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心痛

回本書目錄

心痛

1. 心痛

「氣痛者,氣壅攻刺而痛,遊走不定也,沉香降氣散主之;血痛者,痛有定處而不移,轉側若刀錐之刺,手拈散主之;熱痛者,舌燥唇焦,溺赤便閉,喜冷畏熱,其痛或作或止,脈洪大有力,清中湯主之;寒痛者,其痛暴發,手足厥冷,口鼻氣冷,喜熱畏寒,其痛綿綿不休,脈沉細無力,姜附湯加肉桂主之;飲痛者,水飲停積也,嘔吐涎,或咳或噎,甚則搖之作水聲,脈弦滑,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食病者,傷於飲食,心胸脹悶,手不可按。

或吞酸噯腐,脈緊滑,保和湯主之;虛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則痛止,歸脾湯主之;蟲痛者,面白唇紅,或唇之上下有白斑點,或口吐白沫,飢時更甚,化蟲丸主之;疾病者,觸冒邪祟,卒爾心痛,面目青黯,或昏憒譫語,脈來乍大作小。或兩手如出兩人。神朮散蔥白酒生薑湯並主之。

此治心痛之大法也。」

綜觀篇內氣、血、寒、熱、飲食及虛痛等症,治法詳明,列症顯亮,後列諸方,平穩可用;惟皆系下泄之藥,宜於病勢正盛之時,若病已將開,身體弱損者,仍當遵建中意,用人參桂枝大棗甘草,使中焦之氣血旁行,不專下泄,自然流布於四體,結開痛止,庶無暴脫之患。

緣心痛不比他臟之病,用藥稍差,性命即危,無結滯則不痛,而其結滯又不可急攻,只須緩緩開解,更不可用黃耆大補,一驟補則瘀血攻心矣。暑月更不可補。

《臨症指南》本篇內,受驚,心漾漾作痛,逍遙散柴胡加鉤藤、丹皮;勞傷血滯,用生鹿角當歸鬚、桃仁半夏生薑;營絡傷、急心痛,用人參、桂枝、炙草、白蜜、川椒:亦即建中行營之義,其法出《金匱要略》,是此篇主腦。

手拈心,治血積心痛。

元胡索(醋炒),香附(酒炒),五靈脂(去土醋炒),沒藥(箬上炙乾,等分)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血老者,用紅花五分、桃仁十粒,煎酒調下。

此古方也,用之甚效。然體虛之人,有血動心搖、傾刻垂危之慮,實見此症,亦只用一錢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