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小青龍湯

(見上。),咳逆倚息不得臥。此方主之。

元犀按。十棗湯專主內飲而不及外邪。此方散外邪。滌內飲。為內外合邪之的方也。以下五方。皆本此方為加減。

白話文:

元犀的意思是,十棗湯主要針對體內飲邪,而不涉及外邪。這個方劑既能散去外邪,又能滌除內飲。它是治療內外合邪的代表方劑。以下五個方劑都是根據這個方劑加減而成的。

2. 桂苓五味甘草湯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此湯治其氣衝。(按。脈沉微支厥痹面如醉氣衝時覆冒。似少陰陰陽不交之症。學者可於臨症時參辨之則可。)

白話文:

服用青龍湯後已服用藥,但仍然有多的口渴,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冰冷,氣從少腹部向上衝到胸部和咽喉,手足麻痺,臉色發紅發熱、神情類似於醉酒狀,然後又轉為小便困難,有時還會出現神智不清的症狀。此時可以使用此湯來治療氣衝的症狀。(按,脈象沉微,手腳冰冷麻痺,臉色像是喝醉酒,氣往上衝,時不時神智不清,類似於少陰陽氣和陰氣不協調的症狀。學習者可以在看診時,同時考慮這些症狀,進行確診。)

桂枝茯苓(各四兩。),五味(半升。),甘草(三兩。炙。)

白話文:

桂枝,茯苓(各二四0公克。),五味子(一五0公克。),甘草(一八0公克。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歌曰,青龍卻礙腎元虧。(腎元虧而誤服之。則動衝任之火。致變為以下諸證。)上逆下流又冒時。(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或面熱如醉。或熱氣流於兩股。或小便難而昏冒。忽上忽下。在陽無主。如電光之閃爍無定。)味用半升苓桂四。甘三扶土鎮沖宜。

白話文:

歌謠說,青龍丸卻礙於腎氣根本虛弱。(腎氣根本虛弱而誤服,則動搖沖任二脈的火氣,導致出現以下諸種證狀。) 上行逆流又頭冒熱氣。(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或臉部發熱像喝醉了酒一樣。或熱氣流淌於兩股。或小便困難而頭冒熱氣昏沉。忽然上衝忽然下行流轉,陽氣無主。像電光那樣一閃一閃,沒有定所。) 藥方應用半升茯苓、桂枝、甘草三種藥合用,甘草能扶助土氣,鎮定沖任二脈的火氣,是適宜的。

男元犀按。仲師五味子必與乾薑同用。獨此方不用者。以誤服青龍之後沖氣大動。取其靜以制動。故暫停不用也。尤云。苓、桂能抑沖氣使之下行。然逆氣非斂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斂其氣。土厚則陰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補其中也。

白話文:

男科之元犀依照仲景《傷寒論》的說法,五味子一定要和乾薑一起服用,但這裡獨獨沒有使用乾薑,原因是誤服青龍湯之後,沖氣大動,所以採用靜以制動的治法,所以暫時不使用乾薑。尤氏說,茯苓、桂枝能夠抑制沖氣下行,但逆氣必須斂才能下降,所以用五味的酸性來斂抑沖氣,土氣厚實了,陰火自然不會發作,所以用甘草的甘味來補其中。

3.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湯

治(服前藥)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此湯主之。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

白話文: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歌曰,沖氣低時(得桂苓之力而低。)咳(寒飲漬肺則咳。)滿(寒飲貯胸則滿。)頻。前方去桂益姜辛。(兩次用桂而邪不伏。以桂能去陽分凝滯之寒。不能驅臟腑沉匿之寒。必得乾薑細辛大辛大熱。方能泄胸中之滿而止咳也。)姜辛三兩依原法。原法通微便出新。

白話文:

歌中說,症狀的「沖氣」如果下降了(由於得到桂苓的力量而下降),咳嗽(寒性飲邪浸潤肺部就會咳嗽)、胸滿(寒性飲邪貯存在胸腔內就會胸滿)和頻(咳嗽頻繁)的症狀。上面的方劑去了桂枝,增加了乾薑的辛味(因為兩次使用桂枝,邪氣卻沒有制服。桂枝能去除陽分凝滯的寒氣,卻不能驅除臟腑中隱伏的寒氣,一定要使用乾薑、細辛辛熱的藥材才能宣泄胸中的脹滿感,止住咳嗽。)乾薑辛味藥量用三兩,按照原先的方劑配法。原方使大便通暢,新的方劑也能使大便通暢。

4.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

治(服前藥)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白話文:

服用了前一帖藥後,咳嗽氣滿的癥狀立刻停止了。但是又開始口渴了。這是因為沖氣的癥狀又復發了。使用細辛、乾薑是因為它們是熱性的藥物。服用後就會口渴。但是口渴的癥狀反而停止了,這是因為有支飲的緣故。治療支飲的方法是讓它冒出來。冒出來就一定會嘔吐。嘔吐之後再服用半夏,以去除其體內的水。

茯苓(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各半升。)

白話文:

茯苓(取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取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取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歌曰,咳滿平時(咳滿之病。得姜辛而除。)渴又加。旋而不渴飲餘邪。(渴者以辛姜之熱動之也。渴反止者。有餘飲以制燥也。飲去則渴。飲來則不渴而冒嘔。)冒而必嘔半升夏。增入前方效可誇。

白話文:

有歌謠說,患有咳嗽、肺滿的病人,如果服用了生薑,咳嗽就可以緩解,而口渴的症狀卻加重了。等到咳嗽很快止住了,口渴反而不見了,這是因為還有其他的邪氣沒有完全消除的緣故。口渴之所以沒有了,是因為生薑的辛熱之性,可以激發身體的津液,生津止渴;但當津液被飲走之後,口渴又會出現,這時只要服上半升夏就可以止渴止嘔了。這些治療方法非常有效,值得稱讚。

男元犀按。前言氣衝。是真陽上奔。必用桂、苓招納之。此言氣衝。是熱藥鼓之。只用半夏以降逆。則愈。且冒而嘔。半夏為止嘔之神藥也。一本去甘草。恐甘而助嘔也。

白話文:

男元犀按:前言中所說的氣往上衝,是真陽之氣向上奔流,必須使用桂枝、茯苓來招納它。但這裡所說的氣往上衝,是用熱性的藥物激發它,只需用半夏來降逆,那麼就會痊癒。而且嘔吐、冒進,半夏是止嘔的良藥。一本藥方中去掉了甘草,恐怕甘味會助長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