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丸

SHOU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肺經 15%
胃經 13%
心經 11%
脾經 9%
膀胱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7%
膽經 5%
小腸經 2%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守中丸配方

  • 防風:發汗解表、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苦參:清熱除溼、殺蟲止癢、清熱解毒、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亞麻子: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血、祛風。
  • 豬牙皁: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補腎壯陽。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沙苑子: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
  •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胡黃連: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燥濕和清熱利濕。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冰片:開竅和化腐生肌。

主治功效

守中丸主治大麻風、鴈來風、鼓槌風、核桃風、紫雲風、水風等麻瘋病。

傳統服藥法


防風2兩,荊芥2兩,苦參2兩,連翹2兩,當歸3兩,胡麻3兩,牙皂3兩,蔓荊子3兩,蒺藜3兩,牛蒡子3兩,白芷5錢,甘草5錢,朱砂5錢,羌活1兩5錢,獨活1兩5錢,陳皮1兩,黃芩1兩,胡黃連1兩,山梔1兩,升麻1兩,天麻1兩,乳香3錢,沒藥3錢,牛黃1錢,麝香3分,冰片3分。
上為末,米糊為丸。
每服3錢,以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守中丸由防風、荊芥、苦參、連翹、當歸、亞麻子、豬牙皁、蔓荊子、沙苑子、牛蒡子、白芷、甘草、硃砂、羌活、獨活、陳皮、黃芩、胡黃連、梔子、升麻、天麻、乳香、沒藥、牛黃、麝香、冰片等中藥組成。這些中藥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大麻風和其他皮膚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守中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和兒童不宜服用。服用守中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暈眩關節變形

相同名稱方劑


守中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六。 組成:白茯苓(去黑皮)10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白朮2兩,人參2兩,甘菊花2兩(擇去梗),山芋2兩,枸杞子2兩,生地黃20斤(絞取汁)。 主治:風頭眩,腦轉目繫急,忽然倒僕。

守中丸, 出處:《解圍元數》卷三引張守中方。 組成:防風2兩,荊芥2兩,苦參2兩,連翹2兩,當歸3兩,胡麻3兩,牙皂3兩,蔓荊子3兩,蒺藜3兩,牛蒡子3兩,白芷5錢,甘草5錢,朱砂5錢,羌活1兩5錢,獨活1兩5錢,陳皮1兩,黃芩1兩,胡黃連1兩,山梔1兩,升麻1兩,天麻1兩,乳香3錢,沒藥3錢,牛黃1錢,麝香3分,冰片3分。 主治:大麻風之鴈來風、鼓槌風、核桃風。紫雲風及水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