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14)

1. 難治死證

總括

《金鑑》曰:病有死生,治有難易。生病不藥可愈,死病雖藥莫救。何則?以陰陽邪正有盛衰也。正盛邪衰則生,陰盛陽衰則死。如傷寒陽證,見浮大數動滑實之陽脈,則易愈而生;如見沉微澀弱弦小之陰脈,則難治而死。凡屬陰病得陽脈者,可生;凡屬陽病得陰脈者,主死也。

若脈代散,真氣衰敗也;若大熱不止,脈失神者,正衰邪盛也。陰毒陽毒,亢極不生化也;色枯聲敗,內外兩奪也。呃逆無休,元氣不藏也;水漿不入,生無所賴也。五絕證者,謂形若煙燻,神昏憒亂,直視搖頭,此陽邪獨留,攻心而絕也。環口黧黑,腹滿,下利不止,冷汗,陽黃者,此為脾絕也。

脈但浮而無和緩象,是無胃氣。汗出如油,喘息下休,睡中鼾聲,出多入少者,此為肺絕也。唇吻反青,四肢冷汗,舌卷囊縮者,此為肝絕也。面色黑暗,齒長枯垢,遺尿遺屎者,此為腎絕也。

又有誤發風溫之汗,因而成痙者;誤發濕溫之汗,名曰重暍者;強發少陰之汗,動其經,血從口鼻耳目出,名曰下厥上竭者;汗後狂言不食,仍復發熱,不為汗衰,脈常躁疾,名曰陰陽交死之形者;厥逆不回,至七八日即通,遍身膚冷,而躁無暫安時,此為陰邪盛極,真陽飛越,名藏厥者。

凡厥逆而甚者,多無脈,服四逆、白通等湯,脈微微續出,從小而大,真陽漸復也,可生;脈若暴出,六脈如常者,名曰迴光返照也,主死。凡厥逆,多下利,當不能食,若忽然能食者,名曰除中。中者,胃也;除者,去也。謂胃氣已去,即反能食,亦無補於胃也。故仲景曰:除中者,死。

凡諸病久不能食,忽然大能食而即死者,此類是也。以上皆言難治之死證也。

2. 易愈生證

總括

易愈之病,取於神則神清,取於色則色澤,取於聲則音長,取於體則身輕,取於皮則膚潤,取於脈則和洪,皆一派不死之證,故曰生證也。若有如前生證,忽然口噤不語,煩躁而甚,六脈停伏者,非變凶也,乃邪正交爭,生戰汗之候,為將愈之兆也。凡傷寒渴者,多陽證,易治、易愈。

若忽然飲多尋常,消散無停者,此為釀汗而邪作解也。傷寒初起,多不能食,若漸漸能食,且脈浮者,此為胃和,邪還於表而作解也。若不即解者,陰陽未得其時也。如子時得之,午時必解,陽濟陰生而解也;午時得之,子時必解,陰從陽化而解也。以上皆傷寒易愈之生證也。

天時之不齊,民病所由生也。故《素問》言五運六氣特詳。醫不明此,則不識亢害承製、淫勝郁復之理,不足以稱醫之良也。但經文散見諸篇,學者每有望洋之嘆。而太虛理氣、天地陰陽,宋儒各發妙論;五行質氣、生剋制化、節令五音、天符地會、南北二政,諸家多所發明。欽惟御篡《醫宗金鑑》,博採群言,歸諸折衷。

另著《心法要旨》二卷,愚已編次成書,列於八集,識者幸垂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