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小兒初受氣論

聖濟總錄:小兒在母腹中,受其精氣而成形。一月血凝,二月成胚胎,三月如桃花,陽神為魂,四月分四肢,陰靈為魄,五月五行分五臟,六月六律定六腑,七月七精開竅,八月八景俱全,九月氣象成,十月百神集備而生也。生後六十日瞳子成,笑語識人;百日任脈生能反覆;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脛骨成能獨倚;三百六十日為一期,骨節成乃能移步而行。夫醫之道至難也,治小兒則尤難。

白話文:

《聖濟總錄》:小兒在母親肚中,受到母親的精氣而形成。第一個月,血凝固;第二個月,形成胚胎;第三個月,像桃花一樣,陽神是魂;第四個月,四肢分開,陰靈是魄;第五個月,五行分化出五臟;第六個月,六律決定六腑;第七個月,七精開竅;第八個月,八景俱全;第九個月,氣象形成;第十個月,百位神靈集合而出生。出生後六十天,瞳孔形成,會笑、會說話,能認人;一百天,任脈生出,能翻身;一百八十天,尻骨形成,能獨坐;二百一十天,掌骨形成,能爬行;三百天,脛骨形成,能獨自站立;三百六十天為一個階段,骨節形成,才能移動行走。行醫之道非常困難,治療小兒尤其困難。

蓋周歲之間,精神未備,骨格未堅,形聲未正,脈息未全。語不能問其得病之由,脈不能診其必然之理。故云:冠壯易明,幼童難治。苟不潛心玩味,何乃寄幼兒之司命也。

白話文:

滿一歲之內的小孩,精神尚未充足,骨骼尚未發育堅固,形貌聲音尚未端正,脈象呼吸尚未完全。無法用語言詢問他生病的緣故,也無法用脈象診斷出他必然的病理道理。所以說:成人壯年的人容易明辨病情,幼童難以治療。如果不是用心細細地玩味思考,怎麼能夠勝任幼兒生命的管理呢?

2. 受胎論

人皆謂嬰兒滿十月而生,余究內經理,二百七十日實為定論。蓋就中虛計一月,以應十個月之數也。經云:九九為上,八八次之,七七又次之。凡人之生,稟二儀之氣會合,三才之道各得其九,三九二十七,則二百七十日而生。八八者,三才各得其八,三八二十四則二百四十日而生。

白話文:

人們都說嬰兒懷胎10個月出生,但我研究了內經,270天才是正確的說法。因為其中虛計一個月,以符合10個月的說法。經文說:99是最好的,88其次,77再次。人的出生,稟受天地兩種氣息會合,三才之道各有九分之一,三九是二十七,所以270天出生。八八是三才各有八分之一,三八是二十四,所以240天出生。

七七者,三才各得其七,三七二十一則二百一十日而生。其逾十月而生者為大過,其七八月而生者為不及。大過者氣血陰之有餘;不及者,血氣養之不足也。大抵人得中道而生,陰陽劑合,剛柔兼濟;氣血相和,百脈相調;心智明通,精神全備;臟腑充實,形體壯健。觀其顱囟便可知矣。

白話文:

七七是指三才各得其七,三七為二十一,則二百一十天而生。若逾十月而生,則為大過;若七八月而生,則為不及。大過者,氣血陰之有餘;不及者,血氣養之不足也。

大抵人得中道而生,陰陽劑合,剛柔兼濟,氣血相和,百脈相調,心智明通,精氣全備,臟腑充實,形體壯健,觀其顱囟便可知矣。

未周之兒,顱囟堅合,睛黑神清,口方背厚,骨粗臀滿,臍深肚軟,莖小卵大,齒細發潤,聲洪睡穩,此乃受氣得全者。如二三歲,其囟尚大解開,齒髮未生,手腳攣縮,膝如鶴節;或五六歲,尚不能行,身體手足瘦瘠者,此皆受氣不足故也。

白話文:

出生不足一個月的嬰兒,頭頂囟門堅固密合,眼睛黑而有神,嘴巴長得方方正正,後背厚實,骨頭粗壯,屁股豐滿,肚臍深而肚子柔軟,小便時尿液呈線狀,睪丸大而堅挺,牙齒細小而潤澤,聲音洪亮而睡眠安穩,這些都是身體健康、元氣充足的表現。

如果一個孩子兩三歲了,囟門仍然很大,而且沒有完全閉合,牙齒和頭髮都沒有長出來,手腳攣縮,膝蓋就像鶴的關節一樣細長;或者五六歲了,還不能走路,身體和手腳都瘦弱,這些都是先天不足、元氣不足的表現。

3. 小兒形證歌

初生芽兒一塊血,也無形症也無脈,有驚須知是胎驚,有熱須知是母熱。三朝繃抱未安和,七日一臘古來說,臍風撮口老孃乖,鎖肚青筋唇口撮。又有因邪客忤兒,不乳一宵神自脫,蠍蛇餅子保安康,琥珀抱龍亦可啜。若知難救病須臾,嫌兒指甲兼唇黑。女子初生小便血,正是胎中受熱得;男兒兩目閉不開,或患丹瘡俱熱極。

