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彭

《沈氏女科輯要》~ 卷上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4)

1. 第二十二節·妊娠滯下及下利

《本草綱目》:妊娠下利,用雞卵一個,烏骨者尤妙。開孔去白留黃。入漂鉛丹五錢攪勻,泥裹煨透,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一服效是男,兩服效是女。

白話文:

《本草綱目》:懷孕期間腹瀉,可以使用雞蛋一個,烏骨雞蛋的效果最好。將雞蛋打一個孔,取出蛋清留下蛋黃。加入五錢的漂鉛丹攪拌均勻,用泥巴包起來煨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服用一次起效的是男孩,服用兩次起效的是女孩。

沈堯封曰:曾試過,有效有不效。然利即不止,而腹痛必緩。

薛立齋云:一妊婦久利,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用補中益氣湯而安。繼用六君子全愈。

白話文:

薛立齋說:一位孕婦患久瀉,使用瀉火導滯的藥物,腹中感覺墜重,胎氣不穩。又使用阿膠、艾葉等中藥也不起作用,使用補中益氣湯才得以安穩。隨後使用六君子湯,才得以痊癒。

又云:妊身利下黃水,是脾土虧損,其氣下陷也,宜補中湯

王孟英按:此下利乃泄瀉自利之證,若滯下赤白之痢證,仍當別治。

2. 第二十三節·妊娠腹痛

《金匱》曰:婦人懷妊腹中㽲痛者,當歸芍藥散主之。

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三兩)

白話文:

當歸(180公克),芍藥(600公克),茯苓(240公克),白朮(240公克),澤瀉(300公克),芎藭(180公克)

上六味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金匱》曰: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芎藭,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乾地黃(六兩)

白話文:

芎藭、阿膠、甘草(各90公克),艾葉、當歸(各135公克),芍藥(180公克),乾地黃(270公克)

上七味,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次。

徐藹輝曰:嚴氏用治胎動胎漏、經漏腰痛、腹滿搶心。短氣加黃耆。訒庵亦謂妊娠下血腹痛為胞阻,主此湯。又曰:又方阿膠一斤,蛤粉炒,艾葉數莖,亦名膠艾湯。治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搶心,去血腹痛。

白話文:

徐藹輝說:這個方劑用於治胎動不安、胎漏、經漏、腰痛、腹滿搶心。如果出現氣短,可額外加入黃耆。嚴用和也認為妊娠期間出現下血、腹痛,是胞阻造成的,可以用這個方劑治療。另外,還有一個方劑,由一斤阿膠、炒過的蛤粉和幾莖艾葉組成,也叫做膠艾湯。這個方劑可以治療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者胎兒上衝、搶心、出現下血和腹痛等症狀。

《金匱》曰:懷妊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上說:如果是懷孕六、七月,脈象弦而發熱,胎兒也長得愈來愈大,腹部疼痛惡寒,小腹像扇子一樣鼓脹。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子宮張開了,應該用附子湯來溫補子宮。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茯苓(三兩)

白話文:

附子(兩片,切成八片,去皮)、人參(兩兩)、白芍(四兩)、芍藥(三兩)、茯苓(三兩)

《大全》云:妊娠四五月後,每當胸腹間氣刺滿痛,或腸鳴,以致嘔逆減食。此由忿怒憂思過度、飲食失節所致。蔡元度寵人有子,夫人怒欲逐之,遂成此病。醫官王師復處以木香散莪朮木香、甘草、丁香。鹽湯下,三服而愈。

白話文:

《大全》說:懷孕四五個月後,常常覺得胸腹之間有氣刺痛,或者腸鳴,導致嘔吐和食慾不振。這是由於過度憤怒、憂思過度、飲食不節制而引起的。蔡元度寵愛一個人,他的夫人因此生氣想把他趕走,於是得了這種病。醫官王師復開了木香散給他服用;主要包含莪術、木香、甘草、丁香等成分。用鹽湯送服,三服後就痊癒了。

沈堯封曰:夏墓蕩一婦,豐前橋章氏女也。己卯夏,章氏來請,云懷孕七個月,患三瘧痢疾。及診,病者止云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時有物壟起;至若痢疾,日夜數十起,所下無多,仍是糞水;瘧亦寒熱甚微。予思俱是肝病。蓋肝脈環陰器,抵少腹,肝氣作脹,故小腹痛、溺不利,脹甚則數欲大便;肝病似瘧,故寒熱。予議泄肝法,許其先止腹痛,後利小便。

白話文:

沈堯封說:夏天的墳地中,有個被埋的婦女,是豐前橋章氏的女兒。己卯年的夏天,章氏前來請我診病,她說她懷孕7個月了,患有瘧疾和痢疾。等到診斷時,患者只說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上時不時有東西隆起;至於痢疾,日夜發作數十次,排泄的不多,仍是糞水;瘧疾的寒熱症狀也很輕微。我認為都是肝臟出了問題。肝臟的經脈環繞著陰器,抵達小腹,肝氣脹脹的,所以小腹疼痛、小便不通,脹得厲害就會想大便;肝病像瘧疾,所以會寒熱交加。我建議採用疏洩肝氣的方法,答應她先止住腹痛,再利小便。

彼云:但得如此即活,不必顧胎。予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甘草煎服。一劑腹痛止、小便利;四劑瘧利盡除,胎亦不墮。以後竟不服藥,彌月而產。

白話文:

他表示:只要能像這樣保全性命,不必顧慮胎兒。我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甘草煎服。一劑後腹痛停止、小便通暢;四劑後瘧疾與腹瀉完全消除,胎兒也沒有流產。以後竟不再吃藥,一個月後就生產。

王孟英按:徐悔堂云:秣陵馮學園之內,久患痞痛。每發自臍間策策動,未幾遍行腹中,疼不可忍。頻年醫治,不一其人,而持論各異。外貼膏藥,內服湯丸,攻補溫涼,備嘗不效,病已瀕危,謝絕醫藥。迨半月後,病勢稍減。兩月後,飲食如常。而向之策策動者,日覺其長,馴至滿腹。

白話文:

王孟英註解:徐悔堂說:在秣陵馮學園內,有一個人長期患有痞痛。每次疼痛從肚臍中間開始,不久就遍佈腹中,疼痛難忍。他多年來尋醫問藥,求醫者眾多,但每位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都不同。他外敷膏藥,內服湯藥丸藥,攻補溫涼,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但都沒有效,病情已經危重,便放棄了治療。半個月後,病情稍微減輕。兩個月後,飲食如常。但之前肚臍中間疼痛的地方,日漸增長,逐漸佈滿整個腹部。

又疑其鼓也,復為醫治,亦不能愈,如是者又三年。忽一日腹痛幾死,旋產一男,母子無恙,而腹痞消。計自初病至產,蓋已九年餘矣。此等奇證,雖不恆見,然為醫者,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那人又懷疑是鼓脹病,再次找醫生診治,仍不能治癒,如此又過了三年。忽然有一天腹痛得幾乎死去,不久生了一個男孩,母子平安,腹中的包塊也消失了。計算從最初發病到生產,已經九年多了。這種奇特的證候,雖然不常見,但是做醫生的,不可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