調和後再擦。牛皮癬可以用穿山甲搗爛後,擦在患處,效果很好。

頑癬必效方

頑癬必效川槿皮,輕粉雄黃巴豆

白話文:

斑蝥、大黃、百藥煎,陰陽水和海桐皮。

將斑蝥、大黃、百藥煎製成湯劑,用陰陽水混合海桐皮服用。

治多年頑癬,諸藥熏擦搽洗不效者,用之即愈。

川槿皮(四兩),輕粉,雄黃(各四錢),百藥煎(四餅),斑蝥(全用,一錢),巴豆(去油,一錢五分),大黃(二兩),海桐皮(二兩)

白話文:

  • 川槿皮:40 克

  • 輕粉(氧化鋅):4 克

  • 雄黃(硫化砷):4 克

  • 百藥煎:40 個

  • 斑蝥(鞘翅目昆蟲):1 克

  • 巴豆(大戟科植物種子):1.5 克

  • 大黃(蓼科植物根):20 克

  • 海桐皮(紫草科植物皮):20 克

上為極細末,用陰陽水調,抓損敷藥,必待自落。

又:頑癬方

頑癬方中川槿皮,斑蝥輕粉各相宜

再加七個楓子肉,新筆塗將患處醫

川槿皮(二錢),輕粉(五分),斑蝥(七個),大楓子(七個)

河、井水共一鍾,煎一半,露一宿,筆蘸塗之。

頑癬浮萍丸

白話文:

浮萍丸的內含成分有蒼耳草、蒼朮、黃芩和苦參。

姜蠶鉤藤並豨薟,酒丸服下可回春

紫背浮萍,蒼朮,蒼耳草(各二兩),苦參(四兩),黃芩,姜蠶(各一兩),鉤藤(一兩五錢),豨薟草(二兩,酒蒸)

白話文:

  • 紫背浮萍:二兩

  • 蒼朮:二兩

  • 蒼耳草:二兩

  • 苦參:四兩

  • 黃芩:一兩

  • 姜蠶:一兩

  • 鉤藤:一兩五錢

  • 豨薟草:二兩(用酒蒸過)

共為末,酒糊丸,白滾湯每服二錢,隨病上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