白話文:

初生的嬰兒如同血塊一樣,沒有形狀,也沒有脈搏。如果有驚嚇,必須知道是胎驚;如果有熱,必須知道是母親的熱。嬰兒出生後的前三天,要抱著安撫,不要讓他哭鬧。古書上說,嬰兒出生後的第七天要舉行臘祭,以免臍風(嬰兒臍部受風)使嬰兒口脣發青。

還有一些嬰兒因為邪氣侵犯而生病,不吃奶一整晚,神志恍惚。此時可以用蠍子、蛇肉、餅子和保安康這些藥物來治療。也可以用琥珀抱龍丸來治療。如果知道嬰兒的病情難以挽救,必須儘快治療,否則嬰兒的指甲和嘴脣都會發黑。

女嬰初生時小便帶血,是胎中受熱所致;男嬰兩眼閉不開,或患有丹瘡,都是熱極所致。

二症皆宜化毒丹,血出單煎生地黃。月中口內生痰涎,將衣向火或加綿,神情不穩目斜視,強直反張真可憐。用藥若認驚風錯,涼心牛黃散安樂,利驚少許地黃煎,加些白蜜神仙藥。芽兒未周便識驚,忌物擊響不安神。月內半周及襁褓,驚熱須當審變蒸。三十四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一十八次變蒸足,方有脈自寸口生。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都應該用化毒丹治療,如果出血了要單獨煎生地黃。嬰兒在滿月後嘴裡就會產生痰液,因此要將衣服放在火上烤或加上棉絮,因為小孩的情緒不穩定,眼睛斜視,身體僵硬,抽搐,真是可憐。如果誤認成驚風用錯藥物,可用涼心牛黃散來安撫,再加點地黃和白蜜煎服,這可是神仙般的藥物。嬰兒在滿月前就會出現驚風,因此要避免敲擊等響亮的聲音,以免驚嚇到嬰兒。嬰兒出生後半個月到滿月,以及襁褓時期,要特別注意驚熱發作的變化。三十四天為一個變化期,六十四天為一個蒸熱期,總共要經過十八次變化期和蒸熱期,這樣脈搏才會從寸口開始產生。

變蒸未足在面部,左眼太陽陰右處,眉稜上下俱屬木,準是中宮鎮心土。耳間屬腎常主虛,唇口兩畔脾所居,面中顴臉屬心火,惟有人中是肺都。五行相生重卻生,若還相剋用工夫,順候易治逆難療,智不通兮性莫粗。心主驚兮肺主氣,肝主風兮脾主味,胃家不溽冷兼虛,吐瀉不止驚風至。

白話文:

面部長出痘疹是不足的問題,左眼太陽穴和陰維穴,眉毛上下都屬於木,鼻樑是中宮,鎮壓著心屬土。耳朵之間屬於腎,經常是虛弱的,嘴脣和兩邊臉頰是脾居住的地方,臉頰和顴骨屬於心火,唯有鼻翼和人中才是肺的居所。五行相生會增長,而相剋需要用心調理,順著五行生剋的規律容易醫治,逆著五行生剋的規律就難以治療了。智慧不足,性情粗魯。心主驚嚇,肺主呼吸,肝主風,脾主意念,胃不虛寒,瀉吐不止,驚風會到。

自古皆言心主驚,五臟六腑皆驚名,心驚血散氣不復,流入諸經百病生。肺經咳嗽並喘急,嘔吐無時脾胃因,腎候咬牙肝眼搐,夜啼常恐臉紅心。五心熱是脾家咎,面青翻白膽主驚,若是三焦口作渴,流入膀胱卵作聲。

白話文:

自古以來,人都說心臟主管驚嚇,五臟六腑都會因為驚嚇而引起症狀。心臟受到驚嚇,血液會散亂,氣血也無法恢復,流入各個經脈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肺經受到驚嚇會引起咳嗽和喘急,嘔吐不止是脾胃受到驚嚇所致,腎臟受到驚嚇會引起咬牙和肝臟受到驚嚇會引起眼睛抽搐,晚上啼哭常伴隨著臉紅和心悸。

五心(手掌、腳掌和前額)發熱是脾臟受驚所致,臉色青白是膽囊受驚所致。如果三焦受驚就會口渴,流入膀胱就會出現小便異常。

4. 顱囟要略

顱囟青筋,脨虛不榮,顱囟常陷,湑瀉無停,顱囟虛軟,顛癇不免,顱囟扁闊,暴瀉易脫,顱囟腫起,風痰不已,顱囟久冷,吐瀉青青,顱囟歪長,風作即亡,顱囟連額,驚風易得,顱囟未充,怕熱怕風,顱囟緩收,胎氣不周,顱囟動數,神氣昏弱,顱囟寬大,受疾恐害,顱囟未合,筋骨軟弱

