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七·脾臟部(上) (9)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9)

1. 津液少

豆蔻散,治虛寒而渴(本條)

白朮散,治虛熱而渴(渴)

《聖惠》治渴不止。

筍籜,扁豆藤(各半兩),人參(一兩)

上細銼。分六服,每水一小盞,煎五分,不時,量分,稍熱服。

〔張渙〕三和散,治吐利,津液燥少。

茯苓(一兩),烏梅肉(炒乾),乾木瓜

白話文:

  • 白茯苓(一兩):性平、味甘、無毒,具有利尿消腫、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止瀉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脾虛腹瀉、心悸失眠等症狀。

  • 烏梅肉(炒乾):性酸、味澀,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固澀止瀉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口乾舌燥、咳嗽咳喘、腹瀉等症狀。

  • 乾木瓜:性平、味甘、無毒,具有健脾益氣、化痰止咳、潤肺止渴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食少、咳嗽痰多、口乾舌燥等症狀。

各等分,為細末。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溫,時時服。

治霍亂煩渴。香豆散

藿香,肉豆蔻(各一兩),白扁豆,人參(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藿香、肉豆蔻(各一兩),白扁豆、人參(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藿香、肉豆蔻(各一兩),白扁豆、人參(各半兩),甘草(炒焦,一分)

為末。每一錢,水八分盞,姜二片,煎四分,溫服。

〔丁時發〕人參散,治虛熱及吐利煩渴疏轉後服。

人參,茯苓,桔梗,乾葛(各半兩),生犀角,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人參、茯苓、桔梗、乾葛(各半兩),犀角、甘草(炙。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燈心煎五分。煩渴,入新竹葉,量服。

2. 心腹痛

《聖惠》兒冷熱不調,乳哺不節,使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腸胃間,則成霍亂。而心腹痛者,冷氣與真氣相擊,或上攻心,下攻腹,故痛。

白話文:

《聖惠方》中提到,小孩子的冷、熱混雜不調,哺乳餵養沒有節制,導致陰陽之間、清濁之間的氣息互相幹擾,在腸胃之中混亂一團,就會形成霍亂。如果心腹疼痛的話,是冷氣與正氣互相交擊,有時候會衝上頭、有時候會衝到肚子,所以就會疼痛。

《外臺》療霍亂心腹刺痛,吐利。

茯苓桔梗人參(各六分),白朮(五分),甘草(炙),厚朴(炙。各四分)

白話文:

茯苓、桔梗、人參(各六克),白朮(五克),甘草(乾焙)、厚朴(乾焙。各四克)

上切片。用水二升,煮六合,溫服。

人參散,治霍亂心腹痛不食。

人參,白朮,芎藭,草豆蔻,厚朴(姜炙),當歸(炒),陳皮(去白),丁香,桂心(各一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川芎、草豆蔻、厚朴(用生薑烤)、當歸(炒)、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丁香、桂心(各取一份)

上,搗羅為散。不時薑棗米飲調半錢,量服。

治霍亂乳食不消,腹心滿痛。

訶梨勒皮(半兩),木香,當歸(炒),白朮,藿香,陳皮(去白。各一分)

白話文:

  • 訶梨勒皮(半兩):30 克訶梨勒皮

  • 木香(一分):6 克木香

  • 當歸(炒)(一分):6 克炒當歸

  • 白朮(一分):6 克白朮

  • 藿香(一分):6 克藿香

  • 陳皮(去白)(一分):6 克陳皮(去除內層白色部分)

為細末。不時薑湯調半錢,量服。

肉豆蔻散,治霍亂吐瀉腹痛。

肉豆蔻,桂心(各一分),人參(去蘆),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姜少許,煎五分,不時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3. 禁忌

鄭氏云:小兒吐瀉,因外傷風冷,內傷乳食,或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以乳飼之,氣逆於上則停滯胸膈,致令嘔吐,氣逆於下則傷脾胃,致令泄瀉,上下氣逆,吐瀉俱作。凡小兒只吐不瀉者逆,其吐,必有痰發驚者,十無一生。若只瀉不吐,或吐瀉俱發者,日久不退,亦變陰癇。

白話文:

鄭氏的觀點是:小孩的嘔吐與腹瀉通常因外傷風寒、內傷飲食或小孩哭泣不停息、呼吸不順暢,加上以母乳餵養導致氣息逆流至上,停滯於胸膈,進而引起嘔吐。此外,氣息逆流至下則會傷害脾胃,導致腹瀉。如果上下都逆氣的話,就會同時產生嘔吐與腹瀉。凡是小孩只有嘔吐沒有腹瀉時,大都是逆氣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還會伴隨痰熱而引發抽搐,十個小孩中通常有九個可能死亡。若只有腹瀉沒有嘔吐或是嘔吐與腹瀉同時發生的,如果病況持續很久仍不退,也可能轉變成為陰癇症。

治之當暫斷其乳,輕者周時,重者三日,宜頻與稀粥,服藥速效,十全八九。或者不信是言,以小兒藉乳為命,不肯暫斷,然乳固不可斷也,殊不知因乳所傷得之者,若再以所傷之乳乳之,如抱薪救火,藥何功之有。其間有不斷服藥得安者,蓋輕患也,亦有因輕致重,夭橫者多矣。

白話文:

治療嬰兒腹瀉,應該暫時停止哺乳。輕微者一週,嚴重的三天,宜頻繁餵食稀粥,服用藥物即可快速見效,十有八九能夠治癒。或者有人不相信我的話,認為嬰兒以母乳為生命,不願意暫時停止哺乳,但是母乳絕對不能斷。殊不知因母乳所傷得的病,如果再用傷人的母乳餵養,就像抱著柴火救火,藥物怎麼可能有效。其中有些嬰兒斷奶後服用藥物得到安好的,那是病情輕微的緣故;也有因輕症變重症,夭亡的案例也不少。

《活幼心書》云:小兒吐瀉不止,大要節乳,徐徐用藥調治必安,節者,撙節之義,一日但三次或五次,每以乳時不可過飽,其吐自減,及間以稀粥投之,亦能和胃,屢見不明此理,惟欲進藥以求速效,動輒斷乳三四日,致餒甚而胃虛,啼聲不已,反激他證。蓋人以食為命,孩非乳不活,豈容全斷其乳,然乳即血也,血屬陰,其性冷,吐多胃弱,故節之,醫者切須知此。乳母亦宜服和氣血、調脾胃、等藥。

白話文:

《活幼心書》中說:小兒吐瀉不止,主要是節制母乳的餵養,慢慢用藥調理,病情一定會好轉。節制,就是適量節制的意思,一天只餵三次或五次,每次餵乳時不能過飽,這樣吐瀉的症狀自然就會減輕,同時還可以間隔著餵一些稀粥,也能起到和胃的作用。我經常見到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想要用藥來快速見效,動不動就斷奶三四天,結果小孩因為飢餓導致胃虛,不停地哭鬧,反而引發了其他病症。俗話說,人以食為生,嬰兒沒有母乳就無法存活,怎麼可以完全斷掉母乳呢?但是,母乳就是血,血屬陰,性寒,吐瀉多會導致胃弱,所以要節制母乳的餵養。醫生必須知道這個道理。產婦也應該服用一些和氣血、調脾胃的藥物。

愚意,不若兒大能食者全斷之,待其平復。兒小不能飲食者,但節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