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彭

《沈氏女科輯要》~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第十六節·頭汗

王海藏云:頭汗出至頸而還,額上偏多。蓋額為六陽之會,由虛熱熏蒸而出也。

沈堯封曰:汗出不止,屬氣血兩虛。炒黃耆五錢,酒炒白芍三錢,歸身二錢,炒棗仁二錢,炙甘草一錢,炒小麥三錢,南棗肉三錢,煎服,神效。與眩暈條呂姓婦一案參證。

白話文:

沈堯封說:汗出不止,是因為氣血兩虛。可以用炒黃耆五錢,酒炒白芍三錢,歸身二錢,炒棗仁二錢,炙甘草一錢,炒小麥三錢,南棗肉三錢,煎服,效果很好。可以參照眩暈條呂姓婦人的案例。

2. 第十七節·泄瀉、滯下

沈堯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婦,產時去血過多,隨寒戰汗出,便瀉不止。余用大劑真武,乾薑生薑,兩劑,戰少定,而汗、瀉如故。又服兩日,寒戰復作,余用補中湯人參,加附子兩劑。病者云:我肚裡大熱,口渴喜飲,然汗出下利,寒戰仍不減。正凝神思慮間,其母曰:彼大孔如洞,不能收閉,諒無活理。

白話文:

沈堯封說:乙亥年初夏,符木的妻子生孩子,生產時失血過多,隨後發生寒戰、出汗,腹瀉不止。我使用大劑量的真武湯,用乾薑代替生薑,服用兩劑後,寒戰症狀稍有緩解,但出汗和腹瀉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病人又服用了兩天藥,寒戰症狀又復發了,我使用補中湯去掉了人參,加上了附子,連續服用兩劑。病人說:我的肚子裡很熱,口渴想喝水,但出汗、腹瀉和寒戰的症狀仍然沒有減輕。正當我在凝神思考的時候,病人的母親說:她的大腸就像一個洞一樣,不能收縮閉合,恐怕沒有生還的希望了。

余改用黃耆五錢炒,北五味四錢搗,白芍三錢炒,歸身一錢五分炒,甘草一錢五分炒,茯苓二錢,大棗三個。一劑病減,四劑而愈。

白話文:

我改用炒過的黃耆五錢、搗碎的北五味四錢、炒過的芍藥三錢、炒過的當歸一錢五分、炒過的甘草一錢五分、茯苓二錢、大棗三個為藥方。服一劑藥後,病情就減輕了,服四劑藥後就痊癒了。

王孟英曰:觀此案則可見氣虛不能收攝者,宜甘溫以補之,酸澀以收之,不可用辛熱走泄以助火而食氣也。

堯封又曰:鄒氏婦,產後便泄,余用參附溫補藥,未效。新城吳敬一診云:虛寒而兼下陷,用補中益氣加熟地、茯苓、桂、附,應手取效。以是知方論內言下虛不可升提,不盡然也。

白話文:

堯封又說:鄒氏婦女,產後大便泄瀉,我使用參附溫補藥物,沒有效果。新城吳敬一診斷說:虛寒且兼有下陷,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茯苓、桂枝、附子,立竿見影。由此知道,方劑理論中所說的「下虛不可升提」,並不完全是這樣。

堯封又曰:陸姓婦,產後三日發疹,細而成粒,不稀不密。用荊芥蟬蛻、鼠黏子等藥,一劑,頭面俱透。越一日,漸有回意,忽大便溏泄數次,覺神氣不寧。問其所苦?曰熱,曰渴。語言皆如抖出,脈虛細數,有七至。我師金大文診之曰:此陽脫證也,屬少陰。用生附子三錢,水洗略浸,切片,熯如炒米色,炮姜八分,炒甘草一錢,炒白芍一錢五分,水煎,衝入童便一調羹,青魚膽汁四小茶匙。(因夜中無豬膽,故以此代。

白話文:

堯封又說:陸姓婦女,產後三天就得了帶狀皰疹,疹子細小成粒狀,不疏不密。採用荊芥、蟬蛻、鼠黏子等藥物,一劑服下,頭面部的疹子都透了出來。第二天,病情逐漸好轉,但突然出現大便溏泄數次,感覺精神不安。問她有什麼不適?她說熱、口渴。說話時聲音發顫,脈搏虛弱、細數,有七次呼吸。我的老師金大文診斷說:這是陽氣脫失的證候,屬於少陰證。採用生附子三錢,用水洗淨浸泡一會兒,切片後炒到米黃色,炮製的生薑八分,炒過的甘草一錢,炒過的芍藥一錢五分,一起用水煎,衝入童便一勺,再加入四小茶匙青魚膽汁。(因為晚上沒有豬膽,所以用這個代替。)

羊膽亦可)服畢即睡,覺來熱渴俱除。續用黃耆建中湯丹參蘇木,二劑而安。

白話文:

可以再服用羊膽(雞膽也行),服用後立即入睡,醒來後熱氣和口渴都消失了。再用黃耆建中湯加上丹參、蘇木,兩帖藥就能痊癒。

沈堯封曰:產婦惡露不行,余血滲入大腸,洞泄不禁,或下青黑物,的奇散極驗。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燃火燒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勻,沸湯一兩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愈大病,慎弗忽視!

白話文:

沈堯封說:產婦惡露不止,餘血滲入大腸,導致腹瀉不止,或排出青黑色物質,使用這種藥方效果非常顯著。取四五穗較大的荊芥,在杯子裡點燃火燒成灰燼,不能沾染油火,加入少許麝香,研磨均勻,再用一兩沸水調和服用。這個藥方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能治癒大病,千萬不要忽視!

《千金》膠蠟湯:治產後利。黃蠟二棋子大,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煎湯,煎藥服。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膠蠟湯:治療產後大便稀。黃蠟二個棋子大小,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煎湯,煎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