白話文:

  1. 顱囟部的青筋顯露,頭顱空虛不充盈,顱囟經常凹陷,兒會常常腹瀉不停。

  2. 顱囟部柔軟無力,患癲癇的可能性很大。

  3. 顱囟部寬而平坦,容易腹瀉脫水。

  4. 顱囟部腫脹隆起,風痰不去。

  5. 顱囟部長期寒冷,嘔吐物呈青色。

  6. 顱囟部歪斜生長,起風就死亡。

  7. 顱囟部與額頭相連,容易得驚風。

  8. 顱囟部尚未充盈,害怕炎熱和風吹。

  9. 顱囟部閉合緩慢,胎氣不足。

  10. 顱囟部跳動頻繁,精神萎靡。

  11. 顱囟部寬大,容易得病。

  12. 顱囟部還沒有閉合,筋骨軟弱無力。

5. 擇乳母論

小兒隨母呼吸,母安則子安,母病則子病,此必然之理也。凡擇乳母,須要婉靜寡欲,無痼疾並瘡疥者。且兒稟父母之精血,化育而生。初離胞胎,血氣脆弱,憑乳母之乳而生養焉。乳母肥實,則乳濃厚,兒吮之則氣體充實;乳母瘦瘠,則乳清薄,兒吮之則亦清瘦體弱。壯實肥瘦,系兒終身之體格非小故也。

白話文:

小孩子的狀況會隨著母親的狀況而改變,母親健康快樂,孩子也會健康快樂;母親生病,孩子也會生病,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選擇乳母時,一定要選擇溫柔安靜、慾望少、沒有慢性疾病或瘡疥的人。而且,孩子是父母精血所化,剛出生的時候,血氣很弱,只能靠乳母的乳汁來養育。如果乳母肥胖強壯,那麼乳汁就會濃稠,孩子喝了就會氣血充實;如果乳母瘦弱,那麼乳汁就會清淡,孩子喝了就會體弱多病。所以,選擇乳母的體型和健康狀況,關係到孩子的終身健康,可不是小事。

強悍暴戾,和婉清靜,亦習隨乳母之性情,稍非其人,兒亦隨而化矣。猶涇渭之分焉,源清則派清,源濁則派濁。又有體氣者,兒吮此乳,則腋下狐臭不免。又有生過楊梅瘡者,兒吮此乳,即生此瘡。如出痘症,十難全一。父母有此瘡者,胎中受毒,出痘亦然。余目擊非藥所能救者,擇乳母可不慎歟。

白話文:

性格強悍暴戾的母親,和個性溫婉清靜的母親,也會讓孩子養成和乳母相似的性格,如果乳母不是一個好人,孩子也會跟著變壞。就像涇渭分明一樣,源頭清澈,支流也清澈;源頭渾濁,支流也渾濁。還有一些「體氣」的問題,如果小孩吸吮了這樣的乳汁,腋下就會有狐臭。有些乳母生過楊梅瘡,小孩吸吮了她的乳汁,也會生出這種瘡。如果小孩得了出痘症,十個小孩中很難有一個能痊癒。如果父母有這種瘡,胎兒在子宮內就會受到毒害,出生後也會得這種瘡。我親眼見過很多用藥都無法挽救的小孩,所以選擇乳母真的不能不慎重啊。

6. 慎護論

巢氏曰:將養小兒,衣不可大暖,熱則汗出,而表虛風邪易入。乳不可大飽,則胃弱而易傷,積滯難化。千金論云:夏不去熱,乳兒令嘔逆。冬不去冷,乳兒令咳痢。葛氏云:乳者,奶也。哺者,食也。乳後不可與食,食後不可與乳。小兒曰芽兒者,猶草初生之芽。脾胃怯弱,乳食易傷,難以消化,初得成積,久則成癖。

白話文:

巢氏說:撫養小兒,衣物不可太暖,因為如果太熱的話,孩子容易出汗,而表面虛弱,風邪容易入侵。哺乳不可太飽,因為胃弱容易受傷,積滯難以消化。《千金論》中說:夏天不驅散暑熱,嬰兒會嘔吐反胃。冬天不驅散寒冷,嬰兒會咳嗽、痢疾。葛氏說:乳,就是奶。哺,就是餵食。餵奶後不可餵食,餵食後不可餵奶。小兒稱之為芽兒,就像草剛剛發出的芽一樣。小兒脾胃虛弱,乳食容易傷胃,難以消化,剛開始會累積成積食,久了就會成為習慣。

自我致寇,又何咎焉。張煥曰:小兒周歲,膝骨成乃能行,此乃是定法。若襁褓不令佔地氣藏之,房帳之中使之不教見風日,致令筋骨緩弱,過歲不行,誠非愛護之法。譬如草木,生於山林容易合抱;至若園囿異果奇花,常加培植,秀而不實者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