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吉質

《溫疫論私評》~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應補諸證

向謂傷寒無補法者。(和劑局方。許洪指南總論說。)蓋傷寒時疫。均是客邪。然傷於寒者。不過風寒。乃天地之正氣。尚嫌其填實。而不可補。今感疫氣者。乃天地之毒氣。補之則壅裹甚毒。邪火愈熾。設誤補之。為害尤甚於傷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變。則又有應補者。

或日久失下。形神幾脫。或久病先虧。或先受大勞。或老人枯竭。皆當補瀉兼施。設因行而增虛證者。宜急峻補。(虛證散在諸篇。此不再贅)虛證少退。切忌再補。(詳見前虛後實)補後虛證不退。及加變證者危。下後虛證不見。乃意度其虛。輒用補劑。法所大忌。凡用補劑。

本日不見佳處。即非應補。蓋人參為益元氣之極品。開胃氣之神丹。下咽之後。其效立見。若用參之後。元氣不回。胃氣不轉者。勿謂人參之功不捷。蓋因投之不當耳。急宜另作主張。若恣意投之。必加變證。加而更投之者死。

質按。吳氏謂。人參下咽。其效立見。是本因下之。元氣暴奪者耳。若夫久虛以漸者。豈得如此效捷耶。

2. 論陰證世間罕有

傷寒陰陽二證。方書皆以對待言之。凡論陽證。即繼之以陰證。讀者以為陰陽二證。世間均有之病。所以臨診之際。先將陰陽二證。在於胸次。往來躊躇。最易致誤。甚有不辨脈證。但窺其人。多蓄少艾。(孟子曰。知好色則慕少艾。爾雅云。少艾美好也。)或適在妓家。或房事後得病。

或病適至行房。醫問及此。便疑為陰證。殊不知病之將至。雖僧尼寡婦。室女童男。曠夫閹宦。亦皆有之。與房欲何與焉。即使多儲少艾。頻宿娼妓。房事後適病。病適至行房。此際偶值病邪發行。膜原氣壅火鬱。未免發熱。到底終是陽證。與陰證何與焉。況又不知陰證實乃世間罕有之證。

而陽證似陰者。何日無之。究甚所。以然者。蓋不論傷寒溫疫。傳入胃家。陽氣內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謂陽厥是也。又曰。(傷寒論。厥陰篇。)厥微熱亦微。厥深熱亦深。其厥深者。甚至冷過肘膝。脈沉而微。劇則通身冰冷。脈微欲絕。雖有輕重之分。總之為陽厥。

因其觸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領。於是誤認者良多。況且溫疫每類傷寒。苟不得要領。最易混淆。夫溫疫熱病也。從無感寒。陰自何來。一也。治溫疫數百人。才遇二三正傷寒。二也。及治正傷寒數百人。才遇二三真陰證。三也。前後統論。苟非歷治多人。焉能一見陰證。豈非世間罕有之病耶。

觀今傷寒科盛行之醫。歷數年間。或偶得遇一真陰證者有之。由之觀是。又何必才見傷寒。便疑陰證。況多溫疫。又非傷寒者乎。

質按。吳氏所謂溫疫。即長沙陽明病。固無陰證。然因誤汗誤下。陽氣脫者。適有見陰證。

3. 論陽證似陰

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劇則遍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脈無力。或脈微欲絕。以上脈證。悉見純陰。猶以為陽證何也。及審內證。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澀。

涓滴作痛。非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傍流。以上內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內多下證。但見表證脈體純陰。誤投溫劑。禍不旋踵。凡陽證似陰證者。溫疫與正傷寒。通有之。其有陰證似陽者。此正傷寒家事。在溫疫。無有此讓。故不附載。

(詳見傷寒實錄)溫疫陽證似陰者。始必由膜原。以漸傳裡。先幾日發熱。以後四肢逆冷。傷寒陽證似陰者。始必由陽經。發熱脈浮而數。邪氣自外漸次傳裡。裡氣壅閉。脈體方沉。乃至四肢厥逆。蓋非一日矣。其真陰者。始則惡寒而不發熱。其脈沉細。當即四肢逆冷。急投附子回陽。

二三日失治即死。捷要辨法。凡陽證似陰。外寒而內必熱。故小便血赤。以陰證似陽者。格陽之證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

質按。長沙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又曰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具。吳氏蓋本於此。然是謂其常也。至於言其變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云云之類。不可固執也。

4. 舍病治藥

嘗遇微疫。醫者誤進白虎湯數劑。續得四肢厥逆。病勢轉劇。更醫。謬指為陰證。投附子湯病愈。此非治病。實治藥也。雖誤病原。藥則偶中。醫者之庸。病者之福也。蓋病本不藥自愈之證。因連進白虎。寒涼剽悍。抑遏胃氣。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強伏。故病增劇。今投溫劑。胃氣通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無陽陰證。誤投白虎。一劑立斃。豈容數劑耶。

5. 舍病治弊

一人感疫。發熱煩渴。思飲冰水。醫者以為凡病須忌生冷。禁止甚嚴。病者苦索勿與。遂至兩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時煙焰上騰。晝夜不寐。目中見鬼無數。病劇苦甚。自謂但得冷飲一滴下咽。雖死無恨。於是乘隙匍匐。竊取井水一盆。置之枕傍。飲一杯頓覺清亮。二杯鬼物潛消。

三杯咽喉聲出。四杯筋骨舒暢。飲至六杯。不知盞落枕傍。竟而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濕透。脫然而愈。蓋因其人瘦而多火。素稟陽藏。始則加之以熱。經絡枯燥。既而邪氣傳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誤投升散。則病轉劇。今得冷飲。表裡和潤。所謂除弊便是興利。自然汗解宜矣。

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劑。而致虛陷。疾不愈者。皆當舍病治弊。以此類推。可以應變於無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