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秘要》~ 第二十三章,臑癰、胛癰、穿胛流注、樂疽、肩背臂膊痛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三章,臑癰、胛癰、穿胛流注、樂疽、肩背臂膊痛

1. 第二十三章,臑癰、胛癰、穿胛流注、樂疽、肩背臂膊痛

臑癰,在肩下膊上,又名藕包毒。

煎方:防風當歸澤蘭、丹皮、秦艽紅花荊芥、銀花、連翹羌活

胛癰、穿胛流注,生肩膊後下,腋外層岐骨縫間。左右同屬手太陽經。俗名掛肩癰。色白者,名穿胛流注。

煎方:防風、當歸、澤蘭、丹皮、羌活、制姜蠶、秦艽、荊芥、大貝、紅花、銀花、桑枝

樂疽,在肩前下,脅前外之上,骨縫開合空凹陷中。左右同屬心包絡。乃血熱氣鬱而成。俗名掛肩癰,又名穿胛流注。

煎方:荊芥、防風、貝母、丹參、連翹、丹皮、黃芩黃連、黑梔。

按:樂疽之名,今人久不知矣,所以名樂疽者,心包絡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故也。此證余醫高氏子,其痛入骨,微寒壯熱,痛處皮熱,色不紅,脈極洪數。諸醫用荊、防、當歸、丹皮等,不效;又用山甲、威靈仙,其痛更甚。汗多發厥,舌紅口乾。余用羚羊角、鉤鉤、忍冬藤夜交藤、貝母、丹皮、甘草,痛略停。

後用犀角射干玄參等加入煎方,其痛漸緩。後用和養氣血藥,共兩月而愈。未曾出膿。此蓋心有所喜樂,而外遭抑鬱所致。

肩背臂膊痛,痛而無形。有風熱、寒濕、氣虛、血虛、痰飲、傷筋種種之別。治法予另有論,茲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