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二 (4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6)

1. 黃藥子

苦平,無毒。

白話文:

藥性苦、平穩,無毒。

發明黃藥子治諸惡腫瘡瘻喉痹,及蛇犬蛟毒,研水服之並用外塗。《千金》治癭疾,以黃藥子半斤,無灰酒一升浸藥,固濟瓶口,糠火煨,候香,瓶頭有津即止。時飲一杯不令絕,三五日即消。勿飲不爾令人項細也。又專治馬牛心脾熱病。

白話文:

《發明》記載,黃藥子可以治療各種惡性腫瘡,瘻管和喉嚨疾病,以及蛇、犬、蛟的毒,研磨成粉後服用,並外用塗抹。

《千金方》記載,治癒癭病的方法,是用半斤黃藥子,一升無灰酒浸泡,將藥瓶口封緊,用糠火煨,直到聞到香味,瓶口有津液時停止。

每天喝一杯,不要間斷,三五天後疾病即可消除。切記不要斷飲,否則會導致頸項變細。

黃藥子還專門用於治療馬牛的心脾熱病。

2. 白藥子

葉名剪草

辛涼,無毒。

白話文:

葉名:剪草

性質:辛涼,無毒。

發明白藥子辛涼解毒。故能治金瘡出血太多發熱。用以涼血清熱則痛自止,肌自生。又主喉中熱塞不通,時常痛腫,醋煎細呷。治諸骨鯁,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便出。解野葛、生金、巴豆藥毒;又治馬脾肺熱病。

白話文:

發明,白藥子性味寒涼,能解毒。因此能治療金瘡出血過多而發熱。用它來涼血清熱,疼痛自然會停止,肌肉也會再生。又主治喉中熱氣結塞不通,時常疼痛腫脹,用醋煎煮細呷。治療各種骨頭卡在喉嚨裏,在上就吐出,在下就排泄出來。解野葛、生金、巴豆藥的毒;又治療馬脾肺熱病。

3. 威靈仙

苦辛溫,小毒。

白話文:

味苦、辛,性溫,有小毒。

發明威靈仙性善下走,通十二經,故能宣通五臟,治胃脘積痛,腳脛痹濕痛風之要藥。消水破堅積,朝食暮效。辛能散邪,故主諸風。溫能泄水,故主諸濕。而痘疹毒壅於上,不能下達,腰下脛膝起灌遲者,用為下引立效。其性利下,病壯實者,誠有殊效。氣虛者服之必虛瀉而成痼疾,以其耗血走氣也。血虛而痛,不因風濕者勿服。

白話文:

威靈仙的特性是善於向下走,通十二經,所以能夠宣通五臟,治療胃脘積痛,腳脛痹濕痛風的要藥。消水破堅積,早餐後服用,晚上即可見效。辛能散邪,所以主治諸風。溫能泄水,所以主治諸濕。而痘疹毒壅於上,不能下達,腰下脛膝起灌遲者,用威靈仙為下引,立即見效。其性利下,病壯實者服之,確有殊效。但是氣虛者服用,必虛瀉而成痼疾,以其耗血走氣。血虛而痛,不因風濕者切勿服用。

4. 茜草

《素問》名藘茹,又名茹藘,俗名血見愁

苦辛微溫,無毒。

《本經》主寒濕風痹,黃癉,補中。

白話文:

**《素問》**名稱為藘茹,又名茹藘,俗名為「血見愁」。

**性質:**苦、辛,微溫,無毒。

功效:《本經》記載其主治寒濕風痹、黃疸,並能補中氣。

發明,茜根色赤而性溫,味苦而帶辛,色赤入營,性溫行滯,味辛入肝,手足厥陰血分藥也。《本經》又以治寒濕風痹黃癉者,是濕熱之邪痹著營分,用以清理邪濕則脾胃健運,寒濕風痹無所留著而黃癉自除矣。其治女子經水不通甚效。詳《素問》四烏鰂一藘茹丸,治婦人脫血、血枯。《千金翼》治內崩下血,皆取以散經中瘀積也。病人雖見血證,若泄瀉飲食不進者勿服。

