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瀝枳朮丸

ZHU LI ZHI ZH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二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肝經 18%
肺經 16%
胃經 15%
心經 10%
大腸經 6%
膽經 4%
心包經 1%
腎經 1%
三焦經 0%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竹瀝枳朮丸 」介紹

竹瀝枳朮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白朮、蒼朮、枳實、陳皮、茯苓、半夏、皁莢、生薑、天南星、黃連、黃芩、當歸、山楂、白芥子、白芍、人參、木香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白朮

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蒼朮

蒼朮味辛、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枳實

枳實味酸、苦,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

陳皮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半夏

半夏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皁莢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天南星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當歸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白芥子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芍

白芍味酸、甘,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主治功效

竹瀝枳朮丸主要用於治療中風。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其特徵是突然出現局竈性神經功能缺損症狀,並持續24小時以上。中風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是指由於腦血管狹窄或阻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神經功能缺損。出血性中風是指由於腦血管破裂,導致腦組織出血而引起的神經功能缺損。中風的常見症狀包括偏癱、失語、面癱、吞嚥困難、視力障礙等,其嚴重程度取決於腦損傷的部位和範圍。中風是世界上第三大致死病因,也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意事項

竹瀝枳朮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方劑組成解釋


竹瀝枳朮丸由白朮、蒼朮、枳實、陳皮、茯苓、半夏、皂莢、生薑、天南星、黃連、黃芩、當歸、山楂、白芥子、白芍、人參、木香等中藥組成。

白朮、蒼朮、枳實、陳皮、茯苓、半夏、皂莢、生薑、天南星、黃連、黃芩具有化痰、行氣、祛風的功效。

當歸、山楂、白芥子、白芍、人參、木香具有活血、祛瘀、通絡的功效。

竹瀝枳朮丸通過上述中藥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中風患者的症狀,促進康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竹瀝枳朮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患者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麻痺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多痰噁心反胃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竹瀝枳朮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半夏1兩,南星1兩(用白礬、皂角、生薑煮半日),枳實1兩,條芩1兩,陳皮1兩,蒼朮1兩,山楂1兩,芥子1兩,白茯苓1兩,黃連5錢,當歸5錢。 主治:化痰清火,健脾理氣,消食止嘔。主治: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痰涎,胸膨悶。

竹瀝枳朮丸,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白朮(去蘆,土炒)2兩,蒼朮(泔制鹽水炒)2兩,枳實2兩,(麸炒),陳皮2兩(去白),白茯苓(去皮)2兩,半夏(白礬、皂角、生薑水煮乾)2兩,南星(制同上)2兩,黃連(薑炒)2兩,條芩(酒炒)2兩,當歸(酒洗)2兩,山楂2兩(去核),白芥子(炒)2兩,白芍(酒炒)2兩,人參5錢,木香1錢。 主治:消酒食,開鬱結,化痰清火,順氣除濕祛暈眩,療麻木,養血,健脾胃。主治:中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