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3)

1. 蛇咬瘡

蛇咬瘡最毒,不止虺蛇也。或在足上,或在頭面,或在身腹之間,疼痛異常。重者必至足腫如斗,面腫如盤,腹腫如箕,五日不救,毒氣內攻於心,而人死矣。蓋蛇乃陰毒,陰毒以陽藥解之,其毒益熾,必須用陰分之藥,順其性而解之為妙。外治之法最神者,取半邊蓮草搽而擦之,頃刻即安,隨用祛毒散飲之,三劑即全愈。

外治之方,如蜈蚣散亦神,皆可用也。若蛇誤入人孔竅之內,即以針刺其尾,則自出,不過二三針也。北直田野間一婦人小遺,蛇入陰戶,竟不知用針刺尾之法,卒至暴亡,可憫也。余故特志之,以傳世云。

祛毒散,岐天師方。內治蛇咬瘡毒。

白芷(一兩),生甘草(五錢),夏枯草(二兩),蒲公英(一兩),紫花地丁(一兩),白礬(三錢),水煎服,三劑全愈。

蜈蚣,伯高太師傳。外治蛇咬。

白芷(一兩,取白色者),雄黃(五錢),蜈蚣(三條),樟腦(三錢),各為極細末,以香油調搽腫處,隨干隨掃,蛇毒盡出而愈。

2. 蜈蚣叮瘡

蜈蚣叮人,雖不成瘡,然痛亦苦楚。蜈蚣有二種:一赤足,一黃足。黃足者,叮人痛輕而不久;赤足者,叮人甚久而痛重,以赤足之毒勝於黃足也。倘為所咬,以蝸牛之涎搽之,其痛即止。如北地無蝸牛,用雞冠血塗之。有雄黃末捻香油紙條,點火熏其傷處,立刻止痛。或以山茱萸一粒,口嚼敷之亦妙。

更有人誤食蜈蚣遊過之物腹痛者,以紫金錠研碎,薑湯調飲半錠,嘔吐而愈。

蝸牛散,治蜈蚣咬傷作疼。

雄黃末(一錢),蝸牛(一條,搗爛),敷患處即平,口嚼山茱萸一粒,敷患處即止痛。取蜒蚰塗上即止痛,神驗。

3. 蠍傷瘡

蠍傷最毒,以蠍得至陰之惡氣也。凡一螫人,痛至雞鳴乃止。即以冷水漬指並手,即不痛,水微暖便痛,即易涼水再漬,以青布拓之,實驗。蠍有雄雌,雄者痛在一處,雌者痛牽諸處。以山茱萸一粒,嚼以封之立愈,取人參嚼敷尤妙。

《千金方》,治蠍蠆叮螫。

水調硇砂,塗之立愈。

4. 蜂叮瘡

蜂之叮人,有毒刺入肉內,即須挑去,以尿泥塗之,即止痛。

《肘後方》

青蒿嚼碎,封之即安。

5. 蝲蟲傷痛

蝲蟲傷人,其毒在毛,而不在口,如楊蝲、瓦蝲之類。凡有蟲而帶毛者,皆需忌之,勿使之刺人肌膚也。若一犯之,則皮膚腫痛,如火之燎矣。以淡豆豉搗敷之,但有毛外出即不痛,如毛未出仍痛,再擦之,須得毛出始安。如無豆豉,或醋,或鹽滷芝麻油洗之皆效。

6. 蠼螋尿瘡

蠼螋尿瘡,乃蜘蛛之尿溺於人身頭上,而生瘡也。瘡如粟粒累累,似蝲蟲螫痛,或發熱惡寒,此重者也。有生瘡而人不知疼痛者,此毒不重而輕者也。磨犀角塗之最效,或以苧麻縛搓去瘡汁,再加黃金散敷上即安,或取燕窠中土,和醶醋塗之大良。

《直指方》,仁齋。治蜘蛛咬毒。

縛定咬處,勿使毒行,以貝母末酒服五錢至醉,良久,酒化為水,待瘡口出水盡,仍塞瘡甚妙。

7. 人咬傷瘡

人咬成瘡,皮破血流,往往有潰爛者。以人咬人,何如是之重乎?不知兩人廝打,至以口咬人,其忿怒之氣亦甚不平矣。心既憤激,口齒安得無毒哉?此所以潰爛耳。故身體一被咬傷,血流之時,即為施治,則毒氣尚未深入,自然易痊。方用醋洗其傷破之口,隨用敗龜板燒灰為末,香油調搽。

無龜甲,即用鱉甲亦妙。萬勿聽其潰爛,至於毒氣之深入,反難速愈也。

8. 砒霜累瘡

人服砒霜,其火熱大毒內攻臟腑,而四肢身體必外生紫累之斑,與生瘡無異。此火熱之毒攻突內外也,其勢最急。古人急挖地一大坑,以井水滿之,令攪渾濁,取水一碗與飲之,少刻又與之,待渾身紫累俱散,一吐即蘇,甚妙。然單用地漿,鐸猶以未善也。鐸受異人傳方,加入苦參二兩,煎湯入於地漿中飲之更神。別有數方,無不神異,服之皆可救,因備載之。

苦參湯,治服砒霜累瘡。

苦參(二兩),煎湯一碗,同地漿飲之,即大吐而愈。

救死丹,治中砒毒累成瘡,死亡頃刻。

甘草(二兩),瓜蒂(七個),玄參(二兩),地榆(五錢),水煎服,一下喉即吐,再煎渣服,又吐,即毒解而愈。

瀉毒神丹,治中砒毒發紫累,用前藥不吐,急用此方瀉之。

大黃(二兩),生甘草(二錢),白礬(一兩),當歸(三兩),水煎服數碗,飲之立時大瀉即生,否則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