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七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9)

1. 罌粟子油

固精(物理小識)。

白話文:

固精(物理小識)

腎水不足,精氣將耗,故當保津液,以養其水。津液充,則精氣充。精氣充,則筋骨充。筋骨壯,則筋腱堅。筋腱堅,則氣血流通。氣血流通,則臟腑調和。臟腑調和,則精氣自固。

保固精氣(物理小知識)

當腎臟收藏的水分不足時,精氣將會耗損,因此必須保全津液來滋養腎臟。津液充足,精氣就會充足。精氣充足,筋骨就會強壯。筋骨強壯,筋腱就會堅韌。筋腱堅韌,氣血就能暢通。氣血暢通,臟腑就能和諧運作。臟腑和諧運作,精氣自然就能固守。

2. 佛前舊供花

雲谷醫抄:治臁瘡爛腿,用佛前多年陳久供花,取來用香油浸貼,即愈。

白話文:

雲谷醫抄:治療小腿潰爛,可用多年來供奉佛前的陳舊鮮花,用香油浸泡後敷貼,即可痊癒。

3. 果部上

(二十一種,附十六種)

白話文:

(二十一種,附十六種)

4. 延壽果

鹿銜草之子:又松潘衛志有延壽果,云果生於土,味甜似山藥,並無樹果,此或名同而物異也。按:鹿銜千金方名鹿藥草,其葉大而面綠背青者為真;蘇恭言有大、小二種;保升言葉似茺蔚,叢生有毛者,吳風草也,此草惟生於秦地者有子,土人名曰延壽果。

白話文:

鹿銜草的果實:又,松潘衛志記載有延壽果,說果實生長在土裏,味道甜美像山藥,並沒有果實,可能這只是名稱相同而實際上的東西不同。根據考證:鹿銜草在《千金方》中名叫鹿藥草,它的葉子又大,正面綠色背面青色的纔是真的;蘇恭說,它有大、小兩種;保升說這種植物的葉子像茺蔚的葉子,密集生長並且有毛的,是吳風草。這種草只有長在秦地的才會有果實,當地人稱它為延壽果。

仁恕堂筆記:張掖河西地有草根,一種形如黃連,盤根屈曲,有若缺然,邊人取之,實籩豆用之,供饋遺,名曰延壽果,俗又稱鹿跑草,其味甚甜。

白話文:

仁恕堂筆記:在張掖河西地區有一種草根,它的形狀像黃連,根部盤根錯節,就像缺了一塊似的。當地人把它取來,用來盛裝穀物和豆類,並互相饋贈。這種草根名叫「延壽果」,俗稱「鹿跑草」,味道非常甜。

理血中邪濕,溫補下元,去風痹癧癤痛,小兒食之,定驚悸(三邊紀略)。本草逢原云:味微澀而甘,不特有益老人,而嬰兒先天不足者,尤為上藥,惜乎南方罕得也。

白話文:

調和血氣,驅除濕邪,溫暖補養下腹部,去除風寒濕痹造成的痠痛,孩童食用可鎮定驚悸。(三邊紀略)

本草逢原記載:味道微澀微甘,不僅對老人有益,對先天不足的嬰兒來說更是良藥,可惜南方罕見。

5. 櫻額

果屬也,產關東烏喇口外,其樹叢生,果形如野黑蒲萄而稍小,鮮實甚美,曬乾為末,可以致遠。盛京志:一名稠梨子,實黑而澀,土人珍之,間以作面,暑月調水服之,可止瀉。

白話文:

它是果實,產地在關東烏喇口外,樹木叢生,果實形狀像野生的黑色葡萄,但稍小一些。新鮮的果實非常美味,曬乾後磨成粉末,可以遠度運輸。盛京志記載:另一種名字是稠梨子,果實是黑色的,味道澀,當地人珍視它,有時把它用來做麵粉,在炎熱的夏季,用它泡水喝,可以止瀉。

按:宦遊筆記:郁李即棠棣,結子如櫻桃,南產者酸澀不堪食,盛京出者又名櫻額,味甘鮮,曬乾為末,更佳。

白話文:

宦遊筆記:郁李就是棠棣,結出的果實像櫻桃,南方產的酸澀不堪食用,盛京產的又名櫻額,味道鮮美,曬乾研磨成粉末,味道更佳。

味甘澀,性溫暖,補脾止泄瀉。

白話文:

味甘澀,性溫暖,能補脾止瀉。

6. 倒吊果

御製幾暇格物編,俗名吊搭果,形似山梨而小,體微長,味酢,肉多沙,長蒂。諸果始生時皆向上,此果花實皆下垂,故名。生時堅澀,熟乃沙,樹枝葉俱如梨,為秦中物產,今遵化沿邊有之。而考之書笈草木諸譜,皆不載倒吊之名,惟上林賦云:答遝離支。答遝音近打拉。

白話文:

皇帝親自編撰的《幾暇格物編》中,有一種俗名為「吊搭果」的水果,它的形狀像山梨,但體積較小,形狀稍微細長,味道酸,果肉細小,具有長果柄。所有果實在生長時都會向上,但這種水果的花和果實都會向下垂,因此得此名稱。這種水果在生長時很堅硬,成熟後才會變得柔軟。樹木的枝葉都像梨樹,是秦地特產,現在遵化沿邊也有生長。我查了許多關於草木的書籍和譜錄,但都沒有記載「倒吊」的名稱,只有《上林賦》中提到:「答遝離支。」「答遝」的讀音接近「打拉」。

張揖注云:答遝果名,按梅堯臣牡丹詩,用打拉二字,北人方言以欹垂為打拉,是答遝名果,或因其下垂也。說文海篇俱作㯚𣟳果,今名吊搭,或是答還音之轉耳。

白話文:

張揖注說:答遝是一種果實的名稱,根據梅堯臣的牡丹詩,用了「打拉」兩個字。北方人的方言中,把下垂的東西叫做「打拉」,所以答遝是一種果實的名字,可能因為它是下垂的。在《說文解字》的「海」部和「果」部中,都將它寫作「㯚𣟳果」,現在的名稱是「吊打」,可能是答還音的轉變。

性暖,利胸膈,健脾消食。

白話文:

性溫,利胸膈,健脾消食。

7. 飛松子

雲南土司志:邊境各土司深山中,產一種飛松子,結實熟時,人慾取之,子輒飛去,夜則仍歸根下,土人記其處,俟夜過子,掘其根而取之,饋遺以為珍品,味絕香美。徐霞客遊記:飛松一名狐實,亦作梧實,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子,而殼薄易剝,坐密樹中,一見輒伐樹,乃可得,遲則樹即存,而子俱飛去成空株矣,故曰飛松。惟巔堂關外野人境有之,其葉如柳,味絕類土豆。

白話文:

雲南土司志:邊境各土司深山中,生長著一種飛松子,當果實成熟時,人們想要採摘它,松子就會飛走,到了晚上又會回到根部。當地人記住它的位置,等到晚上松子落下來後,就挖出它的根部,然後把松子作為珍品饋贈給別人,味道非常香甜可口。

徐霞客遊記:飛松又名狐實或梧實,它的果實像梧桐子,但個頭是梧桐子的兩倍,顏色和味道也和梧桐子相似,但是它的外殼很薄,很容易剝開。當人們在茂密的樹林中發現飛松後,就會立刻砍伐樹木來採摘果實,如果動作慢了,樹木就會存活下來,而果實也會全部飛走,只剩下一棵空樹樁,因此它被稱為飛松。飛松只生長在巔堂關外的野人境內,它的葉子像柳樹的葉子,味道和土豆非常相似。

,滇略:梧實大如豆,殼脆易剝,不與他處類,俗謂之山松子,亦曰飛松。朱排山柑園小識:飛松出滇南,似梧桐子,稍大而微長,內外色味俱肖,而香美過之,蔓生松樹上,土人甚珍之。

白話文:

滇略上記載:梧桐樹的果實像豆子那麼大,果殼脆容易剝開,與其他地方的梧桐子不同,當地人稱之為山松子,也叫飛松。朱排山在柑園小識中記載:飛松產於雲南南部,和梧桐子很像,但比梧桐子大一點,稍微長一點,內外顏色、味道都相似,但更香、更美味,生長在松樹上,當地人很珍視它。

下氣消痰,通和血脈,能返魂。凡有人魂神不安,及驚越失魂,神不守舍一切等症,此為要藥,故靈璧趙氏天王補心丹治怔忡用之。張綠猗言,十香返魂丹加飛松子殼,更效。

白話文:

它可以下氣消痰,通和血脈,能使昏迷的人蘇醒。凡是有人魂神不安,以及驚嚇過度而失去魂魄,精神恍惚等病症,此藥是關鍵的藥物,所以靈璧趙氏天王補心丹用它治療怔忡病。張綠猗說,十香返魂丹加上飛松子殼,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