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印禪師

《女科秘旨》~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產後口渴

產婦虛弱。口渴氣少。由產後血少。汗多。內煩。不生津液。

2. 生津益液湯

人參,麥冬,茯苓(各二錢),大棗(二枚),小麥竹葉(各六分),栝蔞根,甘草(各一錢),如大渴不止。加蘆根

白話文:

人參、麥冬、茯苓各二錢,大棗二枚,小麥、竹葉各六分,栝蔞根、甘草各一錢,如果大渴不止,可以加上蘆根。

3. 產後水腫

產後水氣。手足浮腫。皮膚閒光熒色。乃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故也。治必大補氣血為主。佐以蒼朮白朮茯苓。補脾。如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虛加人參木通。有熱加麥冬。黃芩。以清肺金。

白話文:

產後的女性有水氣滯留,手腳浮腫,皮膚閃現光亮的顏色,這是由於脾虛不能控制水分,腎虛不能運行水分所致。治療的原則以大補氣血為主,輔以蒼朮、白朮、茯苓來補益脾臟。如果症狀表現為壅滿,則使用半夏、陳皮、香附來疏導。如果患者虛弱,則加用人參、木通來補益氣血。如果有熱,則加用麥冬、黃芩來清肺降火。

(〔吳按〕按之窩而不起者氣也。按之無窩。隨手起者水也。以此分別。乃要訣耳。)

產後七日外水腫。

4. 健脾利水補中益氣湯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白芍(各一錢),陳皮(五分),木瓜(八分),紫蘇,木通大腹皮蒼朮厚朴(各四分),如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一錢),寒邪濕熱氣傷表。無汗。腫。宜補氣血方中。加姜皮。半夏。紫蘇。以表汗。產後風濕。客傷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脹氣喘。宜服五皮飲

白話文: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白芍(各一錢),陳皮(五分),木瓜(八分),紫蘇,木通,大腹皮,蒼朮,厚朴(各四分),如果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一錢),風寒濕熱的邪氣傷害了身體,沒有汗水。腫脹,應在補氣血的方劑中加姜皮。半夏。紫蘇,利表發汗。產後風濕。外邪傷害了脾經。氣血凝滯。以致臉色蒼白,四肢浮腫,氣喘,適宜服用五皮飲。

5. 產後怔忡驚悸

此由產中憂驚勞倦。去血過多。則心中躁動不寧。謂之怔忡。若惕惕然而驚。中心怯怯。如人將捕之之狀。謂之驚悸。治此二症。惟調和脾胃。補養心血。使志定氣寧。氣舒心安而病愈矣。然在分娩後。血塊未消。宜服生化湯。且大補以行血塊。血旺則怔定驚平。不必加定志安神之藥。如塊痛消止後。患此症。宜服下方。

白話文:

這是由於分娩期間的憂慮、驚嚇、勞累和疲倦造成的。血流過多,則心中煩躁不安,稱為怔忡。如果戰戰兢兢且驚恐,內心怯懦,讓人感覺好像要被抓住的樣子,稱為驚悸。治療這兩種疾病,應以調理脾胃、補養心血為主,使志向堅定、氣息平靜,氣息舒暢、心情安寧,則疾病就能痊癒。然而,在產後,血塊尚未消散,應服以下湯藥,並大補以排除血塊。血多就能讓怔忡平靜、驚悸平息,不必再加鎮定安神的藥物。如果血塊疼痛消退後,患有這種疾病,應該 服用以下湯藥。

6. 加減養榮湯

川芎當歸(各二錢),茯神,棗仁,人參,麥冬,遠志肉,黃耆白朮(各一錢),元眼肉(八個),陳皮,炙草(各四分),如虛煩。加竹茹(一團),痰加竹瀝。薑汁。

白話文:

川芎和當歸(各二錢),茯神、棗仁、人參、麥冬、遠志肉、黃耆和白朮(各一錢),元眼肉(八粒),陳皮和炙草(各四分)。如果感到煩躁,可以加入竹茹(一團);如果有痰,可以加入竹瀝。再用薑汁調服。

產後心血不寧。驚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