白話文:

茜草根呈紅色,性溫、味苦帶辛,紅色入營,性溫行滯,味辛入肝,是手足厥陰血分藥。《本經》中又記載它能治療寒濕風痹黃疸等疾病,這是因為濕熱邪氣痹阻在營分,用茜草根清理邪濕,則脾胃健運,寒濕風痹無所留存,黃疸自然消除。茜草根對於治療女性經水不通也有很好的效果。詳見《素問》中記載的四烏鰂一藘茹丸,可以治療婦女脫血、血枯。《千金翼》中記載茜草根可以治療內崩下血,都是取其散經中瘀積的作用。但是,如果病人出現血癥,同時伴有泄瀉、飲食不進等症狀,則不應服用茜草根。

5. 防己

辛苦寒,有毒。

《本經》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病,除邪,利大小便。

白話文:

《本草經》主治風寒熱瘧,熱氣引起的各種疾病,驅邪,利於大小便。

發明防己辛寒純陰,主下焦血分之病,性劣不純,善走下行,長於除濕,以辛能走散。兼之氣悍,故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病,除邪,利大小便,此《千金》主治也。《別錄》療水腫,膀胱熱;通腠理,利九竅,皆除濕之功也。弘景曰,防己是療風水要藥。漢防己是根,入膀胱去身半以下濕熱。木防己是苗,走陽蹻,治中風攣急風痹濕熱。《金匱》防己黃耆湯防己地黃湯木防己湯、五物防己湯,皆治痰飲濕熱之要藥。而《千金》治遺尿、小便澀,有三物木防己湯。水腫亦有三物木防己湯,總取其通行經脈之力也。能瀉血中濕熱,通經絡中滯塞。壯健之類用之,不得其宜,下喉令人心煩、飲食減少。至於去濕熱腫痛,下注腳氣,膀胱積熱,誠通行十二經之仙藥也。如飲食勞倦,陰虛內熱,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其不可用一也。大渴引飲,及久病津液不行,上焦濕熱等證,防己乃下焦血藥,其不可用二也。外感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此上焦氣病,其不可用三也。大抵上焦濕熱皆不可用,即下焦濕熱又當審其二便不通利者,方可用之。

白話文:

防己是一種辛寒純陰的中藥,主要治療下焦血分方面的疾病。它的藥性比較劣等、不純淨,善於向下運行,擅長除濕,辛辣的藥性能夠發散。防己性悍,所以主治風寒溫瘧、熱氣諸病,能夠去除邪氣,利尿通便,這是《千金方》中的記載。防己也用於治療《別錄》中記載的水腫,膀胱熱;通暢腠理,利九竅,這些都是防己除濕的功效。陶弘景說,防己是治療風水的要藥。漢防己是根,入膀胱,去除下半身以下的濕熱。木防己是苗,走陽蹻經,治療中風攣急風痺濕熱。防己黃耆湯、防己地黃湯、木防己湯、五物防己湯,這些載於《金匱要略》中,都是治療痰飲濕熱的要方。而《千金方》中,治療遺尿、小便澀,則有「三物木防己湯」。水腫也有「三物木防己湯」處方,這兩種湯藥總體而言都是利用防己疏通經脈的力量。能夠瀉血中濕熱,通經絡中滯塞。壯健之人用防己,不得其宜,服下後令人心煩、飲食減少。至於防己去濕熱腫痛,下注腳氣,膀胱積熱,則確實是疏通十二經的仙藥。如果飲食勞倦,陰虛內熱,用防己瀉大便則會加重氣血損耗,這是一個不可用的禁忌。大渴引飲,以及久病津液不行,上焦濕熱等病症,防己是治療下焦血分的藥物,不可用,這是第二個禁忌。外感邪氣傳入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這是上焦氣病,防己不可用,這是第三個禁忌。總之,凡是上焦濕熱的病症,都不可用防己。即使是下焦濕熱,也要審察二便是否不通利,只有二便不通利的情況下,纔可以使用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