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球

《本草經解》~ 附余 (3)

回本書目錄

附余 (3)

1. 菖蒲

石菖蒲。陶隱居謂一寸九節者良。葉有脊如劍者真。其相類而葉無脊者蘭蓀也。又云。露根不可用。李瀕湖謂菖類有五。惟生水石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余者。乃石菖蒲。移植盆盎以為觀玩。愈剪愈細也。凡用。泔浸。飯上蒸。借穀氣尤佳。今六之西南諸山溪石上多有。且一寸不啻九節。移植亦極易生。但露根甚多。採者未必能審擇矣。

白話文:

石菖蒲:陶隱居說,一寸九節的石菖蒲品質好。葉子有稜脊像劍一樣的是真的石菖蒲。那些與石菖蒲形狀相似,但葉子沒有稜脊的是蘭蓀。又說,露在外面的根不能用。李瀕湖說,石菖蒲有五種。只有生長在水石之間,葉子有劍脊,瘦根密節,高一尺多長的,纔是石菖蒲。把它移植到盆盎中觀賞,修剪得越多,它就越細。凡是要用石菖蒲,先用水浸泡,然後放在飯上蒸。借著穀物之氣,石菖蒲就更好了。現在六安西南諸山的溪石上多有石菖蒲。而且一寸不只九節。移植也很容易生長。只是露在外面的根很多,採摘的人未必能仔細選擇。

2. 蒺藜

綱目稱刺蒺藜。子有三角。所在有之。治風明目。其白蒺藜生同州沙苑。子光細微綠。補腎治腰痛云。今人稱刺者為白蒺藜。其關中產。但稱沙苑蒺藜。解要白蒺藜。即綱目刺蒺藜也。吾鄉昔一老儒偶病目。服此乃大下不已。反致雙瞽。用者審之。

白話文:

《綱目》稱它為刺蒺藜。果實有三個角,在各地都有生長。它可以治療風疾和明目。那白色的蒺藜生長在同州沙苑,果實又光又細又綠,可以補腎和治療腰痛。現在人們把帶刺的蒺藜叫做白蒺藜。它產於關中,單稱沙苑蒺藜就是它了。《解要》中的白蒺藜,就是《綱目》中的刺蒺藜。我老家以前有一個老儒生,偶爾得了眼疾,服用此藥後,竟然一直瀉不停,反而導致雙目失明。使用此藥的人一定要慎重。

3. 羌活

獨活。一物二種。本經不分。後人乃別用。謂羌活氣清屬陽。善行氣分。入足太陽。獨活氣濁屬陰。善行血分。入足少陰。至逐風勝濕。透關利節。功用正同。羌活理遊風。獨活理伏風。但真氣不足者忌之。懼虛虛也。羌活色紫。獨活色黃。蘇肆多以老宿前胡土當歸充獨活。宜辨之。

白話文:

羌活和獨活,本質上是同一種藥物,但是後人將它們區分開來。羌活的氣味清香,性屬陽,擅長運行氣血,作用於足太陽經。獨活的氣味濁重,性屬陰,擅長運行血液,作用於足少陰經。它們都能驅風勝濕,疏通關節,治療效果相同。羌活主治遊走風邪,獨活主治伏留風邪。但是真氣不足的人要避免服用,以免虛上加虛。羌活的顏色是紫色的,獨活的顏色是黃色的。蘇肆常常用老宿前胡和土當歸來充當獨活,應該加以辨別。

4. 蒿本

方云同木香。治霧露清邪中於上焦。清去聲。寒也。本張潔古。其同白芷面脂。取祛風濕。非僅香澤已也。

白話文:

此方藥和木香的功用相同。主治由於感受霧露清寒邪氣而引起的病症。本草疏證認為該方出自《古今錄驗》。其與白芷製成面脂來祛風除濕。並非僅僅起到香澤作用。

5. 益母草子

根莖花葉俱入藥。濟陰返魂丹及益母膏皆全用也。綱目謂胎產諸疾。並用為良。又謂根莖花葉專於行。而子則行中有補。此解要所以獨有取於花子也歟。

白話文:

根莖花葉都可以入藥。濟陰返魂丹和益母膏都全部使用。綱目記載懷孕生產的各種疾病,都可用它來治療。又說根莖花葉專門於行氣,而果實則既行氣又補益。難道這是解釋為什麼獨有用花和果實的原因嗎?

6. 貝母

一名莔。讀萌。詩採莔。取能散心胸鬱結也。本草稱治乳難。蓋乳病多由鬱結。故相宜。又唐時有病人面瘡者。用貝母愈。正曼倩酒澆怪哉。取散郁蠲忿意也。蘇子容謂類金瘡。故宜貝母。豈其然乎。

白話文:

莔(萌),詩經中有「採莔」的說法,意思是指莔能散心胸中的鬱結。本草記載莔能治療乳疾,這是因為乳疾多由鬱結引起,因此莔與乳疾相宜。唐朝時有位病人臉上長瘡,用貝母治癒了。正好曼倩正好喝醉酒,說了句奇怪的話:「貝母能散鬱解悶,消除憤怒。」蘇子容認為貝母和金瘡類似,因此貝母對治療瘡很合適。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7. 天麻

本經主殺鬼精物。治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解要所主。乃開寶也。

8. 車前

方云末服治暴泄。昔歐陽公得暴下。國醫不能治。夫人買市人藥一帖進之愈。乃車前子為末。米飲服二錢匕。蓋車前子利水道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而谷藏自止矣。理甚精。

白話文:

這個方劑是治療急性腹瀉的。以前歐陽公得了急性腹瀉,國內的醫生都治不好。他的夫人在市場上買到了一帖藥方,給他服下後病就好了。那帖藥方就是車前子研成細末,用米湯送服,每次服二錢。因為車前子有疏通水道而又不傷元氣的功效。水道通暢,清濁自然分離,腹瀉也就自然停止了。這個道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