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6)

1. 勞有陰陽辨

陽病口乾舌瘡,咽痛聲啞,能嗜滋味,五心煩疼,小便黃赤,大便燥結,用甘涼氣藥。陰病胃逆噁心,飲食雖化,痰淡白色,四肢懈惰,小便常多,大便溏泄,用甘溫氣藥佐血藥。又有嗽痰仰臥不得者,必陰陽俱病也。

2. 虛分脾腎辨

夫人之虛,不屬於氣,即屬於血,五藏六腑,莫能外焉。以水為萬物之源,無形之本,土為萬物之母,有象之基,二臟安和,一身皆治。故救腎者,必本乎陰血,血主濡之,血屬陰,主不陷,虛則上升,當斂而抑(六味等。六味丸:熟地、丹皮、淮藥、澤瀉茯苓、山萸肉)。

救脾者,必本乎陽氣,氣主煦之,氣為陽,主上升,虛則下陷,當升而舉(四君等)。故邵氏曰:死生之機,升降而已。

3. 發熱作止辨

夫外感寒熱,齊作無間,內傷寒熱,間作不齊,此特論其常耳。然外感初起似瘧狀,發有作止,此邪氣尚淺,而未能混淆正氣,故乍離乍合,脈必至數有力,仍當解散。更有內傷勞倦,似陽明白虎,發熱晝夜不減,此氣血兩虛,故亦齊作無間,脈必重按無力,仍當溫補。

4. 晝熱夜熱辨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偏勝於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晝則發煩熱燥,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更有晝熱陽虛,口中無味,病責之胃,宜甘溫補氣。暮熱陰虛,口中有味,病責之腎,宜甘寒滋陰。

5. 三焦發熱辨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在下焦,便閉溺赤。

6. 虛熱實熱辨

胸悶而噁心,引飲便實者,實熱也。胸爽而少食,自汗短氣者,虛熱也。

7. 表熱裡熱辨

有表症而身熱者,外感表熱也。無表症而身熱者,內傷裡熱也。

8. 氣熱血熱辨

氣分虛熱者,用甘溫以除熱。蓋大熱在上,大寒必伏於內,用甘溫以助地氣,使真氣旺而邪火息熄。血分虛熱者,用甘寒以勝熱。蓋陰火浮於外,必真陰竭於內,用甘寒以補腎,使真水充而虛焰潛滅也。

9. 真熱假熱辨

真熱則發熱惡寒,脈數有力,按之有實,煩躁口渴,大便燥,小便赤澀,或利臭積,發言壯厲,不欲近衣者是也。在表者散之,在裡者瀉之,假熱亦發熱,惡寒而足必不熱,脈大而虛,按之微弱,身雖熾熱而不燥不渴,或見虛狂而項之即止,終不及高聲詈罵者也。《經》曰:寒熱有真假,治法有逆從,此之謂也。

10. 假熱有二辨

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去復來,晝見夜伏,夜見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熱動復止,倏往倏來,時作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又寒之不寒,責腎之虛,寒之不入,責腎之少火。有治熱以寒,寒之而穀食不入,此為氣不疏通,壅而為實也。有病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此陰盛格陽,內真寒而外假熱,陰症似陽也。

病熱忽寒,手足俱冷,按之脈來鼓擊於指下,有者此陽盛拒陰,外假寒而內實熱,陽症似陰也。(從脈不從症。)

11. 疸兼雜症辨

黃疸初起,多兼雜症。如風症色黃帶青;寒症色黃帶黯;暑症色黃帶赤;瘀血發黃,喜妄如狂,溺清便黑;食積發黃,惡食噫氣,胸滿腹脹。又有瘀熱入心發黃者,痰火入肺發黃者,不拘外感內傷,拂鬱不舒,皆能成疸。

12. 痓癇有別辨

病發身軟,時醒者為癇,身強直,角弓反張,不醒為痙。

13. 頭風分辨

血虛者,朝輕夕重;氣虛者,朝重夕輕。風熱痛者,遇熱則發;風濕痛者,陰雨則甚。濕痰痛者,綿密無間,眩暈吐逆;火鬱痛者,喜暖畏光,面赤口渴。

14. 咽喉虛實辨

實火,因過食煎炒,熱毒蘊積,胸膈不利,煩渴便閉;虛火,因七情勞欲,氣虛火炎,咽膈乾燥,二便如常。

15. 喘分虛實辨

虛者,氣乏身涼,冷痰如冰;實者,氣壯胸滿,身熱便硬。

16. 短氣分辨

若夫少氣,不足以息,呼吸不相接續,出多入少,名曰短氣。短氣者,氣微力弱,非若喘症之氣,粗奔迫也。

17. 哮喘分辨

哮以聲音言,喘以氣息言。又喘促而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18. 血分浮沉辨(有三種)

血吐水內,浮者肺血也。沉者,肝血也。半浮半沉者,心血也。色赤如太陽之紅者,腎血也。各隨見症而參之。

19. 吐衄咳咯血辨(有四種)

吐血出於胃,吐行濁道;衄血出於經,衄行清道,喉與咽二者不同也。蓋經者走經之血,走而不守,隨氣而行,火性急速,故隨經直犯清道而出於鼻,其不出於鼻者,則挾火凌金,滲入肺竅而出於咽,為咳咯也。胃者守營之血,守而不走,存於胃中,胃氣有傷,不能攝血,故令人嘔吐,從嘔而出於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