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丸

JU H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脾經 20%
肝經 17%
肺經 12%
腎經 10%
膀胱經 7%
大腸經 5%
三焦經 2%
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橘核丸:一種治療男性腎功能旺盛和女性身體陰氣較重的中醫方劑。

橘核:具有行氣活血、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橘核可治療氣滯血瘀、痰多咳嗽、腸燥便祕等症狀。

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黃柏: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的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山楂中的山楂酸、單寧、黃酮類、維生素C等成分,能增強胃液分泌、促進膽汁分泌、增強胃腸蠕動、降低血脂、抑制胃酸分泌,達到消食化積的作用。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的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內服可配車前子、木通等品,治療小便不利、淋滴澀痛等症狀,也可配茯苓、薏米、車前子等同用,治療濕熱引起的水瀉。外用可治療濕疹、痱子等症狀。

昆布:具有利水滲濕、軟堅化痰、降氣行滯的功效。利水滲濕:昆布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腳氣、淋病等症狀。軟堅化痰:昆布可有效消散甲狀腺腫大、慢性氣管炎、咳嗽等症狀。降氣行滯:昆布可治氣滯、膀胱急妨等症狀。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的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醋: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胃、補血養肝、消食開胃、收斂止血和解毒的功效。醋能促進血液凝固、抑制細菌生長、清肝火、解毒、活血化瘀、促進消化吸收、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殺菌消毒、收斂止血、中和和分解毒素,並幫助其排出體外。

總結:橘核丸的主要成分是橘核、天南星、半夏、黃柏、蒼朮、山楂、白芷、神麴、滑石、昆布、吳茱萸、醋,其功效是治療男性腎功能旺盛,女性的身體陰氣較重。

傳統服藥法


橘核子(鹽酒炒)2兩,川楝子(煨,去肉)、山楂子(炒)、香附(薑汁浸,炒)1兩,5錢,荔枝核(煨,研)、小茴香(微炒)1兩。
寒甚,加附子5錢,肉桂3錢,當歸1兩。
神曲4兩,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淡鹽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橘核、天南星、半夏、黃柏、蒼朮、山楂、白芷、神麴、滑石、昆布、吳茱萸均有溫腎散寒、化痰止咳之功。醋為引經藥,使諸藥直達病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肌瘤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橘核丸,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橘核2兩(鹽酒炒),小茴香1兩,川楝子(煨,去肉)1兩,桃仁(去皮尖及雙仁者,炒)1兩,香附(醋炒)1兩,山楂子(炒)1兩,廣木香5錢,紅花5錢。 主治:七疝。

橘核丸, 出處:《保命歌括》卷十六。 組成:橘核(炒)、南星(炮)、半夏(洗)、黃柏(酒炒)、蒼朮(鹽炒)、山楂肉、白芷、神曲(炒)、滑石、崑布、吳茱萸(酒、醋分浸)各等分。 主治:男子木腎,婦人陰(疒頹)。

橘核丸,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橘核子(鹽酒炒)2兩,川楝子(煨,去肉)1兩5錢,山楂子(炒)1兩5錢,香附(薑汁浸,炒)1兩5錢,荔枝核(煨,研)1兩,小茴香(微炒)1兩。 主治:癥瘕痃癖,小腸膀胱氣等。

橘核丸, 出處:《濟生》卷三。 組成:橘核(炒)1兩,海藻(洗)1兩,崑布(洗)1兩,海帶(洗)1兩,川楝子(去肉,炒)1兩,桃仁(麸炒)1兩,厚朴(去皮,薑汁炒)半兩,木通半兩,枳實(麸炒)半兩,延胡索(炒,去皮)半兩,桂心(不見火)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 主治:行氣血,法寒濕,止疼痛,軟堅散結。主治:四種(疒頹)病,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