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義》~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芎藭

今出川中。大塊,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他種不入藥,只可為末,煎湯沐浴。此藥今人所用最多,頭面風不可闕也,然須以他藥佐之。沈括云:予一族子,舊服芎藭,醫鄭叔熊見之云:芎藭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後族子果無疾而卒。又朝士張子通之妻病腦風,服芎藭甚久,亦一旦暴亡。

白話文:

現在出產川中大塊者,它的裡面顏色潔白,沒有油膩的顏色,嚼起來有微辛甘味者佳。其他種類的不入藥,只能研磨成粉末,用煎湯沐浴。此藥是現在人們最常用的,治療頭面風不可或缺,但須以其他藥物輔助使用。沈括說:我有一個族子的孩子,長期服用芎藭。醫生鄭叔熊見到他後說:芎藭不可長期服用,許多人因此而暴斃。後來族子的孩子果然不明不白地死了。又有一個官員張子通妻子患腦風,服用芎藭很長時間,也突然暴亡。

皆目見者。此蓋單服耳,若單服既久,則走散真氣。既使他藥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則何能至此也。

白話文:

這只適合單獨服用,如果單獨服用太久,那麼會導致真氣散失。就算使用其他藥物作為輔助,也不宜久服,病癒即止,怎能用到這個地步呢?

2. 五味子

今華州之西至秦州皆有之。方紅熟時採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火上,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肺虛寒人,可化為湯,時時服。作果,可以寄遠。《本經》言溫,今食之多致虛熱,小兒益甚。《藥性論》以謂除熱氣。《日華子》又謂暖水臟,又曰除煩熱。

白話文:

如今華州的西邊到秦州都有。在方紅熟透的時候採摘,蒸熟後搗爛碾碎,過濾汁液,去除果核,熬成稀稠的膏狀。依照個人喜好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蜂蜜,再放在火上加熱,等到蜂蜜煮熟後,靜置冷卻,儲存在器皿中,即可用來燉湯。 肺虛寒的人,可以將方紅膏化為湯水,時常服用。但若是當作水果食用,可以寄送給遠方的親友。《本經》中記載方紅有溫熱的功效,但現代人食用後容易造成虛熱的現象,尤其對兒童更加嚴重。《藥性論》中提到方紅可以去除熱氣。《日華子》中又提到方紅能夠溫暖臟腑,並且去除煩熱。

後學至此多惑。今既用之治肺虛寒,則更不取除煩熱之說。則下藥亦用之。入藥生曝,不去子。

白話文:

到了這個境界,我有很多困惑。現在既然用它來治療肺虛寒症,就不會再採納去除煩熱的說法。那麼,也用它來配藥。加入藥物時生曬,不去掉種子。

3. 旋花

旋花蔓生,今之河北、京西、關陝田野中甚多,最難鋤艾,治之又生。世又謂之鼓子花,言其形肖也。四五月開花,亦有多葉者。其根寸截,置土下,頻灌溉,方涉旬,苗已生。《蜀本·圖經》是矣。

白話文:

旋花蔓生,如今在河北、京西、關陝的田野中有很多,最難拔除,即使拔除還會長出來。人們又稱之為鼓子花,因為它的形狀很像鼓子。四五月開花,也有多葉的。它的根切成寸段,放在土裡,經常澆水,才過十天,幼苗已經長出來了。《蜀本·圖經》上是這樣記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